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工业门类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5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工业门类企业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20
页码: 502-52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镇海县的工业各类别的发展的情况。
关键词: 镇海县 工业 门类企业

内容

第一节 机械
  解放前县内无机械工业。1952年手工业社开始生产铸件、紧固件产品,年产值10万元。此后5年产值在4~5万元间徘徊。1958年部分手工业开始生产半机械化农具、通用机械和配件,年产值增至202万元。1959年起受经济困难影响,生产回落,经3年调整,1965年完成产值218万元,比1958年增长7.92%。
  “文化大革命革”中,机械工业既受干扰,也得以奠基。“农业学大寨”和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动公社、大队办起一批农机具修造厂,并生产为城市工业配套的机械零部件和标准、非标准紧固件等小五金产品。1970年列入机械行业社、队办企业70家,并从修理型向生产型转变。小五金产品本轻利厚,不少企业由此致富,促进生产设备更新换代。一些实力雄厚企业开始转向整机产品生产,形成国营、集体和社办企业一齐上的新局面。主要企业和产品在国营企业中有县机械厂60吨冲床、A-1/10空气压缩机和液压马达,县农机厂1.6马力汽油机和F165柴油机,县汽车电器厂汽车分电器总成,县水电机械厂32K摇臂钻床、农用水泵和工业水泵;集体企业中有骆驼机械厂5吨冲床、B650牛头刨床和M131磨床,县轻工机械厂×62W万能铤床和C6140车床,县锻压机床厂15吨、60吨冲床和P801方箱印刷机,县第二农机厂1.6吨精密冲床,县江南水电机械厂农用喷灌泵和碶闸启闭机;社办企业中有大榭电机厂J02、J03,A1三个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省机械工业厅定点产品F46直流发电机,郭巨农机厂200mmG72-l
  液压锯床,小港农机厂1020无心磨床,江南农机厂SZ系列30-100克立式注塑机,觉渡农机厂SLJ、SJ10~400KVA变压器,高塘农机厂TC12、25、32仪表车床,塔峙农机厂各种模具等等。其中高塘公社在农机厂带动下,先后有8个大队工业企业生产仪表车床,被称为“仪表车床之乡”;塔峙公社1971年成立模具联合厂,带动13个大队办起模具生产企业,被称为“模具王国”。1975年全县公社及以上机械工业产值计2924万元,比1965年增长13.48倍,年均递增30.64%,占全县公社及以上工业总产值29.3%,奠定镇海机械工业基础。
  1976~1985年机械工业持续发展,新增主要产品有:大小规格空气压缩机、径向球塞式液压马达、摩托车分电器、750曲轴连杆总成、滤嘴成型机、封箱贴条机、棉毛丝织和印染机械、高低压配电箱、离心开关、台式冲床、大型注塑机、静力触探车、0.55KW至7.5KW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船用阀门等数十种。1985年全县生产机械产品企业259家,产值15643万元,比1975年增长4.35倍,年均递增18.26%,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27.03%,形成分布城乡各地,各种所有制并存和产品多样化格局。主要企业有:宁波镇海机械厂、宁波第三动力机厂、宁波汽车电器厂、宁波液压马达厂、镇海水电机械厂等国营企业;镇海第二农机厂等县属大集体企业;宁波轻工机械厂、宁波纺织机械厂、宁波农药药械厂、宁波锻压机床厂、镇海第三农机修造厂等二轻集体企业;宁波微型电机厂、镇海塑料机械厂、镇海摩托车配件一厂、镇海电机厂、镇海电机五金厂等乡镇企业;镇海仪表标准件厂、上傅电器五金厂等村办企业和镇海江南水电机械厂等部门集体企业。
  宁波镇海机械厂 厂址城关镇,国营企业。前身为大众铁工农具厂,1954年1月与庄市铁业社合并,改名城关镇铁业生产合作社。当年生产设备仅钻床1台,台虎钳2台,红炉7座。1958年9月升格为地方国营企业,定名镇海通用机械厂,归口省机械工业厅。是年职工142人,主要产品为铁制小农具和单人脚踏打稻机,开始拥有金属切削机7台,1吨化铁炉1座。1959年改名东海机械厂,1961年改为镇海农机厂。1964年起模仿国外样机自行设计制造立式单缸水冷式A-1/10型空气压缩机及配套储气罐。1968年镇海拖拉机站并入,1970年改为县农机修造厂。同年7月,分析农机部分另建农机修造厂,企业改名县机械厂,有职工186人。主要产品为榨糖机、60吨冲床、A-1/10型空气压缩机和175柴油机。1973年加入全国压缩机行业组织,1974年被第一机械工业部正式列为全国微型空气压缩机出口单位之一。1975年末有职工308人,年产值252.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6.7万元,拥有金属切削机48台,锻压设备3台。1978年生产小型空气压缩机125台,微型空气压缩机843台,xJK0.62浮选机20台,单排油马达180台,完成产值308.32万元,利润103.2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增至142.7万元。1980年10月划出液压马达车间组建镇海液压马达厂。1981年后向专业化生产发展,至1985年,累计生产小型空气压缩机2246台,微型空气压缩机3362台,其中Z-0.25/6、Z-0.05/6、V2.2~0.3/7三种型号空气压缩机获得1984、1985年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职工294人,完成产值368万元,利润78.3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49万元。
  宁波第三动力机厂 厂址城关镇,国营企业。原名县农机修造厂,1970年7月从县机械厂分出组建,曾被省农机局列为生产柴油机连杆的重点企业。1977~1979年安装1000吨摩擦压力机、400吨冲压切边机和400公斤空气锤各1台。曾增挂县模铸厂牌子,1985年更今名。主要产品有NPT5空气压缩机,A272F并条机、长江750系列摩托车曲轴总成和12V135柴油机连杆。是年有职工265人,产值230万元,利润26.2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7.2万元。厂房占地2045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60台和锻压设备9台。
  宁波液压马达厂 厂址城关镇,国营企业。原系县机械厂液压车间,1980年10月单独建厂。为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和液压阀专业厂。主要产品QJM系列分定量、变量、通孔三种类型,200余种规格的径向轴转、壳转、球塞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和液压阀。至1985年累计生产液压马达1238台。是年有职工99人,完成产值108.92万元,利润36.0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6.99万元,有金属切削机床22台,测试设备4台。
  宁波汽车电器厂 厂址城关镇,国营企业。创于1960年12月,原名县电器器材厂,1970年投产,厂址俞范县棉场,1979年更名县汽车电器厂。1980年迁城关,1986年更今名。为生产汽车、摩托车分电器总成专业厂和中国汽车销售公司成员厂。1985年有职工122人,年生产汽车分电器总成28329台,摩托车分电器总成22537台,产值300.13万元,利润61.0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5.79万元。厂房占地8686平方米,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19台,锻压设备18台,检测设备9台。
  镇海县水利电力机械修造厂 厂址江南道头,国营企业。前身为1954年建于枫林的长山抽水机站,几经变更,1970年12月改组定今名,归属县水电局。1973年7月迁今址。主要产品为32K摇臂钻床、农用水泵、工业水泵、油嘴油泵。1985年有职工51人,产值43.8万元,创利税5.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5.7万元,主要产品为电位器轴梗。
  宁波轻工机械厂 厂址骆驼镇,二轻集体企业。前身系骆驼铁业社演变的骆驼机械厂。始产民用小五金,后发展生产5吨冲床、B650牛头刨床和N131磨床等。1985年转产烟草机械、包装机械、食品机械等产品,其中BFT-10封箱贴条机曾获轻工业部科技三等奖,烟草机械被中国烟草机械总公司选为定点产品。引进吸收意大利技术生产的滤嘴成型机,曾获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龙奖”。1985年有职工340人,产值265.03万元,创利税65.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6.7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1941平方米。
  镇海纺织机械厂 厂址庄市镇,二轻集体企业。前身系建于1958年的东风人民公社钢铁厂,后改名庄市公社机械厂,生产小五金和小农具。1966年升为二轻企业,改名县轻工机械厂,主产C618车床。1978年底转产纺织机械,1979年成为纺织机械总公司定点厂,并改今名。主要产品扩大至棉纺织、毛纺织、丝织、印染和纺织磨辊5大类,1980年起部分产品曾销往泰国、保加利亚、巴基斯坦等6个国家。1985年有职工414人,产值300.15万元,创利税9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82.8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6763平方米。
  宁波锻压机床厂 厂址城关镇,二轻集体企业。前身为1960年重建的城关铁业社,1965年改名城关机械厂,1968年6月升为二轻企业,定名镇海锻压机床厂。主要产品为15吨、60吨冲床和P801方箱印刷机。80年代增制30吨、40吨、80吨冲床和JK-1全液压多功能100米钻机等产品。1985年改为今名,有职工271人,产值192.74万元,创利税45.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27.9万元。厂房建筑面积7186平方米。
  镇海县通用机械厂 厂址柴桥镇,县属集体企业。1957年由柴桥铁业、五金、木业等社筹建,1958年初投产,始名地方国营柴桥通用机械厂。年末接收“小高炉”设备和人员,职工增至300人。业务以修配为主,兼产小农具和民用铁器。1961年经精简下放后改名五金生产社。1965年后又改名柴桥镇农机修配厂,增产薯粉机、棉花脱绒机和小型茶叶加工机械。1970年与柴桥区抽水机站合并,升为全民企业,改名地方国营县第二农机修造厂。1973年又转为集体性质,1980年改今名。并增置MT130平面磨床、XQ625W铣床、CA618K-2车床等设备,产品以空气压缩机为主。1985年有职工162人,产值112.3万元,创利税21.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2万元。
  宁波冰箱厂一分厂 厂址大碶镇,县属集体企业。原为大碶抽水机站,1956年创办。1970年留有固定职工7人,维修抽水机。1972年定名县江南水利电力机械修造厂,转大集体性质。产品有3×3农用水泵、农用喷灌泵和碶闸启闭机。1981年9月增挂冰箱厂牌子,1982年12月正式改名县冰箱厂。1985年1月同宁波冰箱厂联营,改今名。产品为电冰箱配套件和组装凤凰牌家用冰箱。1985年有职工105人,产值75.5万元,创利税7.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1.5万元。
  镇海县塑料机械厂 厂址江南衙前,乡办集体企业。原为江南公社农机厂,创于1966年。1972年开始生产注塑机,后改今名。1985年产品有SZ系列30克、100克、200克、250克注塑机,SJ45型、65型塑料挤出机和S-160塑料粉碎机,为机械工业部制造塑料机械重点企业之一。是年有职工242人,产值359.8万元,创利税120.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3.7万元。厂房建筑面积7807平方米,拥有金属切削机床62台,锻压设备7台。
  镇海县摩托车配件一厂 厂址大榭乡,全民与乡办集体联营企业。原是1958年办的公社综合厂,1966年改名大榭公社农机厂,1978年又改为大榭内燃机配件厂,为生产风冷柴油机汽缸套专业厂,年产F165、F170农用柴油机汽缸套1.2万只。1984年改今名。转产长江750摩托车缸体,为航空航天部307厂和邮电部南京邮政机械厂总厂产品协作配套。1985年有职工291人,产值322.8万元,创利税160.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3.8万元。厂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J113B冷室卧式压铸机、M7130平面磨床、T716立式镗床、M4215立式珩磨机、C6150车床、XQ6225万能铣床等设备。
  镇海县电机厂 厂址大榭乡,全民与乡办集体联营企业。原系公社电机厂,建于1970年。初期产品为J02、J03、A1三个系列0.55KW至30KW三相异步电动机,和省机械工业厅定点产品F46直流发电机。1984年改今名,产品改型为Y系列0.55KW至7.5KW26种规格三相异步电动机和摩托车电机,其中QDZ12型摩托车发动机组合直流电机获宁波市1984年优秀科技四等奖。1985年共生产电动机2001台,计11039千瓦。是年有职工74人,产值238.4万元,创利税78.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2.2万元。
  宁波镇海微型电机厂 厂址澥浦镇,全民与乡镇联营企业。为机械工业部电工总局定点生产分马力单相电动机和离心开关专业厂。1964年建立,原为澥浦镇五金厂。1969年起先后生产脱粒机、10~400千伏安变压器、C618车床、燃油热风炉等,并以变压器为主导产品。1979年改名县变压器厂。1980年试制生产微型电动机10台,离心开关1.99万套。1982年2月改现名,当年生产微型电动机1450台,离心开关45.15万套。1984年成为专产离心开关的全民乡镇联营厂。1985年生产离心开关99.99万套,产值593.33万元,创利税160.9万元,有职工327人,固定资产原值120.5万元。厂房建筑面积6530平方米。
  镇海县砂轮厂 厂址新碶镇,二轻集体企业。创于1956年,原系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73年改为工具木器厂,生产什锦锉。1975年试生产纤维增强树脂砂轮。1981年改今名,专业生产增强树脂砂轮。1983年启用双飞牌注册商标。1985年发展为薄片砂轮和钹形砂轮两个系列。是年有职工233人,年产值464.4万元,创利税94.3万元。固定产值80.7万元,厂房建筑面积5126平方米。
  第二节 电器 电子仪表
  电器及电子仪表工业起始于60年代中期,发展于70年代后期,以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为主,大碶镇占较大优势。首批兴办有二轻集体县电讯厂,县属集体县电子原件厂,大碶镇公社电器厂、仪表厂、低压电器厂,骆驼镇公社低压电器厂,及一批兼产的公社办其他企业。早期产品为收音机、小功率日光灯管、交直流电压表、微动开关、电话交换机、胶木电料等。1978年后电器及电子仪表工业加快发展。1985年生产电器工厂有107家,职工6311人,产值8199.6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14.17%,创利税1426.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76.8万元。是年产值上百万元企业23家,除二轻集体镇海电讯厂、县属集体宁波无线电十厂外,其余21家均为乡镇企业,有大碶镇电器二厂、电器四厂、无线电厂、电子器材厂、电表厂、仪表元件厂,霞浦镇冷配五金厂,梅山乡冷气机厂,塔峙乡电风扇总厂,下邵乡光学仪器零件厂,上阳乡照明器材厂,郭巨镇灯具电器厂、大华灯具厂、灯具塑料厂,贵驷镇化工仪表元件厂、塑料厂,城关镇风扇厂、电器二厂,庄市镇金属压铸五金厂和骆驼镇低压电器厂。村办企业中也不乏产销两旺的,如霞浦上傅电器五金厂,1985年产值401万元,利润60万元。全县1985年主要产品有电冰箱、电风扇、电度表、各种灯具、特种灯泡、氖灯、胶木电料、继电器、电热毯、电热杯、电热梳、烫发器、电暖器、电烙铁、电磁阀、永磁感应器、安装式电表、微动开关、遥控开关、定时器、光学仪器、光学镜片及为电器、电子、仪器产品配套的各种零部件。
  电风扇和灯具为率先开拓产品。1979~1982年大榭电机厂共生产300~400mm荷花牌台扇6928台。1982年塔峙乡组建的电风扇总厂投产,当年生产全塑制250mm雪花牌(后改北仑牌)台扇1405台。同时生产电风扇的乡镇企业有新碶日用电器厂、枫林农机厂、城关风扇厂、贵驷风扇厂和村办塔峙青林模具风扇厂。盛产期1982年,全县250~400mm台扇产量计22732台。后因市场饱和,多数企业转产,至1985年仅存塔峙电风扇总厂和城关电风扇厂,年产量降至6032台。灯具始产于1979年郭巨塑料胶木五金厂。翌年又办郭巨灯具厂,专产吊灯、壁灯,产品销上海、宁波等城市。白峰、上阳、贵驷等乡镇也兴办灯具企业。1985年全县生产灯具企业17家,职工1051人,产值2468.9万元,利税314.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07.3万元。其中郭巨镇有镇办5家,村办2家,职工448人,产值占全镇55.3%,利润占全镇76.8%。其中镇办企业大华灯具厂产值855.1万元,利税150.6万元;宁波灯具电器厂产值501.1万元,利税49.8万元。
  宁波无线电十厂 厂址大碶镇,县属集体企业。原系侨属文化用品厂,创于1964年,1965年增加小五金加工业务。1966年改名大碶镇侨属电镀五金厂。1970年起改产KWX和KW1-12微动开关。1972年5月改为县属大集体的地方国营县电子元件厂,开发CBG-2X-270密封双连电容器产品。1978年接受国防科研任务,产品微动开关用于人造卫星“东风”、“巨浪311”上成功,受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国务院电报嘉奖。1983年转产录音机开关,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4年8月改名地方国营镇海电子元件厂,同年10月编为宁波无线电十厂。产品KW4-OZ微动开关被评为省优质产品。1985年有职工171人,产值377.7万元,创利税98.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8万元。
  镇海电表厂 厂址大碶镇,全民与乡镇联营企业。为电子工业部定点生产安装式电表专业厂。原系大碶镇工具五金厂,创于1972年。1975年改名仪表厂,1980年改为镇海电表厂。1984年转为地方国营。主要产品为85C1-AV、85L1-AV、44CZ-AV、44Z-AV电表和44-61不等电表及MZ-10示教表。先后有15个型号产品经省检定质量达国家标准,其中示教表1983、1984年出口巴基斯坦。1985年有职工145人,产值539.2万元,创利税169.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6.3万元。厂房建筑面积3387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电表专用生产线4条,通用设备9台。
  镇海县电子器材厂 厂址大碶镇,乡镇集体企业。原系1971年创办的大碶电器厂,1980年改名县电子器材厂,1984年与上海无线电八厂联营。主产品为107、111、505等系列测电笔,GAG-5干簧管,YG-1、YG-2感应器,JAG*4干簧继电器。其中JAG-4干簧继电器于1978年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二名。1985年有职工203人,产值351.4万元,创利税104.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7.6万元。主要设备有金属切削机床5台,锻压设备5台,SZ-15注塑机8台,SCX-73切削机1台。
  镇海县贵驷塑料厂 厂址贵驷镇,乡镇集体企业。原为县塑料制品厂,创于1978年,1980年更今名。1983年生产塑料书写台灯,转入电器行业。1984年起先后投产1259-1、1255-2、8501-3等不同型号书写台灯。1985年有职工103人,生产台灯18万盏,产值307.5万元,创利税44.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8.8万元。厂房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500克、250克、125克等各类注塑机10台,烘箱2台,塑料粉碎机1台。
  镇海县低压电器厂 厂址骆驼镇,乡镇集体企业。原为创于1963年的复员军人生产自救小组。1965年改县复员军人胶木厂,1966年改名为骆驼镇五金胶木厂,1980年定名县骆驼电器厂,1983年改今名。主要产品为开关、插头、插座等民用胶木电料,1969年列为省交电公司定点产品。1985年被评为市级质量管理先进单位。1985年有职工330人,产值162.1万元,创利税1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4.6万元。厂房建筑面积4679平方米。主要设备有胶木压机15台,15吨冲床3台,5吨以下冲床17台,线切割机2台,质量测试设备8台,载重汽车1辆。
  宁波市丰华整流设备厂 厂址邬隘乡斗鱼桥,地方国营企业。原称镇海县电器厂,建于1979年4月,为县农林局所属。专业生产KZD、KGSA两大系列可控硅直流调速装置、TKL系列发电机恒压励磁装置和TSL系列三次谐波可控硅调节器。1985年产量960台(套),产值104.6万元,利润19.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4万元。是年有职工55人。厂房建筑面积1053平方米。
  第三节 化学
  县化学工业兴起于1958年“大跃进”期间,主要产品为土化肥和盐化工初制品,1960年产值97万元,占当时全县工业总产值2.39%。在经济调整时期大都停产,1964年产值降至7万元。70年代初,先后投资约300万元,在上阳建县盐化厂,下邵建县化肥厂,大碶建县制药厂,均为全民企业,同时,发展一批小化工厂。1975年末,全县有化工企业37家,产值1641万元。由于化学工业制约因素远比其他工业要多,此后十年,除化肥厂、制药厂实力有所增强外,未兴办新的骨干企业,而盐化厂、小化工厂大都转产。1985年全县生产化工产品企业仅9家,其中乡镇企业7家,主要产品为合成氨、碳酸氢铵、大输液、无水乙醇、褐藻酸钠、卤块、氧化锌、泡化碱、C-615防腐漆、硫酸锌等10余种,职工808人,年产值954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1.65%,利税总额50.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81.7万元。骨干企业为县化肥厂、县制药厂。
  镇海县化肥厂 厂址下邵乡,地方国营企业。1970年5月选址丁家山麓净严寺旧址,占地45169平方米,由省化工学院设计,规模年产合成氨3000吨。1974年2月投产,当年产合成氨152.63吨,碳酸氢铵505吨。经多年设备改造,生产能力扩至年产合成氨5000吨。化肥厂为耗煤大户,政策性亏损单位,但社会效益良好。投产11年,累计生产合成氨43243吨,碳酸氢铵16.9万吨。1985年有职工417人,产值237.7万元,创利税8.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52.5万元。
  镇海县啤酒厂 厂址上阳上王道头,前身为镇海盐化厂,地方国营企业。1970年11月建,1971年9月投产,产品氯化钾。1972年经省、县拨款30余万元扩建,产品有精制氯化钠、氯化钙、溴素、芒硝和轻质氧化镁。其中芒硝曾获省、市级优质产品称号。后因产品滞销,1980年产值仅57万元,面临亏损边缘。1981年10月转为县啤酒厂。时有职工109人,固定资产原值69万元。
  镇海县制药厂 厂址大碶镇,地方国营企业。1971年5月假大碶米厂一个车间扩建。初期产品为针剂、片剂和糖浆。1972年安装0.5吨锅炉1台,形成水电汽配套。1973年试产大输液成功,产品在县内试销。1974年建造大输液车间600平方米,当年产量13.6万瓶。1976年试制合成止血敏成功,填补省内空白。1977年建造小针剂车间和中成药车间,安装2吨锅炉1台,开始生产中成药。先后试制成功肌苷口服液、参杞蜂皇浆、西洋参口服液等新产品并批量生产。1985年取得省卫生厅、省医药公司《药品生产合格证》和《药品生产许可证》,参杞蜂皇浆口服液获得省新、优、名、特产品“金鹰奖”。是年有职工120人,产值235.1万元,创利税33.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4.9万元。
  第四节 建材陶瓷
  建材陶瓷工业上溯汉代,烧石灰和手工采石也有悠久历史。产品有青砖、本瓦、石灰、块石和缸、甏、甑、罐等,产地遍及沿山各乡。民国前,尤以汶溪吴家岙最为集中。建材工业工艺沿袭古老传统,生产受季节、销量直接支配,时断时续,产量很低,至解放前夕,窑厂仅寥寥数家。
  1952年国家开始经济建设,建材工业始有生机,70年代初期国家在镇海布点建设交通、能源项目,促进建材工业发展。传统的砖瓦、砂石随着生产企业增加和工艺进步,产量大幅度递增,并开发水泥、水泥预制构件、防水涂料、玻璃钢瓦、钢门钢窗、玻璃纤维布、塑料装饰板等新产品。1985年全县乡镇及以上建材工业企业85家,职工2710人,产值4604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7.96%。全县1952年生产青砖93万块、本瓦73万张,1957年青砖912万块,本瓦497万张。经济困难时期,燃料紧张和销售不畅,产量急剧下降,1961年只产青砖91万块,本瓦53万张。1964年小港公社创办轮窑砖瓦厂,全县砖瓦产量开始回升,1966年以后受“文化大革命”影响,产量回落。至1970年需求量趋增,普遍改革生产工艺,以机械代替手工制坯,逐渐淘汰土窑,兴建轮窑。70年代初期,除原有柴桥镇砖陶厂、小港砖瓦厂外,陆续兴办港口、江南、庄市、澥浦4家社办砖瓦厂。1972年以后又创办新碶、高塘、邬隘、郭巨、三山、霞浦、庄市二厂、澥浦二厂、骆驼、湾塘10家社办砖瓦厂和湾塘中星大队砖瓦厂。至此全县共有国营砖瓦厂1家,公社办15家,大队办1家(不包括与石化厂合办俞范砖瓦厂)。其中公社、大队办砖瓦厂拥有轮窑16座、356门。另留有大队办土窑2座。1985年全县生产红砖2.99亿块,平瓦1400万张,产值1248.6万元,利税439.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33.8万元。
  采石业 历来为沿山群众一项副业。60年代初,澥浦、河头一带生产队组织开采石英砂,销售沪、甬。60年代后期围海造地,促使采石业兴起。江南地区一些砂石场还利用海运之便,每年向上海等地供应石料近10万吨。70年代中期起,镇海港、石化厂、发电厂及以后北仑港等大工程基建上马,公路、铁路动工建设,石料需要量剧增,推动社、队两级采石业迅速发展,山区凡有水陆可通的社、队,普遍办起规模不等采石场。至1985年,全县有二轻采石场1家、乡镇采石场14家,职工708人,产值220.7万元,利税40.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9.8万元。若包括村办采石场,企业总数达85家,人员2707人,年产石子160万吨、条块石29万吨,产值765万元。
  水泥预制构件 60年代县建筑公司所属预制构件厂进行水泥预制构件生产。70年代后,构件需量剧增,乡、村预制构件厂应时兴办。1985年全县有乡镇及以上水泥构件预制厂21家,职工582人,产值389万元,利税7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25.4万元。
  生产建材产品中,起步较早、批量较大的尚有玻璃钢瓦和玻璃纤维布。玻璃钢瓦始产于1975年长石公社玻璃纤维厂,后停产。1977年后创办梅山乡树脂化工厂、河头乡建材树脂厂和化工电器厂。该3厂1985年共有职工267人,生产玻璃钢瓦40余万张,产值852.4万元,创利税12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9.2万元。1985年全县生产玻璃纤维布企业共10家,其中霞浦镇、澥浦镇、河头乡、汶溪乡各1家,骆驼镇、长石乡各3家。职工1327人,产值843.7万元,利税86.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28.4万元。其中镇海县玻璃纤维厂建于1972年5月,厂址骆驼镇,1985年职工513人,产玻璃纤维布255万米,产值301.2万元,创利税42.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8.6万元。
  镇海砖陶厂 厂址柴桥镇,国营企业。1956年8月由柴桥、霞浦、紫石等10家私营土窑合并成立柴桥砖瓦生产合作社,职工40余人,年产标准砖70万块。11月改为公私合营穿山砖瓦厂。1957年因砖瓦过剩,日用陶器供应紧张,由砖瓦厂派员筹建独立核算的地方国营穿山陶器厂。1958年3月一号龙窑建成投产。1959年4月砖瓦厂和陶器厂合并,定名地方国营穿山砖瓦陶器厂,增建三号龙窑及炼泥车间,职工增至400余人。1960年由于工业陶器质量低劣,无法销售,企业亏损,经批准关闭,剩留守人员20人。1962年复工,以生产砖瓦为主。1963年恢复公私合营穿山砖瓦厂厂名,并恢复陶器生产。不久又改名为柴桥砖瓦生产合作社。1964年改用机械制坯,并建造容量7万砖坯大型土窑。1965年生产标准砖200余万块。1966年改名地方国营县柴桥砖瓦厂。1970年淘汰土窑,兴建轮窑20门,并修建隧道式烘房1座,试行内燃烧砖。1974年大电网电力输入,完成320KVA变电设备工程,兴建500型制砖车间,标准砖年产量上升至1000万块。1978年改名地方国营镇海砖陶厂。陶器产品因资源枯竭于1982年停产。1985年厂区占地6万平方米,职工248人,产值78.8万元,创利税10.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5.2万元。产品质量连年评为全县第一。
  镇海县水泥厂 1975年11月筹建,选址城关镇桥头王,国营企业。设计能力年产水泥1万吨。1977年11月投产,当年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228吨、矿渣硅酸盐水泥654吨。逐步完善烘干房、转筒烘干机、生料筒仓、成品筒仓、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包装机、化验室等附属设施配套建设,产量逐年递增,1979年突破1.1万吨。1982年又实施立窑升高和扩大窑径技术改造,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万吨。1985年有职工230名,产水泥23579吨,产值123.8万元,创利税30.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34.7万元。建厂8年累计生产水泥12.6万吨。
  第五节 造船 拆船
  镇海县北宋时已发展造船业,造船技术堪称当时先进。北宋元丰元年(1078)曾制造过安焘、陈睦出使高丽乘坐的“凌虚致远安济”、“灵飞顺济”两艘万斛神舟,宣和七年为徐兢等出使高丽乘坐制造“鼎新利涉怀远康济”、“循流安逸通济”两艘更大万斛神舟(《四明谈助》)。其长度有40宋丈左右,“巍然如山,浮动波上,锦帆鷁首,屈服蛟龙”(《宋史·高丽传》),“上平如衡,下侧如刃”,“可以破浪而行”(《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由于官办船场营造数量有限,民间多自造海船与内河船。南宋宝祐五年(1257),全县海船船幅1丈以上387艘,1丈以下804艘(《开庆四明续志·三郡隘船》)。明清更盛,所造木帆船以性能好、造型美驰名中外。每逢秋、冬季节,甬江两岸和沿海、沿江集镇,到处可闻修造船舶斧凿之声。随着运输工具逐步现代化,手工造船业逐渐衰落。解放前夕已无专业造船企业,只有分散的手工业船匠。1953年互助合作时,个体船匠组成城关、骆驼、大碶、新碶、邬隘、穿山、郭巨7个船业生产小组。1956年生产小组并入近似行业的生产合作社,或单独建社。1957年全县共制造木质农渔船110艘。60年代平原各生产队普添农船,需求量大增。由于造船木材紧缺,钢丝网水泥船问世。1970年海港养护大队始造40~45米钢筋水泥趸船。1971年霞浦公社水泥船厂始生产水泥船,至1984年累计生产水泥农船和运输船15552吨。
  镇海建造铁壳机动船始于1970年宁波港务局镇海船厂建造的500吨级轮船。航运单位有建造沿海木壳机动船能力和修理铁壳机动船设备。1976~1982年县外海航运公司船厂先后建造木壳机动船15艘,计1105千瓦,总载重量915吨。1978年以来,大榭、小港、白峰、梅山、临江等乡镇先后办起5家船舶修造厂,承接本地和外地小型外海船舶修理业务。1985年该5厂有职工182人,产值108.6万元,创利税19.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28万元。
  1971年曾在洋关道头拆除1艘万吨级废船,获得较好经济效益。1983年11月成立县拆船工业公司,办起小港、峙头2家乡镇拆船厂。1984~1985年两年共拆解废船7艘,约5万轻吨,上缴、出售钢板、钢材1.5万余吨。1985年2家企业有职工566人,产值1008.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63.3万元。
  第六节 纺织
  农家土纺土织生产历史久远。1913年县城公益织布厂创办,未几又办镇益布厂和振华绸厂,3厂在抗战初期闭歇。1941年8月至1942年12月镇海沦陷时期,先后办起长丰、立新、久丰3家纱厂,初期共有纱锭1824枚。历经变迁,至1947年仅剩久丰纱厂,1949年有职工462人,纱锭6224枚,细纱机24台,1960年9月迁余姚,县内近代纺织工业中断。1956年12月,贵驷、大碶、柴桥3家土纺作坊合并后迁移城关,建为镇海染织厂。设备为脚踏布机28台,职工百余人;后又招工百名,以生产平四条布和茶井格为主。1959年染织厂被撤销,设备由宁波市几家布厂瓜分,人员四散。1958年11月镇海废品加工厂改为镇海纱厂,次年停办。1960年1月镇海公社重建回纺厂。嗣后有些乡镇办过麻纺、棉纺企业,均为土纺土织,直至1964年镇海回纺厂由土纺向精纺过渡,才改变土纺土织局面。
  70年代中期,镇海纺织工业崛起。1975年7月筹建镇海丝织厂,置有丝织机200台;1981年移地扩建镇海棉纺织厂,一期工程3万纱锭。两厂先后于1979年5月和1984年3月建成投产。在此前后还新建、扩建一批集体和乡镇纺织、针织、丝织、毛纺织企业。1985年全县乡镇及以上纺织厂51家,生产棉纱5681.1吨,棉布660.23万米,丝织品239.29万米,毛线340.52吨,呢绒1.82万米,以及大量针织品,其中乡镇企业生产针织化纤衫裤269万件,化纤袜312万双。共完成产值9609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16.6%。
  公益织布厂 1913年邑人樊棻在县城大校场家宅寿安居旧址,以其七旬寿资银9000余元建造厂房,复筹集股银2万元创办。有新式人工织布机300架,工人300余名,产品销于本地及外埠。企业属公益性质,厂章规定股本不起年息,房产不取赁金。抗日战争初停业。
  长丰纱厂 厂址县城西长营弄里澜浦庙,1941年8月宁波人朱维琯独资开设,置纱锭512枚,职工约300人。1947年7月迁宁波,改名甬江纱厂。
  立新纱厂 1941年下半年由毛展青投资30两黄金开设,租赁县城东河塘民房为厂房。1942年6月投产,置纱锭256枚,后又添小型细纱车9台。1946年因欠债100多件棉纱面临倒闭,由童庆祥等筹集资金继续生产。1947年初,以150件棉纱代价盘与久丰纱厂,改名久丰二厂。
  久丰纱厂 1942年11月戴文德在宁波招股集资伪中储券4000万元,兴办茂丰纺织印染股份有限公司,并建茂丰纺织印染厂于县城白家浦6号,置纱锭1056枚,以生产“蜜蜂牌”棉纱为主,兼营印染业务。公司设董事会,与工厂属同一经济实体。1944年2月改名久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和久丰纱厂,又增置纱锭计1584枚,职工400余人。产品有20支“金双鹊”棉纱,16支“蓝双鹊”棉纱,12支“红双鹊”棉纱。1946年新增纱锭256枚,又兼并宁波裕生纱厂纱锭1024枚。1947年受盘立新纱厂改名久丰二厂。至此全厂拥有纱锭6204枚,资金法币4000万元。1949年棉纱产量417吨,产值162.33万元,时为镇海唯一大厂。
  解放初期,纱厂多次遭国民党飞机轰炸,生产一度停顿。1950年接受省、市花纱布公司委托加工业务,生产得以恢复。是年有职工448人,产棉纱249吨,产值88.2万元。1954年9月实行公私合营,归属宁波市工业局。1958年2月划归宁波专署领导。1959年生产棉纱3676吨,产值124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0.6万元。1960年9月全厂迁往余姚,时有职工907人,纱锭8276枚,细纱机22台。
  镇海棉纺织厂 厂址城关镇,地方国营企业。1954年初城关人李芝芳出资200元与亲戚合股在后大街办土纺厂,有土纺车2台计120枚纱锭。1958年4月土纺厂并入新建的合作企业镇海废品加工厂,厂址城关东河塘。同年11月改名地方国营镇海纱厂。在东河塘新增厂房。1959年7月又改为地方国营宁波回纺厂,12月停办,厂房、设备、原料折价20万元移交镇海公社。次年1月重建镇海公社回纺厂,招工120名,设土纺、清花2个车间,有木制土纺车和织布机40台,迫纱机数台,以下脚棉花为原料,土纺粗支纱和土织粗布。年底,龙德袜厂并入,职工增至300余人。1964年后企业出现转机,添置精纺设备,建立精纺车间,改产12支棉纱、化纤布和化纤围巾,改名为城关镇回纺厂。1966年有职工347人,生产棉纱2467件,围巾18738条,实现利润29.24万元,并改名县城关镇棉纺厂。1967年拥有纱锭5000枚,年产棉纱2375件,围巾97871条。1968年城关砂石社和渔产品加工厂并入。1969~1973年增建梳棉车间,纱锭增至7000枚。1974年底,城关针织厂和红旗纺织厂并入,改名县棉纺织厂。1980年3月城关针织厂和红旗纺织厂重新分出,并将围巾车间划出组建县围巾厂。1981年5~6月经省计委、省轻工业厅批准,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移址西门外白龙洋扩建新厂,第一期工程纱锭3万枚,土建面积15000平方米,总投资1630万元,于1984年3月建成投产。产品为纯棉纱、纯涤纱、混纺纱三大类。第二期工程布机576台,土建面积14000平方米,总投资1484万元,于1984年3月1日动工,1987年7月竣工投产,产品为提花贡缎、涤棉坯布和纯棉平坯布三大类。1983年确定“以改革为中心,抓质量,促素质,求效益,一年创‘六好’,三年争一流”的办厂方针,制订相应措施。1984年产值2667万元,利润125万元,产品一级以上品率达99.88%,16支纯棉精梳纱获市级“四新”产品奖。1985年着手抓2310名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提高,使全厂60.2%职工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并有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56名。是年完成产值3432.8万元,创利税493.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309.2万元,成为县办最大企业。
  宁波棉毯厂 厂址骆驼镇田胡,地方国营企业。建于1957年,原为宁波市属企业,1982年3月移地新建。原有厂房、设备连同产供销渠道,于1983年7月转让与镇海,沿用原厂名。厂区面积29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45.33平方米,拥有年产50万条棉毯生产设施。主要产品为4甬231、301、423内销棉毯和HF6002、6004和6004C外销棉毯。是年有职工334人,生产棉毯22.8万条,外销4.49万条,年产值151.1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7.75万元。1984年4月完成染色车间技术改造,生产棉毯48万条,完成产值296.82万元,外销产品HF6002、6004棉毯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有职工359人,产值316.6万元,创利税27.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3.9万元。厂区建筑面积14970平方米,主要设备有梳棉机9套、织机16台、散毛染色机2台。
  宁波丝织厂 厂址城关镇,地方国营企业。1975年筹建。设计装置丝织机200台,总投资534万元。1976年4月动工,1979年5月投入试产。1980年底开出丝织机192台,产品纳入国家计划。1983年又安装丝织机8台。1985年有职工975人,产品增至43种,其中H2360仿真丝双绉和H9364、9366丝棉斜纹绸获省新产品奖和优秀设计奖。年产值774.78万元,创利税82.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22.3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7864平方米。主要设备有自动丝织机30台,提花丝织机100台,多臂丝织机70台,络丝机34台计3048锭,拈丝机54台计5400锭,卷纬机21台计420锭。
  镇海围巾针织厂 厂址城关镇,县属集体企业。前身为东河塘街道针织厂,办于1961年,职工32名。1965年职工集资1645元,东河塘街道居民投资586元,购置旧针织横机1台,开始生产粘胶纤维针织衫。1970年改名城关针织厂,时有针织横机20台,半自动手套织机15台,职工70余人,产品为粘胶纤维针织衫、风雪帽和人造毛劳动手套。1974年底并为县棉纺厂针织车间。时有职工120人,针织横机42台。1980年3月重新分离后,定名县针织厂,针织横机增至61台,产品扩至弹力锦纶和腈纶两个系列30多种,有两个品种获省第一轻工业厅、省纺织公司优良产品称号。1981年共生产化纤针织品16万件,产值290.5万元。此后因受产销失衡冲击和化纤产品降价,1983年产值降至101.88万元。1984年1月与围巾厂合并,改名县围巾针织厂。通过生产、经营、分配体制改革,使用“金猴牌”注册商标,发展羊毛衫、兔羊毛衫、膨体腈纶衫、针织童装和膨体围巾等新产品,其中国内首创印花银丝夹色兔毛衫获市纺织工业局优秀新产品奖,兔羊毛一字领女套衫获省旅游产品三等奖。是年产值达497.35万元。1985年有职工382人,产值634.1万元,利税108.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22.7万元。
  宁波湾塘纺织厂 厂址俞范镇,乡镇集体企业。1974年1月由湾塘公社创建,名湾塘棉纺厂,产品为21支棉纱及14支化纤纱。1975年产量分别达116.3吨和16.4吨。1979年起产品增至被单布、劳动布、仿毛花呢和帘子布。1980年改名宁波湾塘纺织厂,全棉产品纳入国家供销渠道。1985年分设县第二丝织厂,共有职工576人,产棉纱129吨,棉布、化纤布、仿毛花呢、帘子布267万米,产值599.9万元,创利税96.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1万元。厂房建筑面积2.17平方米。主要设备有纱锭2000枚,织布机104台,其中1511型布机64台。
  镇海毛纺织厂 厂址贵驷镇,全民与乡镇联营企业。前身为1980年6月为安置下乡知识青年而创办的贵驷公社知青化纤织品厂,当时安置知识青年46人,从贵驷纺织厂调入43人,设备有全铁织机11台,木经纱机、纡子机、劳动车各1台。产品为纯化纤布,当年产量8.97万米,产值29.02万元。1982年9月改名贵驷公社知青毛纺织厂,是年生产维尼纶平布4.06万米,涤纶布1.42万米,12支毛纱16.82吨,产值49.37万元。1983年1月改名县毛纺厂。是年生产涤纶平布3381米,锦纶布9560米,麦尔登呢坯12568米,产值164.42万元。1974年7月升为全民与乡镇联营企业,更名地方国营镇海毛纺织厂。1985年有职工170人,生产12支毛纱290.92吨,13支针织纱61.07吨,呢子坯1.71万米,产值420.1万元,利税138.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2万元。
  第七节 服装
  解放前县内仅个人开设的成衣铺或个体裁缝,无完整服装工业。解放初期各地自发组织缝纫小组。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成立服装社、组,承接来料加工业务。60年代后化纤织物逐渐普及,加工任务增加,乡镇服装厂陆续兴办,开始向生产型转变。80年代起人们衣着更新步伐加快,生产时装和出口服装企业增多。其中镇海服装厂出口服装、华丽丝绸绣服厂丝绸绣服、霞南童装厂儿童服装,以其款式新、质量好优势,受到用户青睐。1985年全县乡镇及以上生产服装企业45家,职工4601人,产值2138.3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3.69%,利税279.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29.8万元。
  镇海县服装厂 厂址城关镇,二轻集体企业。1953年城关镇西长居委会组织缝纫小组,组员5人,承接成衣加工业务。同时,有3名失业工人组成“生产自救”缝纫小组。1954年4月以此两组为基础,组建城关镇缝纫组,人员11名,有旧缝纫机8台,系作价入股。承揽门市成衣加工和为久丰纱厂、宁波百货公司加工饭单、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1956年升格为城关镇缝纫生产合作社,吸收城关个体裁缝50余人带机入社。1959年起服装加工量减少,处境困难,下半年与城关鞋业社、工艺社合并,定名宁波日用品厂,职工150余人。为门市成衣加工和自产自销上山袜及土布工作服。1962年3月恢复服装社、鞋业社、工艺社建制。1973年改名县服装厂。1974年起逐步向生产型转化,1975年转向出口服装生产。经10年努力,成为生产出口服装专业厂。1984年投资80万元进口西服生产流水线和配套设施。1985年有职工241人,产值229.9万元,创利税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3.9万元。生产的衬裤、裙子、睡衣、童装、中服、水手服等产品远销美、法、英、德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第八节 制革
  解放前仅有前店后场加工布鞋、皮鞋的私人鞋店和个体鞋匠。1954年各地组织鞋业生产小组,1956年转为鞋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9月宁波日用品厂设置制革车间,1961年下半年因日用品厂解体分家归属于城关鞋业社,后改名镇海制革厂。“文化大革命”初期,部分鞋业社升为合作工厂,有的转业。60年代末,制革纳入省计划渠道,产量随当地生猪上市量升降而增减。70年代初,全县仅剩镇海制革厂和镇海皮件厂2家企业。80年代初,社会上童鞋需求量增加,曾兴办一批童鞋企业。1985年全县皮鞋年产量达78.18万双,产品多销外地。该年全县有皮革制品和制革企业7家,其中二轻集体2家、乡镇集体3家、个体联办2家,人员586人,产值479.1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0.83%,利税6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7.9万元,产品为皮鞋、皮件服装和皮革。
  镇海皮革厂 厂址城关镇前聪园,二轻集体企业。前身为1954年建立的城关鞋业小组。1956年转为城关鞋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9月合并组为宁波日用品厂制革车间。1961年恢复城关鞋业社。1965年9月改名镇海制革厂,1978年改今名。企业由小到大,逐步形成制革、制底、制鞋“一条龙”生产体系。1985年有职工329人,制革、制鞋设备50台套,产皮革2.67万张,橡胶底18万双,皮鞋16万双,产值275万元,创利税4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2.4万元。厂区占地1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23平方米。
  第九节 造纸
  解放前有少数生产土纸作坊,解放后陆续解体。1968年澥浦石英砂场转产办造纸厂,始有机制纸生产。稍后大碶区水利会办起一家生产部分黄版纸的非专业厂。1985年2厂共有职工262人,产值265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0.46%,利税34.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2.2万元。
  宁波市镇海造纸厂 厂址澥浦镇,乡镇集体企业。始名澥浦造纸厂,1978年改为镇海造纸厂,1985年更今名。产品为50~80克本色包装纸、225克火柴盒板纸和180克瓦楞原纸。1985年有职工239人,机制纸产量3326吨,产值254.6万元,创利税33.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5.5万元。主要设备有1575三缸三网造纸机1台,1092双缸单网造纸机1台,1092单缸单网造纸机1台,ZDC3槽式打浆机1台,ZDC2槽式打浆机1台,JA14米蒸球2只,直径350单盘磨3台,KZLV2-8、2-13卧式锅炉各1台。厂区占地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
  第十节 印刷
  现代印刷业始于1913年,城内贫民习艺所置有脚踏圆盘印刷机。1929年《镇海日报》社内设印刷车间,置4开印刷机2台,解放前夕拆运舟山。抗日战争前县城有杨荣盛印刷所,2名职工,置脚踏圆盘印刷机大小各一。1943年大碶顾德兴纸贳店置石印机1台。抗日战争胜利后,象山镇新印刷所曾一度迁县城南大街,职工二三人。1949年大碶办镇南印刷厂,置3号圆盘车1台。1951年1月大碶又办工人印刷所,有圆盘机2台,后迁柴桥。1956年杨荣盛、镇南、柴桥3厂合并为公私合营镇海印刷厂,后转国营,设备仅脚踏圆盘机7台,切纸机1台,职工19人。主要产品为帐册、簿本、信封、信笺和包装招贴等。1958年11月并入宁波甬江印刷厂,1963年1月恢复原厂。是年有职工33人,4开印刷机2台,圆盘印刷机11台,固定资产原值1.54万元,生产印刷品2442.6万印。1979年职工增至120人,主要设备有4开印刷机3台,方箱印刷机5台,圆盘印刷机12台,鲁林印刷机2台,电化铝和对开印刷机各1台。1985年引进不干胶印刷设备投产,产品获市优秀新产品奖,不干胶保温杯瓶贴获省包装印刷品凸印优秀产品奖。是年有职工151人,生产印刷品12925万印,产值130.5万元,创利税28.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2.5万元。主要设备有卧式印刷机1台,立式印刷机2台,对开印刷机1台,4开印刷机3台,圆盘印刷机10台,方箱印刷机3台,鲁林印刷机2台,四色轮转印刷机1台。
  1978年以后,在城关、骆驼、澥浦、大碶、柴桥、上阳先后办起6家集体性质彩印厂和印刷厂。1985年共有职工408人,完成产值186.2万元,创利税40.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7.4万元。
  第十一节 食品
  食品工业近百年来受市场消费限制,发展缓慢。70年代中后期,产品有酿造、饮料、糕点、糖果、蜜饯、罐头、制茶等7个大类,至1985年共有各类食品工业37家,职工2680人,产值2505.9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4.33%,创利税488.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计1129.9万元。
  酿造业历史悠久,酿酒业坊多面广。酱作早期主要企业有创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的县城李泉昌酱园,创于1838年的骆驼桥盛滋记酱园,创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的县城元记官酱园,创于1924年的县城吴宝和酱园,创于1946年的县城鼎丰酱园,以及创建年份无法查考的县城骏号酱园、大碶三美酱园、柴桥鼎丰酿造厂等。上述企业以生产酱油、米醋、乳腐和酱菜为主,有的兼产黄酒、白酒,故亦称造坊。生产工艺为手工操作,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场,产销直接见面。各企业均重视产品质量和特色。其中规模较大的元记官酱园在县内外设有9处分店,生产“抽油”远近闻名;“贡方乳腐”曾远销香港及南洋各地,年出口量近百吨。盛滋记酱园亦设有7处分店,生产“抽油”、双缸豆板酱、乳酱瓜等产品在宁波一带颇有名气。酿造业虽有盛衰变化,但产销相对稳定。解放前夕,除骏号酱园于1940年遭日军焚毁外,其余各企业依然存在,其中盛滋记酱园在1953年还收并邻近3家小酒厂,扩大酱、酒生产。
  1956年私营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全县酿造业调整布局:城关元记酱园、李泉昌酱园、吴宝和酱园、鼎丰酱园合并,定名公私合营元记制酱厂;骆驼桥盛滋记酱园与团桥一家小酒厂合并,定名公私合营盛滋记酱酒股份有限公司;大碶三美酱园改名公私合营三美酱作厂;柴桥鼎丰酿造厂与供销社所属永兴淀粉厂合并,定名公私合营永丰酒厂。
  1965年7月,元记制酱厂并入镇海食品厂,1980年1月又分析成立镇海酱制品厂,1984年8月改名镇海酿造厂,除生产酱油、米醋、乳腐等传统产品外,增加黄酒、汽酒等产品。盛滋记酱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立新酒厂,并升格为地方国营企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复名盛滋记,仍以生产黄酒和酱制品为主。大碶三美酱作厂于1958年10月划归大碶区供销社,改名大碶食品厂,生产酱制品、糕点,并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糖水橘子、糖水杨梅、清汁笋、油焖笋、糖桂花、醉泥螺等产品,至1985年,已成为综合性副食品加工厂。柴桥永丰酿造厂1959年升格为地方国营企业,1966年10月改名东风酒厂,产品以黄酒为主,兼产白酒。70年代后期,县水稻农场、县畜牧场、各区粮管所及部分生产大队相继办起制酒厂,以烧制白酒为主。80年代中期白酒滞销,经济效益差,大都停产,1985年尚剩县水稻农场、县畜牧场和江南、下邵4家。粮食部门继续利用粮食副产品生产白酒。
  饮料业在镇海起步较晚。70年代中期兴办高塘糖酒厂(后改名县饮料厂),生产桂花汽酒和柠檬汽水。继而镇海食品厂也生产饮料。1981年10月县盐化厂因产品滞销转产啤酒,再投资96万元,于1982年8月建成镇海县啤酒厂,年产啤酒3000吨,1985年增至7000吨。冷饮食品60年代始由镇海冷冻食品厂生产,批发供应全县城乡。70年代后期,沿江沿海兴建一批水产小冷库,并开发冷饮食品生产。此后,冷饮品种逐步增至棒冰、雪糕、冰砖等产品。
  糖果、糕点、蜜饯、罐头业历史较早,各集镇较大南货店均设有糕点作坊。1924年前,城内时春阳、李震大、方一美、耀华、源和5家南北货店和味香居、生春阳、好吃来3家茶食糖果店现产现销糖果糕点。其他集镇也有类似企业存在。1949年5月镇海解放时,城区尚有好吃来、生春阳、恒记、乐华、时春阳、三阳泰、方一美7家。1951年3月公私合营,合并改称城关南北货合营商店,作场部分以生产糕点为主。1956年6月归属中国贸易公司镇海县公司。1958年6月成立国营城关综合商店附属食品厂,1965年7月元记制酱厂并入,1966年9月定名镇海食品厂,翌年升格为国营企业。各集镇食品工业解放后变化较大,至1985年,除大碶食品厂外,尚有骆驼、庄市、贵驷、小港、新碶、柴桥、三山、郭巨等地供销社所属食品厂8家。80年代初乡镇和部门兴办一批食品企业,至1985年共有16家,分别生产糕点,加工蜜饯、蜜饯坯和水果、蔬菜罐头,兼产酱制品、乳制品和冷饮食品。粮食和供销部门还保持一些豆制品加工厂和蔬菜加工厂,这类专业和非专业企业,1985年有5家,其中镇海酱菜厂为生产散装和小包装酱菜的专业厂。
  唐宋时代江南山区就有种茶、制茶业。农业合作化后,茶叶纳入集体生产、集体加工、集体交售轨道。1954年后全面改制红茶,为全省粗制红茶主要产地之一。1980年1月县供销社与柴桥镇联办镇海精制茶厂,厂址穿山岭旁,翌年4月建成,首创镇海精制茶生产历史。占地2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445平方米,固定资产83万元,加工机械47台。1983年改由县供销社独资经营。1985年有职工300人,加工精制红茶计9540担,产值168.7万元,创利税16.2万元。
  盛滋记酿造厂 厂址骆驼镇,地方国营企业。前身为创于1838年的盛滋记酱园,曾有分店7处,产品盛销宁波地区。1985年有职工120人,产黄酒2150吨,酱制品737吨,产值172.45万元,利税52.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7.3万元。
  东风酒厂 厂址柴桥镇,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有职工72人,产黄白酒3500吨,产值220.5万元,创利税90.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1.3万元。
  镇海酿造厂 厂址城关镇,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有职工72人,产酱油1594吨,米醋181吨,乳腐138吨,黄酒370吨,产值69.5万元,创利税18.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6.2万元。
  镇海啤酒厂 厂址上阳乡,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有职工229人,产啤酒7000吨,产值242.1万元,创利税86.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1.5万元。
  镇海饮料厂 厂址高塘乡,乡镇集体企业。1985年有职工123人,产值150.1万元,创利税39.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9.3万元。
  镇海冷冻食品厂 厂址城关镇,县属集体企业。1985年有职工217人,产棒冰877万支,糖果77吨,速冻2369吨,冷藏5093吨,产值101.2万元,创利税38.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1.2万元。
  镇海食品厂 厂址城关镇,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有职工230人,产糕点524吨,糖果406吨,产值247.5万元,创利税15.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6.9万元。
  镇海蜜饯厂 厂址柴桥镇,县供销社集体企业。1985年有职工203人,产果脯蜜饯676吨,调味品1290吨,产值168.9万元,创利税25.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8.6万元。生产的“福寿山牌”金桔饼1983年获省优质产品奖。
  镇海柴桥食品厂 厂址柴桥镇,县供销社集体企业。1985年有职工135人,产值121.7万元,创利税7.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5.9万元。主要产品高粱饴,年产量200吨,1981年曾被评为宁波市最佳产品。
  镇海大碶食品厂 厂址大碶镇,县供销社集体企业。1985年有职工270人,产各类罐头337吨,调味品879吨,蜜饯84吨,糕点172吨,豆制品98吨,白酒32吨,产值245.4万元,创利税2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
  第十二节 家具
  解放前,来自宁海、仙居、黄岩等地木匠在城镇开设作坊或分散个体作业。生产经营形式有前店后场,或代客加工,或上门服务。解放后逐步组织起来,1953年各地建立木业组,1956年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木业生产合作社或合作小组。产品为家具、农具和圆木制品,也承接房屋建筑等木工业务。1958~1961年间木工人员有的划入农具厂,有的加入综合社,城关木业社改为木器厂。以后因木材紧张,居民添置家具不多,各社多数转向为农服务,并逐步向机械、五金、塑料等行业转产。1972年专业生产木器制品的仅剩城关木器厂(后改名镇海县家具厂)和大碶木器厂(后改名镇海县木器厂)2家。在乡镇工业发展中,曾吸收部分手工业下放的技术师傅,办起多家木器家具生产企业。至1985年,全县有乡镇及以上生产家具企业8家,其中二轻集体企业2家,乡镇集体企业6家,职工486人,产值301.1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产值0.52%,利税16.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9.6万元。
  第十三节 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工业起步于60年代中后期,首批产品为工艺简单的塑料鞋底、塑料绳和塑料零杂件及生活用品。1969年7月省水产厅拨款3万元置办镇海渔网厂乙纶单丝抽丝设备投产,1974年镇海塑料厂大批量生产聚丙烯编织袋,1978年9月骆驼镇联勤塑料厂购置1台KS65B型吹塑机生产聚乙烯农用薄膜。
  80年代初,塑料制品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需求量剧增,促进全县塑料制品工业发展。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购置500~3000克注塑机,从事产品开发。至1985年,全县除生产塑料机电产品零件、塑料灯具和塑料玩具企业外,从事其他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尚有57家,职工4903人,产值4260.1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7.36%,利税493.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82.1万元。主导产品有聚乙烯和聚丙烯编织品,聚乙烯渔网单丝与拼线,塑料鞋及鞋料和日用塑料制品。其中聚丙烯编织袋和塑料鞋产量最大。
  镇海县塑料厂为最早生产聚丙烯编织袋企业。1968年投产,1974年起产量大增,常年保持出口量300万条上下。后迅速扩散至乡镇企业,至1985年,全县从事编织袋生产企业有11家,其中二轻集体企业1家,乡镇企业10家。共有职工943人,年产1200余万条,产值884.9万元,创利税60.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80.8万元。
  长石模具塑料厂为首家生产塑料鞋企业。1980年起生产各档全塑凉鞋、拖鞋曾畅销一时。1981年起产地转向郭巨镇,从当地一家二轻集体企业镇海县模具塑料厂,很快发展至9家,产品销往四川、贵州等边远地区。1984年郭巨镇还输出技术,与四川南江县白马镇横向联营。1985年全县有生产塑料鞋企业15家,其中二轻集体企业1家,乡镇企业14家。共有职工1540人,产值1393万元,利税165.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95万元。
  县内塑料制品工业中,以镇海渔网厂和镇海县塑料厂的规模、产品质量、生产效益居首位。
  宁波市镇海渔网厂 厂址城关镇,地方国营企业。始由贵驷结网户于1955年组织渔网加工小组,沿用数百年来手工调麻、结网原始工艺。1958年6月渔网加工小组改名贵驷渔网加工厂,仍以来料加工为主,产品有大捕网、稀网、流网、蟹网、鳓鱼网、鮸鱼网等。业务扩至普陀、嵊泗、岱山等地,月产渔网数万斤。1959年9月与宁波市渔网厂合并,改名地方国营宁波市贵驷渔网厂,分设结网、拼线两个车间和宁波、城关、贵驷、沙河头4个工作组,职工增至230人。1960年开始用棉线代替苎麻结网,并装置手摇拼线车10部,捻线机1台。由于当时生产落后,生活艰苦,职工多自动辞职,减至50余人,同年迁至城关。1963年改名镇海县镇海渔网厂,为省水产厅加工渔网线的定点企业,拼线项目增至棉线、维尼纶线和聚乙烯线。置电动铁木结构捻线车6台,倒纱车1台,拼筒车1台。
  1968年10月省水产厅拨款购置乙纶单丝抽丝设备3套,1969年12月投产,结束长期代加工局面。1970年开发锦纶丝拼线新项目。有职工221人,产值362.48万元。同年,抽丝原料列入部、省计划,1981年列为部直供单位。1978年拥有抽丝机12台,24孔喷头由32孔喷头代替,并增置R811、R812定型设备,单丝各项物理指标超过部颁标准。1980年为适应灯光围捕,辟建处理定型染色车间。其间多项产品获部、省优质称号,其中“群鱼牌”网线质量获1983年省评比第一名,单丝质量获1984年全国评比第三名,6×3乙纶渔网股线也获1985年部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有职工285人,产单丝1009吨,跃居全国第三位。完成产值654.42万元,创利税83.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3.5万元。
  镇海县塑料厂 厂址城关镇,二轻集体企业。前身为1960年创办的城关绳索社。有20余名社员,靠手工生产麻绳和棕绳。1965年后逐步转向渔用塑料制品、农用塑料绳、塑料鞋底和塑料编织袋。1972年改名县塑料厂。1974年移车站路建新厂,为全县首家生产塑料编织袋专业厂,一度与省轻工进出口公司联营,冠以地方国营厂标。1984年从日本引进编织袋生产流水线投产,年生产能力增至2000万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345人,生产塑料编织袋906万条,其中外销338万条,年产值674.5万元,创利税6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03.2万元。厂房建筑面积9136平方米。
  镇海县橡胶塑料厂 厂址郭巨镇,二轻集体企业。创于1956年,1974年定名橡胶制品厂,生产三角胶带及汽车橡胶配件。1982年定今名,生产双狮牌凉鞋、拖鞋和橡胶礼帽,并开发橡胶发泡产品和橡胶配件两个系列。1985年有职工163人,年产值301.9万元,创利税53.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9.9万元,厂房建筑面积4539平方米。
  第十四节 金属制品
  解放前金属制品工业仅为分布城乡的铜匠、铁匠、锡匠、白铁匠等个体手工业户。解放后逐步走合作化道路,大都按产品分类加入机械工业,少数转向其他金属制品。1955年从事非机械产品生产的手工业社和小组4户,个体手工业者45户,从业人员81人,主要产品为铁制农具、匠作工具、铁锚、船钉、炊事用具、铜茶壶、铜面盆、铜脚炉、蜡烛台、铅桶、水勺、白铁水流等生产生活用品。
  1956年后,某些传统产品逐步被淘汰,金属制品生产处于低潮。70年代乡镇工业兴起,金属制品生产除与机械、电器、塑料等交叉产品外,陆续发展玩具、电镀、金属压延、工匠用具、量具刃具、保险箱柜、医疗用具、缝纫机及零件、自行车零件、民用金属制品、文教用品、水暖零件等行业和产品。设于柴桥镇的镇海钟厂曾批量组装北仑牌木壳报时台钟,产品部分纳入商业收购渠道。1980年11月,县社队企业管理局组织37家乡镇企业生产S81型16″“招宝山牌”伸缩型自行车零件,成立县自行车工业公司为总装厂,共生产、销售10420辆。因市场变化,先后于1981年和1983年6月停产。
  1985年全县有金属制品企业76家,职工5896人,产值4629万元,占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总产值8%,利税867.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66.3万元。主要产品为玩具、电镀、缝纫机及零件、保险箱柜和金属压延。
  玩具制造业(含非金属玩具)为镇海特色产业之一。始于1972年,城关五金船业社生产双头摇铃、吉他琴和跳蛙、跳兔等马口铁彩印玩具。1973年4月改名县玩具厂。1979年后又兴办和转产县玩具元件厂、县玩具三厂2家二轻集体企业及一些乡镇企业。1985年全县玩具生产企业共12家,其中二轻集体企业3家,乡镇集体企业9家。产品按原材料分全铁制、全塑制和铁塑制,按性能分电动式、机动式和手动式,企业有全能型、元件型和装配型。共有职工950人,产值671.8万元,利税77.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82.5万元。
  电镀业主要分布于甬江以南沿海靠山乡镇。1966年前大碶镇曾有居民会办电镀厂,后撤并转业。1969年10月塔峙新路村创办电镀厂。1978~1982年办厂最多。1985年全县有乡镇办厂9家,部门办2家,共有职工1184人,产值617.3万元,利税109.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25.9万元。另有村办电镀厂7家。塔峙乡办镇海县电镀厂为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三废”处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企业,1985年有职工278人,产值196.1万元,创利税52.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2万元。
  缝纫机及零件生产企业,1985年全县共8家,其中二轻集体企业1家,乡镇集体企业7家。职工678人,产值579万元,利税17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52.6万元。设于郭巨镇的二轻集体企业宁波工业缝纫机厂,首家生产整机,产品三线包缝机纳入省计划渠道,年产量3500台左右。其余厂均生产缝纫机零件,规模较大的为庄市镇县金属制品厂和临江乡县工业缝纫机零件厂。以上3家企业1985年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80%。
  保险箱柜生产始于1978年前后。首家生产企业为设于柴桥镇的二轻集体县钣焊机械厂。未几在近地乡镇企业、部门企业和驻军家属企业中扩散,柴桥镇成为全县保险箱产地,年产量5000只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1985年共有企业5家,职工500人,产值448.4万元,利税86.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9.7万元。
  金属压延生产主要为压铸、轧钢和拉丝。1974年县金属铸品厂始生产铝压制品,后改为二轻集体企业县金属压铸厂。1984年县拆船公司利用废钢废铜,创办县冷作轧钢厂和县铜材厂,开展热轧钢材和铜材拉丝生产。在此前后,临江、柴桥、白峰等乡镇也兴办3家拉丝厂和金属加工厂。1985年全县共有企业5家,职工384人,产值658.3万元,利税321.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27.4万元。另有江南、邬隘、霞浦、紫石等乡镇村办企业5家。其中1981年创办的紫石岭下铝材厂,年加工达3000吨,1985年有职工158人,产值424万元,利润5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5万元,为全县村办骨干企业之一。
  宁波玩具厂 厂址城关镇,二轻集体企业。原为建于1956年的城关五金船业生产合作社,租用民房150平方米,设备仅有仪表车床10台,台钻1台,以修理、制造木质农船为主,兼营小五金加工。1972年开始生产双头摇铃、吉他琴、跳蛙、跳兔等马口铁彩印玩具。1973年改名镇海县玩具厂,1985年又改为宁波玩具厂。产品按机芯分有惯性、发条和电动三大系列,品种增至发火玩具枪、发光莲花盘、玩具汽车、玩具火车和各种动物玩具。是年有职工182人,产值191.3万元,创利税2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00.2万元。
  镇海金属压铸厂 厂址庄市镇,二轻集体企业。前身为庄市绳索社,建于1956年。1976年与庄市建筑社和铁器五金社合并,改名县金属制品厂,主产铝压铸品,兼产铁器和小五金。1985年改今名,有职工194人,产值143.8万元,创利税17.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6.2万元。厂房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第十五节 农副产品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有碾米、磨粉、榨油、轧花、制糖和饲料加工等。
  碾米业起源于私营米商开设的作坊,使用木砻、石臼等古老工具,加工大米销售。1915年大碶俞某在汤家桥开设机器轧米厂代客加工。1922年新碶头公大祥米厂老板合股开办机器轧米船“晋大号”,流动代客加工大米。1925年曹莘畊集资在柴桥开设昭明米厂;同年3月楼文星集资兴办骆驼敦丰米厂。轧米船还流动到鄞县、奉化、慈溪、余姚等县农村碶镇海沦陷后,柴油中断,碾米业受到很大打击。抗战胜利后,碾米业局部恢复。大碶地区碾米业公会有会员30户,其中轧米船16户,有船21艘,拥有直式、卧式单缸柴油引擎333匹马力。至解放前夕,全县共有碾米业101户,其中轧米船17艘。
  1951年全县碾米业81户,其中轧米船19艘,固定资产折人民币29万元,从业人员374人。使用砂砻、米机、大竹筛、木风箱等工具,以柴油引擎为动力,自营或代客加工,后多承接国家委托加工任务。1954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碾米业过剩,1955年缩减至33户,其中由22军后勤部移交的国营镇海米厂1户,地方国营柴桥电米厂1户,合作社形式集体经营3户,公私合营5户,私营21户,生产自救2户。1956年2月社会主义改造时,29户私营米厂归并为骆驼、长石、庄市、长山、大碶、霞浦6个公私合营企业,3户合作社形式集体经营米厂并入柴桥电米厂。是年底,粮食加工业(含粉坊)共有职工358人,产值118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1.02万元。生产设备有电动机15台,煤气机4台,柴油机25台,砂砻54台,直、横式米机64台。1957年起分散在农村的21个加工车间下放农业社,随车间下放人员39名。60年代中期,各公私合营企业向全民所有制过渡。1957年以后农村社、队普遍办起粮食加工厂,国营米厂转向为城镇居民口粮加工服务,同时利用副产品开发综合利用。1970~1985年累计生产毛糠油2337.03吨、白酒4971.62吨、植酸钙及副食品1992.93吨。1985年全县有国营米厂4家,职工311名,年加工大米45868吨,产值1848.4万元,创利税5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7.2万元。主要设备有高速除稗机1台、砂盘砻谷机4台、胶辊砻谷机4台、平转谷糙分离筛7台、吹式比重去石机8台、筛选去石组合机4台、砂辊碾米机12台、电动机245台计1109千瓦。原粮、成品粮输送实现自动化。
  磨粉业,民国前各集镇磨坊多用人力或牛力,面粉供店家制面出售。民国后,随着沪甬等地机制面粉厂开设,磨坊业衰落。1928年县人郑衍昌投资在骆驼桥开办裕源磨坊,工具为牛5头,石磨2部。1937年改用电动机拖石磨,1946年又改用钢磨。其他集镇也有少数磨坊,至1949年解放,全县尚有裕源、和生、穗兴、叶大利、虞源顺、张德利、张合兴、陈裕兴、义和生等13户。一般雇有职工三四人,用石磨生产统粉、鲜麸、切面、长面和代客加工。裕源粉坊当时规模最大,从业人员6人,置有电动机2台,钢磨2台,与打麦车配套,1952年产面粉59吨。1956年并为公私合营骆驼第一米厂面粉车间。其余磨坊归口供销部门,并逐步分并于其他行业。1968年骆驼米厂撤销面粉车间,镇海米厂改建为镇海面粉厂,为全县唯一面粉生产企业。1985年职工69人,产面粉7091吨,产值307万元,创利税12.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6.2万元。
  榨油业系季节性加工业,称油坊或油车。以石碾、木榨为生产工具,代客加工。贵驷桥源茂油坊开设于清同治九年(1870)。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外地油源中断,农村扩大油菜种植,小油坊增加。1949年全县有油坊和油车29户,除霞浦禾丰油坊已使用榨油机外,其余均系木榨、木榔头简易设备。1951年全行业资产总值折人民币31517元,从业人员86人,年加工食油192.6吨。1956年公私合营时,江南地区6家油坊组成公私合营江南油厂,江北地区3家油坊组成公私合营江北油厂。1967年6月两厂升格为全民企业。1971年更新设备,改置95型榨油机,炒籽锅改用蒸炒锅,实现机械化生产。70年代初江北油厂试行浸出法制油新工艺,建成日产15吨罐组式浸出车间,1981年新置ZT200型平转设备一套,ZT200型高料层蒸烘机一台,饼粕残油浸出率5%左右。江南油厂于1974年利用油脂下脚作原料,研制成功并批量生产硬脂酸钡、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铝等油脂化工产品。1978年6月更名为镇海县江南油脂化工厂。1985年2家国营油厂共有职工172人,年生产植物油3346吨,产值746.2万元,创利税62.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7.6万元。80年代初,在城关、湾塘、大榭、上阳,由乡镇和部门办起4家油脂加工厂,共有职工116人,产值52.6万元,利税16.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4.6万元。
  轧花业与当地植棉历史并存,是季节性加工行业,分布于棉区附近集镇,以前用脚踏或牛拉轧花车为工具。1933年澥浦阜昌兴轧米厂购入日本制绞花车2台,代客加工。1947年镇海县农会向上海善后救济总署购入一批柴油机和绞花车,在棉丰、棉海、殿跟3地开办轧花厂,置有柴油机3台、轧花机18台,日产1000余公斤。镇海解放后,轧花业归属县供销合作总社。1951年8月归并私营轧花业和接收旧棉产合作社遗留设备,创办8家棉花稻谷加工厂。此后稻谷加工划归粮食部门,棉花加工企业几经调整,1965年保留贵驷、新碶、梅山3家加工厂,年加工棉花7~8万担。1982年后县内棉花产量锐减,任务不足,1985年尚剩贵驷、梅山2家,职工259人,产值520.5万元,利税16.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3.4万元。
  制糖工业与镇海种蔗历史同步起落。1971年为缓解食糖供应紧张,划出部分棉地引种糖蔗2200亩,糖蔗产量1966吨,用土设备加工土红糖,并利用副产品酿酒,镇海制糖始于此。1973年扩大种植至4300亩,产量19185吨。糖蔗产量剧增,促进制糖工业发展。1973年共办土糖厂12家,其中国营县棉花良种场办的1家,公社办7家和临江东风大队、湾塘棉丰一、二、三队办4家。当年生产土红糖944吨。1976年起糖蔗面积迅速减少,糖厂也陆续停业。1979年全县糖蔗减至800亩,产量2080吨,12家土糖厂只剩霞浦和临江东风2家,产土红糖155吨。1980年起全县停种糖蔗,2家糖厂亦停产。
  饲料工业,最早由郭巨公社水产品加工厂生产鱼粉,其余均以粮食加工副产品直接用作饲料。农家所需饲料多为自给自足,商品率不高。80年代初,农村专业畜牧场、养鸡场和养猪、养鸡、养鸭、养鱼、养兔等专业户增多,推动商品饲料生产发展,首先创办全民企业骆驼饲料厂,以后大碶镇、河头乡亦办集体企业饲料厂各1家,俞范镇村办鱼粉厂1家。1985年全县共5家,职工92人,产值183.3万元,利税4.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6.6万元。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