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渔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6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渔场
分类号: S931.4
页数: 1
页码: 3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灰鳖、峙头两洋是天然渔场,总面积1485.9平方公里。70年代前资源丰富,80年代后经济鱼类资源衰退。70年代以后,原有大宗经济鱼类基本消失,形成新渔场,张网作业兴起。至1985年,全县投产机、木帆船和张网船300余艘,单艘年产量7.5吨左右。
关键词: 镇海县 渔场

内容

镇海县东北至东南部灰鳖、峙头两洋,总面积1485.9平方公里,系与慈溪、岱山、定海、普陀等县共属,镇海所属约265平方公里。长江、钱塘江、甬江和象山港淡水汇入海域,水质肥沃,饵料丰富,为优越的天然渔场。
  灰鳖洋在镇海东北部,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镇海属约165平方公里。主产鳓鱼、鲳鱼、马鲛鱼、鮸鱼、鲻梭鱼、海蜇和虾蟹类。70年代前资源丰富,80年代后经济鱼类资源衰退,小流网船停产。1974~1976年,灰鳖洋大黄鱼重发,五月初水和五月半水,招宝山至澥浦泥螺山外海域黄鱼相聚成群。夏汛总产约1000吨,镇海渔船捕获150余吨,后未再发。
  峙头洋在镇海东南部,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镇海属约100平方公里。19世纪前曾盛产大黄鱼、鳓鱼。20世纪初,海况变化,渔群回游改道。解放前后成为小杂鱼渔场,常有大、小捕船百余艘,每艘年产量10吨左右。60年代末期,鳓鱼资源回升。1970~1974年,大榭、郭巨等地30余艘小流网船捕捞,每汛单船产鳓鱼1.5吨左右,后逐年减少。1976~1979年夏汛,大黄鱼重发,汛对产近5吨,总产500余吨,其中镇海捕获50余吨。以后大黄鱼仅少量散发。
  灰鳖、峙头两洋盛产海蜇。每年5月初,梅山、穿山、镇海等港口常出现海蜇幼体群。9月份以后向外海漂移。50年代前两洋年产海蜇为4000吨左右,后减至2000吨左右。镇海渔民解放前年捕获量约1000吨,50年代年均产488.8吨,1952、1954、1959年超500吨。60年代年均产289.7吨,1960年超1000吨。70年代年均产429.3吨,1973年超500吨,1974年超1000吨。70年代末产量骤降,1981~1984年年均产327.5吨。1985年峙头洋海蜇基本绝迹,镇海捕获仅0.5吨,灰鳖洋产量亦大幅度下降,捕获仅4吨。
  70年代以后,两洋原有大宗经济鱼类基本消失,而梅童鱼、鲻梭鱼、虾〓和梭子蟹等却有增殖,形成新渔场,张网作业兴起。至1985年,全县投产机、木帆船和张网船300余艘,单艘年产量7.5吨左右。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灰鳖洋
相关专题
峙头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