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栽培技术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2
页码: 360-3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解放前,镇海县的水稻种植方式是根据清明、谷雨、立夏等气候特点进行作业,缺乏科学的农艺管理措施。而后通过推广合理农艺措施和技术手段,从1955年开始出现了水稻亩产上千斤典型,到60年代逐渐实施更加科学的栽培技术,并在70年代后期重点进行晚稻品种改良和育秧技术突破。此外,对小麦和番薯的种植方式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提高了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镇海县 粮食生产 栽培技术

内容

水稻 解放前,早稻习惯清明播种,谷雨起畈,立夏插秧,大株朗植,耘田2~3遍;晚青一般谷雨播种,小满嵌插,耠田1~2次;常年灌水,无病虫防治措施。又因自然条件不同,农艺上有沿海地区“重早轻晚”、内河地区“重晚轻早”差异。1953年推广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选用良种、培育壮秧、深耕密耕、浅灌勤灌和防病治虫等技术措施。1955年出现水稻亩产上千斤典型。1956年推行“四改”、“五推”、“三保证”,即内河地区改连作,沿海、山区改间作,中汛稻改晚粳或间作,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推广良种、合理密植、早播早插、精耕细作、采用新式农具;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兴修水利等措施。60年代起早稻在3月下旬始播,4月初盛播;4月下旬开始插秧,5月上旬盛插。1965年提出“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配套栽培技术。70年代后期,重点突破晚稻品种改良和育秧技术。
  育秧,50年代初推广落谷稀、盐水选种。1956年推广半旱秧田,并将阔秧板改为合式秧板,水育秧改为湿润育秧,效果良好。1965年早稻育秧期间,遇40余天低温阴雨,发生严重烂秧,后补播100万公斤种子,并直播52300亩。1964年推广薄膜育秧;1966年改箩、桶孵种催芽为焦泥灰拌种地上摊孵,改长芽播种为短芽播种,改秧田水耕、水做为燥耕、燥做,改有绷秧板为无绷狭畦秧板,改水播为燥播搭谷、以泥护谷;同时推广手提擂滚耙和硬头耥耙等工具,避免早播烂秧。1970年推广小苗带土、带肥、带药移植。当年早稻小苗秧插种15.9万亩,占53%,晚稻小苗秧插种24.6万亩,占80%。1984年起推广早稻盲谷播种,省工本,防烂秧。80年代并推行减少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等措施。
  双季间作稻习惯是亩插秧苗7000丛左右,早晚两季14000丛,每丛6~7苗,每亩约10万苗,用种量早季6市斤、晚季4市斤。50年代初提出合理密植。80年代早稻密度多为5×4寸,每亩3万丛上下,每丛7~8苗,每亩基本苗20~25万,用种量7.5~10公斤;晚稻为5×4~5×5寸,每亩2.4~3万丛,每丛8~9苗,每亩基本苗20~30万,用种量10公斤左右。
  大小麦 50年代前,大小麦主要种在旱地,种植方式狭畦阔沟,土地利用率60%;打孔点播,人粪冲籽,焦泥盖孔。60年代稻田种麦渐增,栽培技术有所改进。70年代中期推广苏州经验,阔板深沟,阔幅条播或散播,磷肥打底,“斩籽”入土,猪牛粪泥覆盖,敲麦促蘖,分期追肥,防治病虫害。1974年县农场292亩早熟3号大麦单产272公斤。1978年推广稻田麦免耕法,弥补田湿无法翻耕作畦的缺陷。
  番薯 旧时习惯狭畦条植,藤蔓扦插,每亩2000株左右。解放后提倡平播浅插,密植每亩2200~3000株,畦宽4尺。同时按种植面积7%建立种子地。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