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3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2
页码: 359-3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种植稻米的种植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双季间作稻发展到连作制和三熟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量不断提高,其中连作制在1966年全面实现。三熟制在1970年代开始推广,并在80年代迅速发展,至1985年已占水稻总面积28.1%。
关键词: 镇海县 粮食生产 耕作制度

内容

镇海历史上以双季间作稻为主。1946年,双季间作稻332692亩,占水稻面积78.66%;单季早稻5824亩,占1.38%;中汛稻(湖白)52341亩,占12.37%;单季晚粳、晚糯32100亩,占7.59%。1953年始改变耕作制度,提出间作改连作、单季改双季、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1954年种植水稻385517亩,其中连作稻290亩,占0.1%,间作稻316681亩,占82.13%,单季早稻23358亩,占6.05%,单季晚稻30234亩,占7.84%,中汛稻14954亩,占3.88%。是年县农场种连作稻35亩,单产400公斤。1955年种植连作稻12105亩,占水稻总面积3.2%,普遍增产。1956年扩大连作稻种植面积为161643亩,占水稻42.55%,间作稻129630亩,占34.13%,单季早稻11796亩,占3.11%,单季晚稻70333亩,占18.51%,中汛稻6449亩,占1.7%。因连作稻种植分布不匀,夏收夏种时又遭“八·一”强台风侵袭,部分早稻失收、晚稻失种。以后采取积极慎重、稳步发展方针,至1966年全面实现连作化。是年连作早稻258989亩,占早稻面积90.8%,全年单产522公斤。中汛稻于50年代末期基本淘汰;双季间作稻在60年代中期全部停种。
  解放前有稻田三熟制,种植面积不大。60年代有计划推广新三熟制,以麦—稻—稻,油菜—稻—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10%。至1974年,三熟制稻田81870亩,占水稻面积24.8%。1972~1978年县水稻场年平均三熟制面积占71.5%,粮食亩产连续6年成倍完成《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1974年达877.25公斤。同时,发展山区旱粮三熟制,采用蚕豆—马铃薯—番薯三熟套种。80年代三熟制迅速发展,1984年达143845亩,占水稻面积44.95%,复种指数240%;全年粮食亩产达830公斤。时以高产早熟92-13系油菜迅速推广,出现以油菜—稻—稻为主三熟制格局,1985年有84312亩,占水稻总面积28.1%。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