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畜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56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畜牧业
分类号: F326.3
页数: 5
页码: 378-3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以来浙江镇海地区畜禽养殖的发展历程,包括猪、牛、奶牛、羊、兔、鸡、鸭、鹅以及蜂等畜禽的饲养量、品种引入和疫病防治情况。还介绍了饲料的发展及饲养模式从家庭饲养到集体饲养的转变。
关键词: 镇海县 畜牧业

内容

第一节 饲养
  猪 民国时期,猪肉不能自给。1949年饲养量3.32万头,年末存栏1.64万头。1956年实行“派购派养”政策,贯彻“私养公助”方针。1959年饲养量9.86万头。1960年后粮食连年歉收,1962年饲养量仅2.91万头。1963年后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方针,又陆续制订鼓励养猪政策,1967年增至24.11万头,1971年达29.58万头。80年代初,因养猪经济效益不高,饲养量下降,至1985年为15.32万头,年均下降11.19%。
  解放前仅有本地黑猪单一品种,俗称“本膛”。1953年县农场引进约克夏公猪1头,作杂交繁殖,以后陆续引入金华猪、海北猪、岔路猪、克米洛夫等。60年代引入巴克夏、苏白、长白、大约克,达到“公猪外来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目标。70年代初引入荣昌猪、宁乡猪、北京黑猪。80年代初引入杜克猪、海普夏猪,至1982年已有13个品种。
  牛 1936年有耕牛12989头,以黄牛为主。1949年11089头。1952年13128头,其中黄牛11120头,水牛2008头。解放后,人民政府奖励繁殖和禁止滥宰,1951年10月始,耕牛屠宰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农业合作化后,耕牛饲养量有所下降,1957年为11413头,1967年以前年均保持1万头左右,以后每年平均下降3.81%。1985年仅存5138头,可使役4924头。
  民国期间,从川沙等地引入北沙牛,驯化为地方良种。1980年全县有北沙牛1807头,多分布柴桥地区,其中可繁殖母牛360头。1956年曾向关中引入秦川牛,因肩峰不高,不善使役,60年代淘汰。
  奶牛 1934年,县城私人开设新新牛奶场,常有水牛3~5头挤奶,1956年公私合营,并入县食品公司;1964年划入县牧场,并从舟山引入荷兰奶牛3头。1972年县食品公司重建奶牛场。1978年后,县城附近和柴桥、郭巨地区亦饲养奶牛。1985年有奶牛374头,年产奶685吨。
  羊 本地多饲养白色短角山羊,偶有黑羊。1937年全县有羊5000只,1949年为1800只,1963年达2.96万只,1985年存栏4627只。1954年棉区开始饲养湖羊,1964年从嘉兴大批引入。是年湖羊存栏1700只,1965年增至4100只,以后逐年下降,1985年存栏仅38只。
  兔 1954年,塔峙农业社陆根华创办养兔场,从上海引入安古拉毛用兔两对。此后,全县饲养量逐年增加,1965年有16.1万只。1979年鼓励创办集体兔场,至1980年共办292个,养兔5.41万只;同时发展专业户、重点户421户,养兔近万只。1981年末,长毛兔存栏23.05万只,1982年27.72万只,产毛34.7吨。是年兔毛价格下降,导致1983年饲养量剧降。1984年回升,1985年存栏13.7万只。品种,1954年引入法系、英系安古拉长毛兔,以后引进各系品种,经杂交选育,培育中系安古拉长毛兔种推广。1978年引入德系安古拉,与中系长毛兔杂交,形成生产性能高于中系兔而低于西德兔的本地长毛兔杂交群。
  鸡、鸭、鹅 养鸡为农家传统副业,每户少则二三羽,多至十数羽,禽肉和蛋以自食为主。鸭在水网地带有少数农家散养;稻区有专业养蛋鸭户,每群约300羽左右,品种系本地芝麻鸭。养群鹅仅限少数有经验农户,饲养分为清明鹅和年鹅两期,圈养和放养相结合,每群10~30羽。
  1949年家禽饲养量23.9万羽,其中鸡21.4万羽,鸭1.8万羽,鹅0.7万羽。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社员养禽受限制。1970年始,重视发展蛋鸭生产,1978年有15.69万羽;鸡饲养量也发展至41.3万羽。80年代初,发展集体饲养场和专业户,家禽饲养量剧增,1985年全县达130.38万羽,其中鸡78.69万羽,鸭50.37万羽,鹅1.32万羽。80年代初引入鹌鹑,1982年饲养量5000羽,后未继续发展。
  鸡品种有黄壳狼鸡、芦花鸡、芝麻鸡和梅林鸡等。解放后陆续引进萧山鸡、狼山鸡、来克航鸡、澳洲黑鸡、洛岛红鸡、白洛克鸡、黄洛克鸡、新浦东鸡、三黄鸡等,1983年又引入罗斯蛋用鸡。80年代以来,鸡场趋向蛋用肉用分养。农户养鸡品种趋杂交化。
  蛋鸭品种以宁绍麻鸭为主。50年代后期引入肉用品种北京鸭(填鸭),海岛、山区还引入番鸭。1979年引入美国卡基——康贝尔鸭。
  鹅品种以白鹅为主,少量灰鹅。1958年曾引入广东狮头鹅。
  蜂 民国时期,少数山农筒养土蜂。60年代,养蜂业兴起,1965年饲养432群,其中集体蜂场5个,养蜂45群,余为专业户。1978年计5100群,1983年2.3万群,多分布湾塘、塔峙、大榭等乡。是年产蜂蜜287.5吨,产皇浆5.75吨、蜂蜡1.5吨,为全省重点蜂蜜产区之一。镇海蜜源以紫云英、油菜花为主,4月份以后,蜂群运迁东北、内蒙、新疆等地寻找蜜源。
  蜂种有中华蜂、意大利蜂两种。意大利蜂种系柴桥河头农业社林善利、俞央清于1957年引入。70年代起蜂农季节性迁向东北、华北放养,由自然杂交育成高加索杂交系和卡蜂杂交系,但仍以纯种意蜂群为主。
  其他畜禽 水貂,70年代末期曾在柴桥的滨海农村发展,饲养量2000余只。因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技术未能解决,逐年减少,到1985年所剩无几。梅花鹿,1936年和1983年在澥浦和汶溪迎胜村有少量饲养。
  饲料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留有饲料粮1485吨,每头猪49公斤。1955年农村实行“三定”时,留饲料粮2130吨。1956年推广紫云英青贮饲料,全县约贮1985吨;并推广种植苦麻菜500亩。同年8月起饲料由饲料公司供应。1964年发展养殖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绿萍(简称“三水一绿”)等水生饲料,至1975年,“三水一绿”放养面积达3.2万亩。1971年后推广“七〇三”发酵曲种,发展糖化饲料。1979年推广复合饲料,1982年推广配方混合饲料。
  饲料加工多系碾米厂附属经营,1958年始,全县有8家碾米厂,为群众加工饲料。1983年县饲料公司新建骆驼、长山、大碶、柴桥饲料车间4个,后改为小型饲料厂,年生产能力6000吨。1984年扩建为7个厂,年生产饲料1万吨。同年投资22.5万元,新建长骆自动化饲料厂1座。1985年又建大碶饲料厂,年生产能力7500吨。
  经营 历史上畜禽均以家庭饲养为主。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时耕牛折价归社,由集体饲养。1955年农业社办牧场养猪。公社化初期以公养为主,1960年共办牧场1370个,养猪共7628头。次年大多停办,1965年仅留百余个。1970年再次发展,次年共办1432个,饲养母猪1.59万头。1975年发展至2425个,养猪4.58万头。1975年,全县集体羊场459个,养羊0.8万余只,集体兔场268个,养兔5万余只,1980年增至292个、5.41万只。1968年创办庄市牧场,1983年增设哺坊,年孵化能力36.5万羽。1977年,大碶兴办红岩鸡场,年饲养鸡5万羽。1981年县食品公司组织14户养鸭户在城关石塘下联办水禽场,1982年投售鲜蛋11.25吨,活鸭0.98万只。同年,有县农场、庄市、临江、大碶哺坊4家,培育禽苗95.12万羽。
  1952年县农场始养公母猪,年饲养量百头左右。1964年县畜牧场建立,两年提供良种仔猪1000余头。1978年后县农场、县畜牧场先后饲养供港猪。1985年两场共养供港中猪5000余头。1987年县食品公司在小港孔墅建办畜禽良种场,次年提供良种仔猪812头。
  1982年以后,出现一批专业饲养户和重点户,1983年投售肉猪8头以上或饲养母猪3头以上有647户、7700头,养蜂305户、18591群,养禽474户、38.3万羽,养兔398户、1.46万只,养奶牛194户、342头。1985年畜禽饲养专业户人均收入1235元,高于全县人均收入623元一倍,其中年收入超万元的362户。
  第二节 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医疗,解放前全赖民间兽医。1953年县农林科配畜牧畜医干部4人。1955年成立县兽医协会,会员125人。1956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各区农技站配畜牧兽医干部1人,各乡镇办集体畜牧兽医站,配设兽医和畜牧辅导员。1972年各公社建兽医站。1984年改建县畜牧兽医总站,并设家畜检疫站。1985年全县有国家畜牧兽医干部26人,集体兽医人员74名,民间兽医122名。
  主要疫病 自1951年有记载以来,县境内发生畜禽疫病主要有43种。
  猪病有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15种。1953年郭巨镇发生猪瘟200余头。1957年死亡1500头。1967年有4个公社发生,死亡1700头。80年代基本控制。1968年县食品公司猪仓库首先发现猪传染性肠胃炎,发病率达98%,每年冬至前后流行,仔猪死亡率高。1958年首次在小港二村牧场发生猪气喘病,病死及处理共242头。以后约83%牧场常发生此病。50年代全县猪丹毒年发病率10~15%,60年代起逐步控制。
  牛病有牛炭疽病、牛结核病、牛流感等8种。1956年始在邬隘发现牛结核病。80年代有所发展。牛流感每三五年流行一次,1954年全县发病1430头。1983年郭巨、白峰、霞浦等地奶牛陆续发病,共感染14次、死亡12头。
  山羊病有胸膜肺炎、羊块疫病等8种。
  禽病有鸡新城疫,鹅瘟、鸭瘟、禽出败等10种。鸡新城病流行广泛,1963年前常年病死约3万多羽。1963年始重视雏鸡免疫,效果良好。禽出败历年均有发生,1985年发病3.7万羽,死亡率43%。1985年骆驼地区死于小鹅瘟960羽,死于鸭瘟的年约1000羽。
  兔病有兔瘟、兔魏氏棱菌病、兔伪结核病、兔球虫病、兔疥癣等6种。1981年贵驷路沿郑村兔瘟死76只。1985年6个乡镇发生兔瘟死亡1.75万只,占家兔总数14%。
  蜂病有囊状幼虫病、美洲腐臭病、麻痹菌、螨病等4种。
  防疫 解放前耕牛患吊脚痧,采用放血疗法,结合内服药治疗。其他畜禽疫病,多采取隔离办法。1953年起对猪丹毒、猪瘟、牛炭疽、鸡新城疫等主要疫病进行防疫注射。1963年开始实行凭猪瘟免疫卡收购肥猪。1970年试行牲畜合作医疗,1976年推行牲畜疫病合作防治制度,对猪、牛实行包防疫、包诊疗、包医药、包阉割。
  1979年90%以上生猪、耕牛参加畜病合作防治。1982年起对奶牛进行疫病普查,建立健康牛群。1985年生猪预防注射密度达95%以上。
  50年代初实行生猪收购检疫以后,对进入集市猪和肉类实行检疫检验。1963年对家禽及其他产品实行卫生检验制度。70年代以来,各牲畜交易市场均设检验人员。1979年10月设立兽医检疫点,开展市场和交通检疫检验。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