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48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发展
分类号: F427.55
页数: 6
页码: 491-49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汉代时期,该县已有烧窑业,并出土汉墓中有陶器。民国时期工业多为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业作坊。解放后工业发展受到国民党飞机轰炸及经济形势严峻的影响,但经过改革和转变,工业逐渐恢复增长。
关键词: 汉代烧窑业 民国工业 解放后工业

内容

第一章 发展
  汉时,县境内已有烧窑业,出土汉墓中有罐、壶、瓶、杯、井圈等陶制器皿,墓葬亦均以青砖砌造。70年代在汶溪小洞岙发现保存较完好的中唐晚期青瓷窑址以及神钟山、何家园等唐窑址,当时瓷器质量已较精美。唐中后期,水道交通和渔业发展,造船业兴旺。北宋时,招宝山下明州“第一码头”旁建有大船厂,造船技术达当时先进水平。宋时澥浦镇、江南市的兴起,明时县城南门外的开拓,均与海运、渔业、造船业发展相关连。传统食品加工酿造业也有较长历史,清代后期,元记、三美、盛滋记等酿造坊和源茂油坊均具一定生产规模。由于长期来受封建经济制约,清以前皆为手工业生产。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业
  1912~1949年县内工业多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作坊和个体工匠,近代工业始于民国初期。1912年县城办贫民习艺所,艺徒40名,置金工、印刷、染织等机械;1913年樊棻集资创建公益布厂,有人工织布机300台,工人300余名;1915年李乐峰、李酉峰等兄弟4人在东河塘开办镇益布厂,有木质布机24台,职工60余名,3年后歇业;同时大碶人俞某在汤家桥首办机器碾米厂后,机器轧米普及。1922年傅宗耀等集资兴建明明电灯公司于招宝山麓,有35千瓦蒸汽机发电机3套。1928年全县从事工业者约占男性总人口7%,且以手工业工人为主。新型工厂仅纺织(公益布厂、振华绸厂)、发电2项。1932年统计,县内年产细、粗布2万匹;镇海、敦丰和昭明3发电厂拥有发电机组计170千瓦;各酿造厂年产黄酒279万斤。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后,镇海屡遭日军炮击、轰炸,电厂闭歇,各业凋敝。1941年,镇甬工商业者利用当地棉花、烟叶资源,购买旧机器设备,开办茂丰、长丰、立信3家小型纱厂以及长生烟厂,并在龙山、澥浦、邱王、霞浦、柴桥等地分设7家手工生产小烟厂,团桥亦曾开办小型大新毛巾厂。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1949年镇海解放,县内工业有轧米、磨粉、榨油、制酱、酿酒、茶叶、糖果、晒盐、成衣、弹花、串棕、绱鞋、髹漆、箍桶、钉秤、刻字、锯板、造船、竹、铁、船、石、铜、黑白铁、泥瓦作等加工业、作坊和个体工匠,近代工业仅久丰纱厂1家,纱锭6224枚,职工462人。
  第二节 解放后发展与改革
  解放初期,由于基础薄弱,原料紧缺,且又屡遭国民党飞机轰炸,工业处境艰难。经两年努力,1952年全县工业企业177家,人员934名,产值1159万元,比1949年增长294%,年均递增57.97%。工业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变革生产关系和提高生产力水平。1956年全县手工业基本实现合作化,私营工业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社会主义经济成份在工业中取得绝对优势。1957年全县工厂企业167家,与1952年相比,全民(含公私合营,下同)企业从6家增至31家,集体企业从无到有,计134家,私营和个体企业从171家减至2家;从业人员和职工总数5927人,其中全民、集体企业职工5915人;工业总产值2182万元,比1952年增长88.27%,年均递增13.49%。全民、集体工业产值从1952年112万元增加至208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从5.13%提高到95.65%。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全县“大办钢铁”、“大办工业”,村村办厂,处处“冒烟”,社办工业(1984年改称乡镇工业)应运而起。1958年末,工业企业从上年167家增至318家,职工从5927人增加至14959人,工业总产值从2182万元增至2744万元。“大跃进”未按经济规律办事,多数新办企业缺乏基本条件,仓促上马,未几陷入难以为继困境,造成人力物力大量浪费。1959年起经济形势日趋严峻,根据“保一批,转一批,停一批”原则,新办企业大批下马。年末,工厂企业减少158家,职工总数减少4786人。1960年9月镇海唯一大厂久丰纱厂迁往余姚,工业基础进一步削弱。1962年工业总产值仅1971万元,比1957年下降9.67%,5年内平均每年负增长2.01%。
  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同时执行《工业七十条》和《手工业三十五条》。在所有制方面实行“退赔”政策,恢复企业原来隶属关系,“大跃进”时上升下放的手工业社、组大都归队,恢复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体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恢复传统手工业和轻工业产品生产,增加小商品花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1962年全县手工业系统生产各类小农具35.75万件,数量和质量超过1957年水平。在整顿企业基础上,精简职工2604人,“大办工业”时抽调的部分农民重返农村。1965年全县工业生产基本恢复正常。年末,社办及以上工业182家,职工7961人,完成产值2804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2.82%、34.32%和34.36%。
  “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无政府主义泛滥,派性斗争不断,影响正常生产。197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虽达4534万元,比1965年增长52.3%,年均递增8.78%,但全民工业年均递增仅1.41%,大集体工业年均递增6.88%。社、队办工业有所发展,社办工业产值年均递增93.12%,队办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3.19%。
  70年代初,社会环境有所改善。国家在镇海布点建设一批交通、能源项目,县内亦先后建成化肥厂、盐化厂、制药厂、汽车电器厂、电子元件厂等骨干企业。社办工业悄然发展壮大,自成系统,工业生产结束10年徘徊。1975年全县社办及以上工业企业264家,职工25714人,比1970年增87家、13681人,其中全民企业增6家、778人,大集体企业增23家、5774人,社办企业增58家、7129人;工业总产值10924万元,比1970年增148.49%,年均递增20%,其中全民工业年递增11.49%,大集体工业年递增27.18%,社办工业年递增26.39%,队办企业年递增18.47%。
  1979年起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1980年全县社办及以上工业企业达509家,职工44606人,分别比1975年增254家、18892人,工业总产值20592万元,比1975年增长98.96%,年均递增14.75%。新建的镇海水泥厂、镇海丝织厂先后投产,填补镇海2项产品空白;有条件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转轨变型为41个合作工厂;以机械、金属加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开始向轻纺工业转变,1980年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三分之二。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社办和队办工业大发展。1980年全县社办工业企业增至394家,职工30308人,产值9484万元,比1975年127家、11959人增加32.23%、39%、26%,占全县工业总产值37.5%,比1975年22.82%提高14.68%。队办工业企业发展至508家,职工21312名,产值4699万元,比1975年增长397.25%,年均递增37.82%,占全县工业总产值18.58%。
  1984年10月后开始建立、完善各种形式经济责任制。全民、大集体企业逐步实行工资总额同实现利润挂钩上下浮动办法,乡镇企业全面推行“一包五改”措施:建立、健全经济承包责任制,改厂长责任制为选聘制,改职工固定工资制为计件、浮动工资制,改职工调配为招考合同制,改封闭式半封闭式经营为开放式经营,改“官办”为民办,企业有充分自主权。进一步打破企业吃国家、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局面,促使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转变,投入市场竞争。1981~1985年新办各种不同所有制、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类型的乡镇及以上工业企业332家,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535家,其中新建、改建、扩建镇海棉纺织厂、镇海毛纺织厂、镇海啤酒厂、镇海精制茶厂、镇海液压马达厂和接收宁波市移交的宁波橫毯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新增乡镇及以上企业如工19690人,村办企业职工16820人。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总数1892家,职工总数102428名。部门工业冲破传统归口框框,许多经济部门、社会事业部门先后兴办一批工业企业、校办企业、侨办企业,各种形式小集体企业得到新发展。通过设备技术更新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老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也有扩大,形成以国营工业为骨干,乡镇工业为支柱,二轻和部门集体工业为两翼,纺织、机械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78583万元,比1980年增长210.72%,年均递增25.45%。其中乡镇及以上工业产值57872万元,比1980年增长181.04%,年均递增22.96%;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20711万元,比1980年增长340.75%,年均递增34.54%。1985年占乡镇及以上工业产值95%的788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8853元,实现利润7303万元,缴纳税金5469万元。年末固定资产净值12625万元。
  工业管理机构解放初期有县人民政府工商科、计划科,1952年4月至1955年,一部分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按行业分别由县供销合作总社、中国贸易公司镇海县公司、中国粮食公司镇海县公司等部门代管。1956年1月成立县手工业社联合社(简称县手工业联社)。1958年6月成立县工业交通管理局,统管全县国营工业和手工业。1960年上半年划属宁波市时,在原县辖区内成立城关、骆驼、湾塘、长山、大碶、柴桥、郭巨(简称一镇六区)7个手工业办事处和个体手工业管理委员会,1964年3月改为手工业管理委员会和手工业劳动者协会。1978年10月建立县社队企业管理局。1980年7月建立城关、骆驼、湾塘、长山、大碶、柴桥、郭巨7个社队企业办事处,各公社先后成立工业办公室,形成两级三个层次管理网络。1981年6月成立县二轻工业局,与县手工业联社合署。
  1985年全县工业企业主管部门有工业局、二轻工业局、乡镇企业管理局、商业局、供销社、粮食局、农林渔水局、交通局、城建环保局、民政局、供电局、物资局、农机总站、建筑总公司、校办企业公司、华侨企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经济技术公司、多种经营公司、拆船公司等20个,构成多元化工业管理格局,并形成两个层次管理体制。第一层次为综合管理部门,有计划经济委员会、劳动、财税、工商、统计、物价等局;第二层次为企业主管部门。乡镇企业生产经营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由县乡镇企业管理局和各乡镇两级管理。其余全民、集体企业均由归口部门直接管理。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