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编 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472
颗粒名称: 第二十编 城乡建设
分类号: TU984.255
页数: 25
页码: 631-65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城乡建设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县城建设、乡镇建设、建筑施工、房地产管理、环境保护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城乡建设

内容

第一章 县城建设
  第一节 道路
  县城自明初拓建,经清、民国初期发展至抗战前夕,形成城内、南门外和小西门外三大块,城区面积1.72平方公里。有街巷100条,总长20785米,宽2~4米,多为石板路面。1941年后县城沦陷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半街和南大街铺设三合土路面,在南城墙拆缺口,修筑自双司前至小道头便道(今胜利路南段)以通军车。
  1951年改建胜利桥为钢砼梁式桥,修建桥南北段和朝宗坊等道路5条,共长1500米。1956年筑沿江路长360米,宽7.5米,镇骆路客车通至远望道头;改建南大街为水泥路面,长268米,宽5米;利用城墙块石铺设王施弄、李衙弄等道路为条石路面。1959年改筑米行街为水泥路面,长405米,宽5米。60年代先后铺设半街、西街、东河塘、西河塘等9条水泥路面,长2.05公里,路面面积9618平方米。至1973年,城内筑有道路长16.9公里,路面面积7.1万平方米,多为石板路面。
  1974年后,因建设镇海港工程需要,开始修筑新路。80年代起,按照城市建设规划进行旧城改造,建成区面积6.63平方公里。至1985年(部分工程延伸至1991年竣工),有街、路、巷、弄121条,总长63630米,路面面积758140平方米。其中1976年后新建28条,改建扩建37条,翻修为水泥或沥青路面35条,维持石板路旧状21条。
  主要街路修建
  城河东路 城区中心大道,北起招宝山路,西南迄南大街(南薰门)接城河西路,长960米,宽31米,水泥路面,两旁置隔离绿带。路基原为城河东段和东河塘,1980一1986年填河拆房筑路。
  城河西路 城区中心大道,东起南大街(南薰门)接城河东路,西迄车站路,长840米,宽31米,沥青路面,两旁置隔离绿带。路基原为城河西段和西河塘,菜市街、日成弄、快马埠头等。1983一1985年填河拆房筑路。
  沿江东路 北起招宝山路,沿甬江岸线,西南迄南大街大道头,长1740米,宽20米,水泥路面。1974年建港开始利用甬江塘筑路通车,1985年外移重建,为连贯沿江码头通道;原有东门浦被填。
  沿江西路 东起大道头接沿江东路,南沿甬江,西迄小道头接车站路,长800米,宽20米,沥青路面,滨江置绿地。路基原为甬江滩涂,民国时筑镇骆公路通至小道头,解放初续建至远望道头。1976年筑石砌江塘时拓宽路面,原有运石浦、回澜浦、利市浦俱填。
  南大街 南起大道头接沿江西路,北迄鼓楼,长700米,宽8~20米,水泥路面。原自大道头至南薰桥段称南街,南薰门至中山路段称朝宗坊,中山路口至鼓楼前称半街,1982年合称南大街。1929年拆南薰门时拓宽近段路面,后将南街和半街改建三合土路面,1984年后逐段扩建翻新。
  胜利路 南起沿江西路,北迄后大街,长999米,宽16米,水泥、沥青路面。原自双司前(今人民路中段)至甬江边,抗战胜利后在城河上重建木桥,命名胜利桥。1951年改建路面,路与桥同名。1986年并合双司前至总浦桥段之王施弄,1987年续北拆郑家弄、新桥头、方家大屋等建筑,贯通后大街,1988年告竣。
  人民路 东起南大街、西迄清川路。长560米,宽6〜8米,水泥路面。1982年逐段拓宽改建原有米行街、双司前、孝闻坊、助海庙前和邵衙弄等段路面,合称人民路。
  清川路 南起胜利西弄,北迄西街,长400米,宽6~16米,水泥路面。旧城内称小南门直街,出清川门称清川路、天灯下。1950年拆清川门,1983年填城河废清川桥,1986年拓宽原小南门直街段,新建西街菜场,并改称今名。
  西街 东起大庙弄接鼓楼西路,西迄小西门(武宁门)口接工农路,长380米,宽8~16米,水泥路面,旧称横街头,为城区闹市之一。1930年拆小西门瓮城,改建武宁桥,接通小西门外下街(今工农路)。60年代拓宽中段(旧称贸易桥)路面,1980年拆除玄坛庙、大庙等,筑新路宽16米。
  后大街 东起招宝山麓城河东路,西迄大西门(向辰门)口接大西门路,长1200米,宽20米,水泥路面。80年代初拓宽改建原后大街自淡水井头至西门口段路面,80年代中拆房新建淡水井头至城河东路段(原称虞家门前),1987年全线贯通。
  大西门路 东起大西门口,向西经中大河跨镇棉桥至环城西路,长1120米,宽20米,水泥路面。大西门外原称风龙港,1979年始建西门新村和镇海棉纺厂,1982年建由西门口至镇棉厂段道路,1988年在中大河建镇棉桥,1989年全线贯通。
  工农路 东起小西门口接西街,西迄聪园路,长430米,宽8~12米,沥青路面。旧称小西门外下街,1940年7月日军入侵时街屋尽毁。1958年起两旁兴建工厂企业,在路西端乾碶桥处建工农亭,路因亭名。80年代初改建。
  聪园路 南起甬江边汽车轮渡码头,向北跨中大河聪园桥迄后海塘,长1320米,宽32米,水泥路面。路近处为前、后葱园村,今“葱园”衍为聪园。1974年建汽车轮渡,修建车站路至渡口段;1982年续建至大西门路段,中大河上建造聪园桥,未几又向北延伸至后海塘畔寿昌公园。
  车站路 南起沿江西路小道头,西迄张鑑碶交叉口,长1600米,宽31米,沥青路面,两旁置隔离绿带。路基原系镇骆公路,70年代后期起,路侧相继建造工商企业和单位用房。1982年拓建改建路面,为贯通城区主要干线。
  环城西路 南起张鑑碶交叉口,往北至后海塘环城北路,长780米,宽12米,水泥路面。路基原为农田,1978年为进入镇海港区车运所需,兴建砂石路面,在中大河和后沙河建钢筋水泥大桥两座,1985年改建水泥路面。今东侧建白龙新村,西侧建茗园新村。
  环城北路 西南起后海塘接环城西路,东迄招宝山路港区,南沿后城塘,长2400米,宽12~20米,水泥路面。原系北城外海涂,1975年建镇海港区时吹泥填基,1978年建砂石路面,1985年改为水泥路面。路北侧为后海塘开发区。
  镇骆路 东起张鑑碶交叉口接车站路,西迄石塘下王家,长1955米,宽12米,沥青路面。原系镇骆公路城郊段,1980年起两侧新建工厂企业用房,遂列入城区街路。
  宁镇路 东起张鑑碶交叉口接车站路,西迄清水浦路,长4800米,宽12~31米,沥青路面。原系宁镇公路城郊段,1974年后由宁波港建设指挥部拓建为二级公路。1976年后在南侧建镇海发电厂,两旁相继兴建工厂企业,遂列入城区街路。
  第二节 房屋
  住房 城区民房,历史上均系木结构平屋或两层楼房,官宦殷户建五间两弄四厢房、前后明堂、独进或两进庭院式大屋,前置正门,多用青砖雕饰,周砌围墙;一般富户建3间或5间,普通平民以散建为主,2~3间不定。正屋多朝南座北,以七架楼房为主,深约8米。平屋有大七架或五架,屋深5~8米,屋间阔3.5~4米。住房前多置檐楯,街面房则多为直柱落地。清前建的多畚斗楼式,后均为硬山顶。清末和民国前期,城区房屋建筑结构、款式、数量都具相当规模。抗日战争时期,城区大批住房遭日军焚毁,1949年又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毁坏严重。1951年时城区共有商业用房739间,住房5552间,建筑面积约31万平方米。1963年有各类房屋322919平方米,其中公房74172平方米,占23%,私人房屋248747平方米,占77%。50~60年代,新建房6172平方米,多为公共用房,居民住宅基本维持原状。1975年始在八里桥建4层住宅楼3幢。尔后又在谢家河塘建3幢。1978年在双连漕建4层楼2幢。同时,宁波港建设指挥部在虞家门前北首、浙建二公司在它山庙北首、交通部三航四公司在大教场东首、镇海发电厂在张镒碶西侧建职工住宅新村;1978年镇海丝织厂、省海港养护大队等单位在大西门外建职工住宅;1980年由县房屋开发公司为主统一兴建西门新村;1987年,房管处和开发公司又辟建白龙新村,新建住房遍及全镇。新建住房楼多为4或5层,少量6层。80年代初期建的多为一梯3~4户,以后建的一梯2~3户。大户每套3室1厅,1灶1卫生间,建筑面积70平方米左右;中户2室1厅,1灶1卫生间,建筑面积55平方米左右;小户1室1厅,1灶1卫生间,建筑面积35平方米左右,均为砖混结构。早期建造少数为平瓦碶山顶,后建多系平屋面,用二毡三油,或钢筋水泥面层封顶;每一单元屋顶置贮水箱。门窗早期多为木结构,后期多釆用钢门、钢窗。卫生设备始为蹲坑,80年代渐为坐坑。1985年房屋普査,共有建筑面积149.54万平方米,比1963年增加1172481平方米,增长3.63倍。住房建筑面积72.83万平方米,占总房屋面积48.70%,按常住户口计,人均占有19.38平方米。
  1985年以后,建造以居民住宅为主体的各类用房逐年递增,至1991年城区房屋总数达223.15万平方米,比1985年增73.61万平方米,增长49.22%,其中砖混结构4~6层楼房比比皆是。
  主要建筑
  县人民政府办公大院 位于胜利路,1980年起逐年兴建。占地4400平方米,有3~5层楼房4幢,建筑面积6897平方米。
  中共县委办公大院 位于胜利路,1980年起逐年扩建。占地约4000平方米,有2~3层楼房5幢,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邮电局大楼 位于城河西路、胜利路口,1989年建,4层,上置钟楼,高32米,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
  县工人俱乐部 位于鼓楼西路,1984年重建。占地1200平方米,4层,建筑面积1947平方米。
  县图书馆 位于鼓楼西路,1984年新建,占地500平方米,主楼5层,建筑面积1013平方米。同楼原合有青少年宫,建筑面积1070平方米,1987年另建新楼,其屋辟为老年宫。
  县人民大会堂 位于人民路,1952年建成,1963年重建。占地1064平方米,建筑面积935平方米。1979年改建,座位935个。
  人民剧院 位于南大街,1956年建。占地面积2540平方米,建筑面积2385平方米,座位1075个。
  镇海电影院 位于城河西路,1979年建,占地3330平方米,建筑面积2341平方米。座位1281个,安装空调设备。
  镇海汽车站 位于张鑑碶,1982年迁址新建。占地9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
  镇海龙赛医院 位于胜利路,前身为县人民医院,建于1966年。1985年重建,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住院部6层,门诊楼4层,总建筑面积14500平方米。
  县人民政府招待所 位于南大街,1975年重建。占地3500平方米,主楼5层,建筑面积5322平方米。
  港口旅社 位于南大街口,1981年建成。5层,建筑面积3054平方米。
  南街菜市场 位于羊庙前,1985年建。单层大棚,建筑面积2592平方米;南北建5层楼2幢,底层为国营菜场,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1991年又在西侧建新菜场楼,4层,1~2层设摊,建筑面积1720平方米。
  镇海五金交电大楼 位于南大街,1983年建成。5层,建筑面积1940平方米。
  人民商场 位于车站支路,1985年建成。2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青少年宫 位于胜利路,1987年新建。占地2500平方米,内吴穗梅大楼主楼3层,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夏金生福利院 位于聪园北路,1987年落成。占地4000平方米,主楼4层,建筑面积计1780平方米。
  招宝山饭店 位于鼓楼东路,1986年建。占地9204平方米,主楼4层,江南民居式,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西门菜市场 位于大西门路,1988年建。水泥预制大棚,建筑面积1597平方米。
  第三节 塘河桥
  修筑江塘 招宝山麓至张鑑碶甬江沿岸,解放前无完整江塘,且塘身低矮。1952~1956年,利用城墙块石重修江塘。1976年后塘位外移,重建块石浆砌塘身,塘长3146米,塘身净高1.2米,修建防汛排涝碶闸3座、涵洞12只。
  疏浚河道 原城内有北河、中河、南河和斗富河,城外有濠河。70年代前,总长有5812米。城内河道一般宽4~8米,深1米余;濠河宽10~20米,深2米余。
  1956~1986年,浚修县城河道6次,累计长23508米,挖土方2万余立方米。修建河塘石磡13条,总长2508米,砌石4339立方米。其中1962年修建西河塘2段长461米,1963年修建西河塘、快马埠头河塘、东河塘、向家河塘等5段长1153米,1964年修建谢家河塘、公园后河塘、仓河头、卫西河塘、一字河塘等6段长894米,修筑河塘栏杆7条,长1055米。
  拆建桥梁 解放初有桥梁54座,其中钢筋水泥结构有南薰桥、镇远桥、清川桥、武宁桥、承德桥、双桥、静德桥等7座,石梁结构有通济桥、仓河桥、水门桥、总浦桥等41座;木梁结构有胜利桥、谢家河塘桥等6座。70年代前曾普遍维修桥梁,70年代后期起,随着旧城改造,原有桥梁设置变化较大,1985年尚保留承德桥(古濠桥)、童官人桥、方官人桥、尚书桥、迎龙桥、平浪桥、八里桥、社坛桥、吉庆桥、平水桥、双桥、静德桥等19座,改建为涵洞2座,拆除或废弃的33座,其中60年代新建镇兴桥同时被拆;新造或重建有环城西路桥、聪园桥、镇棉桥、张鑑碶公路桥、静德新桥、陈家桥、东方红桥等6座。
  第四节 水电设施
  供水 城区居民原用缸水(天水)、井水、漕水和河水。饮水池味甘不涸的有招宝山下放生池、南门外羊庙漕、城内一鑑池、新漕、西门外砧板漕等。据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有泉井60口。80年代初有公用井104口。河道遍及各街巷,多筑有埠头。
  1963年3月在人民公园西部始建城关自来水厂,投资14.61万元,建1000吨级净水池一口;在南大街、朝宗坊等地凿60~100米深井4口,用高压泵抽水后汇集净水池,并铺设50~75毫米镀锌管3000米。是年6月简易投产,日供水88.3吨,主要输供部队及单位;另置公用水龙头10只,低价零售供居民用水。1964年12月新建西门水厂,改造城河北段为水源池,建有1000吨级净水池和100吨级水塔等设施。1965年底投产,日均供水量104.6吨,1970年为256.7吨,1975年达1039吨。
  1980年7月,宁波港务局镇海水厂在江南竺山头建成,与镇海水厂划分地段供水,日均供水量2343.2吨,日最高供水量6000吨。至1981年,镇海水厂总投资58.5万元,铺设直径100毫米以上铁管13065米,全镇居民装有水表2649只。1982年建三官堂、半路张至城关镇供水管一条,长11000米,直径500毫米,总投资125万元。1986年5月建成半路张水厂,日供水万吨,受益居民90%。同时西门水厂停机。
  排水 旧城内主要街巷铺设石砌阴沟,污水泄入河道。1954年后逐段修整下水道,并更换为砼瓦筒。至1990年,59条道路(含地段)铺设管径20~110厘米砼瓦筒40200米,城区下水道自成系统,汇流于东、西门2座雨、污水合流泵站,泄于甬江。东门泵站为水泥结构10米沉井,排水量3600立方米/小时,1983年建成;西门泵站,为水泥结构8.7米沉井,排水量800立方米/小时,1989年告竣。
  供电 1917年(民国6年)始建华明电灯厂于武宁门外,置62千瓦发电机1台,为城区供电。1921年因机件故障停办。1922~1938年又建明明电灯公司于招宝山麓,置35千瓦发电机3台。1955年久丰纱厂置60千瓦发电机1台,是年6月向城区部分单位和居民供电照明。1957年7月宁波永耀电力公司电源输入城关。1958年300余家单位和居民用电照明。1972年8月35千伏安城关变电所建成,用户普及。今城关镇内安装有1万伏高压线4条,总长计35835米,置变压器179台,计16300千伏安,月用电量262万千瓦时,尚有35千伏镇海棉纺织厂专用线1条,装4000千伏安变压器2台,月用电量220万千瓦时。
  路灯 民国前后,主要街巷和河口置有石柱路灯,俗称天灯。始用蜡烛、菜油灯,后改用煤油灯。1917年部分路灯改用电灯。1935年置路灯262盏。抗战时期大多停点。1955年6月主要街道重置路灯。80年代始,灯架装置、电灯型号及功率逐年向中高级发展。今城区内(不含港区和后海塘开发区)装置250瓦汞灯221盏、125瓦汞灯230盏、白炽灯306盏。路灯开关采用光源自动控制。
  第五节 供气
  城区居民历来用柴草作燃料,60年代起渐由煤球、煤饼取代,1978年浙江炼油厂(镇海石化总厂)建成投产后,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1977年县建设局成立液化石油气站筹建小组,县财政拨款18.6万元,省城建局调拨钢瓶计8960只,并得到驻镇部、省属企业支持,1978年5月建站。前期工程按5000户用户规模建设,投资83万元,人员37人,由浙江炼油厂每月供灌装液化气6000瓶,供气范围限于城区居民。首批发放2700户,1979年12月20日开始供应。
  1979年6月建供气站于张鑑碶一号桥西侧,次年5月竣工,占地2432平方米,建筑面积986平方米。1982年3月建成俞范贮灌站,占地89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1平方米,投资110万元,建有400立方米球罐2只、50立方米卧罐1只、小型灌装站1座。同年5月建成管径89厘米地下输气管道1700米,接通镇海石化总厂输气站,供气户增至8000余户,实行定量凭票供气,每户月供气10.8公斤。
  1983年3月增加议价供气2500户,每户集资500元,1984年3月增建400立方米球罐2只,次年2月竣工,投资近200万元。总贮气量达1650立方米,6月向议价户凭票供气,每户月供气10公斤。至1985年用户扩至10500户。
  根据国家劳动局《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和国家建设部《液化石油气钢瓶标准》要求,以及用户对钢瓶安全保养的需要,1988年初在俞范建成钢瓶检验站,置有除锈、静电喷塑和倒残液装置等设备,总投资60万元,年保养钢瓶能力5万只以上。
  第六节 园林绿化
  解放前城区树木寥寥。1935年开放县署后花园,定名中山公园,未几毁于战争。私人花园有文庙东侧朱家花园,面积190平方米;双司前徐家花园,面积156平方米;后大街胡家花园,面积300平方米;樊家花园,面积约300平方米。招宝山上寺院周围栽有竹木,余为灌木丛。抗日战争胜利后,县政府曾将原县署旧址辟为中山公园,但仅造1座正门,内仍为废墟。
  1959年镇海公社筹建苗圃,1964年1月成立县园林管理站(1978年4月改为园林管理处),开始城区绿化建设。1982年至今共建公园、景点、苗圃和主要居民绿地26处,面积60余公顷,人均13平方米余。有44条街巷、22830米路旁植法梧、香樟等行道树5735株。城河路、车站路和聪园路等干道均设2条宽1米的绿化隔离带,总长3810米。在城河路两侧置有花坛12座,总面积1763平方米。花坛中置雕塑、喷池等装饰美化。居民区绿地面积较集中有港务新村、建筑新村、航务新村、东河住宅区、西门新村、双连漕住宅区、刘家弄住宅区等7处,计54066平方米。招宝山风景区,解放后因军用封山,1980年4月由园林处接管,1981年全面整修,1982年1月开放,辟为风景游览区。新建公园5处:人民公园,面积2.43公顷,有各类建筑物2090平方米,树木及花卉品种137个、9300余株,其中树龄百年以上有沙扑、枫杨等27株;江滨花园,面积4571平方米,内有临江平台、单檐六柱亭、蘑菇亭、望江楼、喷水池不锈钢蛟龙腾飞雕塑等建筑;向辰园,面积9007平方米,已植树木花卉2400多株,草坪7000平方米;镇棉公园,面积8000平方米,置雕塑纺织女、假山、喷池、单檐六柱亭等,栽植树55种、260余株,设草坪3000平方米;寿昌公园,始建于1989年,占地12.6公顷,其中水面占66.3%,总投资250万元,建有陈寿昌烈士纪念馆、寿昌阁,配套有石拱桥、长廊、六角亭等。
  第七节 卫生设施
  1925年县城环境卫生由河工局兼管,始建粪池和垃圾堆场,县警察局设清卫班,有清洁工10名。1929年县公安局设卫生警12名、清洁工14名负责城区卫生。解放初,县卫生院设清道班。1952年4月县成立卫生防疫站委员会,次年改为爱国卫生委员会。1953年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站,1978年改为地方国营县环卫站,1980年隶建设局,职工由24人增至75人,另招临时工50人。1972年城关镇成立爱国卫生委员会,开展投放灭鼠药、水井消毒、消灭卫生死角、整治环境卫生等活动。1982年3月县人大常委会通过《镇海县城镇卫生管理暂行规定》。3次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城区清除垃圾瓦砾12310吨,疏通下水道451条,改造“烂水明堂”(积水天井)56个,清除卫生死角1325处;100余口水井定期消毒;并推行门前三包(卫生、绿化、秩序)责任制。
  1985年5月成立城关市容管理监察队,有队员8人。
  垃圾清理 1944年城区始设垃圾桶56只,1948年增至72只,用垃圾车清运。解放初,清道员10人清扫南大街、米行街(今人民路)、横街(今西街)等3条街道,面积5680平方米。后增至29人,清扫主要道路33条,面积25.2万平方米。菜市场垃圾清扫由工商管理部门自行负责。1953年始用6辆手拉车,定点摇铃招呼收集居民生活垃圾。1979年全镇普遍设民办保洁员共48人,清扫街巷面积19.4万平方米。主要街路安置果壳废物箱189只。1985年后,购入自卸汽车4辆、装载机2台、大型东方红70型推土机1台,日清运垃圾60多吨。90年代初购置洒水车1辆,新建封闭式垃圾亭8座、封闭式垃圾台11座,改建半封闭式垃圾仓63只。
  50年代设垃圾堆放场于西门外,垃圾售与农民作肥料。80年代,化肥广泛应用,垃圾和粪便销售锐减。1985年在张鑑碶建垃圾中转站,占地510平方米,东门镇远路建临时中转站,占地500平方米;在城北镇北涂建垃圾处理场,占地135公顷。1992年在张鑑碶闸门西建集装箱式垃圾中转站,建筑面积290平方米,日收集清运垃圾50吨。现有垃圾清扫清运工99人。
  公厕建造 城区公共厕所始建于1934年,为数不多。1945年城区公共事业委员会取缔露天粪坑189只。1946年于小西门外、小南门内建示范公厕2座,修旧厕5座。到解放时,城区留有公厕(坑)10余座,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1956年新建改建17座,结构有所改进,卫生条件初步改善。1964年公厕增至27座,大部分改为流槽式积粪池。1977年省拨资金7万元,在主要地段新建公厕5座,砖混结构,电灯照明,安装自来水。80年代后期全面规划,调整布点,分批建设。现有公厕54座,其中属一类标准2座,二类标准15座,三类标准16座,达到2500人有公厕1座。建筑形式融现代化、园林式、古典式为一体,装饰采用涂料和玻璃马赛克、釉面砖贴面,独立蹲坑,水磨石地面,内壁、坑面白色瓷砖贴面,电灯照明,有洗手斗和衣帽钩,附建管理房或工具房,专人管理,达到“五无”(无蝇蛆、无尿碱、无臭气、无刻画、无积灰)标准。招宝山麓风景区公厕,建筑面积158.4平方米,仿古建筑形式,青瓦屋面,白色粉墙,安装抽水马桶,自动冲洗,置洗手盆和镜子。
  粪便处理 1953年环卫站对城区粪便统管收集,由清肥工10人挑运至武宁桥贮粪池,贮量150余吨。1956年在苗圃路增建贮量为90吨的贮粪池,粪便售与农民肥田。1958年清肥工增至20人。1963年收运粪便14.9万担;翌年城区取缔粪缸2600只。1972年建贮粪无害化粪池于顺隆路,贮量350吨,经6格储化处理后销售。1973年购置小三卡2辆、小拖拉机1辆,改装运粪车。是年,清运粪便1.79万吨。70年代后期起,新建住宅楼配套建化粪池。住旧房居民,马桶粪便倒入公厕粪池。1982年投资12.5万元,在张鑑碶新建350立方米无害化粪池2座,废除顺隆路化粪池,粪便实行密闭消化,轮格排放,达到无害化要求。1983年后购置自吸密闭式粪车7辆,粪便清运机械化。1990年清运城区住宅楼化粪池554只、公厕化粪池42只,年清运量4.5万吨。
  第二章 乡镇建设
  第一节 建制镇
  骆驼镇 骆驼桥建于北宋建隆元年,由于该地处水陆交通要道,集市贸易逐渐发展,遂成为镇北、慈东之中心集镇。解放初期建成区面积约0.4平方公里,1985年扩展到1.4平方公里。
  街巷 镇区内旧有街巷31条,均为石板路面。80年代开始修旧建新,今规划区有街巷36条,共长9420米,总路面积51875平方米。其中27条系水泥路面,下铺排水管道;10条主道装置路灯70盏。
  排水 80年代起,铺设排水管道。现有下水道30条、5410米。管径20~50厘米。
  供水 1982年始建骆驼自来水厂于东盛,建筑面积605.1平方米,铺设水管23207米,总投资43万元。次年10月建成供水,取源中大河,日供水3000吨,受益居民94%。所属23个村已有17个装上自来水,占74%。
  供电 1934年(民国23年)开设骆驼敦丰电灯厂,供骆驼、团桥部分商店及居民照明。1937年由宁波永耀电力公司供电。1968年建骆驼供电所。至1990年装置变压器59台,总容量5360千伏安,年用电量929.8万千瓦时。
  燃料 1969年建煤球厂,年产煤球3000吨,按居民户口供应。80年代始推行液化石油气,用户基本普及。
  消防 解放前,各大村有民间义务救火会。1975年成立镇消防队,配专职消防员7名。1988年购置消防汽车1辆。
  环卫绿化 1958年建立环卫站,现有清洁工20名。建造公厕10座、蓄粪池3座、小便池8处、垃圾桶70只。1985年在集镇北首建垃圾堆场,占地1亩。在集镇东南侧建骆驼公园,占地2.5公顷,并在中大河、西大河两岸营造绿化林带。
  房屋建筑 60年代时,集镇住宅建筑面积78245平方米,均系砖木结构。80年代,多建3~4层新房,砖混结构,在南一路西大河东辟建新村。1985年底共有住宅135388平方米,比解放初增长73%。70年代起陆续兴建大会堂、骆驼中学,骆驼中心小学、影剧院、老年活动中心、镇政府、邮电局、骆驼车站等,至1990年总建筑面积96251平方米,总投资1847万元。商业用房建有骆驼综合商场,建筑面积15250平方米,由15幢楼房群组成,商业铺面10300平方米,总投资500余万元;骆驼农贸市场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为台阶式平板钢混结构,投资187万元。
  澥浦镇 澥浦在唐中后期建桥辟港,明清时集镇已具相当规模。今集镇建成区面积1.62平方公里。
  街巷 南北古道自择山头,经澥浦大街,越大岭冈墩,长2000米;东西干道起滩横头,经月洞下、陈家弄、余严村,接通杭甬国道,长为3000米。1979年后全面修建原有街路。现有街巷26条,长9635米,面积41200平方米。其中新建兴业路,长850米,宽8~9米,水泥路面;沿海路,长2800米,宽3.5米;汇源路,长600米,宽6米;择山路,长500米,宽3米,均为沙石路面。
  供水 解放前主要用漕水。1928年蒉允芳出资开挖钢管水泥深井3口。1985年建自来水厂于觉渡。投资52.19万元,铺设输水管道长18600米,主干管径20厘米。受益4325户,日供水量1000吨。
  供电 1961年澥浦通电。1979年起安装大街路灯47盏,其中100瓦白炽灯37盏,125瓦汞灯10盏。
  消防 解放前有消防水龙会3处,置人力压泵3台和汽油机泵2台。现配消防三轮卡车1辆,移动式机动泵2台。
  环境卫生 1975年集镇公厕由围塘农场管理,垃圾统归袁家山林队使用。1980年成立环卫站,1985年有人员11人。1980年起改建公厕10座,建筑面积171.6平方米;建固定垃圾箱31只。
  房屋建设 解放初集镇住房建筑面积计63602平方米,时人均住房14平方米。1979年后居民多建2层砖混结构新房。至1985年共有房屋面积170148平方米,比解放初期增加1.6倍。解放前公共用房建筑仅澥浦学校,现主要公共建筑有镇政府办公楼、澥浦影剧院、澥浦中学、镇中心小学、澥浦卫生院等。60年代建有澥浦农机厂、砖瓦厂、石英造纸厂等一些砖混结构单层车间。今生产用房建筑占地32.1公顷,建筑面积60149平方米,其中镇海造纸厂6367.3平方米,镇海织布厂2421平方米,镇海浦达扑克厂2652平方米;农贸市场占地1884平方米,固定摊位100个,商店12家。
  桥梁建设 1965年澥浦大河竣工后,在镇区建有澥浦一桥、二桥、三桥、四桥4座,均系钢筋水泥结构平板桥,各长45米,宽3米,载重5吨。
  庄市镇 庄市镇旧为东管乡中心集镇,民国时期和解放后为庄市区署驻地。60年代前建成区面积0.7平方公里,1985年为1.6平方公里,1990年扩至2.2平方公里。
  街巷 旧市街沿河南北两侧。80年代改为“王”字型新街,水泥路面,街道面积15020平方米,比老街增加3倍余,耗资500万元。其中河南街,长612米,宽4.5米;河北街,长462米,宽4米;祥裕弄新街,长138米,宽13米;兆龙路新街,长906米,宽8米。镇区内有弄巷57条,原为石板路面,解放后多次维修,今多改水泥路面。
  供水 1984年安装自来水管道,接通宁波水厂水源,总投资80.12万元。用户普及率95%,日供水量约2000吨。
  排水 1982年起铺设主要下水道12条,明沟2条,总长6000米,日均排污水750吨。
  路灯 1929年宁波永耀电力公司输电至庄市,在主要街口装置少数路灯。今镇区有路灯73盏。
  环境卫生 70年代以来,建公厕27座、粪便处理池2只,垃圾箱38只、垃圾处理场2处。
  消防 光绪十年(1884)兴办镇安水龙局。光绪二十九年(1903)又办叶氏水龙局,置西式洋龙2部。解放后建立专业消防队,队员10名;义务队4支。有消防泵5台、专用三轮机动车1辆、消防栓5只。
  房屋建筑 1949年住房面积39557平方米,1966年72001平方米,1985年为124404平方米。解放后至1990年新建住宅201704平方米,比解放初增加5倍。公共设施建筑,1949年时有5178平方米,1985年为14802平方米。
  贵驷镇 1930年(民国19年)始建驷桥镇,至80年代集镇面积为1.2平方公里。
  街巷 民国时期,旅沪绅商屡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故街巷时有翻新,总长度2110米,面积8470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190米,余为石板路面。80年代起新建贵安路、振兴路、后漕路、贝家路等共长1055米,宽4~9米,水泥路面;拓建洞桥路、中河西路、中河东路、景德路、东街、西街等6条。现镇内有主干道7条,长2335米,总面积15725平方米;次要道4条,长1800米,总面积8170平方米。道路建设总投资66万元。有巷弄26条,长3215米,面积9161平方米,多为石板路面。共装路灯67盏,其中汞灯47盏。
  排水 80年代起新建下水道19条,铺设下水管道长2739米;干道贵安路,长1094米,管径30~60厘米。尚有石砌沟渠5条,长886米。
  供水 70年代中期,由居委会出资掏井8口。1982年投资40万元建自来水厂,取源中大河。次年9月建成,日供水量3000吨,铺设管径20厘米供水管2500米,10~15厘米9900米。
  房屋建筑 贵驷桥刘氏家族从清代到民国发迹者甚多,故建有前仁房,后仁房、乐二房、三房、二八房、三十房、儒林第、太史第等深宅大院,麻店一宅有九十九间之称。1949年有房50828平方米。50~70年代以维修旧房为主,80年代始营建职工住宅;现有住宅房131889平方米。
  消防 解放前有水龙会3处。解放后有消防队员56人,置有16匹消防泵1台,并配三卡1辆。
  环卫 30年代已建公厕,并将粪缸集中圈置。80年代新建公厕9座,改建6座,其中有冲洗装置的10座;设置垃圾箱33只,建垃圾处理场2处,占地1亩。
  小港镇 小港镇位于小浃江口,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联成一体,西至江南道头。集镇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
  街巷 小港老街长约880米,宽4米,石板路面;江南道头老街长100米左右。1980年后,改建老街路为水泥路面,宽度6米;新建小港横街、里塘路、渡口路、市场街等4条,共长1660米,宽度6~24米,水泥路面。改建新建街路面积30520平方米。
  排水 70年代起,陆续铺设砼筒管道4条,长2400米,其中宋家至横街1200米。
  供水 1986年完成38.500米长的水管铺设,水源来自宁波江东水厂和港务局水厂,用户普及率100%。
  供电 抗日战争前,港口李家曾置小型发电机,自用为主,兼及近邻大户,宅外路灯数盏,方便行人。60年代集镇办小型发电,装机20千瓦,上半夜发电照明,70年代初一度停办。1974年冬始由华东电网供电。今集镇(含红联村)装有变电器40台、3195千伏安,年用电量435.2万千瓦时。老街装路灯16盏。
  房屋建筑 集镇内原有房屋58647平方米,1984年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后,建房剧增,至1991年,房屋建筑面积达243096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31314平方米,生产用房建筑面积141455平方米。主要公共建筑有开发区管委会,5层钢混结构,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小港市场面积6000平方米,红联市场面积2325平方米,小港中学建筑面积5034平方米,小港小学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红联小学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以及小港卫生院、镇政府办公楼、信用社等。
  大碶镇 明嘉靖年间重修长山碶(即大碶)和筑千丈塘后,居民渐集,清中叶已取代石湫市成为名镇。集镇辖3个居委会和〓头、芦山、周隘陈3个行政村,面积2.04平方公里。
  街巷 原有大碶桥西北首的上街、中街、横街和后浦街等几条。70年代重建大碶桥后,市街延伸,上街、中街街道拓宽至8~12米,横街和后浦街临河段拓宽至10米;后浦街接镇西路新建道路;大碶桥东南新辟东街,与镇大路相衔接;拓建镇大路长1300米,宽18米,置有绿化隔离带。主要街路尚有中兴路、大河桥路、汤家桥路、人民路等。重建大碶桥、钢筋水泥梁板,3孔,长30米,阔11米。
  排水 1970年以来,改造旧有下水道,新铺砼筒管道8000余米,管径20~60厘米。
  供水 1982年始建自来水厂,取源新路岙水库和岩河水,后又分期扩建,总投资740万元,建筑面积7090平方米,铺设供水管道长9582米,管径30~60厘米。用户普及率100%,日供水量12000吨。
  供电 1959年5月,新路岙水库发电站建成,向集镇供电照明。1970年7月并入华东电网后,现年用电量718.9万千瓦时。装置路灯150盏,计高压汞灯107盏。氖灯23盏、白炽灯20盏。
  环境卫生 70年代开始处理露天粪缸,今建公厕26座、垃圾筒204只。镇环卫站配工人26人,置粪便、垃圾汽车各1辆,马桶车4辆。
  房屋建筑 60年代以前集镇房屋人均面积约22.4平方米。70年代开始陆续建新房面积239416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97296平方米,连同原有共222889平方米,人均面积25.3平方米、新建公共用房66290平方米,连同原有共91700平方米;新建生产用房75830平方米,连同原有共108331平方米。主要公共建筑有大碶中学,建筑面积9852.9平方米;大碶小学7747.56平方米,卫生院6160.87平方米,宗瑞医院4500平方米,大碶镇中学4073.76平方米,大碶镇政府3522.4平方米,以及大碶文化宫、周翠玉幼儿园、大碶邮电局、〓头电影院、大会堂等,均为砖混结构。另又建贸易市场大棚3000平方米。
  新碶镇 原有集镇跨岩河、泰河和东泰河,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曾称三碶镇,面积约0.2平方公里。新碶街贯于集镇中心,分东、中、西街3段,全长649米,南北分布巷弄10余条,均为石板路面。1980年开始在镇北侧建北仑港生活区;1986年又择南首星阳、大路村建北仑区府新址,建成区面积向南北扩展,至1991年达1.5平方公里。北首新建进港公路1200米,宽6米;西河塘路和东河塘路各550米,宽4米;在区府所在地建明州路1020米,宽42米;中河路435米,宽13米;东河路1430米,宽9米;星中路410米,宽7米;新大路5000米,宽14米和外洋路240米,宽7米等,形成新型城市格局。今共有街路16条,巷弄18条,总长度计14994米,路面积172958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25条,长12769米,路面积163071平方米;沥青路面1条,长1200米,路面积7200平方米;石板和砂石路8条,长1025米,路面积2687平方米。自80年代以来新建干线12条,计长7051米,路面积95267平方米。
  桥梁建设 东碶桥,原为泰和碶,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1977、1980年两次拆建,现为钢筋水泥梁板,5孔,长23米,宽9.3米,载重10吨;太和桥,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1977年重修,现为钢筋水泥梁板,5孔,长24.2米,阔4米,载重5吨;肃洪桥,建于光绪年间,1958年扩建,钢筋水泥梁板,2孔,长16米,阔3.1米;中河桥,位星中路西端西泰河上,建于1988年,钢筋水泥筒梁式,3孔,长34米,宽10.5米,载重量15吨;明州桥,位明州路中段西泰河上,建于1989年,钢筋水泥筒梁式,3孔,长34.7米,宽18米,载重量20吨;备碶大桥,位岩河下游,建于1979年,钢筋水泥拱片桥,长35米,宽3.8米;大路桥,位新大路北端,建于1990年,1孔,长5米,宽14米。
  房屋建设 70年代末,老区有房102750平方米。1991年底集镇共有房屋592055平方米,其中属北仑港埠公司106308平方米,宁波港务局30895平方米,区府及所属单位和一批公共场所102329平方米,工商业用房83729平方米,私人有房268794平方米。全镇住宅面积407437平方米,人均25平方米。
  供水 自来水由大碶水厂供水,水源为新路岙水库。几经扩建,共投资85.3万元。铺设主管7506米,分支水管2990米,用户2105户,普及率100%。1990年日均用水4030吨。
  排水 80年代以来铺设排水管道45条(段),总长5567米。其中砼筒管径50厘米14条(段)、长1218米,管径30~40厘米21条(段)、长3107米,管径20厘米10条、长1242条。
  供电 1971年6月始由华东电网供电,置5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91年底置有变压器38台,5065千伏安,年用电量444万千瓦时。装有各类路灯201盏。
  消防 1961年新碶消防队有10马力汽油消防泵1台。现有消防队员24人,消防汽车2辆,指挥车1辆,消防栓20只。
  环境卫生 环卫站有人员33名,置有冲洗式公厕4座,各类垃圾箱184只,垃圾汽车2辆,吸粪汽车2辆。市区绿化面积97105平方米,行道植树1765株,绿化覆盖率6.2%。新建海辰园,位于西泰河东岸,占地1万平方米。
  霞浦镇 俗称下浦张,在清初已成集市,1932年建为霞浦镇。有霞浦大街和朝北街2条。1941年日本侵略军焚毁街屋40余间;以后又新建朝北街。1956年撤镇改乡,1988年8月复建镇。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
  街巷 1985年起改建霞浦路、庙桥路、朝北街为宽5~8米的水泥路,有26条巷弄改浇水泥路面,街路总长7264米,路面积26682平方米。霞浦新街,长260米,宽8米;霞浦中路,长340米,宽12米,置有绿化隔离带。
  排水 原集镇有几条石砌阴沟,70年代后街路与排水管道同时筑设,至1991年新铺下水道16条,长5640米,其中管径40厘米4条,长900米;25~30厘米12条,长4400米;砖砌阴沟2条,长340米。
  供水 1986年在庙桥边建自来水厂,占地2800平方米,铺设输水管长5600米,总投资79万元,年供水量24万吨,集镇普及率100%。
  供电 1928~1939年,柴桥昭明电厂输电至霞浦,供街上少数商店和居民照明。1973年后华东电网通至霞浦,用电普及。今置变压器32台,年用电量576万千瓦时。装置路灯119盏。
  环境卫生 80年代处理集镇露天粪缸计3700余只,新建三格化粪池21只、公厕1座、垃圾堆207只、中转垃圾库1处,总投资30余万元。镇环卫站配有清洁工20名。
  房屋建筑 80年代时集镇共建砖混楼房1800间、平屋800间,约132000平方米,新建房户占总户数60%;其中霞西新村区占地42000平方米,建楼房194间,4层商品房144套。在水云头新建菜场1处,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投资30万元。至1991年,住宅建筑面积达280500平方米,人均33平方米。主要公共建筑有霞浦中学建筑面积6242平方米,霞浦小学3800平方米,霞浦粮站4800平方米,霞浦商场3500平方米,以及霞浦童装市场、霞浦公办食堂、霞浦医院、霞浦粮站、霞浦影剧院、霞浦敬老院等。
  柴桥镇 柴桥集镇,东联穿山港,旧有“小宁波”之称。现包括6个行政村和7个居委会。集镇面积1.6平方公里。
  街巷 抗战胜利后,柴桥建设协会拓宽改建柴桥老街,铺浇水泥,并重建柴桥、薛家桥、五马桥、芦江桥和柴桥小学等。1967~1969年改建芦江北路,全长650米,宽8米,计5200平方米。1970~1972年改建芦江南路,长500米,宽6米。1972~1982年新建薪桥南路,长300米,宽16米;薪桥北路,长330米,宽20米;南延老街南路140米,衔接环镇南路。1983~1985年西延芦江北路140米至风打塘。1985~1991年改建镇南路和环镇北路等3段总长3400米,宽7~12米;新建白云路长360米,宽9米;又联结后街、当店街、夏房路成一线,长600米,宽5米,使与薪桥南路、老街南路、环镇南路相沟通,形成今之芦江南北8条干道、32条街巷的纵横格局。以上街路均为水泥路面。
  桥梁修建 柴桥位于集镇中心、芦江河上,星中路410米,宽7米;新大路5000米,宽14米和外洋路240米,宽7米等,形成新型城市格局。今共有街路16条,巷弄18条,总长度计14994米,路面积172958平方米。其中水泥路面25条,长12769米,路面积163071平方米;沥青路面1条,长1200米,路面积7200平方米;石板和砂石路8条,长1025米,路面积2687平方米。自80年代以来新建干线12条,计长7051米,路面积95267平方米。
  桥梁建设 东碶桥,原为泰和碶,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1977、1980年两次拆建,现为钢筋水泥梁板,5孔,长23米,宽9.3米,载重10吨;太和桥,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1977年重修,现为钢筋水泥梁板,5孔,长24.2米,阔4米,载重5吨;肃洪桥,建于光绪年间,1958年扩建,钢筋水泥梁板,2孔,长16米,阔3.1米;中河桥,位星中路西端西泰河上,建于1988年,钢筋水泥筒梁式,3孔,长34米,宽10.5米,载重量15吨;明州桥,位明州路中段西泰河上,建于1989年,钢筋水泥筒梁式,3孔,长34.7米,宽18米,载重量20吨;备碶大桥,位岩河下游,建于1979年,钢筋水泥拱片桥,长35米,宽3.8米;大路桥,位新大路北端,建于1990年,1孔,长5米,宽14米。
  房屋建设 70年代末,老区有房102750平方米。1991年底集镇共有房屋592055平方米,其中属北仑港埠公司106308平方米,宁波港务局30895平方米,区府及所属单位和一批公共场所102329平方米,工商业用房83729平方米,私人有房268794平方米。全镇住宅面积407437平方米,人均25平方米。
  供水 自来水由大碶水厂供水,水源为新路岙水库。几经扩建,共投资85.3万元。铺设主管7506米,分支水管2990米,用户2105户,普及率100%。1990年日均用水4030吨。
  排水 80年代以来铺设排水管道45条(段),总长5567米。其中砼筒管径50厘米14条(段)、长1218米,管径30~40厘米21条(段)、长3107米,管径20厘米10条、长1242条。
  供电 1971年6月始由华东电网供电,置50千伏安变压器1台。1991年底置有变压器38台,5065千伏安,年用电量444万千瓦时。装有各类路灯201盏。
  消防 1961年新碶消防队有10马力汽油消防泵1台。现有消防队员24人,消防汽车2辆,指挥车1辆,消防栓20只。
  环境卫生 环卫站有人员33名,置有冲洗式公厕4座,各类垃圾箱184只,垃圾汽车2辆,吸粪汽车2辆。市区绿化面积97105平方米,行道植树1765株,绿化覆盖率6.2%。新建海辰园,位于西泰河东岸,占地1万平方米。
  霞浦镇 俗称下浦张,在清初已成集市,1932年建为霞浦镇。有霞浦大街和朝北街2条。1941年日本侵略军焚毁街屋40余间;以后消防设施解放初仅有1台人力水泵,现有汽油消防泵2台。
  第二节 乡村自然集镇
  乡村集镇大多发展于明清两代,解放前后,较有名的有觉渡寺、河头市、西经堂、长石桥、汶溪、清水湖、团桥头、沙河头、牌门头、万嘉桥、汉塘市、清水浦、渡驾桥、湾塘、后施、徐家堰头、衙前、东冈碶、下邵、石高塘、鄂隘、扎马、石湫、清水桥等20余处。70年代中期起,在各乡政府驻地逐渐形成经济中心,新集镇兴起,穿山半岛尤多,如三山俞家、昆亭、大榭西岙、白峰、峙头中宅、上阳道头和梅山里岙等;同期,浙江炼油厂(现改镇海石化总厂)生活区建设,形成规模较大的集镇,从而取代后施和徐家堰头2集市。80年代起,乡村工业崛起,农村经济繁荣,在10余处中心村和工厂集中地又形成一批小型集镇。
  60年代前乡村自然集镇市政设施简陋,格局古老。街路宽2~4米,石板路面,在沿河街道,并建有街棚,如团桥、万嘉桥等市。中心段街路多为集市贸易场所,沿街设摊。无供水设施,筑有石砌阴沟,污水直泻河道,公共卫生设施甚少。多数集镇无电灯照明。70年代中后期起,各地政府对集镇主要街道翻修改建为水泥路面,建新路贯通公路大道。80年代中期,翻修巷弄,并采用砼筒铺设下水道。
  80年代初,农村“水改”工作开展后,各乡镇筹办自来水厂,沿山区用水多取源水库,平原赖大河,沿甬江两岸地区由宁波水厂输水。至80年代中期,集镇自来水普及。60年代后期华东大电网电源输入各地集镇,70年代初,集镇照明和生产用电逐渐普及,并于80年代普遍装置路灯。
  80年代,各集镇建造菜场,有用玻璃钢瓦架设大棚,也有用水泥预制板架设,有固定摊贩板柜及供水、照明设备。菜场周围多建店铺。集镇环境卫生也相应改善,有的还重视街路绿化。自70年代以后,居民新建住房渐多,砖木结构旧房多被砖混结构楼房替代。公共用房原来甚少,70年代后在乡中心集镇均有一批公共建筑诸如乡政府办公楼、大会堂或影剧院、文化中心、卫生院、中学和乡中心小学楼等;生产和商业用房也不断更新。集镇建成区面积与70年代前相比,已成倍扩大。
  第三章 建筑施工
  第一节 建筑设计
  解放前,境内无专业建筑勘察设计单位,重要建筑均由能工巧匠设计绘图,依样施工。清末民国初,县城贺鸿元营造厂创立者贺志奎,善于设计并建造大宅,当时城内吴杰故宅、胡亨房、虞松房、白均房、朱玉房、朱仲房、胡恭敏房等宅第均为其设计承造。民国时期,县内先后建造10余座较大规模西式楼房,多由沪甬营造厂设计承造。
  1952年县水利部门土木工程人员自行设计建造县人民大会堂。1956年城关手工业社自行设计建人民剧院,对地基承载力通过现场试压确定。1964年起,县建筑工程队派员进行设计代培,房管所引入设计人员。1969年县建筑公司建立设计小组,1975年县建设局成立建筑设计室,1984年10月更名为建筑设计处,后又增加建筑勘测业务。1985年,设计处有人员15名,其中工程师4名,累计建筑设计面积37.85万平方米。
  第二节 建筑队伍
  旧时建筑工人散居城乡各地,规模大的称作坊,有石作坊、木作坊和泥水作坊等,作头即老板,雇佣徒弟或客师3~5个不等,需要时增聘客师。清末民国初,县城创设贺鸿元营造厂,集石、木、泥水匠为一体,延至1934年闭歇。抗日战争以后,县城少数作坊改名为营造厂,较有名气有叶攸记营造厂。
  解放初,各地木、石、泥水等建筑工人组织手工业工会取代作坊。1952年后渐转组为建筑生产合作社。1969年起,单一工种合作社发展为多工种、多功能的建筑工程公司或建筑工程队。1974年后,镇海港区、浙江炼油厂、镇海发电厂等大工程建设上马,部、省属建筑安装企业迁镇海落户,先后有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第三建设公司、交通部上海航道局第二航道工程处、第三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和浙江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等。至1985年底,全县有建筑安装企业70余家,其中全民所有制9家。从业人员计13686名,年产值21928万元,占社会总产值9.9%。县属主要建筑单位有镇海县建筑公司和镇海县房屋拆建公司。1985年,经宁波市城乡建委批准为四级施工企业的有骆驼建筑工程队、贵驷建筑工程队、庄市建筑工程队、湾塘建筑工程队、澥浦建筑工程队、江南建筑工程队、高塘建筑工程队、邬隘建筑工程队、大碶建筑工程队和白峰建筑工程队等10家。
  镇海县建筑工程公司 1956年前为城关镇建筑生产合作社,后发展为木业、泥业和石业3个生产社。1959年扩建为镇海建筑工厂,一度转为合作社。1965年改为县建筑联社建筑工程队,1969年11月更今名。1985年由省城乡建设厅批准为三级施工企业。是年有职工39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7名,拥有固定资产134.2万元,年产值417万元。
  镇海县房屋拆建公司 建于1978年,与县房地产管理处合署,下设房屋修建工程队,属大集体性质。1982年后成为专业建筑施工单位,1985年被省城乡建设厅批准为三级施工企业。是年有职工37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名,拥有固定资产49.8万元,年产值301.87万元。
  第三节 施工设备
  历来建筑工人使用刀、斧、锯、刨、鎚、锤等手工工具生产,大件建筑物则用人力扛抬安装。60年代起,县建筑工程公司采用杉木作独立把杆,以手拉葫芦起重,吊装各种钢筋混凝土屋架。1968年始搭杉木井字架,用于镇海水厂的水塔安装;1970年建柴桥砖陶厂40米高烟囱时,首次采用钢铁井架、电动卷扬机起重。80年代始,普遍采用钢质井字架塔吊,配套16吨/米、49吨/米电动卷扬机起重,以及水泥拌和机、灰浆机、振动机等动力机械。70年代起逐步推广平板刨、压刨机、打眼机、锯榫机及带式、圆盘式锯板机等机械工具取代旧木工工具,且多用电力启动。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1953年成立县人民政府公房管理委员会。1959~1962年曾建有宁波市镇海房屋管理所。1963年2月改为县财政局房屋管理所。骆驼、大碶、柴桥各镇公房由各区财税所兼管。同年7月成立镇海县城关镇对私人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委员会。1978年2月建立县房地产管理处,隶县建设局,下设城关房地产管理所和骆驼、大碶、柴桥房屋管理所,同时建立县房屋拆建公司和房屋修建工程队。1982年5月又分设县住宅开发经营公司。至1985年,城关房管所直管公房296500平方米(含长山区),其中住宅183402平方米,居住4400户、14329人;骆驼房管所管辖江北地区9个乡镇,直管公房61247平方米,居住910户;大碶房管所管辖大碶地区,直管公房19200平方米,居住370户,柴桥房管所管辖柴桥、郭巨两区、直管公房30293平方米,居住648户。
  第一节 城镇房屋
  1985年普查城镇(城关、骆驼、大碶、柴桥4个建制集镇和镇海石化总厂、镇海发电厂、宁波港务局等大工程单位)房屋,共3211763平方米,比1949年699114平方米增加3.6倍,其中80年代建房1356393平方米,占解放后新建房54%。有直管房屋397253平方米,占总数12.37%;全民和集体单位自管房2227143平方米,占69.34%;私有房585964平方米,占18.24%,其他房1403平方米,占0.05%。在总房数中,住宅1546703平方米,占48.15%;工业用房1131183平方米,占35.22%;商业用房244902平方米,占7.63%;文卫和其他用房288975平方米,占9.00%。
  房屋结构,有钢砼和混合结构共2313359平方米,占房屋总数的72%,砖木和其他结构898404平方米,占总数28%。房屋层次,70年代前均为1或2层;70年代中后期起始建3~4层楼,80年代起建4~5层楼,少数6层楼。1985年普查有平房1146215平方米,占房屋总数35.69%;2~3层1278945平方米,占39.82%;4~6层786603平方米,占24.49%。城镇共有居民20189户,人口66898名,房屋使用面积952675平方米,人均14.24平方米。
  第二节 房产管理
  民国期间私有房屋由产权所有人申请登记。验核后由县政府发给宅地执照或土地所有权状。每年须缴纳田赋和房捐。其土地以亩、分、厘、毫计量,房屋按楼、平、偏、弄结构以间计数。房屋租金1948年(民国37年)曾由县房产评价委员会估定,由县长发布执行,以此课征房捐。民国时公房数量很少,县、区、乡镇所属机关、公立学校、医院及自治团体等使用房屋,均由部门自管自修。
  解放后,政府依法制订有关房管规定:农村按照土地改革法,没收地主房屋,分给无房和缺房贫下中农及地主本人,并发给土地房屋所有权证;国家保留少量机动公房,归房管部门经管。城镇公房,1952年后由县公房管理机构经管。城关镇私有出租房屋,于1963年7月按国家政策改造,由国家统一经管。未纳入改造的私房仍归个人经管。
  公房管理,1955年县公房管理委员会与租用公房的居民、企业单位签订租赁合同,对机关、学校拨用公房单位实行免租使用、自修自管。1964年起,凡城镇公有和通过私房改造出租的住宅及房管部门所建房屋,直接由房管部门经营管理;单位自筹资金所建公房仍由建造单位自行管理。
  住房分配,60~70年代中期,由住户申请,经房管部门审核安排分配。以后城镇人口增长,住房需求矛盾突出。1970年10月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住宅建设》的文件精神,县内采取多渠道集资,新建一批住宅,并由单一靠房管部门分配逐步改革为由单位、个人自己解决。1988年起,逐步停止按福利分配住房制度,推行住房有偿分配制度,由房管部门和房屋开发部门建造商品房,有计划售予住户。
  单位分房均建立分房小组,拟订规定,由个人申请,按工龄、工作表现及各方面条件,经民主评议,领导审定,房管部门批准,张榜公布。
  房屋租金历史习惯由租赁双方协议。政府虽有私房租金标准规定,只作征税依据。解放后,房屋租金长期来执行福利型的低租金制。
  1964年3月,制订公房住宅等级租金标准,分四等十二级。城关镇租金,每平方米甲等0.06~0.07元,乙等0.045~0.055元,丙等0.03~0.04元,丁等0.025元。1980年4月起对1971年后新建2层以上砖混结构住宅,执行新租金标准,按层次和设备,每平方米0.09~0.11元。
  第三节 私房改造
  城关镇1963年有私有房屋9032间,建筑面积248747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77%。其中私人出租房屋7896间、204373平方米,为全部房屋63.1%。1963年7月对私人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年底基本结束,共被改造房主1271户,计改造房屋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其中出租房屋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9户。
  柴桥镇于1965年5月进行私房改造工作,被改房主458户,改造房屋建筑面积42193.4平方米。骆驼、大碶两镇于1971年9月进行改造,骆驼镇被改房主227户,被改房屋建筑面积36611.39平方米。大碶镇被改房主163户,被改房屋建筑面积25522.59平方米。至1972年12月,全县4个建制镇私房改造被改房主共2119户,被改造房屋建筑面积计309327平方米。
  房改政策,按出租住宅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上为改造起点;对私有出租的厂房、铺面房、仓库等工商业用房和剥削阶级岀租的住宅实行无起点改造。当时对岀典、出借、空关、多余、政府接(代)管等房屋也列入改造范围。留房原则,房主在本地,“现住现留”;房主在外地,原则上不在出租房中拨留。租金按“依租定租”办法,即房管部门按月付给房主固定租金,租息一般占房屋租金20〜40%。1978年后,对私房改造中遗留问题按政策逐步纠正,1984年规定改造起点由原规定50平方米以上调整为100平方米以上,退还100平方米以下的改造房屋;改造房屋未发固定租金的补发5年,未发足5年的补足5年。
  第五章 环境保护
  7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剧增,水质、大气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973年由县防疫站对城区大气进行初步监测。1981年建立县环境保护监测站,归属县科委。1984年6月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同年10月改为县环境保护处,与环境保护监测站合署,隶属县城乡建设环保局。
  第一节 环境监测
  水环境监测 80年代初,全县年排放废水585.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540万吨,生活污水45.46万吨;年农用有机氯、有机磷农药380吨,污染物和农药残毒大量排入河江及近海。1982年在骆驼、城关、小港、大碶、柴桥等地的主要河道和水库,设立11个水质监测站,按照国家《水质污染指标单项分级标准》设11个项目取样化验,发现有机质污染较严重,其中中大河、前大河和小決江已达5级,不符生活用水和渔业水质标准;岩河、泰河和芦江河也达到3级。
  甬江为宁波市最大纳污河流,镇海县1985年时排入甬江污水量达30.7万吨。自三江口至三官堂段为严重污染段,至梅墟段污染稍轻,梅墟至镇海口仍常达Ⅱ级海水标准。
  大气环境监测 县内大气环境中,影响较大的污染物有总悬浮微粒、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据1989年在石化总厂、石塘下、城区和镇海港区4点监测,二氧化硫年日平均浓度为0.016毫克/立方米,与1988年年日平均浓度0.018毫克/立方米相接近,年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11~0.020毫克/立方米之间。氮氧化物年日平均浓度为0.009毫克/立方米,与1988年年日平均浓度0.010毫克/立方米相接近,年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07~0.012毫克/立方米之间。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浓度为0.105毫克/立方米,低于1988年年日平均浓度0.180毫克/立方米,年日平均浓度变化范围在0.071~0.138毫克/立方米之间。
  降尘监测 1985~1989年间,为观察镇海发电厂烟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城关地区的降尘情况,设朱田村、衙前、沿江和西门新村等8个点进行监察,历年降尘量年平均值1985年为6.05吨/平方公里·月(以下同),1986年7.25,1987年8.37,1988年7.45,1989年6.42,1990年6.52,1981~1991年(不含1984、1985年)工业粉尘排放总量86585吨,回收总量27.1吨。
  降水监测 1985年起县环保站设降水监测点,集雨时间为每日上午8时至下午4时,监测结果表明城区降水中酸雨量近年来明显增加。 声学环境监测境内噪声源以交通运输噪声为主,社会生活噪声次之。80年代中后期起,随着运输车辆增加,噪声日增,始对声学环境监测。1988年城关镇昼间噪声为54.9分贝(A),夜间噪声为43.1分贝(A),1990年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5分贝(A),交通运输噪声1988年平均值65.5分贝(A),1989年和1990年平均值70.8分贝(A)。
  第二节 环境治理
  1981年后,县环境保护部门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令、法规,制订各项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监督管理。1982年时,20余家电镀厂废水大都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环境。是年10月拟定《镇海县电镀含铬、镍废水社会化治理实施方案》,并在小港、新碶建两个治理中心厂,采取离子交换法分散吸附,集中再生处理。电镀厂采用移动床式离子交换罐作废水分散治理后,送治理中心厂解吸再生,使废水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为改善大气环境的锅炉消烟除尘,1985年起在城关禁止使用新装不合格的手烧锅炉,对已装不合格的炉、窑分别采取停用、迁移、改造和更新等措施。对有机废气排放较为严重的镇海电工线材厂和沪镇电工线材厂,采用催化燃烧方法予以治理,效果明显。1985年开始执行排污收费和罚款规定,是年交纳单位46家,征收10.6万元。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赔偿处理。1984~1985年三山慈东化工厂先后4次在洋沙山海涂倾倒废液,受污养殖涂田162亩,结果赔偿7400元;1985年7月25日镇海石化总厂化肥分厂排放废气,使南洪村1083亩棉花受损,赔偿损失10.34万元;1986年10月15日镇海发电厂灰管泄漏,使附近1277亩作物受损,赔偿5.5万元。自1974年至1985年,邬隘化工厂、镇海化肥厂、塔峙电镀厂、柴桥化工厂等单位大量排放含有硫化物、氰化物和氨化物等污水,使就近受害养殖水面7300余亩次,损失鱼、蚌等25万余元,结果赔偿4.8万元。
  镇海石化总厂设有环保处,有环保人员358名,其中监测人员28人,环保设施34套。1989~1990年先后改造和更新“三废”处理装置18套,投资8700余万元,使“三废”排放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工业废水综合合格率和工业废气达标率持续3年100%,工业废渣利用处理率98%以上,有效地控制污染,评为全国环境优美工厂和环境保护先进集体单位。
  镇海发电厂于1984.年配专职环保干部,1989年成立环保站,建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并重建工业污水处理中和池。大型电动机配置消音罩,使生产现场夜间噪声下降至80分贝(A),生活区控制在55分贝(A)以下。烟尘治理,改活动轴承排灰阀为滚动轴承排灰阀,控制漏灰现象。全厂各台机组除尘效率在90%以上,烟尘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物低于国家标准。
  宁波港务局于1981年建立环保科和环保监测站,陆续配人员15名。1983年来,镇海港区环保投资370万元,1、2、3、4号泊位增建防尘洒水装置,化工泊位置生产污水处理设施。北仑港区一期工程中,投资100万元配置污水接收处理船和生产垃圾接收船各1艘。设于镇海城区烟控区中的锅炉置消烟除尘装置。创建“宁波卫生港”活动中,各项指标均符合“卫生港”的规定标准。
  附:白蚁防治
  白蚁防治始于1963年前后,1968年建立县白蚁防治所,1980年常有专业人员4或5人。镇海最常见有家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黄翅大白蚁、黑翅土白蚁、曲颚白蚁6种。前3种属土木两栖性白蚁,危害房屋建筑、衣服、家具、图书、纸张等杂物;后3种属土栖性白蚁,危害果树林木、水库堤坝。随着城乡房屋建筑结构变化,白蚁逐步改变习性,形成城市白蚁特殊生态,新建钢砼结构房屋频频发现蚁害。据城关镇近期新建9个单位大楼统计,受蚁害面积24980平方米,白蚁从水泥地下或多孔板中,沿裂缝进入建筑物内部,毁坏室内木构件和含纤维物质。镇海保险公司新建办公用房,2年内其木结构部件就遭受白蚁危害,其原因为原基础工程未作毒土处理。
  白蚁抗药性强,防治药剂亦屡作更换。70年代家白蚁较普遍,使用六六六粉剂、二二三乳剂及亚砒酸水剂。80年代始,根据白蚁种类和被害物性质,分别用灭蚁灵饵诱剂和氯丹。在新建混土结构房中,严格执行省规定操作规范,逐层喷洒氯丹,在木构件表面部位刷药剂以有效防治。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