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棉花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4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棉花生产
分类号: S562
页数: 4
页码: 364-3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浙江镇海地区棉花的种植历史、耕作制度、栽培管理、良种推广以及病虫防治情况。从清道光年间到1980年代,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品种改良和病虫防治措施都有详细记录,展示了该地区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镇海县 棉花生产

内容

第一节 产量
  清道光年间,梅山岛开始种植棉花。光绪时,湾塘海甸一带小面积植棉,民国初期逐渐发展。1948年全县植棉6.91万亩,总产22720担,亩产皮棉32.8斤。
  1950~1958年年平均植棉29365亩(以新县境计),总产皮棉810.15吨,亩产27.5公斤。1959~1962年受“大跃进”影响,生产受挫。1963年后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8年县棉花良种繁育场775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115公斤。至1970年,全县年均植棉69490亩,年均总产皮棉4076.9吨,亩产58.67公斤。1971~1977年年均植棉73639亩,总产皮棉2889.65吨,亩产39.24公斤。 1978~1984年,年均植棉计73.853亩,总产皮棉4056吨,亩产54.92公斤,其中1984年全县植棉72202亩,总产皮棉5872.8吨,亩产81.5公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1984年10月后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出台一些不利棉花增产的经济政策,致棉花生产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作物。1985年种植面积6.01万亩,比上年减少16.72%;总产皮棉2750吨,比上年减少53.18%。
  第二节 耕作制度
  滨海沿江纯棉区以棉粮(蚕豆、大麦)、棉草(苜蓿)套种一年两熟三作为主,占全县棉地58%,多为平作。板阔10~15公尺,板与板间有排灌两用大棉沟。粮棉隔行换埭轮作,一行蚕豆,一行绿肥,套种两行棉花。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由稻田改种棉花约占棉地42%,成为稻棉夹种区,多用畦作以利排水,沟边、畦中种植春花和绿肥,翌年套种棉花。棉花多实行连作。为消灭荒草,减轻病虫,也采用三四年棉花、二三年水稻轮作。
  第三节 栽培管理
  解放前,棉地不翻耕,绿肥面施,立夏小满播种,满畦撒播,多数不施追肥,很少防治病虫。
  50年代后期,棉花播种期提早至立夏前后,60年代中期提早至谷雨前后。1956年普及条播,60年代初采用宽窄行种植,60年代中期又推广点播。1956年推广育苗移栽,多在油菜田或小青豆地采用。1982年引入地膜覆盖新技术,1984年覆盖面积32324亩,占棉花面积44.77%。50年代每亩密度为7000~8000株,60年代调整为6000~7000株;70年代沿海纯棉区5500~6500株,稻棉夹种区5000~6000株;80年代实际株数每亩栽种5000株左右。
  1952年施肥调查,平均亩施绿肥750~1000公斤,河泥100~150担,氮素化肥5公斤左右,人粪尿5~6担,豆饼15~20公斤。50年代间作绿肥面积占棉地80%,60年代占61%,70年代占44%,1980~1983年占33%。1976年在棉区推广套种咸青,1978年有15507亩,后淘汰。化肥用量,50年代每亩施标准氮肥5公斤左右,60年代10~15公斤,70年代15~20公斤,80年代初25公斤左右。50年代中期推广磷肥,80年代施壅面积约占40%左右。钾肥80年代初开始在稻棉夹种地区推广。1976年试验扑草净化学除草,1979年达4.05万亩,占棉地55.21%。
  第四节 良种推广
  品种 民国时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中棉)为主,并以大苞棉(又名大蔀或大树)占极大多数;龙山镇附近种植小量绿子棉。1934年推广脱字棉934亩,比中棉增产66.67%,1935年扩至26524亩。1946年试种德字棉531亩,增产显著,1947年扩至16543亩,主要分布灵绪、窖湖、龙山、沙塘、海和等乡镇。在梅山岛推广珂字棉3734亩。
  解放后棉花品种不断更新,1954~1957年岱字棉15取代德字棉、珂字棉和中棉。1965~1967年滨海沿江棉区普及镇棉1号。1967年,大面积推广产量较高的鄂光棉。1981、1982年推广“沪棉204”和协作2号,取代岱字棉和其他品种。该两品种种植面积占棉地66%。1983、1985年在曾发生枯萎病棉地推广“86-1”抗病品种,无病和轻病棉地推广浙萧棉1号。1984年全县棉花品种布局为:沪棉204占46.23%,“86-1”占39.04%,浙萧棉1号占5.33%,协作2号占5.08%,其他品种占4.32%。
  繁育 1934年,建立龙淞(龙山至淞浦)棉地7494亩、南泓(岚山至石塘头)棉地9600亩和梅山棉地10030亩3个美棉推广区。1947年,确定南泓、镇北第一、镇北第二3个德字棉种管理区,面积15590亩,以保纯、繁育德字棉种。1951~1953年建立棉海乡棉种管理区。1962年县棉场提纯复壮岱字棉15号原种,后定名镇棉1号。1966年,建立良种繁育基地8处、5036亩。1983年社队有种子场队13处、746亩。因枯萎病蔓延,80年代中期逐渐停办。
  1975年县棉场划归浙江炼油厂,1980年在觉渡重新组建县棉花良种繁育场,先后繁育宁青6号、沪棉204号、“86-1”等棉花良种。
  第五节 病虫防治
  棉花虫害以小地老虎、红铃虫、棉铃虫、蜗牛、野蛞蝓为最大。1933年,梅山乡万余亩棉苗受小地老虎伤害严重。1975、1977、1978年株害率分别为5%、4.1%、4%。红蜘蛛,为常发性棉花害虫,1935年在南泓海甸受害1500亩;1955年全县曾普遍发生;1971年8月郭巨、三山等沿海棉田成批遭害,减产一成以上。红铃虫,1933年为害甚烈;1962年棉铃被害率3%左右;70年代以后,一、二、三代幼虫交错为害。棉铃虫,1971年和1972年曾暴发成灾,1971年8月每亩卵量达2~3万粒,幼虫0.5~1万条,减产皮棉10~20%,1972年虫害率达17.1%,其余年份被害率均在5%以下。蜗牛,一般年份株被害率3.3~8.8%,1973年棉苗株被害率17.8%。野蛞蝓,为苗期害虫,70年代中期曾暴发成灾,1975年梅山公社受害面积4000余亩,每亩虫量6~24万条;1982年全县受害10857亩;1983年湾塘区成灾面积11650亩,至今威胁仍未消除。棉盲蝽,系80年代新发生棉花害虫,1980年在县棉场和周围队首见,发生面积400~500亩,株害率20%以上。以后逐年扩大,1985年达4.4万亩,其中受严重危害2.2万亩,损失皮棉202吨,至今仍为重点防范害虫之一。
  棉花病害以立枯病、黄萎病、茎枯病、枯萎病为最严重。立枯病,每年均有发生,一般株发病率10%左右,严重田块死苗率达20%以上。褐斑病发生面广,蔓延快,但对产量影响不大。炭疽病,一般株发病率50%左右,较易控制。茎枯病,一般发病死苗率5~10%,1973年死苗率21.6%,3100亩因死苗严重而重播。角斑病,1956年8月中旬发病面积达90%,叶发病率51.5%,铃发病率40%。以后数年发病较轻,1983年后明显控制。枯萎病,1962年清河公社通德四队始见,以后每年均有少量发生。1982年病情复重,全县发病6008亩,重病棉地2681亩,绝产面积773亩,损失皮棉125吨。1983年推广抗病品种后,得以控制。
  1946年后,县供销联社在棉区推广化学农药和器械防治棉虫。1953年建立县棉花病虫防治站,进行病虫发生测报和防治指导。50年代初期,用麦面粉糊、石灰硫磺合剂防治红蜘蛛,烟草石灰水防治棉蚜。50年代中期开始用化学农药防治,60年代起大量推广。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