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运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7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海运业
分类号: F552.755
页数: 2
页码: 527-5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末民初,镇海和穿山地区相继设立了多家轮船公司办事处,包括三北轮埠公司、县外海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和穿山外海运输合作社等。其中,外海航运公司成立于1979年,拥有多艘船舶和数百名员工,提供货运和客运服务,是当时地区重要的航运运营机构。
关键词: 镇海县 外海航运 海运业

内容

清末民初,穿山先后设永川、向阳、平安、可贵、穿山、舟山等轮船公司办事处;镇海有三北、招商局等公司办事处。:1914年在龙山创立三北轮埠公司。1956年成立镇海县外海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67年成立穿山外海运输合作社,1979年合并称县外海航运公司。
  三北轮埠公司 1914年里人虞洽卿开办,在龙山、穿山、镇海筑码头,铺设伏龙山下公司总部至码头的轻便铁道,置镇北、姚北、慈北客轮,定期航行龙山、镇海、宁波、穿山和舟山群岛之间及浙江沿海,与沪甬客轮衔接。鄆慈镇公路建成后,客货运量减少,逐渐衰落。1939年4月,3轮沉封甬江口,公司歇业。今龙山码头遗址及三北轮埠公司碑记犹存。
  镇海县外海航运公司 1953年建外海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筹备小组,时有船20艘、300吨位,船员75人。1956年2月正式成立外海木帆船运输合作社,社员95人,木帆船25艘,计328吨位。1958年10月并入县运输公司,次年1月归属宁波市航运公司,称外海中心站镇海站。1961年转归市轮船公司,10月改属宁波港务局,1963年1月复置县外海运输合作社。1965年3月郭巨航运大队并入,1967年3月郭巨航运大队析出,称穿山外海运输合作社。1970年12月两社均归县运输公司管理。1973年6月改称县外海航运站和穿山外海航运站。1979年2月两站复并,建立外海航运公司,设在城关沿江路。1985年有职工331人,机货拖轮15艘、2576吨,客轮1艘、415客位,固定资产293.95万元。年货运量10.5万吨。周转量计3042.84万吨公里;客运量2.57万人次,周转量202.14万人公里。营业收入204.94万元,利润23.43万元。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