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74
颗粒名称: 第十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
分类号: F307.5
页数: 3
页码: 519-5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包括碾米、磨粉、榨油、轧花、制糖和饲料加工。这些行业在镇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从私营作坊到公私合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到1985年,这些行业仍然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当地经济做出贡献。
关键词: 镇海县 农副产品 加工工业

内容

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有碾米、磨粉、榨油、轧花、制糖和饲料加工等。
  碾米业起源于私营米商开设的作坊,使用木砻、石臼等古老工具,加工大米销售。1915年大碶俞某在汤家桥开设机器轧米厂代客加工。1922年新碶头公大祥米厂老板合股开办机器轧米船“晋大号”,流动代客加工大米。1925年曹莘畊集资在柴桥开设昭明米厂;同年3月楼文星集资兴办骆驼敦丰米厂。轧米船还流动到鄞县、奉化、慈溪、余姚等县农村碶镇海沦陷后,柴油中断,碾米业受到很大打击。抗战胜利后,碾米业局部恢复。大碶地区碾米业公会有会员30户,其中轧米船16户,有船21艘,拥有直式、卧式单缸柴油引擎333匹马力。至解放前夕,全县共有碾米业101户,其中轧米船17艘。
  1951年全县碾米业81户,其中轧米船19艘,固定资产折人民币29万元,从业人员374人。使用砂砻、米机、大竹筛、木风箱等工具,以柴油引擎为动力,自营或代客加工,后多承接国家委托加工任务。1954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碾米业过剩,1955年缩减至33户,其中由22军后勤部移交的国营镇海米厂1户,地方国营柴桥电米厂1户,合作社形式集体经营3户,公私合营5户,私营21户,生产自救2户。1956年2月社会主义改造时,29户私营米厂归并为骆驼、长石、庄市、长山、大碶、霞浦6个公私合营企业,3户合作社形式集体经营米厂并入柴桥电米厂。是年底,粮食加工业(含粉坊)共有职工358人,产值118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1.02万元。生产设备有电动机15台,煤气机4台,柴油机25台,砂砻54台,直、横式米机64台。1957年起分散在农村的21个加工车间下放农业社,随车间下放人员39名。60年代中期,各公私合营企业向全民所有制过渡。1957年以后农村社、队普遍办起粮食加工厂,国营米厂转向为城镇居民口粮加工服务,同时利用副产品开发综合利用。1970~1985年累计生产毛糠油2337.03吨、白酒4971.62吨、植酸钙及副食品1992.93吨。1985年全县有国营米厂4家,职工311名,年加工大米45868吨,产值1848.4万元,创利税5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7.2万元。主要设备有高速除稗机1台、砂盘砻谷机4台、胶辊砻谷机4台、平转谷糙分离筛7台、吹式比重去石机8台、筛选去石组合机4台、砂辊碾米机12台、电动机245台计1109千瓦。原粮、成品粮输送实现自动化。
  磨粉业,民国前各集镇磨坊多用人力或牛力,面粉供店家制面出售。民国后,随着沪甬等地机制面粉厂开设,磨坊业衰落。1928年县人郑衍昌投资在骆驼桥开办裕源磨坊,工具为牛5头,石磨2部。1937年改用电动机拖石磨,1946年又改用钢磨。其他集镇也有少数磨坊,至1949年解放,全县尚有裕源、和生、穗兴、叶大利、虞源顺、张德利、张合兴、陈裕兴、义和生等13户。一般雇有职工三四人,用石磨生产统粉、鲜麸、切面、长面和代客加工。裕源粉坊当时规模最大,从业人员6人,置有电动机2台,钢磨2台,与打麦车配套,1952年产面粉59吨。1956年并为公私合营骆驼第一米厂面粉车间。其余磨坊归口供销部门,并逐步分并于其他行业。1968年骆驼米厂撤销面粉车间,镇海米厂改建为镇海面粉厂,为全县唯一面粉生产企业。1985年职工69人,产面粉7091吨,产值307万元,创利税12.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6.2万元。
  榨油业系季节性加工业,称油坊或油车。以石碾、木榨为生产工具,代客加工。贵驷桥源茂油坊开设于清同治九年(1870)。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外地油源中断,农村扩大油菜种植,小油坊增加。1949年全县有油坊和油车29户,除霞浦禾丰油坊已使用榨油机外,其余均系木榨、木榔头简易设备。1951年全行业资产总值折人民币31517元,从业人员86人,年加工食油192.6吨。1956年公私合营时,江南地区6家油坊组成公私合营江南油厂,江北地区3家油坊组成公私合营江北油厂。1967年6月两厂升格为全民企业。1971年更新设备,改置95型榨油机,炒籽锅改用蒸炒锅,实现机械化生产。70年代初江北油厂试行浸出法制油新工艺,建成日产15吨罐组式浸出车间,1981年新置ZT200型平转设备一套,ZT200型高料层蒸烘机一台,饼粕残油浸出率5%左右。江南油厂于1974年利用油脂下脚作原料,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硬脂酸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等油脂化工产品。1978年6月更名为镇海县江南油脂化工厂。1985年2家国营油厂共有职工172人,年生产植物油3346吨,产值746.2万元,创利税62.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7.6万元。80年代初,在城关、湾塘、大榭、上阳,由乡镇和部门办起4家油脂加工厂,共有职工116人,产值52.6万元,利税16.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4.6万元。
  轧花业与当地植棉历史并存,是季节性加工行业,分布于棉区附近集镇,以前用脚踏或牛拉轧花车为工具。1933年澥浦阜昌兴轧米厂购入日本制绞花车2台,代客加工。1947年镇海县农会向上海善后救济总署购入一批柴油机和绞花车,在棉丰、棉海、殿跟3地开办轧花厂,置有柴油机3台、轧花机18台,日产1000余公斤。镇海解放后,轧花业归属县供销合作总社。1951年8月归并私营轧花业和接收旧棉产合作社遗留设备,创办8家棉花稻谷加工厂。此后稻谷加工划归粮食部门,棉花加工企业几经调整,1965年保留贵驷、新碶、梅山3家加工厂,年加工棉花7~8万担。1982年后县内棉花产量锐减,任务不足,1985年尚剩贵驷、梅山2家,职工259人,产值520.5万元,利税16.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3.4万元。
  制糖工业与镇海种蔗历史同步起落。1971年为缓解食糖供应紧张,划出部分棉地引种糖蔗2200亩,糖蔗产量1966吨,用土设备加工土红糖,并利用副产品酿酒,镇海制糖始于此。1973年扩大种植至4300亩,产量19185吨。糖蔗产量剧增,促进制糖工业发展。1973年共办土糖厂12家,其中国营县棉花良种场办的1家,公社办7家和临江东风大队、湾塘棉丰一、二、三队办4家。当年生产土红糖944吨。1976年起糖蔗面积迅速减少,糖厂也陆续停业。1979年全县糖蔗减至800亩,产量2080吨,12家土糖厂只剩霞浦和临江东风2家,产土红糖155吨。1980年起全县停种糖蔗,2家糖厂亦停产。
  饲料工业,最早由郭巨公社水产品加工厂生产鱼粉,其余均以粮食加工副产品直接用作饲料。农家所需饲料多为自给自足,商品率不高。80年代初,农村专业畜牧场、养鸡场和养猪、养鸡、养鸭、养鱼、养兔等专业户增多,推动商品饲料生产发展,首先创办全民企业骆驼饲料厂,以后大碶镇、河头乡亦办集体企业饲料厂各1家,俞范镇村办鱼粉厂1家。1985年全县共5家,职工92人,产值183.3万元,利税4.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6.6万元。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曹莘畊
相关人物
郑衍昌
相关人物
楼文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昭明米厂
相关机构
裕源粉坊
相关机构
骆驼米厂
相关机构
镇海米厂
相关机构
镇海面粉厂
相关机构
贵驷桥源茂油坊
相关机构
江北油厂
相关机构
江南油厂
相关机构
国营油厂
相关机构
阜昌兴轧米厂
相关机构
县供销合作总社
相关机构
临江东风大队
相关机构
集体企业饲料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大碶
相关地名
汤家桥
相关地名
柴桥
相关地名
鄞县
相关地名
奉化
相关地名
慈溪
相关地名
余姚
相关地名
镇海
相关地名
长山
相关地名
霞浦
相关地名
骆驼桥
相关地名
城关
相关地名
大榭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
梅山
相关地名
临江
相关地名
大碶镇
相关地名
河头乡
相关地名
俞范镇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