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编 渔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61
颗粒名称: 第十三编 渔业
分类号: F307.4
页数: 32
页码: 387-41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渔业的情况。其中包括渔业生产关系、渔场、渔港、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淡水渔业、涂业生产、水产品保鲜加工、渔政管理等。
关键词: 镇海县 渔业

内容

新石器时代晚期,栖居镇海白峰百丈、下林沿海一带先民以渔猎为生,始为徒手采拾,后在海涂插芦杆栏鱼,发展到使用推缉、串网等简单工具。宋时县内已称“人物阜繁,鱼盐富衍”(宝庆《四明志》),当时以“利近东海,民资渔罟出没,衣食之源,过于农耕……”。然因历代战乱兵燹,重税苛捐,渔业生产屡遭摧残。解放前夕,全县水产品总产量1157吨,解放后渔业生产复苏并发展,至1985年,水产品年产8169吨。
  渔业生产中出现乱捕滥捞的现象,导致海洋主要经济鱼类资源枯竭;大规模筑堤围垦,影响鱼类生态环境和缩减海涂面积;工业废水流泄,污染水质,危及内河及浅海鱼类生存。此类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第一章 渔业生产关系
  第一节 解放前渔业体制
  历史上用船、网工具生产后,渔民开始合伙捕鱼,平分渔产。久之演变为人、船、网折股(脚)按脚分配。明末出现大型渔船,拥有生产工具者雇佣渔工,成为渔东老板,俗称“长元”。在生产经营中出现多种体制形式并存,而以长元制为主要形式。
  长元制 长元又称掌元,拥有一定数量船网工具和资本,雇工捕鱼,渔民按汛领取固定工资。40年代起,长元还采用“抽拔头”、带“小脚网”等措施刺激渔工生产。“小脚网”同长元“大脚网”连接一起,获鱼后归持者所有。长元招收学徒,称“长年”,为期三年六个月,订立“关书”,写明学徒期间“不得另谋职业,遇落水伤亡、病死等事故,除棺殓埋葬外不予赔偿”等条文,画押具保,渔民称“卖身文书”。澥浦、贵驷、殿跟等地多用此形式。
  硬脚制 渔民租入渔船,自备网具,合伙经营。资金多属借贷,一汛结算盈亏,按脚分摊。三碶、大榭、郭巨等地多采此种体制。
  拔份制 将生产资料船网具和劳力折股(俗称脚),一般船、网和劳力各算50脚,渔民在50脚内按船上职务定脚,每汛按脚分摊盈亏。
  个体经营 即单户经营,自筹船网工具和资金,作业以近海岸张网居多,自产自销,自己劳动,不雇佣别人。
  第二节 解放后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初渔区实行民主改革,摧毁封建势力,引导渔民走互助合作道路。但因渔业生产具有整体规模特点,为适应生产力发展,又作多次变革。
  1950年冬,澥浦流网作业改雇佣制为劳资分成制,资方得68%,劳方得32%。劳方再按船上职务分配。1953年按自愿互利原则,澥浦、城关、三碶渔民率先组织互助组、大碶、柴桥、郭巨以及滩浒岛等地渔民继之。老大兼组长,船、网具属个人私有,租给集体使用。年底全县有渔业互助组43个,渔船67艘,渔民288户,占渔民总数35%。1954年11月,澥浦镇成立第一个渔业生产初级社,入社渔船7艘,渔民54户,劳力58个。1955年城关、胜利(永丰乡)、新丰(三碶镇)、郭巨等海洋渔业合作社和胜利(骆驼镇)、龙丰(下邵乡)、大碶、芦江(柴桥镇)等淡水渔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全县入社渔船260艘,渔民495户,占总渔户57%。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低级社升为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个体渔民纷纷入社,并吸收从事劳动的渔业资本家入社。年底,全县高级渔业合作社12个,入社渔船238艘,渔民796户,占总渔户86%。
  1958年秋冬人民公社化后,15个渔业合作社改为渔业大队或渔业生产队,隶管理区,并将“记工评分,按劳取酬”分配原则改为基本工资加奖励的供给制度。1961年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全县有渔业大队11个,生产队15个,实行大队与生产队两级核算。1963年一度实行小队核算,全县分成36个小队。
  1984年贯彻“改革开放”政策,海洋捕捞业多数实行“对船核算”制。“对船核算”有两种形式:一是把大队所有船、网具作价,连同债务、债权一并下放,属对(单)船所有,实行对船经营、核算、分配,澥浦、城关、新碶、梅山等渔业大队采用此法;一是船、网具所有权属大队,折价给对船保值使用,保持大队和对船双层经营体制,大榭、白峰等渔业大队采此形式。淡水捕捞和海涂养殖多实行联产承包到户,承包后经营收入除上交承包费外,均为承包者所有。
  第三节 渔业生产责任制
  自高级互助组开始,集体经济由两个以上作业单位组成,分配中涉及集体与个人、大集体和小集体关系,因此重视内部分配。方法为核算单位同作业单位之间,因地制宜建立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如“三包两奖”、“三定两奖”、“三定两奖四固定”、“按产记工”、“按值记工”、“除成本比例分成”等,双方签订合同,年终结算兑现。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50年代以“三包两奖”为主,“三包”指产量、工分、成本指标和奖赔比例,产量、成本作为应尽的职责,工分则是分配权利。“两奖”是超产奖和节支提成奖。完不成“三包”指标,相应赔偿。奖赔比例一般为奖60%,赔40%。
  60年代,以“除成本比例分成”为主,即以除去成本后净收入按比例分成。一般核算单位得30%,生产单位70%;亏损时赔偿比例则倒三七。生产单位所得部分按渔民工分分配,核算单位部分除分配后勤人员外,其余作集体发展再生产基金。
  70年代,以“三定两奖”为主,该项责任制曾在50年代中期盛行,公社化时被取消,“文化大革命”中作为“三自一包”修正主义路线遭批判,以后改“包”字为“定”字继续施行,其实质和方法与原“三包两奖”基本相同。
  80年代推行“定额包干”,简称“大包干”,即船、网等生产工具属大队所有,固定给作业单位使用。作业单位有生产经营、产品处理、收益分配等自主权,规定每年向大队包干上交折旧费、大修费、公共积累(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生产资金及盈亏均由作业单位自负。双方签订合同,各自履行。
  第四节 收益分配
  据民国初期澥浦流网作业调查资料:1只流网船,夏汛一般捕鳓鱼300担,按当时1斤鳓鱼兑换大米4斤,计12万斤(800石)。成本支出:流网400爿,一汛滩销40%,计米206石;船租135石;生产费用盐、栲、冰等145石;渔工8人,工资86石;船上伙食费用40石,共计成本612石。长元可净得利润188石,超过渔工全部工资近一倍多。渔工工资由长元决定,一个渔汛,一般老大15石,副老大12石,伙计10石,伙长8石。汛前由长元预付定金10%,以后逐月支付,汛终结清。由于收入低微,不少渔工常处于饥寒交迫之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产量提不高,也影响长元收入。抗战初期,一度海运业兴旺,渔民弃渔船作船工甚多。长元从自身利益出发,允许老大抽本船收入6%作奖金,俗称“抽拔头”。副老大以下人员各带流网5爿,俗称“小脚网”,渔网自备,免收船、盐、栲、冰等费用,产品归渔民所有。每个渔民所带“小脚网”,一汛约产鳓鱼4担,可兑换大米16担,除去流网成本摊销40%,计米6.4担外,净得米9.6担。渔民收入明显增加,积极性调动,鱼产量相应提高,长元盈利亦随之大增,促使长元筹资增船,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发展生产起到推动作用。淡水渔民以船为家,涂民单个作业,多属自捕、自卖、自得的个体经济。
  解放后,互助合作期间,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从总收入中除去生产费用、国家税收、集体积累外,其余按实际工分分配到人,渔民收入趋向合理。据调查,1955年澥浦镇第一渔业生产合作社社员67户,劳力84个,春汛投入钓鲨船2艘,流鲨船5艘,产鲨鱼55694斤;夏风流网船7艘,产鳓鱼168630斤;秋风挑捕船6艘,流蟹船3艘,产虾、蟹96660斤。全年总产量320984斤,产值85505元。其中成本支出41380元,占总收入48.4%,公共积累2100元,占总收入2.46%,社员分配42034元,占49.16%。渔民每户平均收入627.4元,劳均收入488.5元,比当地互助组增收16%。但有些社因缺乏管理经验,工具物资浪费,非生产开支过大,基本建设盲目发展,造成增产不增收。1956年通过整顿,健全民主、生产、计划、财务等管理制度,经营有所改善。公社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左”的路线影响下,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挫伤渔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出现作业单位瞒产私分现象。1970年起,渔业队推行按汛、按年编制生产、收支、工分、积累、分配等计划,称“一年早知道”,生产成本核算也建立相应制度。新网具分3年摊销,固定财产采取定期折旧计算:柴油机10年,渔船20年,房屋40~50年。
  1976年,全县共有海、淡水渔业队16个、1106户、4713人。年产量3475.65吨,总收入2013491元,其中捕捞1015758元、养殖241990元、副业755743元。全年费用支出为1173790元,占总收入58.26%,其中捕捞费用940574元、养殖100699元、副业132517元。税金52275元,占2.6%,集体积累212297元,占10.54%,社员分配575129元,占28.6%。渔民户均收入520元,人均122元。
  1979年,贯彻“统筹兼顾”方针,合理安排国家、集体、社员三者关系。1980年,全县海洋、淡水渔业队17个、1295户、1814劳力、5164人,年产量470.69吨,占全县水产品66.62%,总收入3311266元,其中捕捞2177801元、养殖492470元、其他640995元。全年费用支出1629423元,占总收入49.21%,其中捕捞1269756元、养殖155758元、其他203909元。税金104469元,占3.15%;公共积累共计416471元,占12.58%;社员分配1160900元,占35%。每户平均收入869元,每人225元。
  1985年,全县有澥浦、城关、新碶、大榭、白峰、郭巨、梅山等7个海洋渔业大队拥有机帆船57艘;骆驼、下邵、枫林、小港、大碶、柴桥6个淡水渔业大队和梅一、团桥2个渔业队,共1377户、4598人、1988个劳动力,占全县渔业劳动力47.29%。年产量4318.15吨,占全县水产品产量52.85%。总收入1272.81万元,其中捕捞收入603.9万元,占47.45%,养殖收入176.31万元,占13.85%,工副企业收入492.60万元,占38.70%。全年费用支出632.92万元,占总收入49.73%,其中捕捞支出265.17万元,养殖支出27.25万元,工副企业支出340.5万元;税金57.99万元,占4.56%;公共积累54.56万元,占4.28%;渔民分配527.09万元,占41.43%。户均收入3828元,人均收入1146元,每一劳动力平均收入2651元,比1984年分别增长84.3%、94.24%和91.55%;比合作化初期的1954年分别增加6.56倍、8.88倍和6.62倍。下邵、枫林2个渔业大队社员每户收入超万元,其中下邵每户收入16171元,枫林每户21631元,居全省渔业队最高收入第二位。至1985年,全县渔业队集体公共积累余额74.34万元,折旧基金126.0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22.2万元,银行贷款344.53万元。
  收益分配形式,50年代多系按汛分配,社员生产费用采取不定期、不定量预支,汛终结算兑现。60~70年代,有按汛、半年或全年分配3种。渔民日常开支,推行定期、定量预支,分配时结算,但常出现倒挂现象。且额度逐年上升,影响集体资金周转。1976年,全县渔民倒挂有1014户,累计58.58万元。1980年达1086户,累计87.35万元。80年代全部实行年度分配制度,1981年始,采取按社员分配额,定比例扣还倒挂款,至1985年,减少到411户、65.21万元,多系退离队渔民。
  第二章 渔场 渔港
  第一节 渔场
  镇海县东北至东南部灰鳖、峙头两洋,总面积1485.9平方公里,系与慈溪、岱山、定海、普陀等县共属,镇海所属约265平方公里。长江、钱塘江、甬江和象山港淡水汇入海域,水质肥沃,饵料丰富,为优越的天然渔场。
  灰鳖洋在镇海东北部,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镇海属约165平方公里。主产鳓鱼、鲳鱼、马鲛鱼、鮸鱼、鲻梭鱼、海蜇和虾蟹类。70年代前资源丰富,80年代后经济鱼类资源衰退,小流网船停产。1974~1976年,灰鳖洋大黄鱼重发,五月初水和五月半水,招宝山至澥浦泥螺山外海域黄鱼相聚成群。夏汛总产约1000吨,镇海渔船捕获150余吨,后未再发。
  峙头洋在镇海东南部,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镇海属约100平方公里。19世纪前曾盛产大黄鱼、鳓鱼。20世纪初,海况变化,渔群回游改道。解放前后成为小杂鱼渔场,常有大、小捕船百余艘,每艘年产量10吨左右。60年代末期,鳓鱼资源回升。1970~1974年,大榭、郭巨等地30余艘小流网船捕捞,每汛单船产鳓鱼1.5吨左右,后逐年减少。1976~1979年夏汛,大黄鱼重发,汛对产近5吨,总产500余吨,其中镇海捕获50余吨。以后大黄鱼仅少量散发。
  灰鳖、峙头两洋盛产海蜇。每年5月初,梅山、穿山、镇海等港口常出现海蜇幼体群。9月份以后向外海漂移。50年代前两洋年产海蜇为4000吨左右,后减至2000吨左右。镇海渔民解放前年捕获量约1000吨,50年代年均产488.8吨,1952、1954、1959年超500吨。60年代年均产289.7吨,1960年超1000吨。70年代年均产429.3吨,1973年超500吨,1974年超1000吨。70年代末产量骤降,1981~1984年年均产327.5吨。1985年峙头洋海蜇基本绝迹,镇海捕获仅0.5吨,灰鳖洋产量亦大幅度下降,捕获仅4吨。
  70年代以后,两洋原有大宗经济鱼类基本消失,而梅童鱼、鲻梭鱼、虾〓和梭子蟹等却有增殖,形成新渔场,张网作业兴起。至1985年,全县投产机、木帆船和张网船300余艘,单艘年产量7.5吨左右。
  第二节 渔港
  解放前有澥浦、县城、新碶、穿山4处主要渔港。
  澥浦渔港 宋宝庆《四明志》载有澥浦港、澥浦镇和澥浦税场。元延祐《四明志》记为“渔舟聚集之地,外通大洋,有巡检司及税务焉”。清嘉庆年间,有大流网船三百号。光绪晚期有“商船四十余号,渔船一百八十余号,市肆颇盛”(朱正元撰《浙江沿海图志》)。渔港南起风尖兜,北至湖息亭,约2平方公里,渔船停泊锚地上端为高潮区海涂,系修建渔船场所。东北有泥螺山、巴子山等岛屿屏障,波浪较小,停船安全。泥螺山及土地祠山巅置简易灯标。道头设滩横头向西500米处月洞下,称行门口,鱼产品在此聚散。晚清期间,有新公泰等渔行11家。民国时,常有8~10家,职工百余人,拥有鱼货加工栈房多处,桶具容量近万担。鱼货除本帮产品外,多岱山蟹,黄龙、泗礁、洋山、衢山等地鱼、虾、海蜇和金塘鮸鱼。日平均抵港渔船10余艘,常有渔贩300余人,水产品多销镇北、宁波、慈东、慈北、姚北,远销沪、杭。有渔需物资商店10余家,修船、调纲、结网、编制鱼篰等手工工场10个。海涂驳船30余艘,搬运脚班数百人。舟山渔民出售水产品后,又从澥浦购回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1941年起,日本侵略军海军封锁甬江口,澥浦成为取代宁波的中转港之一。当时设有渔行、商号50余家。抗日战争胜利后,有渔行8~9家。解放初期,国民党飞机狂炸,渔行休业一年以上;又为支援解放舟山,动员流网等船20余艘和众多老大参加渡海作战。195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划为渔镇。以后海涂淤涨,渔船无法进入锚地,至60年代末,海涂围垦植棉,渔港遂废。
  镇海渔港 位甬江出口处,税关道头附近税关弄(今渔丰弄)和南大街曾设渔行近10家、锚链铺数家,打〓街有渔具作坊数家。1942年沦陷期间,由官商合办宁波渔市场镇海分场于白家浦,两年后关闭。1949~1950年,因舟山尚未解放,外海捕捞停止,渔行闭歇。1956年在远望道头建立浙江省水产供销公司镇海县公司,恢复水产品交易。50年代后陆续在两岸建水产专用码头6座,其中1982年、1984年在沿江东路新建改建钢砼专用浮码头3座,每座长18~20米,宽6~8米,置供水、电、油等设施。渔港附近建水产冷库10座,日制冰72.5吨,一次可贮冻水产品3935吨;并设渔船修造厂、渔网厂、渔需物资经理部等服务机构。水产品年交易量7500吨左右,最高1万吨。
  新碶(含备碶)渔港 在岩河、泰河出口处,面临金塘港,内连大碶、长山和鄞东地区。明清时代,已形成新碶头渔帮。港区自下三山至备碶跟,能泊渔船近百艘。清末民初,新碶、备碶跟有隆记等渔行10余家。1941年后因甬江口被日海军封锁,一部分苏、鲁及舟山等地商船改泊新碶港。是时有各类渔商行20多家,年交易水产品5000吨以上。解放后,海涂淤涨,港口日益狭窄,渔商业渐衰。1968年新建下三山大闸后,港口外移1.8公里,旧港遂废。
  穿山渔港 位穿山半岛北端,面临黄峙港,东有大榭岛为天然屏障,内连柴桥、郭巨、大碶等地区。民国时期有公顺等渔行3家,渔需物资供应和设施较全。解放初渔行闭歇。1953年县供销社设立水产批发部,1956年批发部归属县水产公司。60年代筑石砌海岸150米,建造钢筋水泥专业码头3座,有供水、冰、油等设施及渔需物资供应机构。渔港附近有冷冻库7座,冷藏能力达2050吨。六横、桃花、蚂蚁岛等地水产品多来此投售,年到埠渔船约1200艘次,卸港水产品达7500余吨。70年代末北仑港开发后,工业人口剧增,水产品需求量大,穿山港地位日显重要。
  第三章 海洋捕捞
  海洋捕捞业数澥浦起源最早,有近千年历史。明清时,澥浦渔业分南北两帮:南帮沿殿跟、湾塘、沙河头、憩桥、贵驷等地,有流网船百余艘;北帮即澥浦、十七房、邱王等地,有流网船近200艘。清末民初,由于战乱,憩桥、贵驷、邱王等地渔民多歇业转行,解放前夕仅留澥浦1处。1953年有大流网船25艘,张网船10艘,渔民260余人,年产量1万担左右。澥浦渔业有流网、挑捕、张网等,以大流网为主。渔场远至渤海北济州岛附近、苏北吕泗、大沙和浙江海礁以东海域。主要捕捞鲨鱼、鳓鱼、鮐、鲹及梭子蟹等。澥浦渔民熟谙济州岛附近海域渔场位置、渔期、渔法以及航道,自1954年春“戴昌隆”号渔船及老大陆阿良等8人在捕鲨鱼时遭南朝鲜当局掳送台湾,此后不再往该海域捕鱼。新碶头帮在清至民国初期常有墨鱼拖百余艘、大对船30余艘、冰鲜船60余艘,在舟山渔场作业。渔民早期分布大碶头、横杨、白石庙跟一带,随着陆域北伸,渐迁备碶、新碶、太和碶诸口。民国初期,大碶、横杨一带海洋渔业逐渐消失。大榭乡少数农民在解放前后兼营打桩张网,拖墨鱼或小对作业,年产量约150吨。70年代中期,全县海洋渔业重点由澥浦转向大榭。至1985年,大榭乡有动力89.5千瓦以上机帆船22艘,张网船10余艘,水产品年达1500吨。
  1949年全县出海各类渔船208艘,总吨位853吨,海洋专业劳动力782个,海水鱼产量841吨。1985年全县出海渔船418艘,总吨位计5311吨, 比1949年增长5倍;新置机帆船333艘、5185吨位、8601.4千瓦,其中动力89.5千瓦以上大中型机帆船74艘、4543吨位、7154.1千瓦。海洋专业劳动力4203个,比1949年增4倍多。1985年海水鱼产量6682.6吨,比1949年增长7倍;海水鱼产量占全县渔业总产量81.78%。
  第一节 渔具改革
  渔船机帆化 1956年澥浦渔业社始建2艘机帆渔船,单艘载重量32吨位、89.5千瓦,次年春投产。因未能熟练掌握性能,第一年仅获鱼产48.35吨,第二年获114.9吨,第三年获155.65吨。1958年起发展机帆船,至次年,澥浦、城关、新碶、大榭、郭巨等5个渔业社各建1对动力29.8千瓦以上的大、中型机帆船。船头“八字形”,尾“一字梁”,舵木质,机帆两用,称“大捕式”机帆船。60年代改用铁舵,船尾置避风架,并逐渐停用风帆,称“改良式大捕型”机帆船。共建20对、1520吨位、2223.1千瓦。70年代船头改尖形,船尾建驾驶台,船底置“龙筋”,共建38对、4310吨位、5102.6千瓦。80年代着重增大吨位,改成大型机帆船,并始建100吨位、动力186.5千瓦以上“渔轮式”机帆船。至1985年,全县有大中型机帆渔船37对,计澥浦6对、城关4对、新碶4.5对、大榭11.5对、白峰5对、郭巨1对、梅山4对、三山1对,共4543吨位、7154.1千瓦。
  助渔安全与仪器设备 旧时渔民捕鱼全凭经验和手工操作。50年代中期,改手扳车盘起锚,1960年始用立式起网机。1966年起机帆船始装鱼群探测器,寻找大黄鱼、带鱼、马面鱼等上层鱼类,兼测水位深浅。1978年起,部分大型机帆船配备劳兰(双曲线)定位仪。1956年澥浦渔业社带头船使用15瓦手摇报话机通讯联络,后扩展并改用无线电报话机。60年代中期渔业队带头船均装置无线电报话机,定时与渔业指挥部总台联系。1979年渔船使用超短波无线电对讲机。1981年县水产局装用陆上单边单无线电收发报机,每日二次定时与渔船联系,实行电台指挥生产。至1985年,全县机帆船普遍使用对讲机联络生产,部分机帆船亦安装单边单电台。
  渔民终年海洋作业,过去经常发生船翻人亡、葬身鱼腹的惨剧,故渔民感叹:“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解放后加强海洋气象预报与收听,60年代开始安装罗经仪,70年代推广定位仪等导航设备,海损事故逐年减少。1984年9月起,全县机帆船都配置救生圈和救生衣。
  网具改良 解放前与解放初网具系苎麻编结,吸水易烂,且栲网、血网等防腐工序繁杂。50年代末一度使用棉纱,但份量重,且易燃。1963年始用聚乙烯等合成纤维作原料。70年代实现“塑料化”,具有布水少、拖速快、省力耐用等优点。
  第二节 捕捞作业
  解放初期发展背对新作业。50年代中期,从福建引进大围罾作业,称“打洋船”,镇海称“假打洋”。50年代后期机帆船兴起,传统流网作业改为对网、拖网和大捕作业。1970年引进底拖网作业,捕获量高,但大量幼鱼被杀伤。1978年澥浦、新碶、大榭、白峰、梅山等渔业队发展灯光围网4组、灯光对网5组,青、黄鱄(鲐、鲹)等上层鱼类得到利用,后因青、黄鱄汛在劳力安排上发生矛盾而停止生产。80年代始,澥浦、城关渔业大队发展拖虾、拖蟹作业。
  流网作业
  流网亦称“溜网”,属流刺网类单船作业。澥浦的流网作业可上溯至宋代或宋以前,后随渔民迁居流传至舟山、岱山等地。网具由数十爿至数百爿(顶)网衣连接,放入海洋中随风、潮漂流,以网衣挂刺缠络鱼、蟹,可常年生产,捕获鱼体大而匀称。根据不同水层,分中上层流网和底层流网;按渔船大小和渔场远近,有大、小流网之别;按捕捞对象分有鲷鱼、鱼、黄鱼、鳓鱼、鲨鱼、箬鳎、毛鲿和蟹流网等。澥浦一带大流网作业,按渔汛分有冬春汛鲨鱼流,夏汛鳓鱼流、毛鲿流和秋汛蟹流等。
  大流网作业 为澥浦帮传统作业。流网船长18米,宽3.5米,深2米,载重量30~35吨。船头八字形,两侧饰船眼。有头桅、大桅各一,用软篷。全船设10舱,鳖壳长,甲板阔,两侧下斜坡度大,排水快,吃水深,船质坚固,抗风耐浪力强。每船渔民8人。
  夏汛鳓鱼流网,属上、中层流刺网,网具结构由主网衣、缘网、纲绳、大小风管(竹浮子)、泥砫或石砫等组成。主网衣缠刺鱼类,呈长方形,每爿长18米,高6米,网目9厘米。每次出网300~400爿,连成一槽,呈长带形。渔场,前期在吕泗渔场,以金家沙、毛竹沙一带为中心,称“下洋头”;夏至后转移至佘山东北首和大戢渔场,称“上洋头”。渔期自谷雨至大暑3个月,以芒种至夏至水为旺期。每船汛单产15吨左右。
  秋汛蟹流网,属底层流刺网,主网衣每爿长18米,高4.5米,网目14厘米。每船带120爿,分两槽轮流作业。渔场在浪岗、嵊山、花鸟岛外侧及佘山、吕泗洋海域。解放后为赶上冬带鱼汛期,蟹流提前至立冬结束,汛期2个月半。渔获物均为梭子蟹,每汛单产20吨左右。
  冬春汛鲨鱼流,属底层流刺网,主网衣每爿长18米,高4.5米,网目14厘米。每船带240爿,分3槽轮换生产。渔场在济州岛西北部、石岛东,水深60米左右,最深70米,海底泥质带沙。渔期自霜降至翌年清明,约5个月半。渔获物品种有花露鲨、书生鲨、燕子鲨、带鱼鲨等。整个冬春汛每船单产15吨左右。
  小流网作业 系澥浦、湾塘、峙头等地传统作业。小流网船载重量2~3吨,每船渔民3~5人。网具和渔法与大流网基本相同。渔场以灰鳖、峙头两洋为主。澥浦、湾塘、憩桥渔民习惯在灰鳖洋渔捕,南水从澥浦泥螺山外出网,至东霍、西霍山附近起网;北水从东霍、西霍海域出网,返回澥浦泥螺山或七里峙起网。每船带网60~80爿,每汛单船产量2.5吨左右。大榭、峙头、郭巨渔民习惯在峙头洋渔捕,北水从峙头洋小猫岛附近出网,至虾峙东、西白莲外起网;南水从东、西白莲外出网,返回洋小猫岛附近起网。每船带网30~40爿,汛单产1.5吨左右。渔期自夏历三月下旬至五月下旬,约60天。夏至前后为旺汛,渔获物主产鳓鱼。80年代资源渐减,鱼群分散,仅小量投产。
  另有毛鲿流网,为大榭岛渔民传统作业。灰鳖洋及大榭岛东北部涂泥门附近岛礁岩石周围激流处多毛鲿栖息,故用底层流刺网。每船渔民3~4人,带网5~6顶,网线粗、目大。渔期自夏至到立秋,为期1个月半。70年代后期因资源衰减,终止捕捞。
  对网作业
  对网为2艘船共同作业,主捕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经济鱼类,根据渔船和网具规格及捕捞对象不同,又有大对、小对、背对和机帆船对网之分。
  大对作业 分布大碶、横河、三碶一带,相传清道光前常有渔船百余对,后渐衰落,至1949年仅剩2对,1954年被大捕作业取代而淘汰。
  大对船长14米,深1.3米,阔3.1米,载重量10余吨,船桅2枝均用软篷。分煨、网两船,煨船为指挥船,并负责伙食;网船为作业船,鳖壳短、甲板宽,以便放网起网。老式大对每船15人,其中煨船8人,网船7人。按渔期长短,又有长船和春船之分。长船渔期自夏历八月至翌年二月,春船渔期从正月至三月。
  网具属曳网类,其形如裤,由囊网(长17米)、翼网(长43米)、缘网和三角网组成。翼网包围拦兜鱼群,囊网容纳渔获物。两船靠拢投曳网绳行驶约30分钟起网取鱼。50年代中期,改为网船指挥,并单独出曳网。每汛作业3~5日,主产小黄鱼。汛单产春鱼10吨左右,长船20吨左右。
  渔场:19世纪初,秋冬汛在浪岗、花鸟海域;春汛,自春分至清明在南韭山、洋鞍、将军帽一带,清明后移向甩山、浪岗、海礁海域,直至佘山渔场。20世纪初叶扩展至吕泗渔场。60年代后,因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大对渐休。
  小对作业 以捕获夏季产卵大黄鱼为主,大碶、新碶、大榭、昆亭干岙、梅山等地有此传统。每对船员8人,网船4人,煨船4人。船形不一,多数为“带角船”,长约7米,无鳖壳,载重量1.5~2吨,以布帆、橹、桨为动力,宜近海作业,日升出海,日落归里。渔网渔法与大对相仿,规格略小。捕带鱼拖曳约半小时,大黄鱼约15分钟。夏汛大黄鱼在猫头洋、大目洋、岱衢洋3处,八月桂花黄鱼汛渔场在大戢、马迹海域。渔期从立夏至夏至为期2月。夏历四月初水称“花水”,四月半、五月初称“正水”,五月半称“煞水”。“桂花”黄鱼汛在处暑与寒露之间。冬汛主要捕带鱼。1951年全县出海小对10对,夏汛均产5吨余;1956年出海22对。60年代始渐由机帆船取代,1982年旧式小对船基本淘汰。
  背对作业 系抗日前新发展的作业。冬汛专捕带鱼,以大捕船为母船,“单背对”背舢舨(子船)2只,渔民13人,“双背对”背舢舨4只,渔民22人。渔网渔法与小对相仿。渔场始于花鸟、嵊山、海礁、浪岗、中街山渔场,中期在洋鞍、渔山渔场,后期至大陈渔场。渔期自立冬至大寒2个月半。60年代机帆船投产后渔场扩展,北至佘山,南到洞头渔场,主产带鱼,每汛单产约10余吨。1952年背对作业投产12艘,1962年49艘,每对均产12吨。后大捕船渐改为机帆船,背对相应减少。1972年存28艘,至1974年,全部淘汰。
  机帆船对网作业 1957年投产,为单一对网作业。用煨、网两船捕捞一种鱼类为主,兼获蟹、虾及其他鱼类。渔网渔法与大对作业略同,船、网较大。1956年建成第一对机帆船,每艘载重32吨、29.8千瓦,网大1600眼,长320米。1960年14艘,平均32吨位、37.3千瓦,网大2000眼。1970年50艘,平均38吨位、46.55千瓦,网大2600眼。1980年72艘,平均58吨位、70.8千瓦,网大3200眼。1985年74艘,平均61.4吨位、90.9千瓦,网大3500眼,网身长853米。船员27~30人。70年代后期,试验双网作业,即一船起网取鱼,一船放网入海,轮流交叉作业。
  拖网作业
  利用渔船动力或天然风力拖曳网具前进,属过滤性拖动作业,有双船拖网和单船拖网。
  底拖网作业 1970年末从广东引入,亦称“大拖风”,系双船作业。底拖风网具与对网相似,翼网较短,呈“凹”形。每拖曳3~4小时起网一次。渔场自长江口至闽东。主产带鱼,次为黄鱼、鳗、虾、蟹等中底层鱼类。此作业捕获量高,但对幼鱼及产卵亲鱼资源杀伤极严重。1979年国务院规定禁渔线,线内全年禁止底拖网生产。
  墨鱼拖作业 系单船底桁杆拖网,江南、小港、三碶、大榭等地均有此作业。1949年全县尚有25艘,1960年50艘,1967年增至94艘。1980年,去舟山渔场墨鱼拖作业由当地行政部门批准发给船证10只。1984年因墨鱼资源衰退,经济效益低而淘汰。
  墨鱼拖无固定船型,一般船长6米,阔1.4米,载重1~2吨,每船3人。网具呈三角形,有囊无翼,由腹网和背网缝合而成,长8米。渔法:掷网沉入海底,背网张口,渔船由外向里或逆水拖曳,墨鱼触及拖网,习惯后跃而入网,15~20分钟起网一次。渔场南起乌沙门、白沙港,中在青浜、庙子湖、王兴、小板,北至嵊山、碧下、野猫洞、花鸟岛一带海域。渔期自立夏至小暑2个月,每船汛产5吨多。解放前渔民多在海岛加工成螟脯鲞、墨鱼枣等干制品运回。
  拖虾作业 多小型单船捕捞,为三碶渔民传统作业,每船3人。渔场在象山港口,渔期春秋两汛,秋汛为旺。渔获物主产中华管鞭虾,俗称“红虾”。每船汛产2~2.5吨,多盐制成咸烤虾。拖网由囊网、盖网、缘网组成。江南、城郊部分渔(农)民常在甬江出口处拖曳水虾,捕获少,质鲜活。80年代初期,澥浦、城关渔业队用机帆船大型网具拖虾,因经济效益差,2年后停产。
  拖蟹作业 解放前,江南、小港、衙前及城区后大街、东门外等地渔(农)民,利用墨鱼网在甬江及招宝山海域拖捕河蟹,至今仍有小量生产。80年代后,澥浦、城关渔民,在春秋两汛用机帆船在东海渔场拖捕梭子蟹,产量高收益好。
  张网作业
  张网系古老捕捞作业。民国《定海县志》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镇海北乡帮有张网船三百号”。20世纪初叶,张网作业一度衰落,解放后陆续回升。50年代有张网船100艘左右,60~70年代150艘左右,1980年200艘,1985年342艘(其中小型机动船259只),桩头4680个,年产量1870吨左右,占全县海水鱼产量28%。作业分布澥浦、城关、大榭、郭巨、梅山、上阳、三山等13个乡镇。
  张网分流动、定置2类,流动性张网又有大捕和挑捕2种;定置张网则分反捕、三杠、高桩3种。网具有稀网和紧网之分。夏汛挂稀网,主捕大黄鱼、鲳鱼、海蜇等较大水产;冬春汛挂紧网,则捕鲚鱼、梅鱼、虾〓等小型水产。
  大捕作业 亦写作“大篰”,或称抛钉,单船作业,习惯捕夏、秋两汛。50年代中期仿大对方式,春汛双船捕小黄鱼,夏、秋汛单船张大捕,冬汛背舢舨捕带鱼。船型与大对相似,长15米,宽3~3.2米,载重13~14吨,每船5或6人。解放后船体增大至18吨左右,人员7或8人。网具由缘网、网身和囊网组成。网身圆锥形,长31米。囊网椭圆形,长24米。渔场夏汛主要在岱巨洋,渔期自立夏至夏至水两个月,主产大黄鱼,次为鲳鱼、梅鱼、虾〓等,单产10吨左右。秋汛渔场主要在碧下和花鸟岛东北一带,渔期为7~9月,主要渔获物黄鱼、鳗、鲳鱼,其次梅子、鲚鱼、虾〓、黄鲒、带丝等,汛产12.5吨左右。
  挑捕作业 亦作“挑篰”,澥浦有挑捕张网单船作业,网具呈三角锥体形。渔场在杭州湾口王盘山一带海域,主产白虾,捕获后加工成咸虾出售。50年代后因经济效益不佳淘汰。
  反捕张网 亦作“反篰”,由上、下、左、右4支毛竹扎成方锥形网架,捕捞时将拴有根绳竹桩打入海底,框架中挂渔网,四角边索连接辘轴,随潮自动转向。渔场主要在港湾或沿岸海域。每船网6~8顶,主产小型鱼、虾、蟹类,年产10吨左右。
  三杠张网 在反捕网架上增置三脚竹筐。每船网20~30顶,以捕捞上层小型鱼虾为主,单船年产约12.5吨。
  高桩张网 择桁地于港湾两侧或浅海鱼、虾回游集中处,每8~10桩成一桁。三桩置两网,每船网20余顶,年产约7.5吨。渔获物有鲚鱼、梅鱼、虾〓及虾、蟹等小宗水产。
  风鳗张网 为城关渔业队传统作业。桁地择甬江金鸡山脚下、江南老道头、王家洋和清水浦4处水深流急处。立冬后兜捕随急流而下大河鳗,俗称“风鳗”。年产2.5~3吨,最高年达5吨余。
  海蜇张网 为镇海渔业传统作业。春夏之交时有幼海蜇随潮漂入境内海域,以峙头海域为界,灰鳖洋至峙头北首海蜇从浙北漂来;峙头洋海蜇自浙南漂来。南北海蜇为两股群体。渔汛自芒种至秋分3个月半。芒种至小暑为初发期,称“霉蜇”,小暑后至立秋为旺发期,称“伏蜇”,立秋后至秋分为后发期,称“秋蜇”。汛期换紧网为稀网,张网捕捞。沿海渔农民有撩捞海蜇传统,汛期有农船数百只越塘入海,多时达千余只。由2人驾小船1只,一摇橹,一用长柄撩盆撩取。1974年海蜇旺发,全县捞撩1320吨。1976年始两洋海蜇资源锐减,至1984年全县产48吨,1985年仅4.5吨,其中灰鳖洋捕捞4吨、峙头洋0.5吨。
  灯光围网
  灯光围网和灯光对网始自70年代。1978年秋新碶、大榭出海2组,组产100余吨;1979年增至4组。1980年澥浦、梅山、大榭等地又发展5组,梅山捕获5吨余,余产甚低,以后陆续停捕。
  灯光围网,由网船(70~100吨位)、煨船及两艘小艇组成船组。网船为主船,寻找渔群,放网围鱼;煨船为灯船,负责诱鱼及辅助起网。网为无囊有环围网及翼网,全长320米,高120米。灯具水上为1500瓦白炽灯,水下400瓦铊铟灯和1000~1500瓦白炽灯。渔期自7月中旬至9月下旬。渔场汛初在桃花、洋鞍东南海域,渔获多系小条鲐、鲹鱼;8月初至中旬,渔场移至甩山、浪岗东南,渔获多中条鲐鱼;8月中旬至下旬,渔场移浪岗、海礁一带,捕获多中条鲐鱼,9月初至下旬作业于海礁以北,渔获大条鲐鱼。
  附:解放后几起奇特渔获物
  1969年冬汛,澥浦渔业大队费阿振船在海礁西首洋面一网捕获毛鲿鱼60余条,每条重20公斤左右,大者30余公斤。
  1971年冬汛,城关渔业大队包友俊船在大陈岛东洋面捕获“龙带”1条,呈金红色,体长3.5米,阔36厘米,厚7厘米,重20余公斤。
  1973年春汛,新碶渔业大队陈志宏船在海礁东80~90海里(181海区)处一网捕获大黄鱼40余吨。
  1974年夏汛,城关渔业大队包友俊机帆船在吕泗洋捕获大鲨鱼1条,重5吨余,卸在税关道头滩涂。鲨鱼剖劈零售,肉净重3900公斤,每公斤值0.16元,肝600公斤,每公斤值0.28元,肠等800余公斤,送农民作肥料。
  1974年夏汛,城关渔业大队王阿法机帆船在浪岗西首4~5海里洋面一网捕获大黄鱼40余吨。
  1975年冬汛后期,澥浦渔业大队潘崇德船在浪岗东约40余海里处一网捕获大带鱼(俗称“老鹰嘴”)17.5吨余。条长1米左右,阔0.15~0.20米,每条重约1公斤,最大达2~2.5公斤。
  1977年夏汛后期,澥浦渔业大队陈相妙机帆船在桃花港东2~3海里洋面捕获大黄唇鱼1条,色似“黄婆鸡”,长约2.5米,重40余公斤。
  1980年夏汛,澥浦渔业大队金国珍机帆船在将军帽东偏南30余海里处拖获大鲨鱼1条,用枪击毙后拖至镇海水产码头,体长8米余,有黑斑点,俗称“老虎鲨”。剖割后净重6吨余,售人民币2000元。
  1981年冬汛,城关渔业大队包友俊船在海礁东南4~5海里洋面捞获大鲸鱼下颌骨1根,长4.2米,阔0.4米,厚0.28米,赠给镇海中山公园。
  1982年春,湾塘殿跟村刘传训高桩张网在澥浦泥螺山西嘴头捕获大海龟1只,重100余公斤,售给宁波中山公园。
  1982年夏汛,澥浦渔业大队张根燕船在鸡骨礁东2~3海里处捕获大鲟黄鱼1条,呈长圆形,头尖口小,两侧有三角形硬鳞甲,大似鸡蛋,体长约2.6米,重200余公斤,在上海以人民币600元出售。
  1982年冬汛,城关渔业大队王康年船在嵊山东洋面捕获大海龟1只,重100余公斤,卸在镇海水产码头,人立其上而龟无恙,4天后死去。
  1984年春,重约150余公斤大海龟1只进入镇海港,多次爬上招宝山南岸海涂。沿岸群众将它推入港中,海龟复爬上海涂,次日死去。
  1985年冬汛,新碶渔业大队贺阿九船在洋鞍东20余海里处捕获大黄唇鱼1条,重46.5公斤,鱼胶鲜重1.6公斤,晒干0.5公斤,售人民币100元。
  第四章 海水养殖
  明时,昆亭涂民在海涂人工养殖蛏子,明末清初扩展至六横、顺母涂等地,1938年全县蛏子产量0.5万余吨,同时发展蚶子养殖。50年代后期海带南移试验成功,至1970年海带产品占海水养殖产量32.27%。60年代末期紫菜养殖成功;70年代试养贻贝、牡蛎;80年代对虾养殖兴起,形成以蛏子养殖为主体,贝、藻、虾类相结合的养殖结构。
  第一节 贝类
  蛏子 昆亭、三山、梅山、郭巨和新碶为主要养殖区,尤以昆亭历史久,面积大,产量多。1932年合岙(今属鄞县)、三山、昆亭、梅山、郭巨等地海涂出现“赤潮”,大批海涂生物死亡,养蛏连续3年无收。1938年涂质好转,养蛏业复苏,养蛏者达2000余人,年产蛏0.5万余吨。1948年蛏子遭病虫害,年产减至125.95吨。解放后政府发放贷款,扶植养蛏,至1952年全县产量270.95吨,亩产量约0.4吨。1956年国营昆亭养蛏场采取整田、筑堤、壮苗、早放、防病、治虫、精管、细捕等措施,蛏子成活率成倍增长。是年全县产量515.6吨,平均亩产0.6吨。1960年后,紫石、三山、昆亭、上阳、梅山等乡围涂晒盐,蛏田面积大减,同时又受极“左”路线影响,1969~1981年全县年产量徘徊于200吨左右。1982年养蛏体制改革,集体、个人一起养。1984年养殖1827亩。年产548吨。1985年放养1342亩,年产422.3吨。
  养蛏方法:惊蛰至清明间,择沃涂划成长方块涂田,每块0.5~1亩,四周插竹竿或树枝作界,播蛏苗于涂田。一年捕青,称“当年蛏”,亩产300~500公斤,每公斤100~120只;次年收获的称“两年蛏”,亩产500~750公斤,每公斤60~70只。春、夏、秋三季拾捕,用手捕或刀钩。
  蛏苗多购自宁海、玉环、乐清等地,少许就地采售。70年代末,养蛏户在昆亭干岙、郭巨碧澜嘴等海涂培育蛏苗成功;1983年郭巨华峙村在村前掏潭定苗试验,但蛏苗多被风浪刮散。1984年在甬江两侧自张碶至梅墟的江涂中,发现大量自然繁殖蛏苗,拗猛江一带特多,小者似麦杆,大者如小指。
  国营昆亭养蛏场 1952年浙江省水产养殖公司在合岙乡(今属鄞县)建国营养殖场,职工7人,当年放养蛏子300亩。1955年在昆亭设分场,职工6人。1963年改为地方国营镇海县昆亭养蛏场,址设下山嘴,职工18人,养蛏600亩,年产鲜蛏115吨。1965年扩至1000亩,年产185吨,是年加工蛏干10余吨。1969年大批蛏田被围垦晒盐,是年12月停办,由昆亭公社接管,职工转入公社汽车电器厂。
  蚶类 三山、昆亭、梅山、郭巨等海涂有天然泥蚶繁殖,群众有采苗养殖习惯。解放后毛蚶养殖居多,泥蚶仅占20%左右。
  泥蚶 1955年,城关渔业社在招宝山麓南首海涂筑塘3亩,养殖购自奉化泥蚶苗。1972年县水产公司向山东省文登、乳山等县采购泥蚶苗供应养殖户,后因北蚶南移环境不适而停止。1976年起郭巨、三山一带海涂天然泥蚶苗增多,1979年供应外地泥蚶苗5吨余。1983年梅山乡小山涂民在七姓涂筑埂培育蚶苗20亩,苗种明显增殖。1985年全县外销蚶苗25吨余,每斤蚶苗约200粒;同年养殖121亩,年产泥蚶18.15吨。
  毛蚶 昆亭、三山、梅山等海涂有小量天然毛蚶苗繁殖。70年代后,天然毛蚶苗增多,群众开始养殖,并向山东省采购蚶苗供应养殖户。后将购入成品毛蚶寄养海涂,调节市场供应。1973年全县寄养毛蚶38亩,年产量59吨;1984年养786亩,产量114.9吨;1985年养1224亩,产176.7吨。
  贻贝 又名淡菜。1974年县水产局投资计4000元,由郭巨渔业队从舟山海洋研究所购入贻贝苗绳20条,试养于碧澜嘴海面,后移梅山岛盐场纳潮河,长势良好;因盐场排淡等原因,贻贝全部死亡,此后未复养。
  牡蛎 牡蛎俗称蛎黄,附于沿海高潮区岛礁、碶闸、石砌海塘等处,天然繁殖,群众素有采拾习惯。1968年新碶、大榭胜利、峙头联合、梅山等7个渔(农)业队赴宁海学习牡蛎养殖,在海涂抛石附苗试养。因涂质深软抛石沉陷,试养未成。1971年新碶渔业队改用水泥柱20根插于海涂,当年附苗较多,因下涂人多,难以管理而未续养。1982年县人民政府拨款4万元,扶持大榭胜利、三山、昆亭、峙头盛岙4个单位养殖20亩,由于水泥柱不能及时运入,附苗死去70%而中断。
  第二节 藻类
  海带 1958年6月澥浦、城关、新碶、郭巨等5个海洋渔业社20余人自大连培训后,次年1月运回首批海带苗种,选点梅山港养殖。1959年参加养殖渔民百余人,舢舨40余只,放养海域100余亩,年产2.5吨。1963年发展至725亩,年产29.45吨,有的因选点不当或管理不善,产量不高,养殖逐年减少,至1965年仅存60亩,年产3.5吨。1967年政府支持淡水渔业队转业养海带,组织300余人,舢舨80余只,重辟梅山港基地。1969~1974年养殖面积保持300亩左右,年产干海带75吨。1970年起海带滞销,下邵渔业队停止养殖。1974年后国家多次降低海带收购价,生产大幅度滑坡。1980年仅梅山里岙大队养殖30亩,年产5.5吨,1985年年产4吨。
  紫菜 镇海口招宝山、大游山、小游山、中门柱、三块头、大黄蟒、小黄蟒等岛屿,有天然紫菜繁殖,称“条斑紫菜”,体长10~15厘米,色泽光亮,味鲜美。立春前收割称“冬菜”,立春后采集称“春菜”,以冬菜为佳,年采收4~5次。1956年城关渔业队在天然紫菜生长繁殖前清除岩上附着生物,洒以石灰水,增产显著。60年代后海涂淤涨,水质污染,自然紫菜资源渐减,至80年代所存无几。
  1969年10月梅山里岙大队择潮间带,用筏式竹架试养紫菜0.9亩,次年亩产50公斤。1970年郭巨区海带队用竹筏式网帘养殖紫菜,因定苗密度高,抗风力强,发展迅速。1972年养殖单位205个,面积89亩,年产6吨。1979年养殖56.4亩,年产8.15吨,亩产144公斤,其中三山乡互性大队亩产280公斤,列全省单产之首。1983年养殖145亩,年产11.55吨。1985年紫菜滞销降价,面积减至70亩,产地集中郭巨、昆亭,年产6.1吨。后以户养为主,集体次之,亦有数户联营形式。1972年郭巨海带队首建紫菜育苗厂,第一年培育紫菜苗120亩。1978年紫菜品种退化,1984年育苗厂停办后,向鄞县球山购入苗种。
  第三节 对虾
  中国对虾原产黄海、渤海。1980年5月,昆亭盐场从奉化育苗厂采入对虾仔5万尾,由于未及时放养,全部死亡。1983年县水产局投资8000元,利用白峰盐场废盐田挖塘22亩,峙头联合村在滩涂围堤挖池78亩,放养仔虾113.6万尾,同时混养鲻鱼苗和尼罗河罗非鱼苗共计6000尾,年产1.8吨,总产值1.3万元,其中对虾0.87吨。1984年昆亭、梅山盐场新辟对虾养殖塘,全县对虾养殖面积扩至178亩,放养仔虾406万尾,年产9.55吨,出口无头对虾5.2吨,其中昆亭盐场68亩对虾塘亩产105公斤,获省水产局“对虾高产”奖状。1985年县农业银行发放贷款47万元,扶持养殖户开发新塘,改造老塘,养殖区域扩大至三山、昆亭、峙头、梅山、郭巨5乡镇、11个单位,养殖面积达1097亩,放养仔虾2646万尾,年产对虾33.4吨,产值324701元,其中出口无头对虾10.06吨。同年,县政府投资15万元,省下达贴息贷款70万元,在昆亭筹办镇海县对虾人工育苗厂,建育苗池800平方米,设计年产对虾苗1.2亿尾,次年竣工投产。
  第五章 淡水渔业
  1984年《镇海县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和渔业规划》资料统计,内陆水域总面积43632亩。其中河流27条,22819亩;池塘5862只,5202亩;水库33座,12873亩;山塘629只,2.738亩。全县宜养鱼水面27268亩,占总水面62.5%,其中河流12130亩,池塘4843亩,水库9009亩,山塘1286亩。
  淡水渔民镇海籍甚少,且多亦渔亦农。清末以来,绍兴、上虞两地淡水渔民陆续流入镇海,定居骆驼、下邵、枫林、大碶、柴桥等地。1949年全县有专业淡水渔民201户、840人、304个劳动力,渔船66只,年产淡水鱼154.1吨。解放后开辟外荡养鱼,1985年全县大荡养鱼面积11199亩,年产量390.2吨,占全县淡水鱼总产量54.8%。
  绍兴籍渔民多用游丝网、撬网、打网、弹弓等作业,渔获量较多。渔船长6.5米左右,阔1.1米,高0.35~0.4米,载重0.5吨左右;一人扳桨,一人坐船尾以脚划曳大桨,双手划曳小桨,俗称“脚划船”,航速甚快。上虞型渔船较绍兴型渔船短0.2米,船舱较阔,载重1吨左右,2人操作,其一立后艄摇橹,船速较慢,船身平稳。
  第一节 捕捞作业
  鹭鹚捕鱼 用船者一般拥鹭鹚10~15羽,人立船头指挥。无船者背竹竿步行,鹭鹚停于竿上,一般4~6羽。邬隘有邬姓者三代操鹭鹚捕鱼。鹭鹚日需食幼鱼1.5~2公斤,破坏淡水鱼资源严重。1954年华东军政委员会颁布《淡水鱼管理条例》中,禁止鹭鹚捕鱼,60年代末遂全部废止。
  打网作业 俗称旋网,有用船或无船两种。网具呈圆形,直径4米,网口纲绳置锡砫配重,用船打网多由2人操作,一人撑船,一人立船头撒网。网沉河底后,用竹竿触网探鱼,由人入水扑网抲捕;亦有待网沉河底后即收网获鱼,但漏网多,产量低。
  大丝扦网作业 俗称强盗网,原为捕捞野生鱼类网具。后改良成捕捞养殖鱼类主要网具。外荡大丝扦网每爿长7米,高6米,10余爿连成一顶,上纲拴浮子,下纲置沉砫,两端缚横竹。扦捕时,用力将横竹和下纲插至河底,逐步缩小包围圈,拖至河岸浅滩处起网。
  弹弓作业 亦称“弹吊”,用长纲绳1根,每间隔1米拴分线1根,下置竹制弹弓1枚,夹熟面粉或谷麦诱饵,每船弹弓3000枚左右,初夜放弓于沿河岸水域,次晨收弓获鱼,主产鲤、鲫鱼。
  金钩作业 俗称“夜钓”,用长绳1根,间隔2.5米缚分线下端拴钩1枚,置蚯蚓等诱饵,每船一次放钩600枚左右,入夜放钩,次晨收钩,渔获多系鳗鲡、乌鲤、龟、鳖等底层鱼类。
  三角腰网作业 置网于小竹扎成三角框架中,扎草束浮水面诱鱼,驾小舟持网向草束下挽鱼。
  游丝网作业 丝结长方形鱼网,上纲置浮子,下纲装沉砫,放网于上、中、底水层。
  拉钩作业 纲绳上缚金属拉钩,隔10厘米置1枚,每船放钩约1500枚,横列河中,两端置响铃,鱼触钩铃响,即收钩获鱼。
  跃进斗作业 1966年自绍兴引入。网似喇叭,长10余米,网腹用竹撑骨,大小鱼虾入网后不能出,产量高;但影响水产资源严重,目前列为禁捕网具。
  戳鳖 新碶少数农民有传统技艺,利用鳖冬眠机会,用铁制掌形鳖戳,在池塘四周向漕底密戳,凭手感可将鳖钩起。
  第二节 养殖
  1945年江北地区曾有人在内塘养殖,面积约占50亩,产量5吨。解放后发展人工养殖,始养青、草、花、白四大家鱼,逐步增加鲤、鲫、鳊等品种,还发展河蚌育珠,试养毛蟹、河鳗、甲鱼、水貂等。近期引进罗非鱼、白鲫、银鲫、绿毛龟、牛蛙等品种。
  解放后大荡养鱼遭受较大的干旱、台风、工业污染灾害有:1953年7月大旱,芦江鱼荡养鱼驱集于几段深潭,被附近农民抢去荡鱼数百担,经县公安局对3名带头肇事者拘留处罚,事态平息。1956年遭受12号强台风袭击,全县养鱼荡倒箔35道,逃逸子口鱼种10万余尾,夏花鱼种20余万尾。抢救后是年荡鱼产量仍达14吨。1970年后,县内工业生产发展迅速,污水大量排放,大荡受“三废”污染。据1974~1985年统计,受害面积7200余亩,死亡鱼种40万尾、成鱼6.5吨,幼蚌40万只、珍珠蚌7.4万只,共损失25万余元。目前大荡水域“三废”污染仍然严重。
  外荡养殖 鱼类养殖。1953年柴桥、骆驼渔民协会在芦江和觉渡大堰头养鱼700亩,年产22.5吨。翌年国营县农场、大碶渔民协会和施公山水利会等也发展养殖,全县扩至3246亩,年产鱼66吨。1985年大塘养殖11999亩,年产量390.2吨,占养鱼总产54.78%。1973年宁波、镇海、奉化、鄞县等市县曾建立奉、甬江联合养鱼场。1975年初夏,东起镇海口,西至奉化溪口,长40余公里的奉、甬江水域放养鳙、鲢等鱼种60万尾。结果幼鱼多入张网,又遇秋季台风暴雨,养鱼全部冲入东海。
  河蟹增殖 河蟹活动于沿海塘河中,50年代前产量较高,棉地大毛蟹驰名远近。后因碶闸改造水泥门后蟹苗无法潜入,产量渐减。1961~1964年,曾在各碶口及港湾用扳罾捕蟹苗放入大荡增殖。以后围垦海涂,河蟹生态环境改变,蟹苗锐减,70年代已少见。1977年县水产局自崇明采购蟹苗20公斤,1978年从太仓购入59公斤,至1985年共购入蟹苗250余公斤,放养于骆驼、长山、大碶、柴桥等河道。秋蟹上市量明显增加;但毛蟹遇秋风即四处爬行,多为农民捕获,放养者所获甚少,故未能大量推广。
  河蚌育珠 1967年冬,下邵渔业队在小浃江试养河蚌亲贝,翌年正式接种育珠,1970年首产珍珠2.3克。柴桥、大碶、骆驼等渔业队相继发展蚌珠养殖。始养褶纹冠蚌,育出珍珠质较差。1977年下邵渔业队创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所育珍珠光亮、圆滑,苗种县内自给有余。1978年下邵、大碶、柴桥渔业队和红光农业队被省水产局、县外贸公司列为珍珠养殖定点单位。1985年全县专业育珠单位34个,年产珍珠420公斤。历年累计产蚌珠2437.5公斤,产值269.9万元。
  水库养鱼 1958年迄今,县内建水库33座,宜养鱼面积9009亩。1976年镇海石化总厂建海涂水库2座,面积5000余亩。1960年三圣殿、小洞岙、郎家坪水库始养家鱼。至1985年,全县水库养鱼7700亩,占可养面积85.5%,年产鱼103.95吨,平均亩产13.5公斤。水库养鱼靠自然饵料,广养薄收;底不平坦,扦捕率低。
  池塘养鱼 全县池塘庄市镇居多,有1201只、813亩、骆驼、贵驷、临江、湾塘、高塘等乡镇次之。50年代各农业社开始放养,1982年后池塘均随田承包到户。至1985年全县养鱼池塘1523只、2894亩,年产鱼218.1吨,占全县淡水鱼产量30.6%,平均亩产75.4公斤。1984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湾塘等地区发展一批淡水鱼商品基地,两年挖田筑塘557亩,平均亩产112.5公斤。
  稻田养鱼 1958年骆驼镇勤劳农业社利用稻田60亩,试验放养鲤鱼苗8万尾,因缺乏经验而失败。1984年县水产局在小港曙光村承包稻田1.5亩,试验鲤、鲫、鳙、鲢鱼多品种混养,秋后获鱼40公斤,亩产26.5公斤。至1985年全县稻田养鱼81户,面积199亩,年产鱼4.7吨,平均亩产23.6公斤。
  网箱养鱼 1979年下邵渔业队引进网箱5只,面积1亩,放养草、鳙、鲢鱼种31700尾,饲养219天,年终捕获27108尾,产量3622.5公斤。小港、大碶、霞浦、柴桥等渔业队和新路岙、城湾等水库相继发展网箱养鱼。1981年全县网箱养鱼11亩,年产鱼10.5吨。但受水流等条件制约,网箱养鱼成本高,经济效益不佳,至1985年,仅留2亩,年产1008公斤。
  鱼苗繁殖 镇海无繁殖家鱼苗习惯。解放初期从湖州、绍兴等地购入鱼苗。1954年大面积养殖后鱼种采购困难。1956年与宁波市、鄞县等联合组成鱼苗采购委员会,分赴江西省九江等地采购,育成“夏花”鱼苗,按比例分配各县。“夏花”还需继续培育成鱼种,方可放入大荡。至1958年全县共辟鱼种塘100亩。1960年宁波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创人工繁殖鳙、鲢鱼苗成功,同时贯彻“就地取材、就地孵化、就地放养”方针。1955年开始培育青、草、鳙、鲢鱼种,至1959年产鲤、鲫鱼苗400万尾。1985年全县共有鱼种塘442亩,年培育青、草、鳙、鲢鱼种530万尾;是年放养458万尾,自给有余。
  第六章 涂业生产
  第一节 分布
  县境海涂北起澥浦,南至三山,海岸线长100余公里,常有海涂10万余亩,遍及澥浦、柴桥、大榭、白峰、峙头、郭巨、上阳、昆亭、梅山、三山等16个乡镇,其中澥浦(含湾塘)、新碶、郭巨、昆亭(含三山)和梅山等5大块,占总海涂面积90%左右。海涂由淤泥粉细沙组成,泥质柔软,浮游生物丰富,宜生长梅蛤、螂蛤、圆蛤、泥螺、香螺、铁蛳螺、蛏子、蚶子、蛎黄、青蟹、沙蟹、蟚蚏蟹、红钳蟹、泥鱼、弹涂、赤鲡、涂鳗、望潮等鱼、蟹、贝类及随潮进入觅食的鲻梭鱼、鲈鱼、虎鱼、梅鱼、鲚鱼、箬鳎、鳗、梭子蟹、虾等。
  涂民多兼业,农忙务农,农闲下涂,多达数千。1954年全县专业涂民约300余户,分居澥浦、石塘下、城关东门外和后大街、新碶、郭巨、梅山、三山、昆亭等地,常年涂产品1000余吨。
  第二节 工具及作业方法
  涂业生产有工具捕捞和赤手捕捉两类。工具捕捞用扳罾、拉钩、推缉、串网、竹管、篾笼、横网、钓拉等法;赤手捕捉则用容器拾捉。
  泥马船 海涂作业唯一交通工具。相传始于明嘉靖年间抗倭斗争中,义兵为在涂中追击倭寇,发明以船代马,故曰泥马船。船木制,长约2米,板厚约1.5厘米,形似靴底,有阔版和狭版两种。阔版泥马船头阔约15厘米,主身及尾部25~30厘米,载重量大,为推缉、撩串网之用;狭版泥马船头部阔15厘米,主身及尾部阔20厘米,多为拾泥螺、梅蛤等用。泥马船用一足牮前滑行,迅捷似飞,时速可达15公里,载重百余斤。沿海涂(农)民每户多拥有1~2只,全县有千余只。
  扳罾 网具直径2.5~3米,网目上大底密,用小竹竿撑成十字架方形网,一人执竿拉绳,控制网具起落。扳罾网地择沿岸礁石、碶闸边潮水流动处,渔获物多为鲻梭鱼、鲈鱼及虾、蟹类等。
  推缉 缉网口阔1.8米,尾0.5米,扇形,目密,两侧各置乌竹1支作杠,一人操作,背负驮篓,手握杠竹,在潮位深及膝盖至胸部间,跋涂逆水推网前进。长期推缉者还在涂中筑顺水固定兜鱼泥塘2~3道。渔获物多鲻梭鱼、梅鱼、鲚鱼、泥鱼、虾、蟹、日产2.5~5公斤。夜间推缉,则戴灯笼帽照明诱鱼,故夜产高于日产。
  串网 分大串和小串。大串又称流动网,规模和资本较大,用3~4吨渔船1艘,渔民5~6人,流动作业。网具目小,高2.5米,长6米,每船约150顶左右连成一槽,间隔2米拴串竹1根。操作时择“鱼口”多的海涂,涨潮时将网与竹竿呈弧形连插涂中,潮退网露撩鱼。渔获物以鲻梭鱼、水虾居多。小串又称座串,系全年固定作业,亦有一汛移动一次。网具和渔法同大串,规模小,多独户经营,偶合伙联营。日捕2次,日产7~10公斤。渔获物有鲻梭鱼、泥鱼、梅童鱼、箬鳎、鳗及虾、蟹等。串网以夏秋为旺,春次之,寒冬休渔。
  采捕梅蛤 梅蛤生于中潮区,栖涂泥上层,常在涂面“绘”鞋头花、梅花斑、铁丝斑、芝麻斑等花纹。蛤体蛰居“花”下,春深夏浅,入泥10~13厘米。全年可拾,清明产渐高,夏为旺汛,尤以“梅季”最盛肥,因称“梅蛤”。旺汛期沿海妇孺成群下涂循花纹采拾,人日获2~3公斤。
  捕捉弹涂 又称“阑胡”,即跳鱼。穴居涂中,有进出两洞,退潮时出穴觅食,穴口留鳍迹。捕捉分诱捕和钓钩两种。诱捕法,竹管筒或小篾笼伪装鱼洞,跳鱼回归误入难出,取筒管或篾笼捕获。单人操作,循环诱捕,每次放竹筒或篾笼百余只,日产5~8公斤。钩钓法用小竹竿1根,上拴倒伞形金属钩1枚,单人操作,朝日光缓行,见跳鱼即甩竿抛钩扎鱼。此法传自温、台籍人。日产2.5~3公斤,高者可达5公斤以上。后亦有用此法钩红钳蟹者,觉渡后戴人居多。
  拉钩 用金属钩拉钩鱼类,渔绳上拴鱼钩,间隔8厘米置钩1枚,每105枚为1夹,每放钩10~20夹,平列涂面,上浮竹管,随潮进出海涂鱼类触钩即被钩住。用船拉钩者,多在港湾或浅海每放拉钩40~50夹。日可产10~15公斤,渔获物多鲻梭鱼、鲈鱼、虎鱼、箬鳎之类。
  捕捉沙蟹 沙蟹穴居,春浅秋深,潮退出洞觅食,洞口留有足迹。捕捉有手扽或网捕两种。手扽即用手循穴而入,浅者近尺,深则尺余,触蟹即获,日可产2.5~5公斤。网捕俗称“起沙蟹”,网长7~8米,阔4~5米,线细目大,尾拴长绳,撒网于涂,待蟹出洞,拖收网绳,蟹即被捆缠,日可产10~15公斤。1958~1960年间,少数人滥撒“六六六”农药于涂面窒息沙蟹,竭泽而鱼,毒害购食者,违反捕捞规定,后被严禁。
  撮泥螺 泥螺壳软,大如蚕豆,常爬行涂面觅食,数量多,易捕取。捕取有手撮和网捕两种。撮泥螺择其大者手捕入桶,日产2.5~5公斤。春、秋两季最盛,“三月桃花泥螺”和“八月桂花泥螺”肉肥味美。网捕系用2根竹爿缚成十字架小横网,长60厘米,阔20厘米,见泥螺即横捞入网。日产5~8公斤。昆亭、梅山、郭巨等地有用推缉网在浅潮处推捞者,但大小皆入网,影响资源。
  撮香螺 香螺蛰居软泥中,退潮后爬行涂上觅食,捕者用手撮拾,日产3公斤左右。香螺对腥味敏感,涂民常用次鱼等诱捕,螺闻腥群集,捕获量高。近年经食品防疫监督部门检验,香螺内含使神经麻痹之毒素,故严禁食用。
  捕蛤皮 蛤皮又称圆蛤,多穴栖低潮区,洞深水清,捕者循穴扽捕。亦有用泥马船横向外推。蛤皮受警后喷吐清水,拾捕者即循迹捕捉,日产仅2公斤左右。
  第七章 水产品保鲜加工
  第一节 保鲜
  船上保鲜 渔船随带冰、盐,将捕获鱼类投入船舱,用冰或盐保鲜,称冰鲜、咸鲜或抄咸。别有专业冰鲜商船,带冰(盐)至渔场,收购鱼货随即加工运往各地销售。据民国《定海县志》记载:“嘉庆二年(1797)新碶头帮有冰鲜船60余艘。民国2年(1913)镇海江南、江北帮有冰鲜船30余艘。”解放前夕,新碶、县城等地尚有冰鲜船70余艘。1956年冰鲜船业务归县水产公司经营。1982年后水产品购销价格开放,渔船自行带冰保鲜。
  鱼类保鲜历用天然冰源,甬江、穿山港沿岸常有冰厂60余座,容量2.5万余吨,尤以三官堂至下白沙为多,有“十里冰厂”之称。1970年大榭北渡、新碶小山、江南谢墅、庄市三官堂一带尚有冰厂34座,年供天然冰2.7万余吨。后冷库兴起,天然冰厂渐减,至80年代全部闭歇。
  冷库保鲜 1962年县商业系统在城关首建10吨小型食品冷库1座。1974年扩至200吨,兼冻水产品。1977年柴桥镇后所大队建水产冷库1座,县水产公司亦在穿山建300吨级冷库。此后,城关、新碶、大榭、白峰、澥浦等渔业队及临江、庄市、峙头等乡(镇)企业先后建造冷库,至1985年全县共建24座,日制冰324.5吨,速冻447吨,次冷藏量8685吨。冷库业兴起,改变腌咸、晒干等加工方法,有利调节市场淡旺季供应。各冷库并开辟精加工业务,精制冻带鱼、墨鱼、梅鱼、虾仁、鳝丝等小包装产品。
  第二节 盐渍与咸淡干品
  晒鲞干制与盐渍为传统加工方法。澥浦渔民捕获鲨鱼、马鲛鱼,现场晒干,称鲨鱼鲞和“链条鲞”,或用盐腌渍成咸鳓鱼、咸马鲛鱼、咸梭子蟹(俗称〓蟹)等。新碶渔民将捕获墨鱼劈晒成螟脯鲞,把虾盐煮咸烤虾,海蜒盐煮晒干成干品。至今有淡干品、咸干品、腌渍品、糟醉品、煮干品等5大类、100余种。
  咸淡干品 有咸淡鱼鲞和咸淡鱼薨两类,均用盐渍后风干或晒干。鱼鲞品种有大黄鱼鲞、小黄鱼鲞、螟脯鲞(墨鱼鲞)、虎鱼鲞、鲨鱼鲞、马鲛鱼鲞、乌狼鲞(河豚鱼鲞)、鱿鱼鲞、鳗鲞、鳙鱼鲞、白鲢鲞、青鱼鲞、草鱼鲞、鲤鱼鲞等。咸淡鱼薧品种有鲚鱼薨、黄鲒薧、梅子薨、带丝薨、龙头薨(虾〓薨)。还有咸淡干制海带和风蟹等。
  腌制品 用盐渍而成,品种有咸大黄鱼、咸小黄鱼、咸带鱼、咸鲳鱼、咸马鲛鱼、咸墨鱼、咸鳗、咸梭子蟹、咸沙蟹、咸蟚蚏蟹等。
  糟醉品 水产品盐渍后,用酒糟或酒醉腌,品种有糟醉鲳鱼、糟醉带鱼、糟醉鳗、糟醉鳓鱼、糟醉马鲛鱼、糟醉泥螺、醉香螺、醉蛏子、醉蚶子、醉虾子等。
  煮干品 加盐煮熟后沥干卤水或晒干而成,品种有虾干、烤虾、蛏干、海蜒等。此外,还有鱼翅、鱼胶、虾米、紫菜等。
  第三节 传统特产加工工艺
  醉泥螺 泥螺洗净盛容器中,放少量盐卤略加味精拌匀,诱泥螺伸头出壳食鲜味而渍死。然后洗去粘液,加盐25%腌渍,半月后取出,加黄酒、香料后即成。年产量百余担,味鲜美,肉脆嫩,尤以大碶王坤记和梅山醉泥螺闻名沪、甬。
  〓蟹 将活梭子蟹放入浓盐卤中腌渍,称“〓(音呛)蟹”。雌性曰“门蟹”,又称“圆脐蟹”,雄者叫“浜蟹”,又称“长脐蟹”。腌渍3~4天即成。蟹壳两端呈明显白色圆圈,俗称“蟹眼”,美称“红膏〓蟹”。以冬至前后雌蟹质最佳,畅销甬、杭、沪及广大农村。鲜蟹制成蟹酱或蟹糊,其味亦佳。
  三鲍鳓鱼 澥浦名产。渔民捕获鳓鱼后在船舱加工,按鱼重20%比例撒盐,将鳓鱼背下腹上排列入舱,上层封盐,面铺竹帘,压以石头,10天后称头鲍鳓鱼。上岸后再加盐20%,用相同方法重腌,1个月后成二鲍鳓鱼。将二鲍鳓鱼再翻桶(缸),加盐10%,层鱼层盐加压,2个月后即成三鲍鳓鱼,成品率70%。三鲍鳓鱼及其鱼卤鲜美香醇,畅销杭、嘉、湖及甬、沪等地。
  大黄鱼鲞 又称白鲞。将鲜黄鱼沿脊骨剖至头部,取出内脏,用盐20~25%匀撒肉面,密排桶(缸)内,7天后取出,洗去污血,肉面朝下,晒于竹帘上,3~4天后,鱼干即成鲞,成品率30~40%。以肉色清白,形体圆整为佳,畅销杭、绍一带。
  螟脯鲞 又称乌贼鲞。将鲜墨鱼从嘴沿腹部单刀或三刀剖开,刺破眼珠,挖出墨囊及内脏,海水洗净,覆背平晒竹帘或岩石上,待表面发“白花”,体半透明即成鲞。以后复晒一次,成品率20~30%。以“头水”乌贼鲞称“血鲞”为佳,畅销闽、粤、湘、桂、蜀等省。另一种加工不剖腹,不去内脏,用盐25~30%,渍在桶(缸)内,上压石块,2~3天后取出晒干成品,俗称“乌贼浑子”。剖墨鱼取出墨囊及内脏,加盐25%腌渍成“乌贼瓢肠”。
  三矾海蜇 海蜇分蜇头(口腔部)和蜇皮(伞状部)两部分,加工档次分头矾、二矾、三矾。把鲜海蜇分割蜇头和蜇皮,头子加矾0.4%,蜇皮加矾0.6%,分别入舱。4~5小时后,用海水洗净再入舱加矾0.2%,即成头矾海蜇。成品率蜇皮60%,蜇头50%,可食用,但味不佳,也不宜贮存。将头矾海蛰清理后,平放入桶(缸),撒盐20%,矾0.25%混合拌匀,层盐矾层海蜇,10天后即成二矾海蜇。成品率70%左右。二矾海蜇蜇头加盐18%,矾0.4%,蜇皮加盐20%,矾0.25%,混合拌匀加入,1个月后成三矾海蜇,成品率蜇头20~25%,蜇皮15~20%。三矾海蜇蜇皮色白、质厚,蜇头棕黄色,体大,肉松脆质佳,畅销国内外。
  鳗鲞 鲜鳗洗净后沿背脊骨侧部剖开,去内脏、血渍,撒盐5%,用竹爿撑开鳗体,迎西北风吹干或晒干成鲞,以冬季活雄鳗风干最佳,太阳晒干次之。
  鱼薧 鲜杂小鱼洗净后分别在竹帘或篾簟上晒翻2~3天,干后即成鱼薨。成品率20~30%。用同样方法,用盐20%腌渍后晒干,成品率40%左右。全县在抗日战争期间年产各类鱼薧0.5万吨左右。70年代前,尚有1500吨以上。1985年仅500余吨。多销慈溪、余姚、诸暨、绍兴、嘉兴诸县。
  糟鱼 分别鱼类品种,剖开鱼腹,洗净后切成段块,盐腌渍成咸鱼,然后沥干。每百斤放酒糟6~8斤,拌以五香粉等辅料,层鱼层糟,密放缸(甏)内,1~2月后即成。年产5000余公斤,畅销上海、天津、汉口、南昌等城市。
  蛏干 300年前,昆亭、三山等地有加工蛏干工艺。1956~1959年昆亭养蛏场年加工蛏干5~10吨,销福建,出口东南亚。方法:择只重10克以上鲜蛏养盐水中数小时,使蛏子吐出泥质,入锅煮沸,剥壳,再用原汁煮沸一次,然后在竹帘上晒翻2~3日即成。成品率7%左右。
  第八章 渔政管理
  第一节 行政管理
  民国时期,渔业生产由县政府实业科兼管。1950年县人民政府实业科始配专职水产干部1人。1954年9月设立县水产科,编制6人。同时县委建立渔盐工作部,负责对渔区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1956年春骆驼和城关等13个有渔业乡镇配备专职或兼职渔业干部1人。1964年6月水产科改局,配干部10人。1977年3月成立县渔船、渔港管理站,贯彻执行各项渔业法规,县人民政府并就“保护水产资源,发展淡水渔业生产”及“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于1981年10月和1982年9月发布通告。1979年水产局设海洋捕捞、淡水养殖、计财经营管理3股和渔政站,编制15人。1982年管理与渔政两站合署,统一管理渔政、渔监业务。1983年改称为县渔政、渔监管理站。至1985年,共发放海洋渔业捕捞许可证动力44.8千瓦以上渔船70本,44千瓦以下150本,沿海鳗苗捕捞证200本。对城关、新碶、穿山、郭巨等港口水产品收购单位及全县经营水产品的冷库,随时监督检查,制止违规捕捞产品收购、冷冻。1986年7月1日实施《渔业法》,渔业生产纳入依法治渔、依法兴渔轨道。
  1984年县人民政府对三山、昆亭、梅山、郭巨4个乡镇养殖浅海、海涂实行申请登记,定权发证,审核后发放使用证37本,计海涂面积7999亩,浅海水域50亩。1985年,又对全县有淡水养鱼的19个乡镇发放外荡养鱼水域定权使用证119本,计水面19376.65亩。
  第二节 渔业生产指挥部
  1952年宁波专署成立渔业生产指挥部。1954年起,出海渔船按县、区、乡编组,并悬挂统一旗帜。镇海县设大队,下设江南、江北两中队,9个小队。以小队为单位集体进出,统一划分锚地。
  1955年县渔业生产指挥部成立。渔汛期间,组成临时工作班子,赴渔场指挥生产,随鱼群游动而灵活转移或分点指挥。60年代中期,船岸广泛采用无线电台和对讲机通讯联络,频率和时间由宁波地区指挥部统一规定,每日发报3次。70年代后,渔汛发生变化,指挥部逐渐失去指挥作用,1984年机构撤销,渔业生产统一归县水产局管理。
  第三节 护渔救难
  护渔 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定海把总置游哨、南哨、北哨水兵3支,巡逻于宁、绍海域。嗣后,设置及兵员屡有更改。清同治八年(1869)驻镇浙江外海水师巡防队创建红单水师。光绪初期,复组红单护商水师。光绪二十一年(1895)购置永定、永福、永安、永靖小兵轮4艘。宣统二年(1910)改为浙江外海水师巡防队。1913年改为浙江外海水上警察厅,1937年后改为外海水上警察局,置有海光、新宝顺等8艘巡舰。1938年局移址海门。水警队撤护后,有经济实力的“长元”,向县府注册,购买枪支弹药自卫。当时澥浦约有6~7户渔主领有枪支,每船3~5支不等,遇盗时联合防卫。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渔民屡遭海匪劫掠杀害,遂组建渔团自卫。澥浦渔业公所组织联合防范,出海渔船统一编号,船尾悬挂黑布白字(澥浦)长形大旗,以示船多势众防范海匪。并为便于查获被劫后鱼货,暗将鳓鱼尾鳍斩下一角作记。
  解放后剿匪肃特,50年代初海匪彻底肃清。人民解放军时出舰艇护洋,并在渔民中组织民兵。1970~1979年,,澥浦、城关、新碶、大榭、郭巨5个渔业大队各建基干民兵武装船1对护航。
  救难 海洋捕捞,触礁沉舟、落水溺命等海难事故时有发生。遇天灾人祸,一家一户实难承受,各渔团组建慈善机构,同业共济。清代澥浦渔业公所在海头南城门建弘祭堂1座,专供海难死亡渔民设灵堂、入殓安葬。新碶头渔民募款在浪岗岛建屋备棺,供遇难渔民安葬。各地渔业公所对辖区内海难渔民救护、尸体安葬、难属抚恤救济等事项,订有协议或规章制度,按章办事。
  解放后,随着渔业集体经济发展,社队公益金逐年提存,因公伤亡渔民除公费安葬外,对难属给以照顾抚恤,扶养其子女至16周岁,对成年子女优先安排。老年渔民福利待遇不断改善,年满60周岁渔民实行退休制度,一般按月发生活费20~30元,经济条件富裕队达百余元,也有论渔龄发给生活费者。此项退休制度在渔业社队章约中均作明确规定。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