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粮食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3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粮食生产
分类号: F326.11
页数: 7
页码: 358-3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粮食生产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产量、耕作制度、栽培技术、良种推广、病虫防治、改土施肥等。
关键词: 镇海县 粮食生产

内容

第一节 产量
  民国时期,粮食年产量在120~160万担间,1928年165万担,人均434.7斤;1932年119万担,亩产226斤,人均321.8斤;1936年148万担,人均360斤;1941年121万担,亩产240斤,人均337斤;1945年约139万担,亩产317.6斤,人均374斤;1946年151.78万担,亩产300斤,人均519斤;1947年141.61万担,人均484.6斤。
  解放后,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亩产286公斤,总产量119955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7.7%和61.3%;人均占有粮食361公斤,比1949年增加37%。1958年夏开始“大跃进”,出现“瞎指挥、浮夸风”,加以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连续3年减缩。1961年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比1957年下降13.3%、10.5%和21.6%,人均粮食269公斤,比1957年减少25%。1961年后,由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粮食生产走出低谷,1964年亩产402.5公斤,提前4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标。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后,无政府主义泛滥,次年又遇秋旱,粮食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降14.4%和19.8%,并连续降产三年。1970年开始回升,以后粮食亩产稳定在500公斤上下。1978年粮食单产超600公斤,总产20.5万吨;1979年单产超700公斤,总产22.8万吨;1984年亩产830公斤,总产量26.87万吨,人均占有原粮545.13公斤。1984年出现“卖粮难”,加以实施某些不利粮食增产的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使1985年粮食生产再次滑坡,亩产比上年下降14.28%,总产比上年下降18.99%。
  第二节 耕作制度
  镇海历史上以双季间作稻为主。1946年,双季间作稻332692亩,占水稻面积78.66%;单季早稻5824亩,占1.38%;中汛稻(湖白)52341亩,占12.37%;单季晚粳、晚糯32100亩,占7.59%。1953年始改变耕作制度,提出间作改连作、单季改双季、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1954年种植水稻385517亩,其中连作稻290亩,占0.1%,间作稻316681亩,占82.13%,单季早稻23358亩,占6.05%,单季晚稻30234亩,占7.84%,中汛稻14954亩,占3.88%。是年县农场种连作稻35亩,单产400公斤。1955年种植连作稻12105亩,占水稻总面积3.2%,普遍增产。1956年扩大连作稻种植面积为161643亩,占水稻42.55%,间作稻129630亩,占34.13%,单季早稻11796亩,占3.11%,单季晚稻70333亩,占18.51%,中汛稻6449亩,占1.7%。因连作稻种植分布不匀,夏收夏种时又遭“八·一”强台风侵袭,部分早稻失收、晚稻失种。以后采取积极慎重、稳步发展方针,至1966年全面实现连作化。是年连作早稻258989亩,占早稻面积90.8%,全年单产522公斤。中汛稻于50年代末期基本淘汰;双季间作稻在60年代中期全部停种。
  解放前有稻田三熟制,种植面积不大。60年代有计划推广新三熟制,以麦—稻—稻,油菜—稻—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10%。至1974年,三熟制稻田81870亩,占水稻面积24.8%。1972~1978年县水稻场年平均三熟制面积占71.5%,粮食亩产连续6年成倍完成《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1974年达877.25公斤。同时,发展山区旱粮三熟制,采用蚕豆—马铃薯—番薯三熟套种。80年代三熟制迅速发展,1984年达143845亩,占水稻面积44.95%,复种指数240%;全年粮食亩产达830公斤。时以高产早熟92-13系油菜迅速推广,出现以油菜—稻—稻为主三熟制格局,1985年有84312亩,占水稻总面积28.1%。
  第三节 栽培技术
  水稻 解放前,早稻习惯清明播种,谷雨起畈,立夏插秧,大株朗植,耘田2~3遍;晚青一般谷雨播种,小满嵌插,耠田1~2次;常年灌水,无病虫防治措施。又因自然条件不同,农艺上有沿海地区“重早轻晚”、内河地区“重晚轻早”差异。1953年推广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选用良种、培育壮秧、深耕密耕、浅灌勤灌和防病治虫等技术措施。1955年出现水稻亩产上千斤典型。1956年推行“四改”、“五推”、“三保证”,即内河地区改连作,沿海、山区改间作,中汛稻改晚粳或间作,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推广良种、合理密植、早播早插、精耕细作、采用新式农具;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兴修水利等措施。60年代起早稻在3月下旬始播,4月初盛播;4月下旬开始插秧,5月上旬盛插。1965年提出“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配套栽培技术。70年代后期,重点突破晚稻品种改良和育秧技术。
  育秧,50年代初推广落谷稀、盐水选种。1956年推广半旱秧田,并将阔秧板改为合式秧板,水育秧改为湿润育秧,效果良好。1965年早稻育秧期间,遇40余天低温阴雨,发生严重烂秧,后补播100万公斤种子,并直播52300亩。1964年推广薄膜育秧;1966年改箩、桶孵种催芽为焦泥灰拌种地上摊孵,改长芽播种为短芽播种,改秧田水耕、水做为燥耕、燥做,改有绷秧板为无绷狭畦秧板,改水播为燥播搭谷、以泥护谷;同时推广手提擂滚耙和硬头耥耙等工具,避免早播烂秧。1970年推广小苗带土、带肥、带药移植。当年早稻小苗秧插种15.9万亩,占53%,晚稻小苗秧插种24.6万亩,占80%。1984年起推广早稻盲谷播种,省工本,防烂秧。80年代并推行减少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等措施。
  双季间作稻习惯是亩插秧苗7000丛左右,早晚两季14000丛,每丛6~7苗,每亩约10万苗,用种量早季6市斤、晚季4市斤。50年代初提出合理密植。80年代早稻密度多为5×4寸,每亩3万丛上下,每丛7~8苗,每亩基本苗20~25万,用种量7.5~10公斤;晚稻为5×4~5×5寸,每亩2.4~3万丛,每丛8~9苗,每亩基本苗20~30万,用种量10公斤左右。
  大小麦 50年代前,大小麦主要种在旱地,种植方式狭畦阔沟,土地利用率60%;打孔点播,人粪冲籽,焦泥盖孔。60年代稻田种麦渐增,栽培技术有所改进。70年代中期推广苏州经验,阔板深沟,阔幅条播或散播,磷肥打底,“斩籽”入土,猪牛粪泥覆盖,敲麦促蘖,分期追肥,防治病虫害。1974年县农场292亩早熟3号大麦单产272公斤。1978年推广稻田麦免耕法,弥补田湿无法翻耕作畦的缺陷。
  番薯 旧时习惯狭畦条植,藤蔓扦插,每亩2000株左右。解放后提倡平播浅插,密植每亩2200~3000株,畦宽4尺。同时按种植面积7%建立种子地。
  第四节 良种推广
  解放前,农民有互相串换稻麦品种习惯。解放后,国家和集体有计划地繁育、推广稻麦良种。历年试种、推广新品种177个,良种覆盖率保持90%以上,并形成更新换代制度。
  品种
  早稻 历史上早稻系籼型品种,解放前夕推广早稻“五〇三”和晚稻“晚籼9号”新品种。解放初早稻品种有火稻、六十日头、二季、叶下钻、矮铜锤、矮脚黄、五〇三、黄大粒、青大粒等,以“五〇三”为主。1955年试种南特号和有芒早粳;50年代末引进莲塘早、团粒矮、陆财号等。1960年枫林公社种子队试种矮脚南特号成功,早稻品种开始向矮杆化发展。1965年扩种至18.2万亩,以后几年矮脚南特种植面积占早稻面积84.5%。70年代始,广陆矮四号取代矮脚南特号,种植面积占早稻70%左右。1980年庄市万嘉种子队推出早籼141,1984年种植早籼110904亩;另有庆莲16种植40974亩,两者占早稻种植面积55.2%。1983年引进二九丰良种。至1985年共引入早稻品种42个。
  晚稻 原有间作晚青和中汛稻(湖白)属籼型,单季晚稻和糯稻属粳型。间作晚青分细杆、中杆、粗杆。单季晚粳有水底清、梁湖糯、包六袋等,适宜做年糕。晚糯指桂花糯等,适宜酿酒和做糕团。50年代发展连作稻,引入晚粳品种红须粳、猪毛簇、老来青、新太湖青、“10509”等。1963年试种农垦58成功,至1965年普及面积20万亩以上。70年代农垦58退化,引进晚粳、中粳、中糯,品种较混乱,后以晚粳农虎六号为主,1973年种植15.6万亩,70年代末扩种至21万亩。80年代引进加湖四号、矮粳23、秀水48、祥湖24、双糯四号等,以矮粳23为主,1982年种植18.8万亩,占晚稻面积64%。1978年推广杂交稻汕优6号,1982年种植6.6万亩,后以感温性强等原因淘汰。1983年后秀水48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4年达17.5万亩,占晚稻60%。至1985年,全县共推广晚稻品种49个。
  大小麦 传统大麦品种有皮大麦和裸大麦之分,四棱六棱、有芒无芒之别。1928年曾推广浙农17。40年代初引入两棱皮大麦,称洋麦,粒大产量高。60年代引入加拿大大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后因退化而淘汰。70年代初引入早熟3号大麦,杆矮、分蘖强、早熟抗病、千粒重40克,年种植5万亩以上,至今仍为主要品种。至1985年共引种大麦品种21个。小麦品种有无芒白壳、有芒红壳等,解放前后陆续引进矮粒多、南大2419等20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多。
  番薯 民国时期有白皮白心、白皮黄心和红皮白心3种。解放后红皮白心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57年引入胜利百号,种植面积扩至3万亩。70年代后引入广州白、舟薯一号等5个品种。
  马铃薯 50年代开始推广土种圆形马铃薯,称洋芋艿。1958年引进腰形荷兰种和甘肃种,未几年退化,今仍以本地种洋芋艿为主。
  玉米 1958年因秋旱扩种秋玉米1.02万亩,引入品种有金皇后和满蒲金。70年代山区提倡番薯套种玉米,引入旅曲、丹玉6号、虎丹5号等杂交玉米。80年代引入中单206,在山区扩大种植。
  蚕豆 俗称倭豆。品种大白蚕,视其形称牛踏扁,相传出自明代,至今品性不衰。
  繁育 水稻选种普遍采用片选,少数穗选、株选和一穗传。解放后,逐渐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和更新制度。1955年推行种子田制度,占水稻种植面积3%。60年代推行群众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和国家调剂为辅方针。1963年生产大队普遍建科学实验小组,设种子田、试验田、对比田繁育良种。60年代中期,县良种场建立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进行品系分离提纯复壮,确保良种标准化。1973年起县建立良种基地,1979年发展到225个,面积11299亩。70年代末贯彻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的方针,由县组织统一供种,形成县、公社、大队三级繁育体系。1980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培养良种繁育特约户,取代集体良种基地,形成乡、村、户多级多点繁育体系。
  种子经销推广 1956年粮食局设良种公司,经销、推广良种,至1958年共经销水稻良种1057.3吨。1963年1月农业局建立种子站,会同粮食部门收购良种,并与良种繁育基地签订收购合同。1972~1979年共经销良种647.6吨。1978年建立县种子公司,种子经营采取自购、自储、自销,1980~1985年共经销2913吨。1975年后在县农场及城关、大碶建种子仓库3处,总面积1101平方米,库容1500吨。
  第五节 病虫防治
  病虫危害 水稻主要害虫有12种,以蝗虫、螟虫、浮尘子、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为害最大。蝗虫,以散发性为主,1936年调查蝗害损失稻谷折值975元,1955年推广有机氯农药后基本除绝。螟虫,种间作稻晚青以三化螟为害最普遍。1947年螟害面积2.7万亩,防治2500亩。1953年晚稻平均螟害率31.63%。1953~1957年累计螟害面积107.8万亩,损失稻谷2.67万吨。1958年后,因双季间作稻减少,三化螟危害一般在5%以内,以后减至2%以下。大螟、二化螟散发性危害历年均有。1932、1947年稻飞虱、叶蝉暴发成灾。1954年发生面积6.5万亩,受害1.5万亩。1971年因高温干旱,叶蝉暴发,全县损失稻谷近1万吨。1973年后叶蝉危害逐年减少,但稻飞虱危害上升。1974年和1976年晚稻受害严重田计5万亩,损失稻谷2500吨,以后基本控制。稻纵卷叶螟,1960年前零星发生。1965年,大碶、柴桥、郭巨等区晚稻受害万余亩。以后每年二代、四代幼虫为害早晚稻,受害严重田块损失稻谷一成以上。
  水稻主要病害有14种,以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和小球菌核病为害最大。稻瘟病,清宣统二年至民国初期,俞范一带每年有10余亩黄长种早稻发生烂头颈。1936年,稻瘟病害损失稻谷折值7200元。1955年早稻稻瘟病暴发,遍及57个乡镇,受害面积11.57万亩,约损失稻谷4500余吨,其中沿海地区最为严重。经综合防治,1956年发生面积压缩至1.5万亩。以后每年约有1~2万亩发病。1980~1981年晚稻罹病28万亩,损失稻谷8500吨。1982年后推广新型高效农药,稻瘟病得以控制。纹枯病,60年代因密植程度和用肥水平提高,病害逐年上升,株发病率5%左右。至70年代成为早稻主要病害,常年损失5%左右。白叶枯病,60年代山区有零星发生,70年代因引入珍龙13等易感病品种,尤其杂交汕优6号等南繁种子推广,此病迅速遍及全县。1981年后得到有效控制。矮缩病,以普通矮缩病为主,1965年前零星发生。1971年因病毒媒介昆虫黑尾叶蝉暴发,晚稻矮缩病流行成灾,损失稻谷近千吨。后重视防治越冬䖮虫,1977年后得到基本控制。小球菌核病历来均有发生,70年代起病情加剧,1977年晚稻发病1万余亩、损失稻谷350吨;1984年晚稻测48发病2万余亩,损失稻谷690吨。细菌性基腐病、褐条病和褐斑病系70年代新发生的3种细菌性病害,1984、1985年全县发病3万余亩,损失稻谷近600吨。后因抗病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发病田损失降至1%左右。秧苗绵腐病,历有发生,1965年造成早稻大批烂秧,轻者20~30%,重者50%以上。后推广通气式半旱秧田,此病基本控制。
  防治措施 旧时遇病虫灾害,往往依赖祈祷神灵弭害。1928年,县政府成立治虫委员会,劝导农民防除螟虫。1931年,已有人用人工捕打和明火烧杀防治虫害。抗战胜利后,县农会提倡点灯诱蛾、挖掘稻根。解放初,发动冬季铲除稻根和初夏点灯诱蛾防治螟虫。1955年县成立稻瘟病防治指挥部,建立病虫观测站,随时发布病虫消息和防治措施,指导大田防治。1963年筹建群众性病虫情报网,1963~1978年,在病虫害发生前10~20天内作出测报,测报虫害准确率为80%以上,病害为60~70%。1966年各公社设不脱产植保员43人、大队治虫员167人,进行全年性综合防治,年损失下降至3%左右。1979年应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晚稻穗瘟流行程度的中、长期预报模型,分别在发病前30~45天测报,准确率达80~90%。1985年,县、区、乡三级专职粮食作物植保员54人,村级不脱产值保员600余人,形成四级植保网。
  50年代采用波尔多液防治稻瘟病,用六六六和二二三化学农药治虫。1967年起,有机磷农药逐渐代替有机氯农药。70年代初曾兴起以菌治病,先后建立10余家生物农药厂,但收效甚微。1972年推广喷火杀䖮和滴油扫杀土法,虫害控制明显。1973年后推广新型杀虫剂甲胺磷等,杀菌剂稻瘟净、井岗霉素等。
  农田杂草,已查明有16科、39种。60年代开始在秧田化学除莠。1980年后,广泛应用高效低毒的除莠剂、杀草丹、丁草铵等,化学除草面积占50~70%。
  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疫,50年代初由农业局兼管。1984年建立县植物检疫站,各乡镇共聘用植检员31人。60年代后期发现小麦全蚀病和线虫病。1965年引入加拿大麦种时发现毒麦,后烧毁处理。1971年至1972年间,郭巨向舟山引入薯种时带入番薯象甲,未得根除。
  第六节 改土施肥
  土壤改良 解放前,全县低产田约15.5万亩,占耕地面积35%左右。其中平原畈心田10.6万亩,占低产田68.4%,丘陵冷水田和冷性田2.9万亩,占18.7%,沿海碱害田或烂荡田2万亩,占12%。解放后,平原稻区先后三次大规模改造农田。50年代初兴修水利,基本消灭平原畈心田和沿山沿海烂荡田;1958年起,采取迁坟墓、填池塘等措施,约化劳力1000万工,平整土地40万亩,扩大耕地1.5万亩左右;1964年后,推行农地园田化建设,要求水稻田块田畈成方,道路成行,田块高低一样,大小一样,方向一样,路渠配套,灌排分系,自立门户,水旱两利。1979年建成园田化面积21.16万亩,1981年41.3万农田基本实现园田化。
  冷性田主要分布沿山乡村。1956年开始采取开沟汇水、整理溪坑、扩种绿肥等措施,累计改造面积2.42万亩,内筑建梯田5319亩。
  咸碱田主要分布沿海诸乡,土壤和地下水氯化钠含量分别高达2.8‰、10.1‰。1954年,采取蓄淡洗盐、种大绿肥、挖沟加客土等措施,累计改良咸碱田4.69万亩。
  大碶泰邱涂田1.1万亩,系古海涂逐渐淤涨成田,为全县著名烂荡畈,1964年开始改造,并在丁家山下造节水闸1座。70年代后,全部可种连作稻。
  有机肥料 农民素有施用绿肥、河泥、焦泥、厩肥、人粪肥、灰肥和鱼杂肥等有机肥传统。绿肥有紫云英和苜蓿两种。紫云英多种于稻田,近寒露播种,种子亩用量60年代前为1~1.5公斤,以后增至2~2.5公斤;翌年清明后开花,亩产鲜草1500~2500公斤。苜蓿多栽于棉地,亩产鲜草1500公斤左右。随着冬种粮油面积增加,绿肥种植面积逐年缩小,1985年仅占耕地面积32.1%。
  咸青,1966年试种,1977年在早稻田套种11667亩,晚稻秧田套种5938亩。后未能持久推广。绿萍,1964年引入,1966年大面积放养。1973~1975年,年放养约1万亩,粮食增产5~28.3%。后因越冬越夏困难而淘汰。河泥为主要肥源之一,60年代来推广“万斤坑”,用水河泥拌和厩肥、青草作沤肥,大凡粮食高产单位每年亩壅30~50担。80年代,分户联产承包后,施用河泥肥料减少。焦泥为传统肥料,旧有“七月金、八月银”之称;结合清理环境,削草皮烧制,广泛用作麦类盖孔和油菜塞根。厩肥,群众习惯以猪牛粪直接肥田。70年代中期,生猪大量发展,全县挖沤肥万斤坑3万只左右。人粪肥和草木灰为农家普遍使用的肥料。尚有鱼杂肥、骨粉、饼肥等有机肥,也常用少量明矾、石灰以促进冷水田绿肥腐烂。
  化学肥料 1947年县农会曾发放少量硫酸铵给农户。解放后化肥用量逐年增加,从氮肥、磷肥、钾肥向复合肥发展。氮肥,1952年全县施壅487.95吨,亩均1.04公斤。1965年上升到8845吨,亩均19.72公斤。1980~1985年年均施壅3.33万吨,亩均77公斤。磷肥,1953年推广,1957年全县供应342.95吨。1965年供应3760.1吨,亩均8.38公斤。1980~1985年年均供应9908吨,亩均23公斤。钾肥,1957年开始供应,1963年全县供应80.5吨,1979年180.95吨,1980~1985年年均供应512.48吨,亩均1.2公斤。1973年推广复合肥料30.5吨,1980年增至281吨。硼砂、钼酸铵等微量元素肥料,1975年始使用于油菜等作物。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