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服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66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服装
分类号: F426.86
页数: 1
页码: 51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解放前,镇海县没有完整的服装工业,只有个人开设的成衣铺和个体裁缝。但在1956年后逐渐兴办乡镇服装厂,并向生产型转变。到了1985年,全县共有45家生产服装的企业,产值2138.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69%,其中镇海县服装厂是其中之一,以生产出口服装而著名。
关键词: 镇海县 历史 服装工业

内容

解放前县内仅个人开设的成衣铺或个体裁缝,无完整服装工业。解放初期各地自发组织缝纫小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成立服装社、组,承接来料加工业务。60年代后化纤织物逐渐普及,加工任务增加,乡镇服装厂陆续兴办,开始向生产型转变。80年代起人们衣着更新步伐加快,生产时装和出口服装企业增多。其中镇海服装厂出口服装、华丽丝绸绣服厂丝绸绣服、霞南童装厂儿童服装,以其款式新、质量好优势,受到用户青睐。1985年全县乡镇及以上生产服装企业45家,职工4601人,产值2138.3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3.69%,利税27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29.8万元。
  镇海县服装厂 厂址城关镇,二轻集体企业。1953年城关镇西长居委会组织缝纫小组,组员5人,承接成衣加工业务。同时,有3名失业工人组成“生产自救”缝纫小组。1954年4月以此两组为基础,组建城关镇缝纫组,人员11名,有旧缝纫机8台,系作价入股。承揽门市成衣加工和为久丰纱厂、宁波百货公司加工饭单、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1956年升格为城关镇缝纫生产合作社,吸收城关个体裁缝50余人带机入社。1959年起服装加工量减少,处境困难,下半年与城关鞋业社、工艺社合并,定名宁波日用品厂,职工150余人。为门市成衣加工和自产自销上山袜及土布工作服。1962年3月恢复服装社、鞋业社、工艺社建制。1973年改名县服装厂。1974年起逐步向生产型转化,1975年转向出口服装生产。经10年努力,成为生产出口服装专业厂。1984年投资80万元进口西服生产流水线和配套设施。1985年有职工241人,产值229.9万元,创利税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9万元。生产的衬裤、裙子、睡衣、童装、中服、水手服等产品远销美、法、英、德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机构

镇海县服装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