第二十三编 教育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529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三编 教育 科技
分类号: G527.55;G322.755
页数: 47
页码: 701-747
摘要: 这段内容主要涉及了1979年至1985年间镇海县的科技成果和普及工作的情况,包括获奖项目、科技普及形式和活动、科技组织机构和队伍、以及教育管理机构。
关键词: 镇海县 科技组织 教育管理

内容

宋崇宁三年(1104)始建县学。南宋学者沈焕设南山书院讲学,倡全县诗礼之训,开尊师重道学风。元代设社学,明嘉靖前有社学25所。明清两代在各乡、都建立书院10所,学塾更多。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宣统元年(1909)有各类学堂57所。1912年县立中学招生开学,国民学校普设。1920年有国民学校120所,在校学生共8000余名。30年代初各类小学达212所。
  抗战前期,中小学师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40年代初镇海沦陷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学校仍坚持抗日爱国民主进步教育。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继续实施国民教育。解放前夕推行“戡乱建国教育”,遭广大教师抵制。
  新中国建立,学校向工农开门,工人、贫下中农子弟入学率猛升。50年代起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重视生产劳动教育,全县中小学发展迅速。“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害严重。70年代末拨乱反正,1980年基本扫除文盲,普及初等教育。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69所,入园幼儿0.9万人;小学276所,在校小学生3.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33%;中学40所,其中完中8所,在校中学生2.45万人;独立职业高中2所,附设职高6所,职高学生近千人;尚有职工业余学校8所和教师进修学校、电大工作站等教育单位。
  近现代镇海初等教育比较发达,县内尊师重教风气逐步形成,群众办学热情高。自清末学堂兴起至解放前夕,群众兴办的全日制小学超过200所。80年代以来,港、澳、台胞和侨胞捐资捐物助教兴学的义举又盛。
  中小学教师对全县青少年儿童文化政治的启蒙与革命传统的继承发扬起着积极作用;解放前中共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权的领导人大多数担任过小学教师。县立第一小学、崇正、石湫、蔚斗、延陵、山沿陈闻韶等小学先后成为中共地方组织领导机关所在地。许多学校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共产党发动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宣传抗日救国、培养革命人才的阵地。
  新中国建立前,为棉业改良、推广新棉种,于1935年、1947年建立过棉业改良实施区与农林推广所。50年代始建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科普协会,开展农业、医学卫生等研究与科技应用推广、科学普及活动。60年代建棉花良种繁育场,70年代建农业科学研究所,80年代初建应用技术研究所。1985年全县有各类科技人员1100余名。1979~1985年科研获奖项目160项,其中获国家级奖1项、省级奖11项。
  第一章 各类教育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学塾
  县学 宋雍熙二年(985)始建先圣殿,崇宁三年(1104)增广学宫。建炎四年(1130)被金兵焚毁。绍兴八年(1138),改建学宫于县城东北(今镇海中学总部)。庆元间(1195~1200)重建大成殿,造明伦堂。至清末,学宫及其周围陆续建有崇圣祠、文昌祠、魁星阁、尊经阁、忠义孝悌祠、节孝祠、讲堂、教谕署、训导署、射圃、砚池等附属建筑,构成县学建筑群。
  明、清时县学设教谕、训导各1人,吏典1人,负责生员月课季考事宜。学额明时廪膳生20员,增广生20员,附学生无常额。隔年,以廪生一人依次应贡。清顺治十七年(1660)岁科一试,入学额定15人。1687年改镇海县后,诏定为中学。1689年增加入学额至20人。其后学额续有所增,至同治八年(1869)增至30人。武生岁取15名。县学经费宋、元、明、清各代均由赡学田土钱粮及渔漕等收入供给。县学每年于正月望日与朔日举行两次乡饮礼,礼仪繁琐,皆有定式。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科举废,县学停办。
  社学 元代首创社学。“选择通晓经书者为学师,农隙使子弟入学。”明洪武八年(1375),诏令郡县设置社学。全县于坊隅设社学1所,各乡都共设社学24所。后以社学流于形式,在嘉靖年间废。
  书院 据旧志载,镇海曾先后建书院10所。首创书院进行私人讲学当推南宋学者沈焕,讲学处额“南山书院”,为南宋孝宗赵昚题写。南宋后书院除进行讲习外,并为纪念理学大师的处所。
  清初曾规定“不许别创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后,由消极抑制转变为严格控监下发展,书院已以考课八股文为中心工作,成为参加科举的预备学校。
  1901年后,学堂渐兴,书院停办或改为学堂。
  南山书院 在今东长营弄一鉴池北,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明嘉靖七年(1528)重建。书院中祀沈焕,每年冬至由县令致祭。
  湖山书院 在县西北70里田央黄(今属慈溪县境),始建于公元13世纪(元至元年间)。祀南宋学者黄震,并刻其日抄遗书藏于书院。乾隆九年(1744)黄昱等重建。
  崇正书院 在西管乡,原系罗祖庵。康熙五十八年(1719)知县田长文改为书院。乾隆三年(1738)移至庄市。嘉庆十八年(1813),乡人陈圭修等集资重修。光绪二十七年(1901),树德堂叶氏、余庆堂方氏及刘鲲、庄衮、苏丙森、陈予龄等协力捐资万金。1906年改为崇正两等小学堂。
  鲲池书院 在梓萌山下。1746年由罗汉堂改建成蛟川书院。后改名鲲池书院。书院延聘院长掌教。每月初二日由知县课试,十六日由院长课试,参加课试对象为全县生童。光绪十五年(1889),周家勋捐银万元,添设经古小课。1895年,盛炳纬等复募银22500元,添加大课经费。1906年停办,存银拨为县立中学堂基金,其赡学田地277.1亩、山地131.7亩拨充公立两等小学堂经费。
  灵山书院 在灵岩乡邬隘,嘉庆九年(1804)县优贡生邬斚始建。光绪年间倾圮。1892年虞清华、虞得祺等募捐重建。1905年改为灵山小学堂。
  芦江书院 在海晏乡柴桥正笔山下,乾隆五十八年(1793)乡人杨人模、石幹、郑修璇等募金改建。嘉庆二年(1797)浙江学政阮元题名积书堂,后改名观澜书院。光绪末废。
  龙山书院 在泰邱乡一都一图,课试早废。
  振文书院 原为三官堂,位于灵岩、泰邱两乡交界处。光绪四年(1878)王锡山等集资改建为书院。
  九峰书院 在泰邱乡九峰,乡人叶振六等募建,1878年落成。1905年改办为九峰养正小学堂。因书院与上傅山九峰之中峰相对,故以为名。
  云衢书院 在郭巨所城崇秀门外,清咸丰初汪莹等捐资建。宣统二年(1910)改办为云衢学堂。
  义学、义塾
  南城义学(忠勋祠义学) 乾隆十一年(1746)始办。宣统三年(1911),其学田拨充困勉学堂经费。
  杨亭义学 乾隆十一年(1746)始办于霞浦,宣统元年(1909)停办。
  灵山义学 嘉庆年间办于邬隘,清末废。
  凤湖义学 道光十一年(1831)创办于凤浦岙,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办为凤湖学堂。
  沙河义塾 同治七年(1868)开办,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办为进化学堂。
  林氏义塾 设在高塘村。
  明善义塾 光绪六年(1880)开办于城区后大街育婴堂内。
  严氏义塾 光绪九年(1883)开办于城区小南门外。
  周氏义塾 道光二十四年(1844)创办于陈华铺。
  徐氏义塾 咸丰元年(1851)创办于郭巨小〓村。
  邱氏启文义塾 光绪元年(1875)创办于邱洋(今慈溪邱王),宣统元年(1909)改作启文学堂。
  洪氏存德堂义塾 光绪十三年(1887)创办,在西管乡周家垫,后改办为尚志学堂。
  余氏义塾 19世纪末创办于东管乡大市堰村,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作濬智学堂。
  虞氏龙文义塾 在东绪乡伏龙山下(今慈溪境),19世纪末办。
  宋氏义塾 宣统二年(1910)宋炜臣创办于东管乡宋家汇。
  第二节 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 1923年(民国12年),在县立女子完全小学内附设幼稚园。1925年春,城立第一小学设幼稚园。1929年后,少数乡镇小学于每年春季不固定地开办学前班。
  新中国建立后,幼儿教育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计划。1950年在城关原文泰小学旧址办幼儿园1所。不久,附设于城关中心小学。1951年柴桥小学附设幼儿园1所。1952年秋起,施行部颁《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及《幼儿园暂行教育纲要》,幼儿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教育质量有所提高。1956年全县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增至4所、10个班,入学幼儿315人,有教职工22名。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贯彻省“迅速实现90%的幼儿入园”的要求,幼儿园猛增至222所、352个班,入园幼儿13353人(其中人民公社办的213所、312个班、12711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幼儿园数作大幅度调整。“文化大革命”影响幼儿教育发展。70年代中期起始有转机,1978年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1所、69个班。1979年贯彻执行《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草案)》、《幼儿教育纲要》,80年代初,乡镇企业发展,妇女大批进入工厂,需要幼托事业同步发展。1985年有各级幼儿园69所,入园幼儿9109人。
  为提高幼儿教师素质,1979~1985年先后举办10期幼儿教师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人次。1983年9月在贵驷中学开设幼教职业高中班。1984、1985年共招收幼师班学生150名。
  1980年后,开展幼儿教育研究,重视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能力,开展各类游戏以及种植饲养活动,自制各类教、玩具,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质量。1985年确定镇海幼儿园为县示范幼儿园,对全县幼儿园进行示范辅导。县教育局配备专职幼儿教育教研员。
  小学教育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大市堰余氏义塾首先改办为濬智学堂。其后龙山演进学堂(1902)、县城樊氏便蒙两等小学堂(1903)、蒙养学堂(1903)、港口务实女学堂(1903)相继开办。光绪三十二年(1906)后,全县城乡纷纷设立学堂,有书院、义学、义塾等改办、私塾改良、新办等多类。宣统元年(1909),共开办各级小学堂57所,1911年增至70所。
  1912年(民国元年),学堂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实行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科。1916年改初等小学校为国民学校,提出崇经尊孔复古,恢复读经,强调“各学校均应崇奉圣贤以为师法”,要求“中小学教员宜研究性理,崇习陆、王之学,导生徒以实践”。
  浙江省计划自1916年至1925年各乡镇遍设初级小学一所以完成义务教育网,因军阀混战,经济萧条,教育经费难以着落而停止执行,但镇海商民热情办学,至1920年已开办高小20余所、国民学校120所,学生8000余人,教职员390余名。1922年有小学162所,学生共15150人。1924年各级各类学校增至167所,其中私立学校121所。1928年全县设小学136所。1932年筹备实施义务教育,次年,各类初等学校发展到212所,学生增至23000名左右。1934年有学龄儿童62409人,入学者25603人,占学龄儿童总数41.03%。1935~1940年7月为实施第一期义务教育期间,除全日制小学外,设立16所短期小学和49所附设于小学与民众教育馆内的短期小学班。短期小学共收学生3688人。
  1940年推行国民教育制度,全县设中心学校29所,国民学校154所。乡镇中心学校民教部设高级成人班及妇女班,保国民学校民教部设初级成人班及妇女班。停办短期小学和民众学校。部分私立小学指定为代用中心或代用保国民学校。
  1941年(民国30年)4月镇海沦陷,学校一度全部停课,10月份以后陆续复课。直至1945年,镇海教育随着政治形势变化而有所变化。
  县城为日伪盘踞之地,推行殖民地奴化教育,建立“模范小学”,彻底排除抗日救国教育内容,宣传“大东亚共荣”、“日中提携”思想,提倡封建复古,尊孔读经。
  柴桥、长山(后改江南)两区由原镇海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成员秘密串连,先成立柴桥区教育会,动员各小学复课。1941年底,柴桥区各小学全部复课。1942年3月长山区教育会成立后,该区各小学相继复课。1943年国民党县政府由宁海迁回柴桥河头,继续推行国民教育。1945年度,江南、柴桥两区学龄儿童31012人,入学者仅占学龄儿童总数44%。
  庄市、龙山两区1942年由国民党镇海县政府江北办事处管辖,1943年3月北办被迫撤销后,江北地区教育纳入抗日民主政府慈镇县办事处—慈镇县政府—镇海县政府的领导管理体系,直至1945年10月初新四军北撤。1942~1945年间,庄市、龙山两区的基本乡小学都积极对学生进行抗日爱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八路军新四军的教育,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主张。一律不用汪伪课本,用沦陷前旧课本及区教育会编写的补充教材,遇敌伪军“扫荡”时则暂时散学。接敌区小学则以汪伪课本为掩护,抗日民主政府还向伪军据点邱王村、澥浦镇等地小学派遣或介绍教师,抵制奴化教育的推行。1945年庄市区19个乡镇有中心小学15所,保国民学校24所,教职员110名。
  1946年(民国35年)实施第二期国民教育计划,全县设小学243所,其中中心小学56所,保国民学校166所,私立完小14所,私立初小7所。
  1947年初统计,全县学龄儿童总数47433人,入学31591人,占66.6%,未入学15842人,占33.4%。
  1949年5月,镇海县人民政府接管旧公、私立学校,整顿和改造小学教育,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教育为生产服务,师生为人民服务”办学方针;废除党义、公民等课,增设政治课;取消训育制度,对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小学教育也得到发展。至1952年,学校、学生、教职员数比1949年均有增长。
  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方针,停止春季招生,调整学校和班级,充实学额,暂停1952年推行的五年一贯制,小学调整为264所(其中公立250所)、812个班级。1955年度起,施行部颁《小学教育计划》,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体育,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提高质量,将全学年上课总周数从38周减至34周。1956年在城市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全县239所小学有236所改为公办,占98.7%。1958年“大跃进”时,小学发展至295所、1102个班、50771名学生、1350名教职工(1959年统计)。当时因“大炼钢铁”、“大办农业”等全民性社会活动频繁,小学师生投入生产劳动与政治活动时间甚多。
  1960年施行省教育厅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教育计划》,减少小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时间,四年级以上学生每周参加生产劳动4小时。全学年上课时间农村小学36周,城镇小学37周。1960年下半年至1963年,根据“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教学改革设想,在城关中心小学进行五年一贯制试点。1962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小学调整为267所、1100余班。1964年倡导多种形式办学,全日制小学增至354所、1330个班,又发展简易小学,但入学率只占学龄儿童总数71.44%。1965年开办耕读小学241所,入学儿童6913人。
  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停课闹革命”,教师外出“串连”,至年底,去沪、杭等地“串连”有1800余人,学费无法收起,教育年度预算出现赤字26000余元。耕读小学停办或并入全日制小学。继而,出现校长、教师被批斗混乱局面,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达一年之久。1967年下半年复课,缩短学制为五年,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课”,取消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课,一度以“毛主席语录”代替语文、政治课,以唱“语录歌”代替音乐课,并以劳动代替教学。1968年全县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去办,实现“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组成“贫管会”。“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代表进驻学校;大批公办教师按祖籍“回队任教”,出现同科专任教师集中于一地或地区缺科等不平衡情况。“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质量降低,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
  1976年后,经过拨乱反正,教育事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县普及小学教育。1976~1985年学龄儿童入学率年均达99%。1982年有小学316所,其中区级中心小学7所(城关镇中心小学和大碶区中心小学为县重点小学)、社中心23所、五年级以上完全小学76所、四年级以下小学168所、单班村校42所。1982年小学教育普及率为99.17%,巩固率为84.1%,升学率为74.3%。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形势发展,全县小学教育事业在普及基础上有所提高。1985年9月全县小学276所、1097个班,有学生3300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33%。
  中学教育
  创办县立中学 宣统三年(1911),在城东梓荫山麓总持寺旧址由盛炳纬等募资创办镇海第一所中学——镇海县立中学堂,聘留日归国的曹位康(馥山)任校长,并将原鲲池书院存银22500元拨充学校基金。1912年(民国元年)改学堂为学校,招生开课,同时于中学校内附设高等小学校。1913年设中学2班、师范讲习班1班。后因资金短绌,改为县立乙种商业学校。1917年停办。1926年秋复办,改为县立初级中学。1932年秋改为县立初级商科职业学校。次年改为镇海县立初级商业职业学校(简称初级商校)。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迁校至渡驾桥回向寺,1939年再迁柴桥瑞岩寺,1940年又迁庄市汤家庙,时城东校舍遭日机炸毁。1941年4月19日日军侵占镇海县城,商校匆促解散。
  1942年,柴桥教育会曹峰等人组织校务协进委员会,借霞浦小学校址,以私立蛟川中学之名复校。1943年8月日伪在县城开办镇海县立中学,设初中2个班。1942~1943年间,曾由江北办事处李长来组织在江北培玉小学开办镇海县中江北分校。1943年春,镇海县政府接办蛟川中学,改为县立中学,迁校至瑞岩寺,并附设简易师范班。1945年增设战时高中班;同年秋接收县城日伪开办的镇海县中,作为城中分部。1946年春简易师范析出单独设校,县中全部迁入镇海孔庙,实行春秋两季招生,有7个班级、320名学生、19名教职员,校长李价民。1948年在校学生减至228人。
  开办凤湖中学 1942年8月浙东沦陷后,中共慈镇县工委通过镇海县政府江北办事处副主任李长来(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与龙山士绅朱祖燮协商,在龙山(今属慈溪县)创办私立凤湖中学。学校吸收部分镇海、宁波、余姚、慈溪沦陷后失学的青少年。初设3个学级,招收74名学生,后增至167人。除文化课程外,着重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校内建立中共支部,对学生进行抗日革命教育,激发学生抗日革命热情,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抗日宣传,参加实际斗争和群众运动。
  1943年暑期,根据中共县工委指示,以凤湖中学教师为骨干,举办龙山区第三期小教暑期训练班,开办妇女识字班,成立龙山妇女会,办起难童教养所。
  1943年10月25日,汪伪军姚华康率部胁迫凤湖中学迁校至澥浦伪军据点附近,学校师生多数由抗日民主政府武装护撤西迁,实行流动办学。1944年初由于天寒及敌伪军“扫荡”频频,学校解散,西迁师生均参加抗日政权建设和抗日军队。东迁部分则另在镇海沙河牌门头借启绪小学校址续办,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开办辛成初级中学 1947年9月,镇海旅沪同乡黄声远、俞佐庭等集资2亿元,在大校场创办私立辛成初级中学,聘金鹿笙为校长,高冀程主持校务。初设2个班,聘教职员5名,招新生123名。学杂费低于同级学校。此后,黄声远仍继续筹募建校及办学经费,且自行捐助黄金80条(计800两)。俞佐庭亦将六旬寿仪一部分捐建大礼堂,黄氏明德堂捐地四亩余,王海帆之家属捐地2亩余以建造新校舍。次年新校舍落成。学校经常经费主要由黄声远承担并筹募,直至1956年。
  解放以来的中学教育 1949年8月简师与县中合并。9月县立初中、私立辛成中学均成立校务委员会,郑芳华、李价民分别为主任委员。1950年2月县中简师部并入慈溪锦堂师范。
  1951年,进一步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方针,放宽工农子女入学条件,增加班级学额,县中与辛中两校学生增至892人。次年2月成立县中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加强对中学领导,在柴桥小学增设初中班,同年8月转为民办柴桥中学。9月在龙山设立县立第二初级中学,县中改为第一初级中学。
  1953年,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4月县文教会议贯彻中央文委“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教育建设方针,决定1953年中学限制招生,动员高小毕业生面向农村。是年中学设34个班,学生1998名。1954年政区变动,第二初中划属慈溪县。1956年秋,辛成初中与县立初中合并成立完全中学,命名为浙江省镇海中学。柴桥初中改制为县立第一初中;同时增办郭巨、霞浦、邬隘、大碶、小港、骆驼、庄市7所初中。至此,全县共有初中8所、完中1所,共46个班级、2541名学生(高中110人,初中2431人),中学教工增至218人。中等教育事业提前并超额完成“一五”计划。
  1958年“大跃进”,教育事业也超速度发展。根据省教育厅提出《关于1958年普通中学发展的初步意见》,采取挖潜力,多招生,“小学加帽子”等方法,发展民办初中。全县中学骤增至26所(初中24所、完中2所)、103个班级。同时,在镇海中学内又附设镇海师范专科学校与师范、幼师等班。在此期间,学校师生忙于“大炼钢铁”、种“试验田”,学业大受影响。
  1958年底镇海县撤销并入宁波市。1960年9月大碶初中、骆驼初中内各增设高中一班,次年分别并入柴中和镇中。1961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调整中学布局。1962年底,原镇海县境内有公立普通中学12所:镇海中学(完中)、柴桥中学(完中)、骆驼中学、大碶中学、庄市中学、小港中学、邬隘中学、霞浦中学、大榭中学、郭巨中学、白峰中学、万嘉中学;民办初中9所:镇海社办初中(后改辛成初中)、骆驼民办初中、澥浦民办初中、柴桥民办初中、贵驷民办初中、下邵民办初中、新碶民办初中、三山民办初中、长石民办初中。
  1963年镇海县恢复建制后民办初中调整为辛成、三山、柴桥、大碶、贵驷、长石、澥浦7所。共计初中17所、完中2所,设初中83班、高中13班,有中学生4194名,教工328名。
  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停课闹革命”,“大串连”,揪斗校长教师,发展两派武斗。损失严重的中学,玻璃窗全部被毁,教室挖壁打洞,贵重图书及仪器荡然无存,课桌椅大量拆毁,党政组织瘫痪,教师身心遭受摧残,学校秩序大乱。
  1968年“复课闹革命”,工人、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进驻学校,以“阶级斗争为主课”,教育教学都以“大批判开路”。学制缩短为初、高中各二年,砍裁合并许多课程与教学内容。同时,大量发展公社中学,小学“戴帽子”,办附设初中班。师资不足,层层“挖潜力”,原中学教师“下伸”至各初中点,小学教师“上抽”至初中任教,使中小学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70年前后,全县初中发展至65所,70年代中期,高中发展至28所。
  1976年拨乱反正,1978年调整和整顿初中,控制改革高中。全县初中14所,高中18所。次年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至1984年,全县普通完中调整为8所(38个高中班),初中调整为30所。
  1985年10月全县共有中学40所(初中32所、完中8所)、489个班(初中435班、高中54班)、24587名学生(初中21785名、高中2802名)、1461名教工,其中专任教师1117名。
  园、校选介
  镇海幼儿园 位城关滚江弄1号。1950年创建,后迁清川路,1955年9月建迁现址,由张迅自、陈云任正副主任。建园后历年均被评为县(区)先进集体,1984年以来被评为市文明卫生单位。1985年被确定为县示范幼儿园。
  1985年设8个班级,入园幼儿316人。有教职工30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
  镇海机关幼儿园 位城关清川路12号。1984年10月创建,次年8月落成。园内教育及生活设施较全,有电化教具和大型电动玩具等多件,并设幼儿游泳池。
  1985年有4个班级,入园幼儿142名,教职工19名,其中专任教师10名。
  城关后大街幼儿园 位城关后大街陈衙弄。1978年开办,始名城关四街道幼儿园,原为解决街道妇女就业后幼儿入托难而设。开始时仅38名幼儿,活动于40平方米的旧房子与小天井内。1982年,城关镇政府将原敬老院旧址拨归幼儿园,班级扩大至4个。1987年新建三层校舍1幢,1985年设5个班级,入园幼儿300名。
  开办以来多次被评为县(区)教育和卫生先进集体,并在1984年获市“热爱孩子赛妈妈”褒奖。
  柴桥幼儿园 位柴桥镇老街北路17号。前身为柴桥小学附属幼儿班,1950年办班,1952年建园。1953年迁新园舍,改名镇海县第二幼儿园。1959年起改为柴桥幼儿园。建园来贯彻保教结合,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至1985年,已培养幼儿7100余名。1985年有7个班、276名幼儿、18名教工,其中专任教师14名。
  城关镇第一小学 位城关镇人民路(原米行街)34号。创建于1912年,本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校,又名新仓女子高小或新仓小学。1926年秋改为县立第一小学。1927年胡焦琴曾为校长。1942年汪伪政权改校名为镇海县第一模范小学。抗战胜利后改为南薰镇(后改蛟川镇)中心学校。
  1949年7月与便蒙小学合并,改城关镇中心学校,由庄鸿湘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改为区中心,1953年8月分校,又称城关一校。“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改名红旗五七学校。1980年复为镇中心学校。1987年6月镇中心建制另移,原校改今名。1989年确定为镇海实验小学,有21个班级,957名学生,41名教职工。
  1953年起定为县重点小学。学校确立“讲文明,勤学习,敬师长”校风,全面教育质量列全县(区)前茅,输送入省重点中学初中学习的学生比率为全县之冠。第二课堂活动成绩显著,学生参加“长白山少年儿童画展”的美术作品获金质奖,2名学生获市书法、图画比赛一等奖。历年来学校多次评为县先进集体,并获省、市级体育、文明卫生、军民共建等多项先进称号。
  城关镇第二小学 位城关镇后大街仓基弄31号。前身为私立便蒙小学,本为樊氏勤稼私塾。1903年樊棻创办樊氏便蒙两等学堂,1919年改为樊氏便蒙乙种商业学校,并附设国民学校,1927年后改为私立便蒙小学。1942年镇海沦陷时被迫改为镇海第二模范小学。抗战胜利,恢复便蒙校名。1949年秋为城关镇中心小学中高部,1953年8月分校,改为城关镇第二小学。“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为工农五七学校,并附设初中班。1978年恢复第二小学校名。
  便蒙小学一贯以办学严谨,知识质量及体育运动成绩优良著称。1953年分校以来,学校的文、体、音、美以及科技等各项活动较为活跃。
  1985年设9个班级,有学生340名、教职员18名,其中专任教师16名。
  声远小学 位城关镇大校场。1945年秋,黄声远独资开办声远小学。解放初一度改名辛成小学。1956年秋转为公立,更名为城关镇第三小学。1962~1971年曾转为民办,1989年2月复今名。
  1947年学校中已有中共党员活动。次年7月,中共城区支部在该校建立,团结进步师生,进行民主教育和秘密革命活动,为解放镇海,配合中共慈镇县党政组织作大量工作。50年代起,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逐步建立“团结、诚实、勤学、健美”校风。少先队活动生动、活泼,被评为市“实施少先队提纲”先进集体。在全国少年技巧比赛中,学生樊莉莉获1982年女子全能冠军。
  1985年设15个班级,有学生686名、教职工22名,其中专任教师21名。
  贵驷镇中心学校 位贵驷镇。前身为驷桥学堂,宣统二年(1910)刘奂创办,后改为私立宝善第二国民学校。1927年,刘建坤发动向旅沪同乡刘传镐等募资建造新校舍,1929年改名为驷桥小学。1945年后曾改为驷桥乡中心国民学校及驷桥代用中心国民学校,直至解放。1963年改为湾塘区中心学校。1985年改为贵驷镇中心学校。1963、1982年两次扩建校舍,1987年旅港校友李明昌又捐资新建瑞云教学楼。
  学校建立“勤学、文明、守纪、整洁、活泼”校风,多次获县(区)先进集体荣誉和市(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首创家长学校为市级先进。学生科技、文娱、体育等活动均有显著成绩。历任教师和校友分布于海内外士农工商军政各部门,且多建树。现有教师中有10余人获市、县级先进称号。
  1985年设11个班级,有学生549名、教师36名。
  启绪小学 位贵驷镇通德村。前身为启绪学堂,宣统年间郑廷琛、刘鸿揆等募资创办。1925年罗公孟募集银8000元扩建。1944年龙山凤湖中学迁址来此,郑芳华任校长,抗战胜利后复办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更名为红旗小学,后改为牌门头小学。1984年恢复启绪原名。抗战期间,校内进步教师组织青年救亡宣传团,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建立民主进步传统。培养的学生活跃在经济、军事、文化、党政各部门。学校“勤学、文明、守纪、整洁”校风以及尊师重教风气已初步形成。
  1985年,设5个班级,有学生166名、教师8名。
  骆驼镇中心学校 位骆驼镇中街堰头庵。前身为翁氏私立鍾毓小学,宣统三年(1911)翁彭年等筹建。解放后改为慈溪县庄桥区骆驼小学。1951年归属镇海县。“文化大革命”期间并入骆驼中学合址上课,1971年还原址,改名五七学校。1974年秋起附设初中班,1978年恢复区中心建制,初中“脱帽”,1985年改现名。
  学校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质量,注意因材施教,第二课堂活动有提琴、书法、绘画、摄影、工艺美术等17个项目。输送学生黄瑞芬参加技巧队,黄成为世界技巧冠军。1982~1985年,每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与文明单位,现被命名为浙江省游泳传统学校。1988年设18个班级,有学生806名、教职工43名,其中专任教师30名。另有校办厂2个,工人40余名。
  培玉小学 位骆驼镇桕墅方村。前身为方氏培玉两等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方舜年、方积钰、方积蕃(椒伯)等创办。开办后不断得到方氏族人捐助。民国时期曾聘请奉化宿儒江五民(后村)为校长,直至30年代初病辞。学校以从严治学闻名,重视教学质量。其拥有图书典籍、仪器设备为民国时期全县中小学之冠。抗战时期曾办小学毕业生补习班,1942~1943年间,附设镇海县中江北分校。1954年秋改为公立。1968年9月改为骆驼公社培红学校,附设初中班。1986年9月恢复培玉校名。1982年被评为县“五讲四美”先进集体。
  1985年设5个班级,有学生147名,教师8名。
  澥浦镇中心学校 位澥浦镇。前身为澥浦学堂,1904年蔡晟、金彝等募资开办。民国初改为澥浦学校,后改区立澥浦国民学校。1918年由蔡汝衡邀聘鄞县樟村崔锡畴为校长,有崔兆笠(烈士)、朱鹤鸣、袁人奎(1927年四一二反共政变时被杀害)等任教师。1928年曾分为区立澥浦小学与区立澥浦高级小学。1930年移址澥浦校场头,由蒉允芳等捐资兴建3幢二层新校舍,一度改为私立澥浦小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改为澥浦乡中心国民学校。
  1947~1949年5月,校内成立中共澥浦支部,学校管理权为中共组织掌握。1949年解放后,改为公立澥浦小学。同年10月校舍遭国民党飞机轰炸,后与郑家小学合并。1950年9月迁现址,改称澥浦镇中心学校。1969年一度与澥浦中学合并。1977~1979年附设初中班。1983年改为觉渡乡中心学校,1985年恢复今名。曾被评为县普及教育先进单位。
  1985年设10个班级,有学生410名、教师21名,其中专任教师17名。
  蔚斗小学 位小港渡头村。1927年秋,唐爱陆初创初级小学。1931年夏迁倪家桥新校舍,扩展为完全小学。办学经费由蔚斗庙产和唐爱陆、李善祥等地方人士筹措。1940年秋日本侵略军在江南登陆,学生疏散,学校一度停办。
  解放后,蔚斗、伏波、养正3所小学合并为小港小学,1987年5月18日复蔚斗校名,分部(原蔚斗小学旧址)辟为校史陈列室。
  蔚斗小学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创校后逐步建立一支以共产党员为主干的进步教师队伍,历任教师中有不少是中共党员,大部分教师倾向革命,业务水平较高,如吴沛宁、阎季平、周鸣宇、王玉清、张谦德、贺灏群等,左翼作家林淡秋亦曾任教该校。学校培养一大批有觉悟、有理想、有才干青年学生投身革命。1936年,因编印“反对内战,团结抗日”的油印刊物《镇海呼声》,6名爱国教师被捕,经校董唐爱陆、校长乐嗣钟等奔走,加以社会舆论压力,被捕教师获释。1938年2月建立中共蔚斗小学支部。是年秋,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在蔚斗小学建立。1940年2月工委机关迁延陵小学。
  建校来一直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解放前全县会考、学科竞赛、运动会,蔚斗均列前茅。抗战前期,蔚斗学生进行抗日宣传、组织群众识字等活动都极为活跃。近年来学校屡获区体育、军警民共建文明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复名后又确立“革命的志向,勤奋的态度,创造的才干,尊师的美德”为校风。
  1985年有12个班级、413名学生、32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6名。1974年底开办工厂一所。
  七星延陵小学 位小港镇青峙村。前身为青峙学堂,开办于1906年,后由吴正钜、吴正訚合力捐资建造校舍,委吴企唐负责创办七星延陵学堂。1928年黄竹君父子捐款添造前楼及充实基金。1936年,吴嵩庆将其父企唐殡仪礼金全数拨充学校义务教育基金。吴梦醒、张声和等均曾捐金助学。
  七星延陵小学开办后即确定“民为本,公为先,鼎新革故,为国排难,铮铮铁骨,视死如归,强盛家乡,角逐世界”的校训,长期来建立民主办学校风,培养不少民族民主革命志士,许多师生在抗战期间投奔各个抗日根据地。其中参加新四军的有数十名。1940年2~5月曾为中共镇海县工委机关所在地,工委书记张启达在该校任教。1944年1月牺牲于鄞县樟村的李敏烈士,即为当时延陵小学学生。延陵校友甚多义举。
  1947年改为浃水乡延陵代用中心学校,解放后改为青峙小学,1989年5月复今名。1967~1988年曾附设初中班。
  1988年有5个班、204名学生、7名教师。
  大碶镇中心学校 位大碶镇。前身为振文书院,1903年顾自申、俞汝舟、林兆琴等倡议改组为启蒙学堂。次年改为时敏两等学堂。1916年改为公立。1940年改大碶镇中心学校。1943年与周隘陈思本小学合并,改名大碶镇时敏代用中心国民学校。抗战胜利后,复由顾耐仙主持校务,并得到旅沪校董宋沛道、王福清、林曼卿等资助,学校扩大至9学级。1948年改名为大碶镇第一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5月更名为大碶区中心学校。1962年确定为省《小学教育工作条例》试点学校和县重点学校。此后,校名几经改易。1978年恢复区中心建制。1980年重新确定为县重点学校。1985年撤县后更名为大碶镇中心学校。1987年9月确定为北仑区实验小学。
  学校有光荣革命传统,1931年起即有中共党组织活动。抗战时期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
  学校教学研究风气盛,全面教育质量高。由于地处侨乡,故更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1955年以来,多次被评为区、县、市各级先进,1982年来连续被评为县(区)先进集体,1984年评为宁波市“为人师表”先进学校。
  1985年有12个班级、学生550名、教师53名,其中专任教师39名。
  1976年创办校办厂,利润逐年递增,其中40%左右作为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生活福利之用。
  横河完全小学(公德小学) 位大碶镇横河村。前身为横河公立学堂,1907年开办。民国初改名公德国民学校。1918年曾停办一年,续办后改为公德单级小学。1931年赵鸣皋等组织校董会,筹办完全小学。经费部分来自迷信庙会会产,大部分由旅沪校董李光墀(觐丹)、董子星、於升峰、赵杏荪、於芝仙、江渭才、潘德和、李海笙、贺师鑑等募筹,定名为横河私立公德小学。当时有学生130余人。竺庆瑛、赵鸣皋、李颖芬相继担任校长,校务实际由李侠民负责。
  李侠民组织教师实践陶行知教育学说,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思考能力,反对体罚,提倡师生平等互学,开办民众夜校,试行“小先生”制和拉丁化新文字教学,重视生产劳动教育和体育活动。
  1937年抗战开始,师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团体,宣传抗日,动员群众支援前线,捐募寒衣,慰劳沿海驻军。1938年9月,李健民赴陕北革命根据地学习后接任校长,学习革命根据地的一套办学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风及“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吸收一批优秀的本校毕业生和社会知识青年为教师,实行供给制;组织师生研读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提高民族责任感,增强革命意识;还带领青年教师过半军事化生活,集中住宿,进行晨锻,为沦陷后的游击战作体力准备。1939年底,以公德小学为中心,创立横河联合小学。联小内部实行“艺友制”。成为以培训师资为掩护的干部训练班,在此期间40余名师生先后走上革命道路。
  1941年4月镇海沦陷,公德小学部分党员教师李健民、冯和兰、邢一辉等至塔峙、青峙等地小学任教,於静峰出任公德小学校长。1950年8月合并启智、世德等校,改名横河乡中心学校。1962年改为横河完全小学。1968年附设初中班,次年改为横河联校。1975年迁入新校舍。1986年撤初中班,仍改“完小”。1985年有5个班级、169名学生,9名教师。
  学校培养众多优秀人才,如李侠民、方敩、冯和兰、翁国元、吴家安等,校友散布海内外,於越柏、江文若、严信财、赵友飞、於梨华等在海外享有一定声誉。1993年5月恢复公德校名。
  柴桥小学 位柴桥镇。1905年曹赞宸、钟宪鬯(观光)等以原观澜书院田产屋宇变价建造新校舍,因其地处芦江河北岸,定名芦渎学堂。1924年改为县立第二小学,后又改为县立柴桥小学。1930年校长王仲隅(中共党员)募资扩校,于1932年建成9间楼房,聘阎式轮、邬保润、金适畅等进步教师任教。1939年校舍遭日机炸毁,停办3个月后迁至紫石前郑上课。1940年又迁至柴桥钟家祠堂,更名柴桥镇中心国民学校。1946年,曹莘畊集资在芦渎公学原址重建校舍,并辟“观光堂”,建“仲隅图书馆”,以纪念创校先辈。1948年成立柴桥镇联合学校,扩至13个班级,500余名学生,20名教职工。
  1949年柴桥解放初,因地处渡海解放舟山群岛作战前沿,学校停课一学期。1953年秋扩展为24个班级,1965年在新老曹设立分部。1976年附设初中,至1979年析出,另立柴桥镇中学。
  学校有光荣革命传统,1927年已有中共党小组活动。1937年8月以柴小教师为骨干成立战地服务团,开展抗日救国宣传。1947年曾向国民党政府抗议欠薪罢教。1949年积极配合解放舟山战役组建文工团支前宣传。教学上形成自己特色,体育工作尤为出色,1988年被市教委、市体委命名为田径传统项目学校。文艺活动在全县享有盛誉,参加各级文艺会演,屡屡获奖。1978、1982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学校。
  1985年设20个班级,有学生819名、教师53名。
  郭巨镇中心学校 位郭巨城西。前身系清咸丰初创办的云衢书院,1910年改办为云衢学堂。1916年改为区立云衢国民学校,后改为郭巨小学。1943年改为郭巨镇中心国民学校。解放后确定为郭巨区中心学校。“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称郭巨公社五七联办小学。1978年复为区中心,1980年恢复社中心建制。1986年定今名。
  学校培养许多优秀校友,在各条战线上发挥应有作用。近年来,在工会、体育、卫生、学区辅导、推广普通话等多项工作方面被评为市、县(区)先进。
  1985年有12个班级、555名学生,并附设学前班3班,有教职工34名,其中专任教师24名。
  镇海中学 位镇海城关。1911年创建,命名镇海县中学堂。民国初及20年代曾两度改为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一度改为蛟川中学。1943年后为县立初级中学。
  1952年秋改名为镇海县第一初级中学,1956年秋与辛成初中合并,成立完全中学,命名浙江省镇海中学。李价民、郑芳华分任第一、二校长。1958年附设镇海师范专科学校及师范、幼师各一班。“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教育秩序被破坏,校舍设备严重损毁,几万册图书被盗失,东部校舍被占,18名教师“下伸”农村。1976年后拨乱反正,学校秩序迅速恢复正常。1978年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又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重点中学之一。学校优良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改革的形势更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
  大革命时期,左翼作家柔石曾任教务主任。镇海第一个中共组织领导人也在此任教,一批青年受到革命思想熏陶,走上革命道路。上海解放前夕“五·七”烈士张困斋即是其中之一。学校向以严谨治学闻名,培育一批英才。美籍女作家於梨华,全国劳模、清华大学教授、中科院学部委员李志坚等均是该校40年代毕业生。
  解放后,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成绩显著。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集体”称号。60年代,张士杰任校长,1978年后,王师荣、何性善相继任校长,着力于提高学生全面质量。1977~1985年向大专院校输送1213名优秀毕业生。1984年来各届高中毕业生均以90%左右的比率升入大专院校,其中重点大学占50%以上。同时,学校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有各类课外小组20余个。地震测报小组10多年来积累数据5万余个,多次及时预报地震先兆,为全国地震战线先进集体。航海、航空模型小组10多年来连得各级奖励,输送到省航模队的运动员,曾创航海模型比赛世界纪录。198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学生新闻社灵通社的小记者活跃于校内外,新华社为之发专稿报道。
  学校明确订立“励志、进取、勤奋、健美”校训,贯彻“严肃制度、严明纪律、严格要求”校纪,发扬优良校风、学风,积极进行各项改革,屡次获得省、市、县(区)各项先进荣誉。
  1985年有25个班级、1313名学生,教职员147名,其中专任教师82名。教师中获高级职称的19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省、市劳动模范称号的6人。
  学校有总部和分部。设备有语音室、录像室,有微电脑21台,英文打字机30台;有图书资料6.3万余册,新置《四库全书》一套,还办有校办厂1个,农场1个,农场花果园占地13亩。
  骆驼中学 位骆驼镇。1956年9月开办,原名镇海县第三初级中学。1958年更名为骆驼初级中学,1960年添设高中班,一年后并入镇海中学。1971年改为镇海县骆驼中学。1981~1988年,港胞翁伟年捐资40余万港元、4万元人民币,建造实验楼1幢,兼赠部分教学仪器及奖学经费。港胞翁维义捐赠教学仪器及教学经费共计3万余元。
  学校办学方向明确,学生全面质量逐年提高。1977年来为各级各类高校输送新生216名,为各级各类中专输送新生332名,为中技输送合格人才193名,还向空军输送驾驶员2名。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活跃且卓有成效,有航模、计算机、写作、篆刻、田径、歌咏、美术、生物等兴趣小组30个,其中航模、写作、田径等兴趣小组在参加市、县各项竞赛中取得良好成绩。
  1985年有21个班级、1161名学生、75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55名。现有校办工厂1个。
  中兴中学 位庄市镇。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叶澄衷倡议,叶志铭等赞助,将叶氏义塾改办为叶氏中兴学堂。民国初改为叶氏中兴学校。1916年改名私立叶氏中兴国民学校。1920年又改叶氏中兴小学。1945年改为长河乡中兴代用中心国民学校,1947年又改为汉塘乡中兴代用中心国民学校,1949年停办。
  1986年春,旅港中兴校友会成立,校友包玉刚、邵逸夫、包从兴、叶谋彰和赵安中、赵亨文父子等共捐资1000万港元重建母校,并扩建为完全中学,1987年9月建成复校,定名为中兴中学。新校舍建有教学楼、实验办公大楼、阶梯教室、体育馆,有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计算机房、图书、阅览室等及相应设施,并建有学生宿舍楼与2幢教工住宅。1988年又新建教师单人宿舍。
  学校继承百年中兴“勤、朴、肃、睦”优良校风,探索寻求具有中兴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努力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力争多出人才。复校后配合学科教学,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先后组织校合唱队、舞蹈队、鼓乐队、中兴“法庭”、中兴文学社、数学、英语、美术等兴趣小组及航模、田径、篮排足球及射击等运动队。
  学校办有自行车零件厂1个,年产值120万元,牧场1个,有农田3亩。1988年有初中12班,学生605名,高中5班,学生245名。教职工55名,其中专任教师47名。
  大碶中学 位大碶镇。开办于1956年9月,原名镇海县第六初级中学。1959年改名宁波大碶中学。1963年复改为镇海县大碶初级中学。1971年春增设高中,改名为镇海县大碶中学。
  1984年秋受镇海县委委托,举办一届为期二年的区、乡干部高中文化培训班,学员42名。
  70年代,张绍明、桂江相继任校长,1979年来连续多次被评为县、市各项先进,并获得省推行国家体育标准和市群众体育先进等荣誉。
  学校建有教学楼、五层办公楼、三层实验楼,并置有微电脑12台、英文打字机5台,缝纫机5台,18~22英寸彩电4台,放映录像机1台,电影放映机2台,柴油发电机2台,有图书馆、阅览室,藏书2.6万余册。又建有学生宿舍1幢,教工宿舍2幢。
  1985年有15个班级、770名学生,有教职工68名,其中专任教师46名。学校尚有建于1969年5月的校办厂1个,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相当资金。
  邬隘中学 位邬隘灵峰山下。前身为灵山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虞清华等改办为灵山小学堂。1914年起拨灵峰寺香资为办学经费,改为区立灵山高等小学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区教育委员虞凌芳利用灵峰香资银5万元,新建钢骨水泥楼房,更名为县立灵山学校,聘王起许为校长,试行道尔顿制及杜威教育法,开创勤奋务实学风。当时还聘林森、蔡元培、陶行知、夏丏尊等名流、教育家为校董,多方延聘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任教师,如沐绍良(后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学会会员)、陆仲任(作曲家)、仇宇(中国美协副主席)、李平之(作曲家)等,赖他们苦心经营,学校驰誉宁波、镇海一带。
  1925年9月,王赞宸、唐海沧、钟志一等在灵山小学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传播马列主义,发动师生参加抵制、查封日货等爱国运动,培养发展学生入团。1926年后,邬保润、金如山先后任校长,胡焦琴烈士曾任教师。当时开展过对国家主义派斗争。1931年,中共镇海特支委员王文荣转入灵山学校,于次年被捕牺牲。灵山学校一批中共党员教师教育许多学生走上革命道路,革命先烈的不朽精神,成为灵山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毕业生中有王博平、王起、王子达、李俍民、周大风、戴纬文等许多政治、文学、翻译、音乐等各方面优秀人才。
  1949年解放后改名为邬隘小学。1956年夏始办中学,定名镇海县第五初级中学,1958年改为邬隘中学。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实行半农半读,在蛤蟆山建立分校。1973年在太白山开垦茶地10亩左右为学农基地。同年创办校办厂,生产超声波继电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为“修”字样板学校,部分校舍被占用,大部分教师“下伸”至附设初中班各点,校产校具被瓜分,学校受损严重。1979年后学校才恢复生机,陆续收回被占校舍,并新建三层教学楼1幢。1983年7月撤销柴莘等下伸点;同年建立初中物理、化学实验中心。
  1985年学校有13个班、660名学生、35名教工。
  霞浦中学 位霞浦乡。创建于1956年秋,原为霞浦小学附设初中班,后为镇海县第七初级中学。1957~1959年,学校不断扩建新校舍,师生共同建校,并得到乡人张静乐、张季言、史达成、胡治均等多方赞助。1959年曾改名为宁波市霞浦初级中学。1963年后改为镇海县霞浦初级中学。“文化大革命”后期,在九峰设过分部。1975~1982年办过两年制高中。1983年被确定为镇海县示范初中。
  建校以来,坚持教书育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改路子,取得成效。1977~1987年为大专院校输送128名新生,为中专、技校输送222名新生。学校体育运动开展活跃,乒乓、排球、田径等项成绩均较出色。学生参加县、市、省的科技、书画、数学等竞赛,数获优胜。参加乡镇企业劳动的历届毕业生,多获好评。学校多次被评为县、市先进集体。1972年创办校办厂1个,农场1个。
  1985年设18个班级,915名学生,有教职工59名,其中专任教师48名。
  柴桥中学 位柴桥镇。创办于1952年2月,开始为附设于柴桥镇中心学校的初中班,9月由柴桥镇建设协会集资建校,定名为私立柴桥中学,为区立民办,有3个班级、180名学生、6名教师。1956年8月改公立,更名为镇海县第一初级中学。1958年9月始招高中新生100名。县市合并后更名为宁波市柴桥中学。当时还在瑞岩寺山上建宿舍平房4幢,办林场开垦山地90余亩,作为学农基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师生分为两派,相互械斗,校舍校产遭受极大破坏。“文化大革命”后逐渐修复。1976年9月仍名为镇海县柴桥中学。1978年9月至1980年12月,被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79年9月民办柴桥初中并入。
  学校重视抓全面教育质量,毕业生中很多人已为各行业、部门骨干,荣获亚运会七项全能冠军叶佩素、上海701科研所所长李振兴等均为柴中学生。1988年被省教委、省体委定为省体育传统学校,同年又被评为省仪器管理和实验先进单位。
  教学设备有省定I类标准仪器和2万余册图书及电视机、录像机、中英文打字机等,还建立配有14台电脑的电子计算机中心。1980年始办校办厂,先后生产玻璃教学仪器、电子仪表、逆变器及汽车配件等。
  1985年设25个班级,有学生1405名,教职员工84名。
  第三节 专业和职业技术教育
  师范教育
  县立简易师范学校 1943年8月在柴桥瑞岩寺开办简易师范班,附设于县立初中内,1946年2月,简师单独设校于城区白家浦渔市场旧址,由李价民兼任校长,秋,改任水兆熊为校长。当时设2个班,有学生100名。
  1947年5月,全国学生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浪潮影响所及,简师学生又以校政紊乱,在中共党员学生干部王世良组织下,向县政府请愿,上街游行并罢课。5月底,校长引咎辞职。6月11日,简师教师以物价飞涨,要求改善待遇并付给现款的理由实行怠教。县政府以“股匪流窜,局势不靖”为由,宣布提前放假。7月委张定璋为校长,迁校至海云寺。次年2月高冀程接任校长。当年中共领导的武装活动活跃于庄市、龙山等地,国民党县政府为加强控制,严防学运,于1949年2月派任三青团镇海分团部主任林必余接充简师校长。
  1949年镇海解放,一、二届学生多数参加革命工作。8月简师与县中合并。次年4月,简师部学生合并于慈溪锦堂师范学校。简师历年共招生6班,毕业4届、123人。
  教师进修学校 1978年3月创办,借址镇海中学内。初设数学1班,招收在职初中数学教师50余人,脱产培训半年。次年迁城关后大街仓基弄。1983年9月建新校舍。
  自建校至1988年,举办中师函授3届,毕业学员271人;中师面授6期,学员266人;二年制民师班1期,毕业42人;二年制顶职教师培训班3期,学员128人。此外举办多次中小学教师培训班、辅导班,培训学员1600余人次。办学中坚持加强师范性,坚持面向小学,坚持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方向,指导思想明确,地方特色明显,在省、市内有一定影响。
  现有教职工28名,其中专任教师15名,具有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占70%,评为高级讲师的1人、讲师10人。
  其他师范校、班 1958年“大跃进”时,为解决迅猛发展的初中师资,开办镇海师范专科学校,附设于镇海中学内。师专设文、理两科,入学学生38人(文科23名、理科15名),兼任教师10人。修业年限定1年。次年春并入宁波师范学院。
  与此同时,附设师范班与幼师班各1班,修业年限均为1年。师范班招生51名,幼师班招生82名。1年后俱停办。
  1979年宁波师专在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内设立教学点,招收34名学生,有专任教师3人,至1981年毕业。
  职业技术学校
  商业学校 1907年,商界集资在邑庙侧开办商业学堂。民国初,县立中学校亦曾改办为县立乙种商业学校,1919年城区私立便蒙两等小学校改为樊氏便蒙乙种商业学校附设国民学校。1924年秋在前绪区十七房与海晏区柴桥村设立北、南两区县立职业准备学校各1所,不久停办。1932年县立初中改为商校。1941年4月解散。
  半工(农)半读技校 1965年9月,在镇海棉花良种繁育场创办半工半读中等农业技术学校,招收初中毕业学生48人入学,学制3年,实行半工半读、社来社去。教学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实验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办学经费由省农业厅专款拨给。学校在省教育厅备案,由县农林局、文教局联办,农林局主管,因“文化大革命”开始,1968年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停办。
  青少年工读学校 1964年在城关与柴桥两地开办2所青少年半工半读学校。城关镇青少年工读学校设3个班,招学生56名;柴桥镇青少年工读学校设1个班,招收高小程度青少年20名入学。1965年底,柴桥镇工读学校学生41名转至穿山砖瓦厂,改为穿山砖瓦厂工读学校。每月上文化课8天和12个晚上(每晚2教时),学习政治、语文、代数、会计等科目。“文化大革命”开始,工读学校停办。
  职业高中
  1966年,炼红中学(今城关中学)开办电工班,招生30余人。1980年9月,霞浦中学开办职业高中班,进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1981年秋在城关第二中学试办财会和棉纺两个职业高中班,招生实行“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定向培养,择优录用”原则,课程设置比率为高中文化课30%,专业课30%,生产实习40%。第一届招收学生97名(财会班52名、棉纺班45名)。贵驷中学于1983年起开设幼教班,招生54名。1984年增加机械制图、幼教各1班。次年又增设民用建筑1班。
  1985年全县有职业高中班11班。职高在校学生共996名,计工科579名,农科95名,师范90名,财经98名,修理服务134名。教职工共59名,其中专任教师38名。
  镇海职业中学 址设城关后大街仓基弄,原系城关第二中学,1981年试办财会和棉纺职业高中班后,逐年改制为职业中学。1984年8月正式定名为镇海职业中学,与城关第二中学并存。至1990年已向社会输送财会、机械、电器、棉纺织、宾馆等职高毕业生661名,为镇海发电厂设电力系统、热能动力、检修等专业,培养中级电力工人135名。学校建有校办工厂甬江金属制管厂,并辟有钳工、电工、制图、电子计算机房等4个工场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1984年被评为省先进实验中心,1986年成为市首批合格职业中学。
  1985年设职高8班、初中13班,在校学生职高386名,有教职工66名,其中职高教师13名。
  农业中学和农业技术学校 1958年开办过农村技术夜校264所,入学人数曾达14110人,夜班农业中学201所、学员482人。此类学校均未巩固。
  1964年全县计办农业中学8所:万嘉、小港、枫林、郭巨、梅西、梅山里岙、临江、庄市。“文化大革命”时均并撤停办。
  1970年8月创建镇海“五七”工农学校,附设于柴桥中学,1972年迁县棉场,1983年9月改为镇海县农业技术学校,并迁大碶邬隘湖塘村,招收初中毕业程度的农村青少年入学。先后开设农作、山林特产、兽医饲养、财会、建筑、化工、水电、电机等13班,毕业284人,由用人单位择优录用,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工厂骨干或专业户。1985年底撤县后改称北仑区农业技术学校。
  第四节 成人教育
  各类文化补习教育
  解放前民众识字教育 五四运动时期,兴起平民教育运动。1920年全县组办义务学校及平民夜校,对象分别为青少年失学者及20~40岁成人文盲、半文盲。如1922年,便蒙小学校长朱吟香、教师金善祥等在城区创设义务学校,兼办平民夜校;李子耕等倡组的七星同学会在青峙设办七星第一义务学校。1925年,城区县立平民夜校已办4期,唐爱陆等又在小港创办平民夜校。大革命时期霞浦、十七房等地由进步教师组织工农群众举办民校、夜校,学文化、学政治,接受革命道理。城区开设女子文化补习夜校,灵山学校、双峰学校等均附设平民夜校。民国19年度,全县县立民众学校9所,入学学员470名(男402、女68),毕业220名(男165、女55)。20年度收学员449名,毕业149名。当时还另设民众问字处24处,建立识字牌24块。由民众教育馆负责全县民众教育事宜。
  1938年抗战初期,县设民众学校53所,学生1893名,又组织流动施教团1个,另办战时民校82所。中共镇海县工委发动各地在工农夜校中开展抗日民众教育。小学设社教处,负责学区范围内民众识字教育,辅导民众夜校。有些学校开展街头宣传,组织午间墙门识字小组,推行“小先生制”,发动在校学生开展一日一字民众识字运动。抗战胜利后,各乡镇中心学校及保国民学校普遍开设民教班,进行成人文化补习教育,1946年度有50班、1725名学员(其中女213名),1947年度48班、1665名学员(其中女654名),但往往有始无终。
  镇海沦陷期间,抗日根据地开办冬学,学员多为16岁以上青年。
  解放后农民业余教育 1949年11月筹办冬学,1950年初开办冬学85处,学员7485名。当时县境内时遭国民党飞机轰炸,一般学校不能正常开学,冬学学员中不少为儿童。次年春,冬学发展至280所,学员1.8万余名,1951年底冬学423所,学员4万余名。1952年,80%以上乡冬学转为常年民校,30%冬学学员参加常年学习。同年,集中知识青年和民校教师1200人进行速成识字教学法培训,展开扫除文盲(简称扫盲)运动。1953年有民校307所,学员13800名。1954年,以生产合作社为基础,开办冬民校720所,学员21000名。1955年入学人数达22000名,扫除文盲600余名。1956年有1088个社校,入学数曾达72388人,1100余人扫盲结业。同年,新建农业技术夜校264所。1958年“大跃进”期间开展“红专”学习运动,民校与学员数骤增。此后因三年自然灾害,贯彻调整方针,学习人数明显减少。1963年有冬学51所,转为常年民校20所,学员651名。
  “文化大革命”期间办起“五七”大学,招收具有相当于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学制3个月左右;扫盲教育机构被撤销,正常的农民教育陷于停顿,文盲数回升。1977年全县12~45岁的23万少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有6万,占少青壮年总数26.3%。
  1979年恢复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公社(镇)建立工农业余教育领导小组,区、社中心学校配备业务教育专职干部,全县进行群众性文化普查。四分之一大队办起业余文化夜校,共132所、255个班,入学7372人,民师400多名。1980年第一期扫盲验收,51个大队少青壮和党团员干部非文盲率85%以上,达到国务院提出基本无盲单位标准。1984年复核扫盲结果,农村少青壮非文盲率比例为95%。1985年1月,经省、市扫盲复核验收,全县完成基本扫盲任务。
  职工业余教育 1950年11月借久丰纱厂教室创办城关镇职工业余学校,8名兼课教师,140名学员。1951年又在城关搬运站设点,学员合计326名。1952年部分识字班、读报组转为业余学校,全县共有职工业余学校7所、45个班、学员1192名。1953年开办城关、骆驼、柴桥3所职工业余中学,学员125名。当时参加业余学习职工共1228人。由于扫盲运动发展不平衡,坚持常年学习人数逐年下降。1957年入学职工437人。1958年单位普遍办学,全面开展扫盲运动,入学人数迅猛增加。1960年,久丰纱厂获全国职工业余教育先进称号。“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亦遭严重破坏,业余教育机构撤销,职工中又出现文盲半文盲。据132个工厂企事业单位职工文化状况调查,文盲半文盲人数占职工总数5.7%。
  1978年继续强调职工文化教育。1980年恢复职工业余学校18班。1982年有职工业余学校20所,3个扫盲班,入学学员797名,并有13个单位举办职工文化补课班。1983年有职工业余中学34所,学员1919名,初等职工学校3所,学员161名;有62个单位举办初高中文化补课班,参加补课的3856人,占应补课人数41.2%。1984年有454名职工进入各级各类大专院校培训,有1181名职工参加中专、高中学习。文化补课合格率70%,职工教育办学面68.6%。全县9个局(公司)设有教学基地,千名以上职工的6个局(公司)各建有职工学校。
  县“五七”工农兵学校 1970年创建,附设于柴桥中学。1972年迁至邬隘湖塘,为县农业技术学校前身。
  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 镇海县机关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简称县机关学校)始办于1950年6月19日,校址初设文化馆,有初小、高小各2班,学员86名。1953年设高小2班、初中1班,学员104名。1954年县机关学校学员175名,增设3所区干部文化学校,计学员265名,其中干部共402名。1955年全县干部文化学校8所,学员512名。县、区、乡干部应入学的均已入学,有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34人。1956~1957年,县机关学校曾开设小学1个班、初中6个班、高中2个班,计学员500余名;此外,10余名县委、县府领导干部另设1个小班;城关镇委10余名干部亦另设1个小班;当时有专职教师8名。各区办有区机关干部学校,均配兼管业余教育专职教师1名。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为照顾干部下乡,一度采用函授与面授相结合教学形式。1958年底撤县后改为宁波市郊区党委机关学校,不久停办。1963年复县至1965年,仅存县委干部和城关镇委干部2个文化补习班,前者有40余人,后者有30人左右。同时,柴桥、骆驼两区也各设1个干部文化补习班。“文化大革命”开始,干部业余文化补习教育即停止。
  成人培训中心 1987年10月建成人培训中心学校,座落在镇海进港公路桥旁,总投资36万元,占地4亩。自1988年1月20日开学至4月底,采用多层次、多规格、长短结合办学形式,举办《企业经济管理法》、《六项基础标准》培训班、财会中专班、初级技术职称班、标准化学习班、计量学习班、北仑区的初级技术职称班、“十三大”文件读书班、英语班,3个月内培训505名干部职工。
  老年大学 宁波市老年大学镇海分校于1987年7月11日成立,9月14日开学。第一届入学学员63名,其中离休干部31人、退休干部28人、在职干部4人。设文史和书画2班,老年保健卫生为公共课,学制2年。办学宗旨是学以致用,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余热发光。办学经费除学员交费外,由区财政拨款。1987年度区财政拨款3000元。
  广播电视教育 1979年2月电视大学镇海县工作站成立。至1985年,先后毕业人数为理工科53名(含非正式学员11人),文科27名(含非正式学员11人),单科结业398人次。
  建站初设3个专业,现设文科专业有档案、文史、新闻、法律、党政干部专修、汉语文学等;理工科专业有机械、电气等;经济管理学科有工商企业管理、会计审计、金融、财政税收。县财政拨给经费年均1.5万元,地方财政中又拨1万余元。
  自学考试
  1984年秋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站建立,初设汉语言文学、数学、英语、党政干部基础科、商业企业管理、统计学6门专业,继增法律、会计2门。至1985年,累计参加考试人数1496,合格人数932,合格率62.85%。
  第二章 教师队伍
  民国初期,教师主要来源为旧制中学或旧制师范及师范短训班毕业生和经过短期培训通过甄别的塾师。30年代时奉化、鄞县、诸暨、象山、宁海等地教师流入,尤以奉化籍为多。40年代,因战事而失业失学的知识青年充任教师者日益增多。
  旧谚: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当教师被认为“文人末途”、“坐冷板凳”没出息穷职。多数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由于接触新思潮,倾向进步,易接受革命思想,投身民主革命斗争。镇海教师在民主革命中的启蒙作用与组建中共地方组织中的骨干作用相当突出。
  五四运动后,镇海教师组织各种进步团体,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以进步教师为主体组织宣传队深入村镇演讲,揭露惨案真相,抵制、查封英货、日货,提倡国货。大革命时期,曹静渊等中共党员教师组建镇海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柴桥、霞浦、三门等部分小学建立中共党团小组,十七房、灵山等小学教师开办农民夜校、农运讲习班,宣传马列主义,破除封建迷信。江南地区群众在进步教师吴沛宁、周浩然等组织带领下,分别缴下灵岩乡自治公所保卫团和城区羊庙自卫团枪械,吴还组织崇邱区农盐民渡甬江缴下打〓街缉私营枪械。四一二反共政变后白色恐怖笼罩城乡,柴桥、澥浦、十七房、庄市、崇正、大碶石湫等小学和龙山等地教师仍坚持秘密革命活动。
  1929~1937年抗战前,崇正、新碶、时敏、石湫、林头、灵山、扎马、王贺、横河、蔚斗等小学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与全县中小学师生一起,投入抗日救国、反对内战活动,组织宣传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蔚斗等校教师编印《镇海呼声》,宣传团结抗日。
  抗战爆发后,以各地党团员、进步教师为核心成立抗日救国团体,宣传抗日,反对投降。横河以公德小学教师为骨干组织横河抗日救亡宣传团,成立海燕歌咏团、海鹰剧团。蔚斗、延陵、大碶、霞浦、柴桥、城区、庄市、团桥、培玉、澥浦、龙山、养蒙与前绪区各校教师也积极参加宣传,讲时事、教唱歌、演短剧、出壁报等,抗日救亡热潮遍及城乡。李侠民、李健民等数名青年教师奔赴延安参加革命,部分教师参加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柴桥、灵山、公德、蔚斗、延陵等校不少师生参加抗日和革命队伍,仅公德小学在1940年前就有40余名师生走上革命道路。沦陷期间,不少教师参加浙东根据地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参加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
  1946年夏,江南地区教师开展反饥饿罢教运动半个月,取得胜利。稍后,部分青年教师在党组织领导下成立以学马列,觅真理,迎解放的树行工学团,并进行革命工作。1947年春,新碶地区教师在附近乡镇公演《升官图》,揭露官场腐败。
  1949年解放前夕,在中共三东工委和慈镇县工委领导下,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建立澥浦、镇海城区等党支部,配合解放军解放镇海,参加地方人民政权建设。柴桥地区教师为解放舟山群岛参加征借军粮及支前民运宣传。解放初期,全县教师又积极投入民主建村、土地改革等运动。
  新中国建立后,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全社会尊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政协委员中均有教师代表参加。因“左”倾思潮影响,1958年1月“整风反右”学习中有95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占全县教工总数6%,占全县“右派分子”总数56.2%,其中27名为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教师被视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师道尊严”遭批判,教师人格被侮,劳动成为惩罚教师手段,在“教育革命”声中,镇海、柴桥、骆驼、大碶4所中学的45名教师“下伸”农村学校任教。
  1978年后拨乱反正,强调并肯定教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了教师政治地位。错划为“右派分子”的教师全部改正,恢复名誉。
  1983年对任教30年以上教师颁发荣誉证书。593名连续从事儿童教育工作25年的教师获得园丁荣誉纪念章。县(区)乡(镇)各级领导不时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尊师重教风气在全县得到恢复发扬。教师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也不断涌现。
  第一节 素质
  解放前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总体素质提高不快。
  1934年9月,省督学视察镇海教育状况报告中指出,全县“小学教师有百分之八十九以上未受师范专业训练”。1945年统计,合格的小学教师占69%,其中师范生仅占14%。
  1950年人民政府对失业教师及其他知识分子择优培训录聘。全县小学有正式教师、助理教师、见习教师1061名,其中民办699人,占65.8%。抽查670名教师学历,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404人,占60.3%,师范学历93人,仅占13.8%。1955年教师文化结构明显变化,1218名小学教师中,师范学历355人,占29.8%,初中以下333人,占28%。1962年民办教师队伍扩大,公立转民办219人,代课转民办282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师范院校停办,农村学校多从生产队知识青年中聘请教师,教师文化素质参差。1978年,民办教师通过招工、报考师范院校,全县教师文化素质逐年提高。1981年中师、高中毕业以上比率由1978年的32%提高到44%。1982年整顿、考核民办教师队伍,辞退教师273名。1984~1985学年,全县1913名教职员中专任教师1657名,有合格学历的占51.2%。
  1926年县立初级中学有教职员12人。1947年县中、辛中有教职员24人。解放后,从小学教员、失业知识分子中挑选相当学历、历史清楚、身体健康人员充实中教队伍。1952年中学44名专任教师中本科文化水平的10名、大专13名,年龄结构20~29岁15名、30~49岁25名、50~60岁4名。1956年初办县立初中7所,中学教职员人数增加,1959年有教职员256人。1969年始小学附设初中班,教师增加。1976年全县教职员工1458人,合格学历的专任教师仅占总数百分之十几。1978年起附设初中逐年“脱帽”,1985年有教职员工1461人,其中专任教师1117人,有合格学历的初中占41.2%,高中占54.7%。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国民基础教育加强,教师队伍不断调整、补充,至1985年,全县中小学及幼儿教师总数3773人,为1949年的3.63倍,其中中学教师增长48.4倍,幼儿教师增长104倍。
  第二节 待遇
  工资 1939年(民国28年),《浙江省小学教职员待遇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教职员待遇由本俸、职俸、年功加俸、特别加俸四项组成。中师毕业者俸金23元,简师毕业经鉴定合格者俸金19元。1940年县立小学教师最高月俸为27.5元,最低为16元,平均为21.84元。
  沦陷期间,教师月俸按稻谷折算。
  1946年后,镇中心学校(如柴桥)月均530余斤(稻谷),乡中心学校(如澥浦)500斤,保国民学校(如清湖一保)470余斤,较好的私立小学(如湾塘)600余斤。然多未能如数兑现,当时教师因欠薪怠教之事时有发生。
  新中国成立初,实行折实工资制,每折实单位折人民币5角左右,小学教师月折实工资一般为140斤大米。
  1952年以工资分为月工资计数单位。每工资分折2角2分。小学教师一般每月110工资分,代课教师75~95工资分。中学教师月工资分:校长265.5~285,教导238.5~265,教员174~245,职员145~190。1953年折发现款,小学教师月工资一般20余元。1954年中小学教职工调整工资,小学教师提一级的200余人,提二级的10余人。
  1956年4月工资改革,实行货币工资制,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由30元(新人民币)增至39元,平均增长32%。
  中学教师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小于小学教师。镇海中学工资水平校长104元,教导主任83元,教师44~74元,职员41~53元,工友26~34元。60年代初暂时困难阶段,教师生活艰苦。1962年据骆驼区调查,小学教师月均工资30.61元。1963年调整部分教职员工工资,升级面57%。中学月均工资53.08元,小学月均工资40.7元,有47人按月领取海岛补贴。“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公办教师回队任教,工资改为工分加补贴。1971年调整低工资,普调一级,1977~1979年两次给40%教职员调高工资。1979年10月起实行班主任津贴,中学每人5~7元,小学4~6元,民办教师减半计发。1981年,全县教职工普加一级工资,中学教师月均工资50.9元,小学教师47.8元,幼儿园教师47元,民师每人年补50元。1983年,对1966年底前大中专毕业的又补升一级工资。
  1985年全国改革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制度,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按不同职能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4个组成部分),并实行教龄津贴。1978年底以前编内民办教职工与同等学校公办人员同等幅度增资。从该年起公、民办教师全部实行工资制。改革后中学行政教学人员月均工资93元,人均增24元,小学月均工资86元,人均增26元,幼儿园月均工资86元,人均增25元;中学职工月均工资82元,人均增20元,小学月均工资82元,人均增21元,幼儿园月均工资73元,人均增15元。
  劳保福利 解放前民国政府虽有教师劳保福利条文,但流为一纸空文。报上时常出现“小学教师老病凄苦,身后萧条,死后难以成殓安葬”的报道。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发实施一系列关于教师福利待遇的规定。
  1951年起教师患病和女教师做产享受病产假待遇。1953年女教师产假由45天增至56天(1984年起增至90天,难产和双胞胎另加14天)。1958年起公办教师享受探亲假。1985年7月丧假扩大到死者女婿、媳妇。
  1952年12月起公办教师实行公费医疗制度。1964年实行公立学校教职工子女统筹医疗制度,“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止,1978年恢复。1985年全县公民办教师首次进行健康检查。
  1956年1月起执行公办教职工退休、退职制度。1978年6月起执行离休、退休、退职新办法,1979~1982年一度实行离退休教职工子女顶替招工措施。
  1953年起对因公牺牲、致残及病故教职工,按国家规定标准发给丧葬费、补助费及遗属恤金。1954年公办教职工按规定享受困难补助,金额为教职工工资总额2.5%左右。1980年,教职工中只生一个子女的实行独生子女补助,年补50元。
  1984年县委规定教龄在20年以上的中教四级、小教二级,家在农村的配偶和15周岁以下子女,允许将户粮迁往所在地城镇落户,或就地转为非农业人口,供应商品粮。全县“农转非”6人。1985年“农转非”扩大到中教五级、小教三级。
  1978年起享受书报费、卫生费、暑期清凉饮料费及副食品补贴、肉价补贴,1979年享受班主任津贴。1985年起全县9个山区、海岛教师享受人月均5元生活津贴。
  1981年镇海中学投资9万元,首建教工宿舍20套,计1140平方米。1983年城关一校、柴桥中学、大碶中学先后新建教师宿舍楼。以后,多数乡镇中小学教师住房陆续兴建。
  第三节 师资培训
  1931年10月省师资进修通讯研究部招收刊授学员,发行《进修半月刊》,镇海县第一届参加27人,第二届5人,第三届8人,第四届30人。1945年教育科督导120名小学教师参加自学进修,学习《小学课程标准》和《教育心理学》,为期一学期。1942年暑期曾举办小学教师培训班,次年改为教育研究会,参加者多是青年教师,每期40~50人,为期40天左右。
  1943年抗日民主政府在龙山举办小教暑期训练班。
  1950年后,县人民政府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函授、调干学习及选送去师范院校深造等多种形式培训师资。1951~1956年先后选送50余名小学教师至鄞县初级师范、绍兴师范和各种业务训练班学习,选派50余名教学骨干参加各种培训班轮训。1953年,10余名中、小学教师分别被选送至华东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深造。1958年始组织教师参加函授,参加第一期中师函授68人。“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轮训工作停顿。1977年后重新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工作,每年举办寒暑假中小学教师备课班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发挥县、区、社教研网作用。1979~1985年全县参加中师函授的教师547人,结业420人;参加高师函授176人,毕业122人。1984年359名未达到初中毕业的小学教师参加中师函授。经统一考试,语文合格率70%,数学合格率67%。1985年,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217名教师参加《浙江教育》主办的《教育学》、《心理学》刊授学习,经省统一考试,合格率90%。此外还举办体育教师、行政干部、初中教师等培训班及3期共128人参加的退休教师顶职子女培训班。1978~1989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期,受训人数4654人次。
  第三章 教育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清末,初设学务公所,负责全县学务,直隶于提学使司,由热心兴学的士绅组成,主持者称学务总董。1906年成立县教育会,为发展学务的会议机关。
  1909年学务公所改为劝学所,主持者仍称学董,并兼任县视学,在知县监督下工作。辛亥革命后,劝学所中止活动。
  1912年(民国元年)县公署设教育科,秉承县知事意志办理全县教育行政事宜,设科长1人,科员若干人。1913年教育科改称第三科。1917年复设劝学所,设所长1人,劝学员若干人。所长由县知事遴请经巡按使公署委任,办理劝设小学、开办通俗教育讲习所、通俗教育图书馆、阅报所等教育行政事宜。县公署又设县视学1人,专司视察,劝学所则专任规划,两者分工合作。区设学务委员1人,隶辖于劝学所。1923年劝学所改为教育局,全县分7个学区,每学区设教育委员1名,办理学区教育事务。原教育会演变为董事会,作为教育局的审议机关。1929年11月县视学改称县督学,设教育委员会以取代董事会,另设教育款产委员会管理全县教育款产。1932年镇海县政府教育局改称为镇海县教育局,确定县教育局为县地方教育行政的独立机关,在县政府监督下办理全县教育事宜,得以对外行文。各区教育委员改为教育员。
  抗日战争开始后,裁局设科,设科长、科员、督学、事务员各1人。镇海沦陷后,县政府设4科,教育为第三科,并兼建设、农运工作。科设科长、科员、技佐、督学、事务员、勤务员各1人。
  位于江北庄市、龙山两区的抗日民主政府区署各设文教指导员1人,与民运助理配合,负责全区文教工作。
  抗战胜利后,恢复教育科,设科长、科员各1人,督学、国民教育指导员各2人,事务员、勤务员各1人。
  各区、乡均成立教育会,全体教师参加,民选理事和监事。教育会讨论本地区教育活动及重大教育事宜。
  解放后,建立镇海县人民政府文教科,设科长1人,工作人员3~5人,各区公所设文教助理1人。1950年起各区设区中心小学。1954年9月改为文卫科,设正副科长各1人,工作人员10人。1956年初建教育局,9月改文教局,设正副局长各1人,下设秘书股、普教股、文化股、教研室、工农教育股、财务股,全局共15人。1958年10月至1962年12月,撤县并市,县文教局撤销。
  1963年1月县文教局重新建立,并与县体委、科委合署办公。设局长1人,副局长1人,体委办主任1人,秘书1人,下设人事股、财务股、普教股、文化股、科委办公室、体委办公室、教研室、业余教育办公室,全局共34人。1968年1月,文教局被教育系统少数人“夺权”,成立“接管委员会”。局领导人员下放基层劳动。同年9月县革委会成立后改为县革委会政工组教育革命办公室,撤销区社中心小学,各公社(镇)配备教育干部和会计。1970年7月建立县革委会政工组文教局,局设革命领导小组,有正副组长各1人,工作人员若干人。1978年2月改为县革委会直属局,恢复局长制。
  1978年7月复建区社中心学校,撤销原各学校领导小组,实行党支部领导下校长分工负责制。1981年2月后教育局和文化局分别建制。
  第二节 学校建设
  镇海县教育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向以私人或宗族集资筹募为主。解放后则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单位自筹为辅。1951~1961年改建、新建教室1898个,占全县校舍总面积12.2%。1966~1975年,全县教育事业基建投资额57.05万元。1978年,28所中小学校舍新建、扩建项目30个,建筑面积14434平方米,投资总额69.46万元。1983年基建投资总额24万元,国家投资15万元,单位自筹9万元。1984年基建投资总额64.5万元,国家投资45万元,单位自筹19.5万元。1985年国家对学校基建投资158.5万元,较1949年1.56万元增长100倍。1982年全县40所中学、316所小学共占地面积1015亩,校舍建筑面积246360平方米。
  教学设备由省财政拨款和县财政拨款购置。至1985年,各校除已配置一般教学仪器外,较贵重的计有电影放映机6台,彩色电视机26台,收录机100台,物理视波器1台,录像机7台,激光光学演示器2台,投影仪8台,显微镜200台,电冰箱1只,烘箱10只,幻灯机30台。
  1985年,教育事业试行分级管理,财务切块到乡(镇)实行包干以后,农村学校的基建投资则以集体筹资为主,国家酌情给予补助。第三节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始于1929年,以范教、讲演、观摩、展览、教师进修等活动为主。30年代初,受杨贤江、陶行知教育思想影响,灵山、蔚斗、公德等小学改革教学方法,试行启发式教学。抗日战争后期,各乡(镇)成立国民教育研究会,每学期活动二三次,组织一些观摩教学,报告会、展览会、讨论会等活动。
  解放后,建立集体备课、听课、观摩等制度。1956年后,教育科(局)有专人负责教研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和曹孚《教育学“五讲”》,组织寒暑假备课会,培训普通话骨干教师。1963年文教局成立教研室,设主任1人,中学教研员5人,小学教研员2人。重点抓中小学起始年级教学,培训各科教学骨干,以及小学改五年制后的各科教学研究,开展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对比试验活动,帮助县重点小学——大碶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建立“教育革命调研股”,配备5人,既管普教,又抓教研,以情况调查为主,亦组织一些听课活动。各公社学校则以贯彻“五七指示”为主进行“教育革命”。
  1978年重建教研室,有教研员7人,组织教师学习新颁发的各科教学大纲,熟悉各科新教材,在城关一校进行小学语文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和数学三算的教学试验研究。至1985年,全县已建立县、区、乡三级教研组织,县成立中小学各科教研大组,开展定期的、正常性的教研活动。根据改革开放形势,部分学科开展专题性教改探讨,中学语数两科进行教改实践。教研室编辑出版《镇海教研》,指导交流教研工作。县每年召开一次学科经验交流会。
  第四节 勤工俭学
  1957年镇海中学建立生产劳动办公室,组织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协助农民改种间作稻为连作稻,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不少学校在工厂、农村建立劳动基地,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1958年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广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起一大批小农场和小工厂。1959年勤工俭学活动转入正常。“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学工、学农、学军代替课堂教学,各类校办农场猛增,总面积2251.9亩。
  1978年强调校办厂(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的阵地,是年全县开办校办厂(车间)78个。1980年成立县校办企业公司,统管全县校办厂。1982年经过整顿,全县校办厂(车间)62个,总产值256.9万元,纯利润80万元;农场面积251.9亩,粮食总产量9547斤,农副业纯收入6817元,包括其他勤工俭学活动,总收入为81万元。1983年全县校办厂(车间)59个,总产值441.6万元,纯收入99.2万元;各类农场总面积106亩,粮食总产量1800斤,农副业纯收入2948元,总收入99.67万元。1984年全县校办厂(车间)74个,总产值513.2万元,纯收入100.6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5.6万元,为改善办学条件和改善师生生活福利缴学校40万元。
  镇海中学光学仪器厂的硫酸根测定仪、粒度仪、土壤肥力仪,骆驼小学家用冰箱配件厂的冰箱干燥过滤器,已列入宁波市“星火计划”。柴桥小学山门工艺教学模型厂两次被评为市、区二级勤工俭学先进集体。
  第五节 教育经费
  清宣统年间,学堂经费来源以学生缴纳与乐捐为主,又有产业租入、存款利息、官款拨给、公款提充、派捐、杂项等收入,岁入约5万余银元。
  民国时期,公立学校经费来源有学田田租、学校基金利息、各项迷信会产收入(如灵峰香期的香资收入拨充灵山学校办学经费)、学杂费、省款补助费、捐税补助费。抗战前后还增加田赋附加、教育特捐、验契捐等。1940年推行国民教育后增征学谷捐、置产附捐、店住屋捐、筵席捐。当时的教育经费并未用足。据1940年(民国29年)11月省教育厅长许绍棣在《一年来浙江省教育》的报告中提到,“各县编制教育经费预算,大多数与原有教款之收入相差颇大。如镇海县教育经费收入89200余元,支出69800余元,削减13000元。预决算对照,在27年度有减支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者……如镇海县预算为69968元,决算为53206元,减支16762元。教育经费实受两重减削。”
  抗战胜利后,全县有基金学田计县立初中520余亩,国民教育基金田7234亩。由于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县款拖欠,户捐难收,造成“学校经费东借西欠,吃了中饭愁晚饭,教师家庭没有看见一张红绿纸(按:指钞票),学校的伙食,亦时时断炊”(民国35年11月3日《镇海报》)。1948年,全县安排教育文化费为金圆券19.4亿元,占县财政预算20.4%,乡镇教育经费为86.96亿元(不列入县财政预算及百分比),实际上经费拖欠难以着落。在热心教育人士的支持下,至1948年4月,教育特种基金保管委员会筹存教育基金款近1.65亿元,并整理教育田产1409亩。1949年解放前夕,“教育经费无确定之来源,无适合需要之数量”(《镇海报》),校长辞职,教员改行,因欠薪而怠教等情况时有发生。
  解放初,公办学校经费全部由县府拨给;民办学校(包括部分无校董的私立学校)经费主要由当地乡(镇)政府筹集,不足部分靠学费和勤工俭学收入抵充。1951年小学教育经费和社教经费总数达761421万元,占地方农工商附加总数27.5%。“一五”计划时期,学校全部改为公办。1962年全部民办班与部分公立小学落实到生产大队,经费主要来源为学费收入、乡村负担,国家酌情给予补助。1963年有23所民办小学经费由办学单位负担,142所学校由国家补助解决部分经费。是年,国家补助民办小学经费85653元,其中用于修缮6000元。1971年办学经费改由乡(镇)统筹,按田亩、人口征集,并由乡镇企业负担一部分。
  1983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民不负担办学经费,由县府从地方机动财力中补助拨给教育系统。1984年全县共支出教育经费525.2万元,其中财政下拨416.7万元,县从地方机动财政中拨款70万元,乡(镇)自筹38.5万元。自筹数占教育经费总数7.3%。1985年4月起,全县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以增加教育经费。
  随着国民经济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学校教育经费投资逐年增加。如1980年为306.6万元,1981年为327万元,1982年为385.7万元,1983年为444.8万元,1984年为486.5万元,1985年为658.7万元。6年内国家教育投资2609.3万元。1980年以来,原籍镇海的侨胞、港澳同胞以及国际友人,陆续捐资助学,对改善办学条件起一定作用。
  第四章 兴学助学
  宁波开埠以来,镇海人赴外地渐多,视野开拓,深感文化教育重要。废科举、兴学堂后,有识之士更以普及家乡初等教育为义务。于是通过集资、筹募、合资、独资等多种形式纷纷开办小学,各乡镇大族亦以助当地办学为荣,创办起如樊氏便蒙、董氏轫初、叶氏中兴、洪氏尚志、方氏培玉、李氏养正、李氏敬德、虞氏述志、乌氏养中、陈氏思本等有影响的学校。当时县行政领导与学务负责人以及热心教育人士如刘崇照、李琯卿、虞凌芳、董佑栻等劝学、助学不遗余力。旅外埠经商的本籍人士和海外侨胞,事业有成后往往竞相捐资为家乡兴办教育事业。其尤著者如1927年(民国16年)前的樊棻、董杏荪、方舜年、谢天锡,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的黄声远。1947年一年捐资兴学总数达6亿元,办理请奖手续的112人,获部、省奖状的108人。至80年代,侨胞、港澳同胞及国际友人捐资兴学者更是不胜枚举。1980~1989年先后有近50人出资赠物给家乡的中小学校,计港币18450.7万元,日币1100万元,美金13800元,人民币227.72万元。其中包玉书、包素菊、包丽泰在1984~1988年4年间共捐港币109万元,建造庄市兆龙学校;包玉刚、邵逸夫、包从兴、赵安中、赵彦文、叶庚年、叶谋彰在1986年先后分别捐港币65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100.1万元、50万元建造中兴中学校舍;有捐款1000万日元建林华实验楼并赠彩电1架给贵驷中学的侨胞葛孙矮瑞,为骆驼中学建翁伟年实验楼的港胞翁伟年,出资在贵驷中心小学建瑞云教学楼、在城关一校造陈友德教学楼的港胞李明昌、陈志耀,为县青少年宫建吴穗梅大楼的日本华侨吴梅女,还有捐资5000美金为兆龙学校购置钢琴的美国友人普莱登·玛格丽特;而捐资建幼儿园、中小学校舍、赠送教学仪器、设奖学金和教育基金者更多。由于以上各方促成,全县群众办学蔚为风气,基础教育得以普及。
  第五章 科技组织
  第一节 机构及队伍
  管理机构
  县科学技术委员会 1958年6月成立,辖化机、农业、医学卫生、哲学4个科学研究所。1959年县市合并后撤销,1963年2月重建。1973年7月改建为县科学技术领导小组,1974年10月恢复县科学技术委员会。1976年10月设科委办公室,1980年配设专职主任。
  科研单位
  县棉花良种繁育场 1962年镇海县棉场更名为县棉花良种繁育场,试验、培育棉花良种。1973年全部划归浙江炼油厂(镇海石化总厂)。1980年3月在澥浦跃进塘重建县棉花良种繁育场,现有棉花良种基地351亩,柑橘139亩,工厂2家,农机动力180千瓦。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1977年10月在大碶区邬隘乡嘉溪县畜牧场内建立,1979年5月迁骆驼水稻良种场。
  镇海应用技术研究所 创建于1983年4月,设电子、机械、化工3个研究室,有较丰富的技术资料,在电子、化工方面置有较先进的实验装备、分析测试手段和实验场地。先后承担部级厂矿单位提出的非标机电项目研制,为地方工业发展提供各种技术服务,研制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和用户单位的需要,如轮胎充气枪获1983年县级科技成果二等奖,自动延时开关获国家专利,引进外地先进技术和产品,消化后转让给乡镇企业。
  学会、协会
  县科学技术协会 1956年11月成立县科普协会。初期有理学组、医学组、农学组,1958年10月并入宁波市。1963年重建县科协,成立农学、工学、医学、数理、畜牧、兽医、地理、水利、水产等学会(组),有会员318人。1979年6月县科协恢复活动,至1985年,先后组建9个学会、5个协会,共有会员1146人。
  乡镇科普协会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白峰、梅山、郭巨、柴桥、三山、大碶、新碶、高塘、枫林、湾塘、贵驷、临江、庄市等乡镇于1983年建立科普协会,共有会员553人,1985年协会发展到26个,会员1300余人。
  科技队伍
  50年代,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极少,学历和技术水平也不高,并偏重于卫生、农业部门。60年代起,大中专毕业生陆续分配到县,科技队伍从数量到质量逐渐改变。1985年全县全民单位(不含大工程单位)有各类科技人员1341人,计工程技术人员249人,农业技术人员72人,卫生技术人员323人,教学人员488人,会计人员141人,统计人员36人,新闻出版人员3人,经济人员15人,文艺人员14人。另集体单位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8人。
  第二节 农村科技网
  1935年成立镇海棉业改良实施区,总事务所设龙山。实施区面积计3万亩:淞浦至龙山15000亩,澥浦至海甸7000亩,梅山岛8000亩。1940年成立县农林场。1947年成立县农林推广所,推广德字棉16200亩,珂字棉3740亩。解放后建立种子站、棉麻站、病虫站、畜牧兽医站。1955年后长山、庄市、柴桥、郭巨、大碶、骆驼、湾塘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相继建立。“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区农技站撤销,1970年7月建立柴桥、大碶、长山、骆驼(包括湾塘区)4个农技工作组。1973年5月复建各区农技站。
  60年代后期,各大队普遍配置植保员,测报病虫害,指导群众及时防治,部分大队并成立农科组,进行农业科学实验。1971年起各公社先后建立农科站,县—区—公社(乡镇)三级农科网基本形成。1984年全县30个乡镇有农民技术员115人,其中栽培40人、棉花22人、植保28人、种子7人、山林特产15人、蔬菜2人、其他1人。
  第六章 科技普及
  第一节 普及交流
  新中国成立后科普宣传活动主要形式有举办科普画廊、科普讲演、科技展览、科技表演、编发科普资料、开办技术夜校、编写科技黑板报、放映科技电影和幻灯等。至1958年,县科普协会有20个会员工作组、3个学组、725名会员、820名科普宣传员,开展科普活动128万人次,印发科普资料35种4.85万份。1978~1985年县科协举办科普讲座562场次,听众5.89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11次,观众10.85万人次,印发科普资料205种25.36万份。
  建立科普画廊 1963年在城关人民剧院旁建科普画廊一处,“文化大革命”时拆除。1982年在人民大会堂广场墙外重建,展窗总长17米,经常展出科技知识、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等图片、文字。
  编印科技资料 县科协与《镇海报》编辑部曾合编《大众科学》专栏13期。1978~1981年印发《镇海科技》(内刊)13期计2万份。1981~1985年县科委、科协合编《镇海科技》(小报)68期,发行53万份。1976年起县科协与医学会等合编《镇海医药卫生》,已出26期,发行7.8万份。
  开展科普创作 县科普创作人员所发表的科普美术、摄影和文章达2860件,其中获奖作品38件。
  放映科技电影 1964年5月下旬举办科教影片展览,放映《预防病从口入》、《知识老人》、《预防近视眼》、《不平静的夜》、《金小蜂与红铃虫》等影片45场次,观众2.4万人次。累计历年放映科教片在120部以上,总计放映1.76万场,观众共达1228.4万人次。
  举办破除封建迷信展览会 1965年2~6月,在全县59个点巡回展出,观众16.64万人次。展出图片263幅,科学模型标本等48件,迷信品348件。1984年2~3月,在全县各地巡回举办《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展览,参观7万余人次。
  举办农村科技交流 1982年12月中旬在柴桥举行科技交流,展出科普图片372幅,供应科普资料72种2.05万册,提供47项咨询服务,接待观众5300人次。
  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 1979年后全县各中学和乡中心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建立空模、航模、无线电测向和数、理、化、天、地、生及计算机等各项兴趣小组。组织科技小发明、小论文比赛,举办科技竞赛、科技制作成果展览、科学讨论会、科学讲座、科技电影录像,启迪青少年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曾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全省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9项。镇海中学以及该校地震测报小组、航模小组4次评为全国或全省先进集体。
  学术交流 举办学术讨论、学术报告、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共328场次,参加活动人数17068人次。1985年1月16~19日,全国金柑技术研讨会首届例会在镇海举行。参加的有来自各省金柑生产地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34个单位52名代表,交流学术论文25篇,对26个金柑优良单株样果进行鉴评。
  第二节 推广应用
  土壤资源调查及应用 1978~1983年查清全县104.24万亩土地(其中水田44.60万亩,棉地10.44万亩,山林49.20万亩)的土壤类型,摸清全县高、低产耕地面积与分布。此项目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稻热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庄市公社50年代以来,早晚稻曾多次受稻热病危害,1969~1970年受危害损失率超过10%。经过几年试验,总结出以“选育抗病丰产良种为中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适时喷药保护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使病情得以控制。此项目1982年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
  92-13系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推广 通过高产技术栽培和良种推广,全县油菜籽亩产量从1979年后连续几年超双百,单产居全省前列。1979~1981年总产量达404170担,比1970~1978年总产量增加23790担。此项目获县科技成果一等奖,同年获浙江省推广一等奖。
  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新技术于1982年由县农林局引入,1983年全县推广应用23022亩,占计划棉地34.6%。试验结果表明具有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达,叶面积增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壮苗早发、早结桃、早熟、棉桃大,缓和劳动力矛盾等优点,并增加皮棉产量27.2%。1982年获县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
  金柑密植速生栽培试验 1978~1982年柴桥区农技站、洪岙山林队开展密植速生试验。供试面积1.45亩,种植规格1.10米×1.10米,总株数808株,每亩557株,每株开穴深60厘米,每株施厩肥30公斤、饼肥1公斤、过磷酸钙0.75公斤,进行层施。1978年当年亩产13公斤,1979年亩产385.6公斤,1980年亩产742.5公斤,1981年亩产2273公斤,1982年亩产2588.5公斤,单株产量与对照园差异不大,但群体效应显著。此项目1982年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同年获宁波市人民政府推广三等奖。
  第三节 科技培训
  实用技术培训 50年代始,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在农林、水利、医药卫生系统进行,有作物栽培、植物保护、接生防疫等内容。后增加农药、化肥,禽畜饲养、食用菌、奶牛、肉鸽、芦笋、黄桃、甲鱼、河蟹等新技术和多种经营技术培训。在机械、建筑、电子、珠算、农机、质量管理、标准计量等领域,也广泛开展培训活动。开办县级技术培训班63期,培训学员3921人次。
  继续教育培训 使在职科技人员更新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举办机械制图等单项技术、科技外语、医学古文等培训。从80年代开始5年内举办25期1505人次。
  第四节 地震测防
  1975年4~7月镇海中学、骆驼中学、郭巨中学相继建立地震群测群防小组,各组分别以土地电、水井、植物电、地磁、地应力、水化学、水导电等观测手段,观测记载地震前兆。
  镇海中学地震测报小组建立于1975年4月,常年不怠,坚持观测,积累数据逾10万个,向省、市地震局、台报告异象,提供预报意见近30次。1975年9月2日黄海郎家沙的5.3级地震,1978年7月23日台湾台东的7.3级地震,1979年7月9日江苏溧阳的6级地震及8月22日的4级余震等,震前土地电和地下水异常,均被镇海中学地震测报小组测得。1978年和1979年,该小组先后被评为全国及全省地震战线学大庆先进集体,所撰《几次地震前兆的捕捉》一文,获全国首届青少年科技论文三等奖。
  第七章 科技成果第一节 获奖项目
  1979~1985年完成科研项目160项,其中 获县级奖136项,地市级奖12项,省级奖11项,国家级奖1项。
  1981-1985年县级科技成果获奖农业51个项目,工业73个项目,医学卫生科技12个项目。主要获奖项目农业有1981年度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推广”,1982年度的“良种公母猪和 杂交育肥猪的推广”,1983年度的“镇海县土壤 资料调查及应用”,1984年度的“棉花抗病品种 86-1的推广、晚粳秀水的推广及栽培技术”,“毛竹生物学特性观察及毛竹笋高产示范推广”,1985、1986年度的“气温概率平均法预测晚稻穗瘟流行程度的研究”;工业有“黄酒发酵工艺改革及设备改造”,“新型变量通孔液压马达”,“XS-C65自动吹塑成型机研制”,“自紧管钳”,“JK-I型工程地质液压钻机”,“空心锭花线机及其产品”;医药卫生有《独生子女保健手册》,“呋喃丹农药重度中毒抢救成功”,“止血敏原料精制工艺的改革”,“巨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术”等。
  第二节 科技论文
  80年代以来全县科技人员撰写发表学术论文768篇,其中《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关系式修定》、《大梁风道条缝型均匀送风口面积计算及应用》、《金柑密植早结丰产初探》等论文,获得市级以上优秀论文奖。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