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分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3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业分区
分类号: F323.1
页数: 4
页码: 354-357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以粮食、棉花、油料、畜牧和山林特产为主的综合农业区,按地貌类型和自然资源分为西北平原低丘、中部丘陵平原和东南丘陵岛屿三个农区。各农区主要种植作物和土壤情况各有不同,总耕地面积为42.74万亩。
关键词: 镇海县 农业区划 农业分区

内容

镇海系以粮、棉、油、畜和山林特产为主的综合农业区,有耕地42.74万亩(按1984年统计口径,以下同),夏秋季72%种植水稻,16%种植棉花,其余为瓜、菜、杂粮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冬季种植绿肥、油菜、大小麦、蚕豆和蔬菜。有山地49.69万亩,栽林、竹、茶、果。按照地貌类型、自然资源和农业结构布局,分3个农区。
  西北平原低丘 位灵峰山体西北,大蓬山体以南,横跨甬江两岸,属宁绍平原东端,为粮、棉、油、畜主要产区及商品蔬菜主要基地,包括城关、骆驼、澥浦、河头、汶溪、长石、庄市、湾塘、贵驷、临江、江南、小港、枫林、下邵14个乡镇。农业人口15.94万,占全县41.37%;耕地面积20.98万亩,占全县48.37%;山地10.7万亩,占全县21.53%。水田土壤主要为黄斑泥、青紫泥、黄化青紫泥、粉泥田,有机质含量4.72%。旱地主要为钙化潮土,有机质含量1.45%。年平均温度15.8~16.3℃,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为4920~5030℃。
  中部丘陵平原 位灵峰山体以东,太白山体以北山谷滨海平原,属宁绍平原延伸部分,为粮、棉、油、畜、菜、橘等多种农副产品重点产区,包括大碶、高塘、新碶、邬隘、塔峙、柴桥、霞浦、紫石8个乡镇。农业人口13.04万,占全县33.84%;耕地面积14.01万亩,占全县32.3%;山地17.52万亩,占全县35.27%。水田土壤主要为黄斑泥、直隔黄泥斑、青紫泥、黄化青紫泥、黄沙泥,有机质含量4.88%;旱地主要为钙化潮土,有机质含量1.5%。年平均气温16.1~16.2℃,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为4640~5030℃。
  东南丘陵岛屿 位于陆地伸向东海的尖角,地理上称为穿山半岛,梅山和大榭等岛屿座落在半岛南、北两侧,为旱粮和棉、茶、金柑等经济作物重点产区及海产养殖和盐业生产基地,包括郭巨、峙头、白峰、上阳、梅山、大榭、三山、昆亭8个乡镇。农业人口9.55万,占全县24.79%;耕地面积8.39万亩,占全县19.33%;山地21.47万亩,占全县43.2%。水田土壤主要为洪积沙泥、黄沙泥、直隔黄泥翘,有机质含量3.59%;旱地为钙质潮土,有机质含量1.4%。年平均气温大于16.3℃。通过10℃有效积温为5030~5090℃。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西北平原低丘
相关专题
中部丘陵平原
相关专题
东南丘陵岛屿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