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海塘 江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32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海塘 江塘
分类号: F426.9
页数: 13
页码: 443-455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镇海县的海塘江塘建设情况。分别讲述了海塘和江塘的修建历史和现状,着重介绍了海塘和江塘的标准建设情况,包括建设标准、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文
关键词: 海塘 江塘 建设情况 镇海县

内容

第一节 海塘
  江北海塘
  江北海塘始筑何时,无考。据旧志载,唐乾宁四年(897)始筑治城时已“负塘而筑”,当已有后海土塘(《重修镇海后海塘记》),塘起巾子山。宋淳熙与嘉定年间改建石塘,续筑土塘延伸至东管乡二都(今棉丰村附近)。据嘉靖《定海县志》记,灵绪塘长2000丈,已筑至今湾塘村附近。清康熙十五年(1676),浚河挖土筑塘至澥浦。后海(石)塘、灵绪塘(又名万弓土塘)为当时江北第一线海塘。
  1970年江北地区10个乡镇联合兴建江北围塘(后称镇北塘)工程。1977年合拢后,后海塘、万弓塘,以及20年代所筑大小北浃塘、楼家滩塘、刘家塘,40年代所筑合记塘、周家塘、千弓塘、力生农场塘(后为棉场塘)、民生塘(后为新棉场塘),60年代所筑临陆、棉场、棉丰、棉海等“四清”塘和向阳塘俱成内塘。
  现江北第一线海塘自西而东依次为澥浦跃进塘、岚山海涂水库塘、镇海石化总厂护厂堤、镇海发电厂三期灰库塘、二期灰库塘、镇海港区防浪海堤。
  后海塘 东起巾子山,陆续延伸至东管乡二都。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县令唐叔翰等仿钱塘江例,叠石栻塘岸602.5丈。嘉定十五年(1222)县令施廷臣等续增栻石塘520丈,置永赖、海晏(俗称沙头庵亭)两亭,石塘尽处续筑土塘360丈。明洪武二十年(1387)拓建定海县城,巾子山至西城角段城塘融为一体。
  后海塘几经激浪怒潮冲击崩圮,多次修葺。清乾隆十三至十五年(1748~1750),县令王梦弼倡导,改建旧塘1100余丈,将顶冲之576.5丈改建为夹层堵缝镶榫石塘,北城下部分336.5丈于回浪石后嵌砌路石一道,与护城石槽口相扣;城角迤西240丈无城可依,于回浪石上加叠3尺,收分至顶,铺宽路石9尺,后筑土戗5尺。道光十七年(1837)七月飓风,土石两塘溃决数百丈。道光二十八年(1848)春,官民合力,绅富捐资,设海晏、慎泰、永安、西城等修塘局,补修夹层旧石塘800余丈,单层改夹层石塘230丈,近范家村(今俞范)一带,改建夹层石塘163丈,近万寿庵(今后施)一带,土塘改单层石塘163丈。1921年(民国10年)秋,台风巨浪冲塘极危。县知事盛鸿焘邀集绅商共组塘工协会,翌年利用华洋义赈会余款重修石塘1020丈至包家路,建庆安、鸿福两亭于塘上,修土塘3400丈,耗银13.88万余元,1923年8月告成。1931年遭飓风,新修石塘罅漏迭出,土塘坍塌10余处(指万弓塘段)。县水灾善后会召集七区士绅,于11月组建塘局开工修塘,1934年7月告成。总计修塘用银币5万余元,修路银币5000余元,筑亭银币3000元。后海塘经此二次续修和解放后多次维修,至今完好。1989年12月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绪塘 今名万弓土塘,起东管二都至灵绪二都,原长2000丈,高8尺,阔15尺。康熙十五年总镇牟大寅集民夫浚塘河,以土筑塘至澥浦,长3390丈。塘屡遭风潮冲击溃决,1921年修葺,耗银29800元,1931年又耗巨资重修加固。清末民初万弓塘外滩涂淤涨,逐段围堤垦殖,自北至南有大小北浃塘、楼家滩塘、刘家塘、植学公司塘、陈伯刚塘、陈大福塘等,万弓塘成为内塘。1963年冬,湾塘水利会疏浚万弓塘河,为免塘身开裂脱坡,挖低塘身1米。1976年浙江炼油厂建设岚山水库,利用万弓塘身改建成石岚公路。
  澥浦跃进塘 一线海塘,东起澥浦山风尖兜,长1900米。1968年5月建立觉渡公社围塘指挥部,1972年10月堵口,1975年基本建成。塘区面积1600亩。1979年8月第10号台风冲决4处共60米,当年修复。1980年划南塘860米建县棉花良种繁育场,北塘1040米建觉渡公社农场,中隔直塘。1981年14号台风侵袭,全塘咸潮涌入。1982年起全线进行标准建设,南塘完成土方7000立方米、石方2500立方米、砼31立方米,投资2.5万元;北塘完成土方计8300立方米、石方3800立方米、砼37.4立方米,投资4.14万元。
  镇北塘 初称江北围塘,起澥浦大闸东岸,迄招宝山北麓,长12.8公里。1970年成立镇海江北围塘指挥部,并在岚山设分指挥部,由江北10个公社联合从招宝山、岚山两处同时抛石筑塘,至1974年底,招宝山段抛石达石塘下,岚山段抛石抵五星闸,并将已围成的5130亩和3284亩土地转让予镇海建港和浙江炼油厂,工程由两单位续成。1977年南北合拢,所围土地归大工业单位使用。
  岚山海涂水库海塘 一线海塘,系镇北塘组成部分,浙江炼油厂加固。其一期水库海塘起澥浦闸至五星闸,长2800米。塘高6米,顶高程吴淞标高(下同)7.8米,蓄水量840万立方米,塘型斜坡式,朝海面砌石护坡;二期水库海塘续向东南延伸,长1250米,结构与一期同。蓄水量400万立方米。
  镇海石化总厂护厂堤 一线海塘,续建于江北围塘规划塘线基础上,起岚山二期水库,至新泓口北塘角,长1622米,为副业基地塘区。新泓口出水浦建交通桥1座,3孔,载重为汽10拖75。自桥南向东至棉丰闸出水浦,长760米,为5号塘区。越棉丰闸出水浦建涵洞1座,净孔径3米,续向东南至红旗闸出水浦北,长800米,为6号塘区。跨红旗闸出水浦,建排水闸1座,净孔3米。续向东南至工农闸出水浦北,长810米,抛石高程4.2米,为7号塘区。再向东南延伸至石塘下与镇海港后海海塘相接,长为1426米,抛石高程4.2米,为8号塘区。1989年后镇海发电厂于塘外建三期灰库,7号、8号塘成内塘。
  镇海港后海港区海塘 起石化厂8号塘区,至招宝山北连防浪海堤,长2910米。前身系1970年江北围塘时建,镇海发电厂二期灰库海塘建成后该塘成为内塘。
  镇海港区防浪海堤 一线海塘,起后海港区海塘东北经虎蹲山延至大游山,长3250米。1974~1980年建。系挑浪式防波堤浆砌块石钢砼护面,堤高3.0米,堤顶高程8.5米。镇海发电厂二期灰库建成后,虎蹲山至招宝山段1525米成内塘。
  镇海发电厂二期灰库海塘 一线海塘,位镇海港区防波堤外,东起虎蹲山麓,止于石塘下,全长3486米。1984~1988年10月建,完成石方47万立方米、砼500立方米,投资1900万元,围涂面积2520亩。
  镇海发电厂三期灰库海塘 一线海塘,位镇海石化总厂护厂堤7号、8号塘区外,东距二期灰库西塘角70米,西与石化总厂7号塘相连接,全长3772.64米,塘高5米,加钢砼防浪墙高3米,墙顶高8.5米。可供堆灰面积1457亩。工程石方65万立方米、砼6500立方米,概算工程费2865万元。1989年3月开工,1993年7月竣工。
  临陆四清塘 起石塘下后海塘外,西北至原镇海县棉场塘南,全长2130米,中段建排水碶闸1座,孔径2.5米。由临江公社和城关镇海陆一、二、三大队于1964年联合修建。1970年江北围塘后成为内塘。1974年后,部分塘区被大工业单位征用。
  棉场四清塘 起县棉场工农闸北,西北至棉丰四清塘,并有直塘相隔,长2380米。中段置排水闸1座,孔径2.5米。1964年县棉场出资兴建,围地面积640亩。1970年江北围塘后成为内塘。1974年建为镇海石化总厂厂区。
  棉丰四清塘 起县棉场四清塘北角,西北至新泓口出水浦南,长1480米,1964年棉丰村建,有排水闸1座,孔径2.5米,围地面积592亩,1974年后部分为镇海石化总厂征用。
  棉海四清塘 起新泓口出浦北,至向阳塘南角,折南与千弓塘连接,长2200米,1964年棉海大队建。围地面积792亩。中段建排水闸1座,孔径2.5米。
  向阳塘 起棉海四清塘北角,北至楼家滩塘南,长1010米,1976年建。围地面积237亩,在棉海四清塘北直塘和向阳河中各建节制闸1座,孔径均为2.5米。
  大小北浃塘 起岚山南麓,东南至五星闸北,长2390米。1924年由慈溪观城胡长根出资围成。1949年遭6号台风冲毁,由龙山区群众修复。1950年后多次拨款护坡固脚,加固涵闸。1970年江北围塘后成为内塘。
  楼家滩塘 起五星闸南,东南至千弓塘北角,长1570米,民国初沙河楼其梁出资围成。1949年遭6号台风冲毁,龙山区群众负责修复,险要地段砌石护坡。1970年江北围塘后成为内塘。
  千弓塘 起楼家滩塘,南至三管瓦洞排水泓北,长2280米。1946年由棉海、南泓村集股联围,围地面积814亩。1949年7月遭6号台风冲毁,公安部门重建加固。1956年遭12号强台风袭击,塘坡剥蚀严重,由庄市区群众负责在外坡铺设石板防冲,内坡植芦竹,加强岁修养护。1964年棉海四清塘建成后成为内塘。
  刘家塘 起楼家滩塘南之海登闸,东南至新泓口出水浦北,长2150米,贵驷桥刘姓合股于1925年围成。
  合记塘 起南泓三管瓦洞南,东南至新泓口出水浦北,长1300米。1940年由南泓村就近农户集资兴建。
  周家塘 起新泓口浦南接合记塘,东南至棉丰村大道,长1100米。1940年施周陈村集资兴建。
  棉场塘 起棉丰村周家塘南,东南至俞范双边泓北,长1900米。1940年力生农场围建,面积768亩。1949年遭6号台风冲毁,1951年宁波专署接办,1957年拨归镇海,建县棉场。今塘区土地建为镇海石化总厂厂区。
  俞范棉场塘 起俞范双边泓南,东南至沙头庵与后海石塘相接,长1850米,围地面积498亩。前身为始建于1947年之民生塘,1949年遭6号台风摧毁,1950年由劳改队修复并兴办棉场。今塘区建有镇海石化总厂进厂铁路。
  江南海塘
  江南海塘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为鄞令,在穿山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碶。后人颂德称荆堤、荆碶,堤起孔墅岭下河头焦,向东南经大碶、石湫,折东经陈华、霞浦抵穿山,长约15公里,清乾隆《镇海县志》称王公塘。后因续建外塘多道,王公塘遂为官塘大道。以王公塘为依托之千丈塘,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县令何愈任内筑,起长山碶(今名大碶)至陈华浦通山,长10余公里,中建贝家碶、杨家碶、小山碶和通山碶;金公塘,起大碶北毕家碶,北至八凤洋五龙汊,长约5公里,明嘉靖二十四年县令金九成筑;石高塘,南与王公塘相衔,北接莘公塘,明建。清雍正八年(1730)穿长场盐大使耿昭需准许盐民围堤公垦,遂筑永丰塘。始算山碶跟,东至林大山西麓,后又续向东南至蝣蛄山碶,横亘20公里。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二年(1901~1906)间,又在其外西起算山碶,东至镇东碶之间筑久丰西塘、东塘、穗丰塘、余丰塘、新穗丰塘,永丰塘遂成内塘,为县城抵新碶、下洋地区之通道。现江南西起金鸡山东麓,东至穿山碶的第一线海塘依次为沙湾塘,浃水大闸塘、钳口门塘、沙头塘、青峙塘、蒋家塘、原油码头塘、算山塘、新碶西塘、新碶东塘、霞浦五七塘、养志塘、大湾塘。郭巨海塘,明成化十二年(1476)巡海副使杨瑄筑于千户所城东北。穿山半岛和大榭、梅山之海塘,始建于清初及道光、光绪年间。
  小港浃水大闸塘 一线海塘,原为小港盐场塘,1962年建。自小浃江东至牯牛岭下,计长1250米。其中海塘约800米,江塘450米。外塘为石塘,高程8米。1967年新建浃水大闸时加固。1980~1984年8月按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设计加固,完成石方11179立方米、土方8089立方米、砂石方1862立方米、砼52立方米,耗资50954元。加固后塘顶标高6.5~6.6米,防浪墙顶7.5米,塘面宽2.5~3米。1987~1989年11月,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外移浃水大闸塘400~500米,长1381米,塘面高程7.2米,防浪墙高1米,塘顶高程8.2米。
  浃水大闸塘内,旧有义成塘,在黄瓦村北,长300丈,光绪五年建。蚶岙塘长500米,乾隆年间建。中央塘,在港口村。并庙塘、笠山塘今俱废。
  小港沙湾塘 一线海塘,自金鸡山至小山头,长1900米,塘顶高程6.0~7.2米,清光绪十一年(1885)始建。1981年小港乡政府创办砖瓦厂时重建加高。1984年后划归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其保护塘。
  青峙沙头塘 一线海塘,位小港沙头村西北、炮台山东,全长810米。该塘工程质量较差,多次修复加固,仍经不住高潮台风冲击。1987年对720米薄弱地段进行加固处理,防浪墙顶标高6.8米,面宽0.7米,100号细骨料砼压顶,塘面标高5.8米。完成工程砼30立方米、采石2930立方米、砌石3134立方米、土方787立方米,经费4.2万元。
  青峙塘 一线海塘,自青峙碶至小沙场,长1460米,1970年建。1981年受台风多处冲缺修复,1983年10号台风侵袭时再次倒塘。1983年12月至1985年5月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7.26米,塘身砌体6.2米。完成土方2425立方米、砌石9595立方米、抛石2667立方米、砂石4207立方米、砼58.13立方米,投资6.78万元。塘内旧有青峙沙塘,长600余丈;永宁塘,筑于光绪二十九年;永靖塘,长约200丈,筑于光绪三十年。今俱废。
  小港蒋家外塘 一线海塘,位青峙蒋家村北面沿海,长582米。1986年4~12月加固,防浪墙顶高6.96米,塘身砌体6米。完成土方1000立方米、砌石3700立方米、砂石方2800立方米、砼24立方米,投资5.13万元。
  高塘算山塘 一线海塘,西起算山碶与镇海石化总厂原油码头相接,东至新碶西塘,长计2720米。塘初建1968年,顶高5.4~6米,1981年第14号台风侵袭时倒塘冲缺。1982~1985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程8.04米,塘身砌体标高6.89米,消浪平台标高4.77米,顶宽2米,塘面泥方面宽3.23米,顶标高6.75米。完成工程砼157立方米、砌石32726立方米、浆砌554立方米、土方31751立方米,总投资24.45万元。
  1991年北仑港发电厂在塘外又建新塘,东至下三山灰库塘,算山塘原有长度缩减为600米。塘区今建北仑港发电厂。
  算山塘内,旧有永丰塘算山碶至永丰碶(新碶)段,长约5公里;久丰西塘,在永丰塘外,西起算山碶,东迄三眼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后又筑久丰新塘。今俱废。
  新碶西塘 一线海塘,西接算山塘,东至下三山,长1717米。1967年建下三山大闸时,利用开凿闸基石方筑堤,1968年堵口。1981年设计加固,防浪墙顶高8.6米,顶宽0.8米,100号砼压顶。塘面标高7.4米,面宽3米。塘面石碴护面厚20厘米,泥石间衬砂,厚60厘米。工程量采石14124立方米、干砌12259立方米、石碴4532立方米、浆砌155立方米、砼66立方米、土方24100立方米,投资12.76万元。1984年1月基本告竣。北仑港发电厂拟于1991年建灰库塘,规划塘长3780米,塘顶高程吴淞8.3米,西起算山塘,东至下三山西塘闸,建成后新碶西塘成为内塘。
  新碶西塘内旧有久丰东塘,西起三眼碶,东至备碶跟,建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与永丰塘俱废。
  新碶东塘 一线海塘,西接下三山,东连毛礁五七塘,长2184米。1968年由新碶、塔峙两公社合建,1975年初具规模。1981年设计加固,塘高7.4米,面宽3米,防浪墙顶高8.6米。工程石方7919立方米、砂石方2795立方米、土方19656立方米、砼101立方米。1982年9月至1983年底完成。国家补助经费7.36万元。
  新碶东塘内旧有永安塘,建于清光绪年间;延寿塘与永安塘相连接;受成塘,在林大山西,光绪三年(1877)建;永稔塘,在受成塘外,光绪二十八年(1902)建;再外有新永稔塘,建于30年代,后因资金支绌辍工。今俱废。
  霞浦五七塘 一线海塘,西接新碶东塘,东与养志塘相连,长5077米。1969年秋霞浦乡23个大队和柴桥镇4个大队联建,1976年初具规模,塘高6.5~7米高程,面宽3米,完成土方418392立方米、石方191058立方米,投工1117725工,投资4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81万元。
  1981年8月遭14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冲决。同年10月至1987年6月设计加固,防浪墙顶高8.5米高程,净高1米,塘身高7.5米,面宽3米。外海消浪平台顶高程4米,面宽2米。完成工程石方80679立方米、土方303294立方米、砂方32624立方米、砼410立方米、浆砌2019立方米。投工118641工,投资121.3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7.92万元。
  五七塘内,旧有永丰老塘,林大山至蝣蛄碶段,长10余里,建于清道光前;余庆塘,在永丰老塘外,张天房后,西起林大山北,东迄镇东碶,建于光绪初年;余庆外塘,在余庆塘外,西起张天房北,东迄镇东碶,建于清末,该三塘今均为村庄通道。穗丰塘,在余庆外塘外,西起林大山东,东接余丰塘,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余丰塘,西接穗丰塘,东至镇东碶,光绪二十九年(1903)建;新穗丰塘,在穗丰塘外,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1951年由公安部门在镇东村东北建五丰塘;60年代后期,在礁碶村北由驻军和当地群众合建军民塘。至此,以内之塘俱为内塘。
  柴桥养志塘 一线海塘,西接五七塘,东至大湾碶,长570米。60年代始建,1980年复核,塘身标高7.2米。塘内旧有塘,北起镇东碶跟,南至板桥头,约建于光绪年间。
  柴桥大湾塘 一线海塘,西起大湾碶,东至大湾山嘴,长1189米。60年代始建,1980年复核,塘身标高6.9米。塘内旧有塘,北起板桥头,南至大湾山嘴,约建于光绪年间。
  白峰屺峙塘 一线海塘,西起小门塘,东接百丈塘,长820米。始建于60年代,1981年加固设计,塘顶标高6.5米,防浪墙高0.8米。工程石方713立方米、土方5904立方米,砼24.6立方米。塘内旧有百丈塘、小门塘,约建于晚清。
  郭巨华峙盐场塘 一线海塘,西起轮江盐场,东至童家峙,长1350米。始建于60年代,1987年加固设计,塘身重新砌筑重力墙,防浪墙顶高7.5米,墙高1米。塘面净宽3米,塘顶高6.5米。工程石方10316立方米、砌石10084立方米、石碴5008立方米、砼50.7立方米,投资11万元。塘内旧有塘,西起牛轭江,东至童家峙,建于清光绪年间。
  郭巨五星塘 一线海塘,西起童家峙,东至后墩塘,长747米,始建于60年代。1984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7.5米,墙高1米;塘身面宽2.5米,标高6.5米,外坡塘身重筑挡潮重力墙。工程砌石方7075立方米、砂石方4461立方米、土方2398立方米、砼31.4立方米,投资5.5万元。塘内旧有塘,约建于清光绪年间。
  郭巨后墩塘 一线海塘,西起五星塘,东至竹湾山嘴,长980米。原称永宁塘,建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1932年8月30日被台风冲倒,1954~1956年始由6个农业社联合修复,1973年加固,1984年竣工。塘高7.5米,防浪墙高0.8米,墙顶高8.3米,塘面宽2米。工程块石11063立方米、小石5619立方米、石碴1015立方米、砌石8277立方米,投资5.6万元。
  峙头竹湾塘 一线海塘,西起竹湾山嘴,东至垒石岗,长432米,始建于60年代,1984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7.5米。塘面防渗体部分土体,用粘土培厚加高至6.1米,塘面用40厘米厚含泥石碴护面,标高6.5米。西堤建排涝闸1座,孔宽2米。工程砌石1090立方米、砼28立方米、石碴714立方米、土方4850立方米,投资3.3万元。
  峙头花船塘 一线海塘,西起花船山嘴,东至上宅山麓,长420米。始建于60年代,1984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7.7米,墙高1米。工程防浪墙砌石420立方米,塘身砌石4033立方米,抛石块、石碴和衬砂共6209立方米,土方7656立方米,砼40立方米,新建碶闸1座,投资8.7万元。
  峙头中宅塘 一线海塘,西起上宅山嘴,东至沙湾,长1460米,始建于60年代。1976年列入重点塘建设,国家补助6万元。1980年加固,塘顶高6.9米,防浪墙顶高8米。塘内旧有塘,约建于晚清。
  峙头光明塘 一线海塘,西起公鹅山嘴,东至黄石门,长666米,约建于晚清。1984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8米,墙高1米,塘面高7米,面宽2.5米。工程砼32立方米、砌石4945立方米、抛石671立方米、沉陷石842立方米、石碴3517立方米、土方13075立方米,投资7.4万元。
  峙头联合塘 一线海塘,位峙头新螺与寺湾间,长1320米,约建于晚清。1982年加固设计,塘顶高8.3米。工程土方18737立方米、砌石4787立方米、衬砂2935立方米、砼62立方米,投资47767元。
  郭巨双岙塘 一线海塘,西起碧澜嘴,东至双岙碶,长1600米,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解放前几经台风冲毁,1964年修复。1965年塘身平均加高至4.2~4.5米时,开始沉陷滑坡,即采取抛石稳定,每米抛石1.5~2立方米。塘顶高7.2米,塘身高5.8米,面宽2.5米。1982年基本竣工,国家补助3万元。
  郭巨大塘一线海塘,东起碧澜嘴,西至新碶头,长2950米,塘区面积2200亩。初建于1964年。防浪墙高7.9米,塘身高6.9米,面宽3米。1982年基本建成,国家投资16万元。塘内旧有大斗门塘、大涂洋塘,建于明代;台岙塘,长306米;老外塘,长2750米,建于嘉庆二十年(1815)。今俱废。
  上阳门口塘 一线海塘,北起马盘,南至虾?,长4701米,始建于清中叶至末叶。自东至西有正谊塘、陈家塘、钟家塘、大兴塘、万盛塘。1956年12号强台风过境,全塘冲坍,同年修复。1976年列入宁波地区重点塘建设。塘顶高7.8米,塘身高6.8米,面宽2.2米。1982年竣工,国家补助11.6万元。
  昆亭曹家塘 一线海塘,起童家塘,迄毛洋。包括新塘、童家塘、毛洋塘,长1350米。毛洋塘经盘拆加固;童家塘遭1981年14号强台风袭击,护面块石多处倒塌。塘顶标高仅5.8米高程,1983年加固设计,同年竣工。童家塘砌石部分长550米,在原有砌面上加厚50厘米,塘顶高6.5米;新塘部分,对标高4.5米以上原砌体全部盘拆,加高至6.5米,塘面宽2米。工程砌石1297立方米、盘拆704立方米、砂石计1029立方米、土方3151立方米。
  昆亭东塘、西塘 一线海塘,西起三山洋沙山,东迄猛风山嘴,长4234米,属盐业海塘。初建于1970年,1981年后划归水利部门管理,1983年加固。防浪墙顶标高洋沙山至笠帽礁为9.2米,笠帽礁至小水码头为8.8米,小水码头至猛风山嘴为7.1米。防浪墙用块石干砌三面光,顶宽0.8米,塘身高8米,塘面宽3米。工程石方7421立方米、石碴3075立方米、土方26142立方米、砼203.3立方米、盘拆1611立方米,投资6.4万元。1991年9月又加固笠帽礁至猛风山嘴段1797米,加建消浪平台。工程投资15.87万元。
  三山西直塘 一线海塘,北起青龙碶,南迄洋沙山,长3166米。初建于1972年,1986年8月加固设计。防浪墙顶按不同险段标高7~7.8米,浦道段挡潮体为斜坡式干砌块石体塘型,海道段挡潮体为重力式干砌块石体塘型,外设消浪平台。1989年5月竣工。工程量石方为21501立方米、浆砌800立方米、砼152立方米、石碴9516立方米。总投资24.6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2万元。
  三山永安塘 一线海塘,北起青龙碶,西迄南礁山,长1606米,始建于解放前,经多次修建,仍无力抵御台风大潮侵袭。1983年10号台风袭击,冲毁100多米。1984~1986年5月加固设计,完成石方8838立方米、砂方4500立方米、砼56立方米、土方2900立方米,投资7.4万元。
  三山小岙塘 一线海塘,始建于解放前,自永庆碶至山嘴,长1034米,原有塘顶高7米,1982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8.4米,墙高1米,塘身高7.4米,面宽3米。工程石方10294立方米、砂石3164立方米、砼37.2立方米。经费29000元。1989~1990年8月,增设消浪平台,面宽2米,高5米。工程石方7845立方米、浆砌517立方米、砼37立方米、砂石2275立方米。总投资15.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0.4万元。
  三山永庆塘 一线海塘,始建于解放前,起小岙塘,迄海口桥,长540米,1989年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7.8米,墙高1米,塘面宽2.85米,顶高6.8米,外海平台宽2米,高5米。完成石方4164立方米、浆砌188立方米、砼19立方米、砂石600立方米。1990年6月基本竣工。投资7.10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4.814万元。
  三山海靖塘 一线海塘,自永固塘至海口横桥,长1140米,1953年始建,1956年遭12号台风袭击,全塘冲毁。修复后于1972年盘拆加固,1981年又遭14号台风冲坏。后经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8.2米,净高1米;塘面高7.2米,面宽3米,于1985年竣工。完成石方10529立方米、砂方6259立方米、砼41立方米、浆砌31立方米。投资5.72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4万元。
  梅山盐场塘 一线海塘,北起磨头,南至下市头,长5050米。1958年宁波市动员城市知识青年围堤创建国营梅山盐场。经多次修复加固设计,塘顶防浪墙标高8.4米。盐场内旧有异姓塘(千亩塘),建于清嘉庆年间;王家阜成塘,建于光绪年间,俱为内塘。
  梅山众家塘 一线海塘,东起石宁头,西至下道头,长3320米,始建于清道光七年(1827)。1976年加固设计,现塘高6.6米,防浪墙高7米。
  梅山〓里塘 一线海塘,自〓里至朝北山,又称梅东塘,长2360米,1970年建。顶高6.3~7.5米,屡遭冲决。1984年加固设计,面宽2.5米,砂石铺面25厘米。防浪墙顶高7~7.9米,墙顶宽0.8米,高1米,砼压顶。塘内旧有小青岙塘,清嘉庆年间建;梅山塘道光九年(1829)建,今俱为内塘。
  梅山碑塔海塘 一线海塘,自大兴塘至磨头,长1560米,原顶高6.11~7.5米不等,1983年加固设计。面宽2.5米,25厘米砂石铺面,防浪墙顶高程7.4~7.9米。工程砌石9909立方米、盘拆1891立方米、砂石3691立方米、土方5700立方米、砼74.88立方米。内有大兴塘,清嘉庆六年(1801)建。
  梅西盐业海塘 一线海塘,自下市头至黄岩头,长1615米。1970年始建,1976年基本完工。1988年加固设计,加建消浪平台,面宽2米,高5米,转角作50厘米厚浆砌。内有建于清道光年间阜成塘和傅家塘。
  梅山七姓涂盐业海塘 一线海塘,自梅西塘至南深,长5065米。原由省一轻厅批准建设,1977~1980年10月建。北线塘顶高7米,南线高8米,投资274.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6.5万元。1985年复核加固设计,防浪墙按不同险段顶高7~9米不等,墙高1米,塘面宽3米,塘顶高8米;外海消浪平台顶宽2.5米,顶高5米。工程量砼243立方米、浆砌1375立方米、石方46356立方米、砌石55770立方米、石碴22127立方米、土方32467立方米,经费54.2万元。内旧有龙底塘和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的复成塘。
  大榭红丰塘 一线海塘,北起协丰,南迄礁门,长1460米。1973年堵口,塘顶高6.7-7.9米之间,外坡为重力式干砌毛石体。因标高不足,1981年遭14号台风损毁严重。1982年5月至1984年7月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8米,墙面宽0.8米,以6厘米厚细石殓压顶。塘面宽2.7米,塘面高7米。工程量完成石方27999立
  方米(含垫层石碴)、土方1.7万立方米。投资26.68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25万元,乡村自筹15.43万元。塘内旧有大榭塘,建于明初。
  大榭勤丰塘 一线海塘,北起龙山后,南交阜丰塘,长2149米。1964年建,1986年1月列入标准塘建设计划。内旧有大峙塘、万丰塘、顾家塘等,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
  大榭中塘厂塘 一线海塘,西起东春塘,北至永丰塘,长2640米。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有大有塘、积金塘等。1988-1989年1月加固设计,防浪墙顶高6-6.2米,面宽2.4米,塘顶高5米。完成石方3832.5立方米、石晴1196立方米、砼85.5立方米、土方4177立方米。投资10.04万元,其中国家补助5.3万元。
  第二节 江塘
  甬江经镇海口出海,江两岸筑有江塘。
  甬江北岸江塘
  起招宝山西南麓,至庄市鹭林,长15.51公里。卫护城区安全的招宝山麓至张〓碶灯球下一段,长3100米。明成化间筑外石江塘,自南薰门龙王堂至武宁门养济院边。嘉靖十年(1531)增筑至镇远门海口,长160丈。清乾隆五年(1740)增钉关石排桩加固,又于石塘尽处接筑土塘至招宝山麓,长165丈。乾隆十二年(1747)风潮溃石,遂增用龙骨厚石,两面凿槽,外扣幔板,内嵌丁顺削水,路石宽7尺。1956年12号台风侵袭,江塘损坏严重,是年冬至1957年春重建。1964年从安远炮台至正大道头段改筑水泥浆砌石塘。1970年又浆砌至小道头段,砼压顶,高5.8米。小道头至张〓碶东建为斜坡泥塘,砌石护坡,抛石加固。张〓碶至灯球下为镇海电厂厂区保护塘,亦改为水泥浆砌石塘。
  张〓碶灯球下至庄市鹭林段,长12.41公里。善庆塘,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水塘、颜家塘,建于乾隆年间;泥塘、兴业社塘建于清末民初。解放前,原塘身已危。1949年7月受台风高潮侵袭,冲开缺口数个,当年修复。1952年修建加固,塘高3米,面宽2米,险要段砌石护坡。1956年8月1日12号强台风侵袭后,几经修建加固,今塘顶高程5.8~6.5米。
  甬江南岸江塘
  起鄞镇交界墓孝陈钦肆房,东北至金鸡山麓,长9.9公里。明及清初,建修土塘黄家塘、渡头塘、大浃塘等。乾隆间统称镇江塘,并在险段改建石塘,道光二十四年(1844)全线重修。塘线受潮汛往复冲击,凸岸段江涂向江心扩展,凹岸处塘脚搜空,屡次倾坍,尤以石桥至王家洋间凹岸地段为甚。康熙年间塘倾,进内数丈另筑新江塘。雍正二年(1724)海啸,新塘复圮;乾隆十二年(1747)、乾隆十四年(1749),塘基为怒潮吞噬,尽成海涂,土塘岁筑无功,俗呼“倒江塘”。解放后,1952年宁波专署组织测量队对镇江塘水下地形进行测量,1954年1~5月抛石保桩固涂,砌石护岸防冲,耗资5.7万元。以后为固塘岁修不断。
  第三节 标准建设
  为能抗御12级台风正面袭击,1959年省水利厅要求海塘面宽8米,塘高超出历史最高台风潮位3米,斜坡塘外坡1:3,砌石护坡,内坡1:2,种植芦柴防冲刷。1961~1965年,柴桥区在下洋林大山至镇东碶的穗丰、余丰、五丰3条共5300米海塘试点。省二次补助石料工程费5.6万元,列为浙东海塘岁修项目。大碶区算山至林大山海塘,长6478米,1963年被省厅列入保护万亩以上海塘防汛标准较高的闭合区。要求塘高7.4米,超出历史最高潮位2.5米,迎海面砌石护坡,坡比1:2.5,内坡种芦竹,坡比1:1.5。国家补助6.7万元。施工3年,迎海面砌石护坡全部完成。以上两处海塘工程,均因加高培宽的土方工程一时难以完成,而外涂逐年淤高后即可筑塘围垦,遂不再继续施工。1974年秋,郭巨、上阳、梅山等地海塘遭13号台风侵袭,损毁严重。1976年10月梅山众家塘、上阳门口塘、郭巨大塘等列入重点塘建设项目,宁波地区补助经费14万元。1980年7月后各海塘均按照《浙江省海塘技术规定》标准进行设计。1981年12月新碶西塘向省申报标准海塘加固设计书,浃水大闸、算山、新碶东、霞浦五七、养志、大湾、澥浦跃进等塘先后列入省标准塘建设,并如期竣工通过验收。1982年盐业海塘建设划归水利部门管理,三山、昆亭、梅西等盐场海塘亦先后按规定标准进行加固。至1983年年底,全县保护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海塘均按省颁布的技术规定标准施工;对保护面积虽不足万亩,但地段重要的小港青峙,大榭勤丰、红丰、永丰、梅山〓里等塘亦按规定进行加固。以保护工厂企业为主的镇海石化总厂海塘和镇海港防浪堤,由各该单位负责建设加固,其标准已超出省技术规定。1985年全县标准塘建设长度4万米,保护面积在万亩以上的已形成完整的闭合
  区,并经受1983年9月第10号台风正面袭击考验。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