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环境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9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环境保护
分类号: X321.2
页数: 4
页码: 652-6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70年代至80年代初镇海县环境保护的发展情况,包括水质、大气、降尘、降水和声学环境的监测结果,以及环境治理措施和白蚁防治情况。
关键词: 镇海县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内容

7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剧增,水质、大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973年由县防疫站对城区大气进行初步监测。1981年建立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归属县科委。1984年6月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10月改为县环境保护处,与环境保护监测站合署,隶属县城乡建设环保局。
  第一节 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 80年代初,全县年排放废水585.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540万吨,生活污水45.46万吨;年农用有机氯、有机磷农药380吨,污染物和农药残毒大量排入河江及近海。1982年在骆驼、城关、小港、大碶、柴桥等地的主要河道和水库,设立11个水质监测站,按照国家《水质污染指标单项分级标准》设11个项目取样化验,发现有机质污染较严重,其中中大河、前大河和小決江已达5级,不符生活用水和渔业水质标准;岩河、泰河和芦江河也达到3级。
  甬江为宁波市最大纳污河流,镇海县1985年时排入甬江污水量达30.7万吨。自三江口至三官堂段为严重污染段,至梅墟段污染稍轻,梅墟至镇海口仍常达Ⅱ级海水标准。
  大气环境监测 县内大气环境中,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据1989年在石化总厂、石塘下、城区和镇海港区4点监测,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16毫克/立方米,与1988年年日平均浓度0.018毫克/立方米相接近,年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11~0.020毫克/立方米之间。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09毫克/立方米,与1988年年日平均浓度0.010毫克/立方米相接近,年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07~0.012毫克/立方米之间。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浓度为0.105毫克/立方米,低于1988年年日平均浓度0.180毫克/立方米,年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71~0.138毫克/立方米之间。
  降尘监测 1985~1989年间,为观察镇海发电厂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城关地区的降尘情况,设朱田村、衙前、沿江和西门新村等8个点进行监察,历年降尘量年平均值1985年为6.05吨/平方公里·月(以下同),1986年7.25,1987年8.37,1988年7.45,1989年6.42,1990年6.52,1981~1991年(不含1984、1985年)工业粉尘排放总量86585吨,回收总量27.1吨。
  降水监测 1985年起县环保站设降水监测点,集雨时间为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4时,监测结果表明城区降水中酸雨量近年来明显增加。 声学环境监测境内噪声源以交通运输噪声为主,社会生活噪声次之。80年代中后期起,随着运输车辆增加,噪声日增,始对声学环境监测。1988年城关镇昼间噪声为54.9分贝(A),夜间噪声为43.1分贝(A),1990年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A),交通运输噪声1988年平均值65.5分贝(A),1989年和1990年平均值70.8分贝(A)。
  第二节 环境治理
  1981年后,县环境保护部门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制订各项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管理。1982年时,20余家电镀厂废水大都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环境。是年10月拟定《镇海县电镀含铬、镍废水社会化治理实施方案》,并在小港、新碶建两个治理中心厂,采取离子交换法分散吸附,集中再生处理。电镀厂采用移动床式离子交换罐作废水分散治理后,送治理中心厂解吸再生,使废水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为改善大气环境的锅炉消烟除尘,1985年起在城关禁止使用新装不合格的手烧锅炉,对已装不合格的炉、窑分别采取停用、迁移、改造和更新等措施。对有机废气排放较为严重的镇海电工线材厂和沪镇电工线材厂,采用催化燃烧方法予以治理,效果明显。1985年开始执行排污收费和罚款规定,是年交纳单位46家,征收10.6万元。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赔偿处理。1984~1985年三山慈东化工厂先后4次在洋沙山海涂倾倒废液,受污养殖涂田162亩,结果赔偿7400元;1985年7月25日镇海石化总厂化肥分厂排放废气,使南洪村1083亩棉花受损,赔偿损失10.34万元;1986年10月15日镇海发电厂灰管泄漏,使附近1277亩作物受损,赔偿5.5万元。自1974年至1985年,邬隘化工厂、镇海化肥厂、塔峙电镀厂、柴桥化工厂等单位大量排放含有硫化物、氰化物和氨化物等污水,使就近受害养殖水面7300余亩次,损失鱼、蚌等25万余元,结果赔偿4.8万元。
  镇海石化总厂设有环保处,有环保人员358名,其中监测人员28人,环保设施34套。1989~1990年先后改造和更新“三废”处理装置18套,投资8700余万元,使“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工业废水综合合格率和工业废气达标率持续3年100%,工业废渣利用处理率98%以上,有效地控制污染,评为全国环境优美工厂和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单位。
  镇海发电厂于1984.年配专职环保干部,1989年成立环保站,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重建工业污水处理中和池。大型电动机配置消音罩,使生产现场夜间噪声下降至80分贝(A),生活区控制在55分贝(A)以下。烟尘治理,改活动轴承排灰阀为滚动轴承排灰阀,控制漏灰现象。全厂各台机组除尘效率在90%以上,烟尘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物低于国家标准。
  宁波港务局于1981年建立环保科和环保监测站,陆续配人员15名。1983年来,镇海港区环保投资370万元,1、2、3、4号泊位增建防尘洒水装置,化工泊位置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北仑港区一期工程中,投资100万元配置污水接收处理船和生产垃圾接收船各1艘。设于镇海城区烟控区中的锅炉置消烟除尘装置。创建“宁波卫生港”活动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港”的规定标准。
  附: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始于1963年前后,1968年建立县白蚁防治所,1980年常有专业人员4或5人。镇海最常见有家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曲颚白蚁6种。前3种属土木两栖性白蚁,危害房屋建筑、衣服、家具、图书、纸张等杂物;后3种属土栖性白蚁,危害果树林木、水库堤坝。随着城乡房屋建筑结构变化,白蚁逐步改变习性,形成城市白蚁特殊生态,新建钢砼结构房屋频频发现蚁害。据城关镇近期新建9个单位大楼统计,受蚁害面积24980平方米,白蚁从水泥地下或多孔板中,沿裂缝进入建筑物内部,毁坏室内木构件和含纤维物质。镇海保险公司新建办公用房,2年内其木结构部件就遭受白蚁危害,其原因为原基础工程未作毒土处理。
  白蚁抗药性强,防治药剂亦屡作更换。70年代家白蚁较普遍,使用六六六粉剂、二二三乳剂及亚砒酸水剂。80年代始,根据白蚁种类和被害物性质,分别用灭蚁灵饵诱剂和氯丹。在新建混土结构房中,严格执行省规定操作规范,逐层喷洒氯丹,在木构件表面部位刷药剂以有效防治。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