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编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222
颗粒名称: 第十二编 农业
分类号: F327.55
页数: 40
页码: 347-3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了农业生产关系、农业区规划、粮食生产、棉花生产、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农机具、国营县农场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农业经济

内容

镇海原为海壖泻卤之区,经先人千余年来辛勤开发,治水改土,渐成为“邑地肥衍,五谷蕃滋,山村水乡,兼饶杂植”(乾隆《镇海县志》)农业之乡。唐宋时已出现蚕桑业,宝庆《四明志》中有全县岁赋丝绸绵数量的记载。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体,宋时水稻有25个品种,明嘉靖时达6类46种,麦、豆、瓜果、菜蔬等也有98个品种。植棉业始于晚清,发展于沿海及甬江两岸。
  民国时期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遇灾歉及战争,粮食常难自给。1927年全县人均占有原粮430斤。1934年,全县年需输入大米41.4万石,麦4.24万石。抗战期间对外交通封阻,一度刺激本地农业生产。1945年人均原粮约374斤。居民食用花生油全赖胶东运入。
  50年代初期,人民政府贯彻“以粮棉为中心,畜牧为重点,积极发展其他经济特产,因地制宜地开展副业生产”方针,迅速改变农业面貌,镇海成为农林渔牧副综合发展、粮棉油茶果生产不断增长、年产商品粮超亿斤县。1949~1985年农业主要产量人均占有量为:粮食从263到440公斤,棉花从1到5.6公斤,油菜籽从2.2到19.9公斤,生猪从0.17到0.36头,各类水果从3.1到31.4公斤,茶叶从0.37到5.1公斤。1953~1985年共征购粮食180.85万余吨,年均5.48万吨,除内销外年均余粮2.44万吨。1954~1985年统购油菜、棉籽折油共31614.3吨,年均988吨,除内销外年均余油106吨。农业总产值1949年为2783万元,1985年3467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增长11.46倍。各业产值比例不断变化,1949~1985年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自89.4%降为33.54%,林业自1.87%降为0.42%,畜牧业自4.71%升为7.14%,副业自0.43%升为57.02%,渔业自3.59%降为1.88%。
  解放后农业发展迂回曲折。1949~1985年间粮食有15个年头比上年减产(四年两头减),棉花有14个年头比上年减产。减产原因复杂,有自然灾害侵袭、“左”的路线干扰以及技术指导失误等。1958年“大跃进”,刮起虚估产量浮夸风,后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下提出违反客观规律的“高指标、高措施、高要求”,层层“放万斤粮、千斤棉卫星”。人民公社组建初期,又抽调过多农业劳动力,兼遭自然灾害,导致1960~1961年连续大减产。1961年后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农业生产得到转机,1964年粮棉产量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连续3年丰收。1966~1970年“文化大革命”前期农业生产折腾较大,1971年后好转。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1982年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至1985年出现农业生产全面发展新趋势。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
  第一节 土地私有制
  各阶层土地占有 解放时全县计有耕地564824市亩(以1954年前县境计,以下同),按土改时折合面积计算为447067亩。全县在籍113941户、421812人。其中在乡88747户、312355人。土改前占全县总户数1.43%的地主,占有20.48%土地,占总户数29.29%的贫雇农,仅占5.29%土地。地主阶层中封建地主占35%,工商业或其他成分兼地主或地主兼其他成分占46%;公共土地(包括宗祠、寺庙、学校、义庄、公益事业、农场等)有24702宗,计188769亩,占全县土地42.2%,其中宗祠田107559亩,占公共土地56.9%;非农业阶层有12类,占土地15.06%。在土地经营上,自耕仅96155亩,占耕地总面积21.51%;租田经营有350912亩,占78.49%。
  地租 镇海地租有定租(称打煞租)、分租(或称议租)、预租、便田(租额按货币计称)4种。地租租额亩谷均在200斤以上,部分地主尚有虚亩实租(即9分作1亩)和老秤(100斤上秤只90斤)制。其他尚有租饭、节礼等额外规定。
  1927年后,推行“二五减租”,规定交租占总收获量50%为最高租额,按最高租额减租25%。减租后每亩租额150斤上下,约占实产38%。抗战时期,县农会江南办事处在共产党支持下继续推行“二五减租”制,江北由抗日民主政府推行议租制,一般每亩租额120斤左右,约占实产30%。1948年,镇海县农会曾实行“地价交租法”,根据土地优劣确定11个等级,最好田每亩地价稻谷1600斤,中等田800斤,最差田400斤,交租额以地价8%计算;地主代表曾联名向国民党省政府、南京政府诬蔑上告。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950年10月,中共镇海县委建立县土改指挥部,在万嘉乡进行土改试点,83个乡镇分批开展土改,1951年春基本完成,年底复查结束。土改时执行“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路线和“小心谨慎、稳步前进”工作方针。经过发动群众,整顿健全组织,划分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进行土地分配,总结土改经验,组织新的生产高潮等阶段。
  通过土改,共没收、征收土地311103亩,其中没收地主土地91497.56亩,征收工商业者土地13784.9亩、富农和半地主式富农土地2868.39亩,其他阶层征收土地15896.07亩,公共土地187015.56亩。没收、征收农具共计98701件,耕牛404头,家具123675件,房屋11905间,粮食(折稻谷)366967斤,杂物16991件。保留少量公用房屋、家具和作机动地的14914.76亩土地,其余全部分配。63797户分得耕地362463.11亩,其中雇农10272户、23360人,分地50019.27亩;贫农21897户、89405人,分地134085.71亩;中农13210户、68393人,分地104152.45亩。土改废除农民年缴稻谷3000余万斤封建地租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全县劳动阶层84423户、326237人占有土地498263.69亩。农民人均占有1.82亩,比土改前0.4亩增加1.42亩。
  第三节 互助合作
  土改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因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工具不足,有少数人无力耕种,生产难以发展。1951年按照“自愿互利,等价交换”原则,县委在长山乡试办互助组。夏收时,办起互助组50个,年终发展至110个,常年和季节性各占半数。1952年春试办以土地入社分红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社三门乡长山社、三山乡三山社、沿海乡太平闸社、上阳乡黎明社等。1952年4月县首届二次农民代表会上121个互助组倡议推动,至年底互助组和初级社发展至2668个(含初级社5个),组织农户18046户,占总户数30.3%。1953年6月,有常年互助组702个,季节性互助组2107个,组织农户22555户,占农户总数42.1%。互助组普遍比单干户粮食增产8.12%。后贯彻“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办社方针,初级农业合作社不断发展。1954年初63个,至年终有827个,次年春,发展至914个,入社农户24278户,占农户总数40.73%。1955年3~6月,贯彻省委“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方针,收缩农业社238个,计社员7678户,其他农业社中退社2967户。1955年秋后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年底时农业社发展至1211个,入社33695户。
  1954年春,县委试办以取消土地分红、实行完全按劳分配的高级农业社,有柴桥九峰农场转建之高级社(入社39户,土地465亩)和由宁波市失业下乡工人组建开荒的上阳双石人山和三山东盘山高级社。1956年进入发展高级社热潮,至年底有高级社292个,社员55152户,占组织起来农户96.7%。1958年4月经调整后有高级社334个,入社农户58700户,占农户总数98.5%。
  第四节 人民公社
  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期,出现881户的大社。1958年8月建立三山人民公社,实现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政社合一”。9月底庄市区建东风人民公社,全社14363户,耕地9万亩。年底,组成郭巨、三山、柴桥、大碶、长山、东风(庄市)、骆驼、镇城8个人民公社,入社82277户、324390人。下辖80个大队(管理区)、621个生产队和2000余个生产小队,245个社办工厂,以及供销、信用、医院、学校等单位。县、社、大队、生产队、生产小队还建立民兵团、营、连、排军事组织;兴办公共食堂722个,幼儿园、托儿所1825个,敬老院45个,洗衣、缝纫、理发等组987个。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做法,打乱原农业社集体所有制生产关系,出现“一平二调”共产风,造成队与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平均主义,使农民不安和不满,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秩序,阻碍生产力发展。1959~1961年出现“地瘦、牛瘦、人瘦”现象。经多次调整生产关系,1959年清理“一平二调”帐目,至1961年6月,共退赔给原农业社土地、粮食、农具、畜禽、房屋、物资、家具等折价平调款312.18万元。1961年4月,调整公社体制,撤销5个大公社,建立34个人民公社,1962年又调整为35个公社,下属生产大队458个,生产队4003个。1962年10月,正式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实施“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方针,稳定队为基础体制。1962年后至1983年,水稻亩产年递增3.36%。1964年兴办山林队270余个,发展竹、木、茶、桑、果7万余亩。60年代后期发展社、队企业,至1982年,共办1078家,从业人员60279人,占农村劳力28.7%。年销售总收入18095万元,占农村总收入60%左右,利润2970万元。人民公社三级所有制,一度被“文化大革命”时并队升级风改变。至1972年11月,有164个大队又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改三级核算为二级核算,推广“大寨政治评分”,搞平均主义。同时有200多个大队把自留地称为“资本主义尾巴”,全部收回。1972年以后,逐步纠正此类“土政策”。“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1983年9月开始实行政社分设,当时生产队一级集体积累4000万元、储备粮5000万斤。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普遍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实际上不复存在。
  公社化初期,数万农民投入农业基本建设,先后完成水利工程35669处,其中建成蓄水量1000万立方米以上的新路岙水库和蓄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水库7座;配合兄弟县完成姚江堵江蓄淡工程,并建李碶渡、压赛堰2座电力翻水站。电动、机动抽水机发展至534台、5890千瓦,机灌面积26.83万亩。1958年冬迁移平原耕地上坟墓12万余座;以公社为主出资出力新建常洪—城关、柴桥—昆亭三山、白峰—郭巨、白峰—上阳等4条公路总长46.9公里。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
  1979年,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继之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1年春,县内有4个生产队推广包产到户。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除城关外29个乡镇经济联社,并改444个生产大队为村经济合作社。1983年底,全县大队和生产队移交给村经济合作社资产计3915万元,包括工业、建筑、运输等企业642家,茶果场近百个。同年底,全县3561个生产队、31.5万亩水田和7.6万亩棉地均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山区半山区按“三定”口粮或按人口承包,占总队数8.95%;棉区按劳动力承包,占总队数6.25%;平原区按口粮数承包口粮田和按劳力承包商品粮田,占总队数84.8%。286个山林村49.70万亩山林,划给社员作自留山25.98万亩,占52.3%,承包给农户经营9.67万亩,占19.4%;仍由集体经营14.05万亩(含国营林场1.4万亩),占28.3%。县府签发自留山证共计41434户,证件4.86万份。1984、1985年继续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章 农业区划
  第一节 农业分区
  镇海系以粮、棉、油、畜和山林特产为主的综合农业区,有耕地42.74万亩(按1984年统计口径,以下同),夏秋季72%种植水稻,16%种植棉花,其余为瓜、菜、杂粮以及其他经济作物;冬季种植绿肥、油菜、大小麦、蚕豆和蔬菜。有山地49.69万亩,栽林、竹、茶、果。按照地貌类型、自然资源和农业结构布局,分3个农区。
  西北平原低丘 位灵峰山体西北,大蓬山体以南,横跨甬江两岸,属宁绍平原东端,为粮、棉、油、畜主要产区及商品蔬菜主要基地,包括城关、骆驼、澥浦、河头、汶溪、长石、庄市、湾塘、贵驷、临江、江南、小港、枫林、下邵14个乡镇。农业人口15.94万,占全县41.37%;耕地面积20.98万亩,占全县48.37%;山地10.7万亩,占全县21.53%。水田土壤主要为黄斑泥、青紫泥、黄化青紫泥、粉泥田,有机质含量4.72%。旱地主要为钙化潮土,有机质含量1.45%。年平均温度15.8~16.3℃,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为4920~5030℃。
  中部丘陵平原 位灵峰山体以东,太白山体以北山谷滨海平原,属宁绍平原延伸部分,为粮、棉、油、畜、菜、橘等多种农副产品重点产区,包括大碶、高塘、新碶、邬隘、塔峙、柴桥、霞浦、紫石8个乡镇。农业人口13.04万,占全县33.84%;耕地面积14.01万亩,占全县32.3%;山地17.52万亩,占全县35.27%。水田土壤主要为黄斑泥、直隔黄泥斑、青紫泥、黄化青紫泥、黄沙泥,有机质含量4.88%;旱地主要为钙化潮土,有机质含量1.5%。年平均气温16.1~16.2℃,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为4640~5030℃。
  东南丘陵岛屿 位于陆地伸向东海的尖角,地理上称为穿山半岛,梅山和大榭等岛屿座落在半岛南、北两侧,为旱粮和棉、茶、金柑等经济作物重点产区及海产养殖和盐业生产基地,包括郭巨、峙头、白峰、上阳、梅山、大榭、三山、昆亭8个乡镇。农业人口9.55万,占全县24.79%;耕地面积8.39万亩,占全县19.33%;山地21.47万亩,占全县43.2%。水田土壤主要为洪积沙泥、黄沙泥、直隔黄泥翘,有机质含量3.59%;旱地为钙质潮土,有机质含量1.4%。年平均气温大于16.3℃。通过10℃有效积温为5030~5090℃。
  第二节 耕地
  按旧县志全县田赋面积记载,宋代有田356750.3亩,元延祐中383901亩,元至正中398365.5亩。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田地山荡582179亩。清雍正间承粮田557724亩,其中含田416732亩,地57653亩,山74455亩,荡3884亩。乾隆间原额丁田419221.2亩,地58524亩,山74973亩,荒地河荡2335.7亩,新垦荡田1609亩。
  1912年农业用地面积541167亩,其中田403089亩,地54619亩,山66047亩,荡田17412亩。1936年清丈结果,土地总面积为1119622.4亩,其中平地671025.81亩,山地448596.58亩。
  1950年秋土地整理登记,全县土地共计711544.72亩。其中田397915.52亩,占56%;地115176.68亩,占16.2%;山地153024.82亩,占21.5%;荡杂宅地45427.7亩,占6.3%。1954年底县境调整,耕地面积变化较大。1984年全县土地利用现状概查,土地利用总面积1198761亩。计耕地541739亩,占45.19%,其中水田369567亩、旱地137617亩、菜地1863亩、田埂32692亩;园地64182亩,占5.35%,其中果园29454亩,桑园411亩,茶园33531亩,其他786亩;林地296029亩,占24.7%;牧草地49769亩,占4.15%;居民点、厂矿用地97811亩,占8.16%;交通用地17333亩,占1.45%;水域91812亩,占7.66%;特殊用地303亩,占0.03%;尚未利用地39783亩,占3.31%。
  解放以来共围塘造地84446亩,其中甬江以北27340亩,甬江以南57106亩。
  第三节 土地管理
  1932年县政府成立地政处,标划全县土地田亩、房产归属。1936年成立县清丈处,全面清丈土地,至1938年外业告成。分编全县地籍为7都、104图,绘制户地原图和地籍表各8189幅。沦陷时工作停止。1947年,县政府设立地政科,继续整理地籍及登记土地、房屋等产权。
  解放初期,地籍由县财粮科保管使用,并兼管非农业建设用地管理、审批工作。1954年起先后由民政部门、计划委员会、农林局管理。1975年后土地管理配专职干部,开始完善国家建设用地审批手续。1982年县制定《关于村镇建房用地实施细则》,规定村镇建房尽量节约用地,充分利用荒山、宅基、杂地,提倡造楼房,规定私人建房人均控制在20~28平方米。1983年,各乡镇设立城建(建房)办公室,聘专业土管人员43名,管理非农业用地审查、登记、测量、上报等工作。当年查处违法占地3270亩,按政策分别处理。1983年,编制全县452个行政村规划,农村建筑用地纳入总体规划范围。1954年,县政府开始办理征地手续,至1985年共征、拨、使用土地46668亩。其中耕地20068亩,非耕地26600亩,主要为江北围塘和其他海涂地。用于国家建设42172亩,乡镇、村企事业建设1941亩,私人建房2555亩。其中镇海石化总厂、镇海港区、镇海发电厂和海洋渔业基地就征、拨用土地25448亩。1982年11月开始,每征用耕地一亩,缴纳造地费2000元。1982~1985年共收缴造地费249.67万元,同时拨付造地费107.38万元,共围垦、劈山造地911亩,改造低产田90亩。
  第三章 粮食生产
  第一节 产量
  民国时期,粮食年产量在120~160万担间,1928年165万担,人均434.7斤;1932年119万担,亩产226斤,人均321.8斤;1936年148万担,人均360斤;1941年121万担,亩产240斤,人均337斤;1945年约139万担,亩产317.6斤,人均374斤;1946年151.78万担,亩产300斤,人均519斤;1947年141.61万担,人均484.6斤。
  解放后,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57年亩产286公斤,总产量119955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7.7%和61.3%;人均占有粮食361公斤,比1949年增加37%。1958年夏开始“大跃进”,出现“瞎指挥、浮夸风”,加以自然灾害,粮食生产连续3年减缩。1961年粮食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比1957年下降13.3%、10.5%和21.6%,人均粮食269公斤,比1957年减少25%。1961年后,由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粮食生产走出低谷,1964年亩产402.5公斤,提前4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标。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后,无政府主义泛滥,次年又遇秋旱,粮食单产和总产分别比上年降14.4%和19.8%,并连续降产三年。1970年开始回升,以后粮食亩产稳定在500公斤上下。1978年粮食单产超600公斤,总产20.5万吨;1979年单产超700公斤,总产22.8万吨;1984年亩产830公斤,总产量26.87万吨,人均占有原粮545.13公斤。1984年出现“卖粮难”,加以实施某些不利粮食增产的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使1985年粮食生产再次滑坡,亩产比上年下降14.28%,总产比上年下降18.99%。
  第二节 耕作制度
  镇海历史上以双季间作稻为主。1946年,双季间作稻332692亩,占水稻面积78.66%;单季早稻5824亩,占1.38%;中汛稻(湖白)52341亩,占12.37%;单季晚粳、晚糯32100亩,占7.59%。1953年始改变耕作制度,提出间作改连作、单季改双季、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1954年种植水稻385517亩,其中连作稻290亩,占0.1%,间作稻316681亩,占82.13%,单季早稻23358亩,占6.05%,单季晚稻30234亩,占7.84%,中汛稻14954亩,占3.88%。是年县农场种连作稻35亩,单产400公斤。1955年种植连作稻12105亩,占水稻总面积3.2%,普遍增产。1956年扩大连作稻种植面积为161643亩,占水稻42.55%,间作稻129630亩,占34.13%,单季早稻11796亩,占3.11%,单季晚稻70333亩,占18.51%,中汛稻6449亩,占1.7%。因连作稻种植分布不匀,夏收夏种时又遭“八·一”强台风侵袭,部分早稻失收、晚稻失种。以后采取积极慎重、稳步发展方针,至1966年全面实现连作化。是年连作早稻258989亩,占早稻面积90.8%,全年单产522公斤。中汛稻于50年代末期基本淘汰;双季间作稻在60年代中期全部停种。
  解放前有稻田三熟制,种植面积不大。60年代有计划推广新三熟制,以麦—稻—稻,油菜—稻—稻为主,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10%。至1974年,三熟制稻田81870亩,占水稻面积24.8%。1972~1978年县水稻场年平均三熟制面积占71.5%,粮食亩产连续6年成倍完成《农业发展纲要》规定指标,1974年达877.25公斤。同时,发展山区旱粮三熟制,采用蚕豆—马铃薯—番薯三熟套种。80年代三熟制迅速发展,1984年达143845亩,占水稻面积44.95%,复种指数240%;全年粮食亩产达830公斤。时以高产早熟92-13系油菜迅速推广,出现以油菜—稻—稻为主三熟制格局,1985年有84312亩,占水稻总面积28.1%。
  第三节 栽培技术
  水稻 解放前,早稻习惯清明播种,谷雨起畈,立夏插秧,大株朗植,耘田2~3遍;晚青一般谷雨播种,小满嵌插,耠田1~2次;常年灌水,无病虫防治措施。又因自然条件不同,农艺上有沿海地区“重早轻晚”、内河地区“重晚轻早”差异。1953年推广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选用良种、培育壮秧、深耕密耕、浅灌勤灌和防病治虫等技术措施。1955年出现水稻亩产上千斤典型。1956年推行“四改”、“五推”、“三保证”,即内河地区改连作,沿海、山区改间作,中汛稻改晚粳或间作,低产作物改高产作物;推广良种、合理密植、早播早插、精耕细作、采用新式农具;增施肥料、防治病虫、兴修水利等措施。60年代起早稻在3月下旬始播,4月初盛播;4月下旬开始插秧,5月上旬盛插。1965年提出“良种、良法、良田、良制”配套栽培技术。70年代后期,重点突破晚稻品种改良和育秧技术。
  育秧,50年代初推广落谷稀、盐水选种。1956年推广半旱秧田,并将阔秧板改为合式秧板,水育秧改为湿润育秧,效果良好。1965年早稻育秧期间,遇40余天低温阴雨,发生严重烂秧,后补播100万公斤种子,并直播52300亩。1964年推广薄膜育秧;1966年改箩、桶孵种催芽为焦泥灰拌种地上摊孵,改长芽播种为短芽播种,改秧田水耕、水做为燥耕、燥做,改有绷秧板为无绷狭畦秧板,改水播为燥播搭谷、以泥护谷;同时推广手提擂滚耙和硬头耥耙等工具,避免早播烂秧。1970年推广小苗带土、带肥、带药移植。当年早稻小苗秧插种15.9万亩,占53%,晚稻小苗秧插种24.6万亩,占80%。1984年起推广早稻盲谷播种,省工本,防烂秧。80年代并推行减少用种量,提高秧苗素质等措施。
  双季间作稻习惯是亩插秧苗7000丛左右,早晚两季14000丛,每丛6~7苗,每亩约10万苗,用种量早季6市斤、晚季4市斤。50年代初提出合理密植。80年代早稻密度多为5×4寸,每亩3万丛上下,每丛7~8苗,每亩基本苗20~25万,用种量7.5~10公斤;晚稻为5×4~5×5寸,每亩2.4~3万丛,每丛8~9苗,每亩基本苗20~30万,用种量10公斤左右。
  大小麦 50年代前,大小麦主要种在旱地,种植方式狭畦阔沟,土地利用率60%;打孔点播,人粪冲籽,焦泥盖孔。60年代稻田种麦渐增,栽培技术有所改进。70年代中期推广苏州经验,阔板深沟,阔幅条播或散播,磷肥打底,“斩籽”入土,猪牛粪泥覆盖,敲麦促蘖,分期追肥,防治病虫害。1974年县农场292亩早熟3号大麦单产272公斤。1978年推广稻田麦免耕法,弥补田湿无法翻耕作畦的缺陷。
  番薯 旧时习惯狭畦条植,藤蔓扦插,每亩2000株左右。解放后提倡平播浅插,密植每亩2200~3000株,畦宽4尺。同时按种植面积7%建立种子地。
  第四节 良种推广
  解放前,农民有互相串换稻麦品种习惯。解放后,国家和集体有计划地繁育、推广稻麦良种。历年试种、推广新品种177个,良种覆盖率保持90%以上,并形成更新换代制度。
  品种
  早稻 历史上早稻系籼型品种,解放前夕推广早稻“五〇三”和晚稻“晚籼9号”新品种。解放初早稻品种有火稻、六十日头、二季、叶下钻、矮铜锤、矮脚黄、五〇三、黄大粒、青大粒等,以“五〇三”为主。1955年试种南特号和有芒早粳;50年代末引进莲塘早、团粒矮、陆财号等。1960年枫林公社种子队试种矮脚南特号成功,早稻品种开始向矮杆化发展。1965年扩种至18.2万亩,以后几年矮脚南特种植面积占早稻面积84.5%。70年代始,广陆矮四号取代矮脚南特号,种植面积占早稻70%左右。1980年庄市万嘉种子队推出早籼141,1984年种植早籼110904亩;另有庆莲16种植40974亩,两者占早稻种植面积55.2%。1983年引进二九丰良种。至1985年共引入早稻品种42个。
  晚稻 原有间作晚青和中汛稻(湖白)属籼型,单季晚稻和糯稻属粳型。间作晚青分细杆、中杆、粗杆。单季晚粳有水底清、梁湖糯、包六袋等,适宜做年糕。晚糯指桂花糯等,适宜酿酒和做糕团。50年代发展连作稻,引入晚粳品种红须粳、猪毛簇、老来青、新太湖青、“10509”等。1963年试种农垦58成功,至1965年普及面积20万亩以上。70年代农垦58退化,引进晚粳、中粳、中糯,品种较混乱,后以晚粳农虎六号为主,1973年种植15.6万亩,70年代末扩种至21万亩。80年代引进加湖四号、矮粳23、秀水48、祥湖24、双糯四号等,以矮粳23为主,1982年种植18.8万亩,占晚稻面积64%。1978年推广杂交稻汕优6号,1982年种植6.6万亩,后以感温性强等原因淘汰。1983年后秀水48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84年达17.5万亩,占晚稻60%。至1985年,全县共推广晚稻品种49个。
  大小麦 传统大麦品种有皮大麦和裸大麦之分,四棱六棱、有芒无芒之别。1928年曾推广浙农17。40年代初引入两棱皮大麦,称洋麦,粒大产量高。60年代引入加拿大大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后因退化而淘汰。70年代初引入早熟3号大麦,杆矮、分蘖强、早熟抗病、千粒重40克,年种植5万亩以上,至今仍为主要品种。至1985年共引种大麦品种21个。小麦品种有无芒白壳、有芒红壳等,解放前后陆续引进矮粒多、南大2419等20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多。
  番薯 民国时期有白皮白心、白皮黄心和红皮白心3种。解放后红皮白心种植面积逐渐扩大。1957年引入胜利百号,种植面积扩至3万亩。70年代后引入广州白、舟薯一号等5个品种。
  马铃薯 50年代开始推广土种圆形马铃薯,称洋芋艿。1958年引进腰形荷兰种和甘肃种,未几年退化,今仍以本地种洋芋艿为主。
  玉米 1958年因秋旱扩种秋玉米1.02万亩,引入品种有金皇后和满蒲金。70年代山区提倡番薯套种玉米,引入旅曲、丹玉6号、虎丹5号等杂交玉米。80年代引入中单206,在山区扩大种植。
  蚕豆 俗称倭豆。品种大白蚕,视其形称牛踏扁,相传出自明代,至今品性不衰。
  繁育 水稻选种普遍采用片选,少数穗选、株选和一穗传。解放后,逐渐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和更新制度。1955年推行种子田制度,占水稻种植面积3%。60年代推行群众自选、自繁、自留、自用为主和国家调剂为辅方针。1963年生产大队普遍建科学实验小组,设种子田、试验田、对比田繁育良种。60年代中期,县良种场建立选种圃、株系圃、原种圃,进行品系分离提纯复壮,确保良种标准化。1973年起县建立良种基地,1979年发展到225个,面积11299亩。70年代末贯彻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的方针,由县组织统一供种,形成县、公社、大队三级繁育体系。1980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培养良种繁育特约户,取代集体良种基地,形成乡、村、户多级多点繁育体系。
  种子经销推广 1956年粮食局设良种公司,经销、推广良种,至1958年共经销水稻良种1057.3吨。1963年1月农业局建立种子站,会同粮食部门收购良种,并与良种繁育基地签订收购合同。1972~1979年共经销良种647.6吨。1978年建立县种子公司,种子经营采取自购、自储、自销,1980~1985年共经销2913吨。1975年后在县农场及城关、大碶建种子仓库3处,总面积1101平方米,库容1500吨。
  第五节 病虫防治
  病虫危害 水稻主要害虫有12种,以蝗虫、螟虫、浮尘子、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为害最大。蝗虫,以散发性为主,1936年调查蝗害损失稻谷折值975元,1955年推广有机氯农药后基本除绝。螟虫,种间作稻晚青以三化螟为害最普遍。1947年螟害面积2.7万亩,防治2500亩。1953年晚稻平均螟害率31.63%。1953~1957年累计螟害面积107.8万亩,损失稻谷2.67万吨。1958年后,因双季间作稻减少,三化螟危害一般在5%以内,以后减至2%以下。大螟、二化螟散发性危害历年均有。1932、1947年稻飞虱、叶蝉暴发成灾。1954年发生面积6.5万亩,受害1.5万亩。1971年因高温干旱,叶蝉暴发,全县损失稻谷近1万吨。1973年后叶蝉危害逐年减少,但稻飞虱危害上升。1974年和1976年晚稻受害严重田计5万亩,损失稻谷2500吨,以后基本控制。稻纵卷叶螟,1960年前零星发生。1965年,大碶、柴桥、郭巨等区晚稻受害万余亩。以后每年二代、四代幼虫为害早晚稻,受害严重田块损失稻谷一成以上。
  水稻主要病害有14种,以稻瘟病、纹枯病、矮缩病、白叶枯病和小球菌核病为害最大。稻瘟病,清宣统二年至民国初期,俞范一带每年有10余亩黄长种早稻发生烂头颈。1936年,稻瘟病害损失稻谷折值7200元。1955年早稻稻瘟病暴发,遍及57个乡镇,受害面积11.57万亩,约损失稻谷4500余吨,其中沿海地区最为严重。经综合防治,1956年发生面积压缩至1.5万亩。以后每年约有1~2万亩发病。1980~1981年晚稻罹病28万亩,损失稻谷8500吨。1982年后推广新型高效农药,稻瘟病得以控制。纹枯病,60年代因密植程度和用肥水平提高,病害逐年上升,株发病率5%左右。至70年代成为早稻主要病害,常年损失5%左右。白叶枯病,60年代山区有零星发生,70年代因引入珍龙13等易感病品种,尤其杂交汕优6号等南繁种子推广,此病迅速遍及全县。1981年后得到有效控制。矮缩病,以普通矮缩病为主,1965年前零星发生。1971年因病毒媒介昆虫黑尾叶蝉暴发,晚稻矮缩病流行成灾,损失稻谷近千吨。后重视防治越冬䖮虫,1977年后得到基本控制。小球菌核病历来均有发生,70年代起病情加剧,1977年晚稻发病1万余亩、损失稻谷350吨;1984年晚稻测48发病2万余亩,损失稻谷690吨。细菌性基腐病、褐条病和褐斑病系70年代新发生的3种细菌性病害,1984、1985年全县发病3万余亩,损失稻谷近600吨。后因抗病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发病田损失降至1%左右。秧苗绵腐病,历有发生,1965年造成早稻大批烂秧,轻者20~30%,重者50%以上。后推广通气式半旱秧田,此病基本控制。
  防治措施 旧时遇病虫灾害,往往依赖祈祷神灵弭害。1928年,县政府成立治虫委员会,劝导农民防除螟虫。1931年,已有人用人工捕打和明火烧杀防治虫害。抗战胜利后,县农会提倡点灯诱蛾、挖掘稻根。解放初,发动冬季铲除稻根和初夏点灯诱蛾防治螟虫。1955年县成立稻瘟病防治指挥部,建立病虫观测站,随时发布病虫消息和防治措施,指导大田防治。1963年筹建群众性病虫情报网,1963~1978年,在病虫害发生前10~20天内作出测报,测报虫害准确率为80%以上,病害为60~70%。1966年各公社设不脱产植保员43人、大队治虫员167人,进行全年性综合防治,年损失下降至3%左右。1979年应用电子计算机建立晚稻穗瘟流行程度的中、长期预报模型,分别在发病前30~45天测报,准确率达80~90%。1985年,县、区、乡三级专职粮食作物植保员54人,村级不脱产值保员600余人,形成四级植保网。
  50年代采用波尔多液防治稻瘟病,用六六六和二二三化学农药治虫。1967年起,有机磷农药逐渐代替有机氯农药。70年代初曾兴起以菌治病,先后建立10余家生物农药厂,但收效甚微。1972年推广喷火杀䖮和滴油扫杀土法,虫害控制明显。1973年后推广新型杀虫剂甲胺磷等,杀菌剂稻瘟净、井岗霉素等。
  农田杂草,已查明有16科、39种。60年代开始在秧田化学除莠。1980年后,广泛应用高效低毒的除莠剂、杀草丹、丁草铵等,化学除草面积占50~70%。
  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疫,50年代初由农业局兼管。1984年建立县植物检疫站,各乡镇共聘用植检员31人。60年代后期发现小麦全蚀病和线虫病。1965年引入加拿大麦种时发现毒麦,后烧毁处理。1971年至1972年间,郭巨向舟山引入薯种时带入番薯象甲,未得根除。
  第六节 改土施肥
  土壤改良 解放前,全县低产田约15.5万亩,占耕地面积35%左右。其中平原畈心田10.6万亩,占低产田68.4%,丘陵冷水田和冷性田2.9万亩,占18.7%,沿海碱害田或烂荡田2万亩,占12%。解放后,平原稻区先后三次大规模改造农田。50年代初兴修水利,基本消灭平原畈心田和沿山沿海烂荡田;1958年起,采取迁坟墓、填池塘等措施,约化劳力1000万工,平整土地40万亩,扩大耕地1.5万亩左右;1964年后,推行农地园田化建设,要求水稻田块田畈成方,道路成行,田块高低一样,大小一样,方向一样,路渠配套,灌排分系,自立门户,水旱两利。1979年建成园田化面积21.16万亩,1981年41.3万农田基本实现园田化。
  冷性田主要分布沿山乡村。1956年开始采取开沟汇水、整理溪坑、扩种绿肥等措施,累计改造面积2.42万亩,内筑建梯田5319亩。
  咸碱田主要分布沿海诸乡,土壤和地下水氯化钠含量分别高达2.8‰、10.1‰。1954年,采取蓄淡洗盐、种大绿肥、挖沟加客土等措施,累计改良咸碱田4.69万亩。
  大碶泰邱涂田1.1万亩,系古海涂逐渐淤涨成田,为全县著名烂荡畈,1964年开始改造,并在丁家山下造节水闸1座。70年代后,全部可种连作稻。
  有机肥料 农民素有施用绿肥、河泥、焦泥、厩肥、人粪肥、灰肥和鱼杂肥等有机肥传统。绿肥有紫云英和苜蓿两种。紫云英多种于稻田,近寒露播种,种子亩用量60年代前为1~1.5公斤,以后增至2~2.5公斤;翌年清明后开花,亩产鲜草1500~2500公斤。苜蓿多栽于棉地,亩产鲜草1500公斤左右。随着冬种粮油面积增加,绿肥种植面积逐年缩小,1985年仅占耕地面积32.1%。
  咸青,1966年试种,1977年在早稻田套种11667亩,晚稻秧田套种5938亩。后未能持久推广。绿萍,1964年引入,1966年大面积放养。1973~1975年,年放养约1万亩,粮食增产5~28.3%。后因越冬越夏困难而淘汰。河泥为主要肥源之一,60年代来推广“万斤坑”,用水河泥拌和厩肥、青草作沤肥,大凡粮食高产单位每年亩壅30~50担。80年代,分户联产承包后,施用河泥肥料减少。焦泥为传统肥料,旧有“七月金、八月银”之称;结合清理环境,削草皮烧制,广泛用作麦类盖孔和油菜塞根。厩肥,群众习惯以猪牛粪直接肥田。70年代中期,生猪大量发展,全县挖沤肥万斤坑3万只左右。人粪肥和草木灰为农家普遍使用的肥料。尚有鱼杂肥、骨粉、饼肥等有机肥,也常用少量明矾、石灰以促进冷水田绿肥腐烂。
  化学肥料 1947年县农会曾发放少量硫酸铵给农户。解放后化肥用量逐年增加,从氮肥、磷肥、钾肥向复合肥发展。氮肥,1952年全县施壅487.95吨,亩均1.04公斤。1965年上升到8845吨,亩均19.72公斤。1980~1985年年均施壅3.33万吨,亩均77公斤。磷肥,1953年推广,1957年全县供应342.95吨。1965年供应3760.1吨,亩均8.38公斤。1980~1985年年均供应9908吨,亩均23公斤。钾肥,1957年开始供应,1963年全县供应80.5吨,1979年180.95吨,1980~1985年年均供应512.48吨,亩均1.2公斤。1973年推广复合肥料30.5吨,1980年增至281吨。硼砂、钼酸铵等微量元素肥料,1975年始使用于油菜等作物。
  第四章 棉花生产
  第一节 产量
  清道光年间,梅山岛开始种植棉花。光绪时,湾塘海甸一带小面积植棉,民国初期逐渐发展。1948年全县植棉6.91万亩,总产22720担,亩产皮棉32.8斤。
  1950~1958年年平均植棉29365亩(以新县境计),总产皮棉810.15吨,亩产27.5公斤。1959~1962年受“大跃进”影响,生产受挫。1963年后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68年县棉花良种繁育场775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115公斤。至1970年,全县年均植棉69490亩,年均总产皮棉4076.9吨,亩产58.67公斤。1971~1977年年均植棉73639亩,总产皮棉2889.65吨,亩产39.24公斤。 1978~1984年,年均植棉计73.853亩,总产皮棉4056吨,亩产54.92公斤,其中1984年全县植棉72202亩,总产皮棉5872.8吨,亩产81.5公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高纪录。1984年10月后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出台一些不利棉花增产的经济政策,致棉花生产经济效益明显低于其他作物。1985年种植面积6.01万亩,比上年减少16.72%;总产皮棉2750吨,比上年减少53.18%。
  第二节 耕作制度
  滨海沿江纯棉区以棉粮(蚕豆、大麦)、棉草(苜蓿)套种一年两熟三作为主,占全县棉地58%,多为平作。板阔10~15公尺,板与板间有排灌两用大棉沟。粮棉隔行换埭轮作,一行蚕豆,一行绿肥,套种两行棉花。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由稻田改种棉花约占棉地42%,成为稻棉夹种区,多用畦作以利排水,沟边、畦中种植春花和绿肥,翌年套种棉花。棉花多实行连作。为消灭荒草,减轻病虫,也采用三四年棉花、二三年水稻轮作。
  第三节 栽培管理
  解放前,棉地不翻耕,绿肥面施,立夏小满播种,满畦撒播,多数不施追肥,很少防治病虫。
  50年代后期,棉花播种期提早至立夏前后,60年代中期提早至谷雨前后。1956年普及条播,60年代初采用宽窄行种植,60年代中期又推广点播。1956年推广育苗移栽,多在油菜田或小青豆地采用。1982年引入地膜覆盖新技术,1984年覆盖面积32324亩,占棉花面积44.77%。50年代每亩密度为7000~8000株,60年代调整为6000~7000株;70年代沿海纯棉区5500~6500株,稻棉夹种区5000~6000株;80年代实际株数每亩栽种5000株左右。
  1952年施肥调查,平均亩施绿肥750~1000公斤,河泥100~150担,氮素化肥5公斤左右,人粪尿5~6担,豆饼15~20公斤。50年代间作绿肥面积占棉地80%,60年代占61%,70年代占44%,1980~1983年占33%。1976年在棉区推广套种咸青,1978年有15507亩,后淘汰。化肥用量,50年代每亩施标准氮肥5公斤左右,60年代10~15公斤,70年代15~20公斤,80年代初25公斤左右。50年代中期推广磷肥,80年代施壅面积约占40%左右。钾肥80年代初开始在稻棉夹种地区推广。1976年试验扑草净化学除草,1979年达4.05万亩,占棉地55.21%。
  第四节 良种推广
  品种 民国时棉花品种以亚洲棉(中棉)为主,并以大苞棉(又名大蔀或大树)占极大多数;龙山镇附近种植小量绿子棉。1934年推广脱字棉934亩,比中棉增产66.67%,1935年扩至26524亩。1946年试种德字棉531亩,增产显著,1947年扩至16543亩,主要分布灵绪、窖湖、龙山、沙塘、海和等乡镇。在梅山岛推广珂字棉3734亩。
  解放后棉花品种不断更新,1954~1957年岱字棉15取代德字棉、珂字棉和中棉。1965~1967年滨海沿江棉区普及镇棉1号。1967年,大面积推广产量较高的鄂光棉。1981、1982年推广“沪棉204”和协作2号,取代岱字棉和其他品种。该两品种种植面积占棉地66%。1983、1985年在曾发生枯萎病棉地推广“86-1”抗病品种,无病和轻病棉地推广浙萧棉1号。1984年全县棉花品种布局为:沪棉204占46.23%,“86-1”占39.04%,浙萧棉1号占5.33%,协作2号占5.08%,其他品种占4.32%。
  繁育 1934年,建立龙淞(龙山至淞浦)棉地7494亩、南泓(岚山至石塘头)棉地9600亩和梅山棉地10030亩3个美棉推广区。1947年,确定南泓、镇北第一、镇北第二3个德字棉种管理区,面积15590亩,以保纯、繁育德字棉种。1951~1953年建立棉海乡棉种管理区。1962年县棉场提纯复壮岱字棉15号原种,后定名镇棉1号。1966年,建立良种繁育基地8处、5036亩。1983年社队有种子场队13处、746亩。因枯萎病蔓延,80年代中期逐渐停办。
  1975年县棉场划归浙江炼油厂,1980年在觉渡重新组建县棉花良种繁育场,先后繁育宁青6号、沪棉204号、“86-1”等棉花良种。
  第五节 病虫防治
  棉花虫害以小地老虎、红铃虫、棉铃虫、蜗牛、野蛞蝓为最大。1933年,梅山乡万余亩棉苗受小地老虎伤害严重。1975、1977、1978年株害率分别为5%、4.1%、4%。红蜘蛛,为常发性棉花害虫,1935年在南泓海甸受害1500亩;1955年全县曾普遍发生;1971年8月郭巨、三山等沿海棉田成批遭害,减产一成以上。红铃虫,1933年为害甚烈;1962年棉铃被害率3%左右;70年代以后,一、二、三代幼虫交错为害。棉铃虫,1971年和1972年曾暴发成灾,1971年8月每亩卵量达2~3万粒,幼虫0.5~1万条,减产皮棉10~20%,1972年虫害率达17.1%,其余年份被害率均在5%以下。蜗牛,一般年份株被害率3.3~8.8%,1973年棉苗株被害率17.8%。野蛞蝓,为苗期害虫,70年代中期曾暴发成灾,1975年梅山公社受害面积4000余亩,每亩虫量6~24万条;1982年全县受害10857亩;1983年湾塘区成灾面积11650亩,至今威胁仍未消除。棉盲蝽,系80年代新发生棉花害虫,1980年在县棉场和周围队首见,发生面积400~500亩,株害率20%以上。以后逐年扩大,1985年达4.4万亩,其中受严重危害2.2万亩,损失皮棉202吨,至今仍为重点防范害虫之一。
  棉花病害以立枯病、黄萎病、茎枯病、枯萎病为最严重。立枯病,每年均有发生,一般株发病率10%左右,严重田块死苗率达20%以上。褐斑病发生面广,蔓延快,但对产量影响不大。炭疽病,一般株发病率50%左右,较易控制。茎枯病,一般发病死苗率5~10%,1973年死苗率21.6%,3100亩因死苗严重而重播。角斑病,1956年8月中旬发病面积达90%,叶发病率51.5%,铃发病率40%。以后数年发病较轻,1983年后明显控制。枯萎病,1962年清河公社通德四队始见,以后每年均有少量发生。1982年病情复重,全县发病6008亩,重病棉地2681亩,绝产面积773亩,损失皮棉125吨。1983年推广抗病品种后,得以控制。
  1946年后,县供销联社在棉区推广化学农药和器械防治棉虫。1953年建立县棉花病虫防治站,进行病虫发生测报和防治指导。50年代初期,用麦面粉糊、石灰硫磺合剂防治红蜘蛛,烟草石灰水防治棉蚜。50年代中期开始用化学农药防治,60年代起大量推广。
  第五章 经济作物
  第一节 油菜
  产量 1932年全县种植10864亩,亩产100斤。1936年16700亩,亩产.83斤,总产为13861担。1946年16500亩,亩产80斤,总产13200担。品种为白菜型本地种,菜、蕻、籽兼用。每家农户约种1~2亩,属自给性生产。
  1949~1956年品种未变,1957年推广甘蓝型胜利油菜品种,1963年年均种植2.09万亩,亩产39.9公斤,总产12498吨。至1978年年均种植3.6万亩,平均亩产63.2公斤,总产为26922吨。1979~1985年新品种92-13系推广普及,油菜年均种植面积6.97万亩,年均单产116.5公斤,总产56979.5吨。1979年人均食油由解放前0.7公斤增至6.7公斤。
  耕作制度 油菜主要种植于平原稻区,形成夏水稻冬油菜耕作制度。棉区和丘陵坡地亦有为棉花、番薯前作。1979年大面积推广早熟高产92-13系良种后,平原稻区连作稻—油菜面积占水田面积20~30%。
  栽培技术 原习惯翻耕作畦,窄畦朗植,猪牛泥铺行防冻,铣㽘两次,春摘菜蕻,重施花肥,熟后拔株堆蓬,利用后熟作用。60年代推广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增施肥料、防冻保暖、适时摘心不摘蕻和拔毁病株等技术。80年代推广培育大壮秧、带肥带土带药移栽、磷肥塞孔、分次施肥和治虫防病等措施。
  第二节 茶叶
  产量 镇海产茶历史颇久,清康熙《定海县志》载:“出太白山高巅者,四月采,香如兰,此为上,出桃花(今属普陀县)者次之。”民国《镇海县志》载:“泰丘乡新路岙龙角山茶,近人以为最佳,灵峰山次之,塔峙城湾又次之,其余各山均有所产。瑞岩产茶既多,柴桥则有茶市,外洋邻省来此设庄购茶,其盛时销额可达二三十万缗。”民国时期新路龙角山茶,色泽嫩黄绿,多毫,有橄榄清香。1985年,在海拔400米太白山茶场创制形扁平、色绿有毫、香气清郁的“太白龙井”。后所、县林场、塔峙、小门等相继开发名茶生产。
  1933年产茶175吨。抗日战争期间茶园大量掘毁、荒芜,茶业衰退。至1949年茶树面积仅5600亩,产量71.55吨。1950~1952年茶园面积复至5900亩,产量108.35吨。1953~1957年面积增至7589亩,产量183.2吨,平均年递增率11.1%。1958~1962年毁茶种粮,茶叶种植面积减至4800亩,产量降至122.15吨。1963~1976年再度恢复发展,修筑梯坎,发展高标准条植专业茶园,新增2.1万亩,年均增植1500亩,产量900吨,年均递增15.3%。1977~1982年新辟专业茶园5234亩,其中速生密植茶园3805亩。至1982年,茶园总面积25043亩,总产量2100吨,年均递增15.2%。茶园分布5个区、23个乡镇,以柴桥、郭巨为主。1983年柴桥区种茶面积占全县48.9%,产量占57.6%;郭巨区种植面积占29.7%,产量占24.4%。1983~1984年茶叶滞销,价格下浮,产量下降到1800吨。1985年放开茶叶销价,种茶面积稳定,产量有所恢复。全县间作茶园占8.2%,专业茶园占76.1%,密植茶园占15.7%。
  栽培 60年代前茶树以本地小叶种为主。1963年引进鸠坑良种,面积4000余亩。70年代中期引进福鼎白毫无性苗10万株和浙农12、25、138等,以福鼎和浙农12品种为好。解放前零星间作茶园居多,60年代退间作补缺株,发展条栽专业茶园,提高密度,从每亩400丛、2000株增至1330丛、4000株。1975年推广矮化密植速生栽培,至1983年推广3951亩,占茶园面积15.7%。茶叶采摘解放前习惯于谷雨开始,至立夏前后称头茶,芒种前后称二茶。1952年开始采秋茶。1970年后推广双手采茶和按标准(1芽2~3叶)分批勤采,采摘期延长至10月中旬结束。
  加工 民国时期主产绿茶,少量红茶。1933年产绿茶135.5吨,占总产88%,红茶18.5吨,占12%。50年代,因外贸需要,逐步改制红茶。1983年产红茶1827吨,占总产86.4%,绿茶288吨,占13.6%。制茶,历史上均为分户手工制作。1951年组织红茶初制所34个。1956年始用木质动力揉捻机,以后推广各种制茶机械,至1980年底,全县建初制所210个,有各类制茶机1106台。1981年县精制茶厂在穿山建成投产,1983年精制红茶310吨,花茶170吨,1985年达477吨。1985年后柴桥、后所、小门和塔峙相继兴办精制茶厂,年加工量1314吨。
  第三节 水果
  金柑 传统特产。民国《镇海县志》记:“吾邑所产有金弹,味最甘;曰牛奶,味次之;以糖霜腌之,曰金饼。”清嘉庆四年(1799)时,镇海金柑已自海道传入日本静冈县,被称为宁波金柑。1930年产金柑约4万多担,1936年因受冻减至24850担。抗战期间,大批柑园改种粮食作物,至1949年仅存1600亩,年产量200吨。1958年种植面积恢复至3236亩,产量613.25吨。以后因自然灾害和政策影响,产量未曾提高。1979~1985年,随着经济政策调整,新发展柑园7147亩。1982年曾出口90余吨。1985年植树面积10759亩,产量4547吨。
  品种主要有金弹、罗纹、牛奶3种。金弹,栽培面积9212亩,占柑园85%,产量占80%以上;牛奶,面积1152亩,占11%;罗纹,面积295亩,占3%。金柑主产区有三山、昆亭、紫石、霞浦、大榭、柴桥等乡镇,面积6898亩,产量占82%。其中三山、紫石两乡面积3716亩,产量占50%以上。
  柑橘 解放前以凤仙橘、福橘、朱红橘为主。1949年,紫石、岭下、河头等地种植面积为350亩,产量28.25吨。1958年1000亩,产量129.75吨。1974~1978年,年产500吨以上。1978年后逐年发展,1985年面积9293亩,产量3484.1吨。
  品种有1958年县农场引入尾张温州蜜橘、本地早、早橘、槾橘、乳橘等,1959年又引入温州蜜柑山田和大叶尾张等,在紫石乡河头村建立母本园30亩,苗圃48亩。1974年后陆续引入早熟温州蜜柑宫川、兴津和栟柑。1984年,以温州蜜柑为主良种面积8572亩(早熟宫川、兴津2163亩),占橘园90%以上。1973年邬隘湖塘村选育镇湖73-1号蜜柑,为全国温州蜜柑尾张系罐藏性能较好的优良单株。1979年,邬隘乡湖塘村温州蜜柑1号丰产试验园亩产5657.9公斤。1982年,2号试验橘园亩产计5353.5公斤。
  产区以大碶、柴桥为主,多栽山麓缓坡地带。1985年大碶3014亩、柴桥2792亩。当年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湾塘地区棉地改种柑橘较多,骆驼、长山、郭巨地区也积极发展。
  杨梅 现有面积2000余亩,年产量约为1500吨,主产区为柴桥后所、沙溪、洪岙、上史和塔峙青林、青山、牌门、新路、共同等地。品种有乌、红两类。
  桃 解放前种植于上傅、洪岙、上史、岭下、河头等地,均为夏白桃、红桃等硬肉系品种,年产量500吨左右。1956年后,引入玉露、黄露、白凤、特早桃等水蜜系品种,种植地域扩至江南、小港、枫林、下邵、大碶、邬隘、塔峙、霞浦等地,年产量约1000余吨。60年代初,曾毁果种粮,产量锐减。1985年有桃园1993亩,年产量765吨。
  梨 解放后新发展的水果,50年代引入明月、今村秋、菊水、晚三吉、黄蜜等砂梨系品种和铁头梨、来康等西洋杂交种。主要分布于觉渡、河头、江南、小港、枫林、下邵、大碶、邬隘、柴桥等地。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面积和产量均为高峰期,以后逐渐衰落。1985年尚有1522亩,年产量1059.55吨。
  第四节 瓜菜
  解放前后湾塘海甸、临江乡上下咸地和江南下泥场农户有成片种植黄芽菜、雪里蕻、萝卜、大头菜、韭菜等习惯。骆驼、清湖一带农户大批种植茭白、芋艿、藕等水生蔬菜。60年代初,宁波市在江南新棉大队和临江清水浦建蔬菜基地。70年代中期,先后建立临江、柴桥、新碶、郭巨、大榭、大碶、骆驼等县属蔬菜基地2800余亩。至1985年,除基地蔬菜外,农民自行年种植蔬菜有4.6万亩次左右,约占耕地面积10%。蔬菜品种解放时约20多个,到1985年有13大类、140多个品种。梅山、新碶、高塘等乡番茄,三山、塔峙、邬隘、下邵等乡西瓜,新碶乡备碶村花菜,贵驷、庄市等乡镇蘑菇,湾塘、梅山芦笋等,已成大宗输出商品。
  根菜类 有白萝卜、胡萝卜、大头菜等。由白萝卜加工的大榭萝卜干已有130多年历史,50~60年代,年平均种植白萝卜2000多亩,1984年种植面积3000亩。
  白菜类 有大白菜、黄芽菜。大白菜(胶菜)面积3000亩左右,总产900万公斤。1984年从上海引入矮抗青,可在夏淡季节上市。
  甘蓝类 有结球甘蓝(包心菜),50年代引入;花椰菜,70年代引入,1985年种植面积约1000亩。
  芥菜类 有雪里蕻、菾菜、榨菜、弥陀菜等。榨菜为解放后引入,产区以梅山为主。
  绿叶蔬菜类 有芹菜、菠菜、蒿苣笋、苋菜等。
  茄果类 有辣椒、茄子、番茄等。灯椒(甜椒)为近20年引入品种。番茄60年代引入,1985年种植面积达万亩,总产量1500万公斤。
  瓜类 有黄瓜、西瓜、冬瓜、南瓜、长瓜、丝瓜和各种甜瓜。1978年引入青皮黄瓜。西瓜原以黑皮瓜为主,60年代引入解放瓜,普及全县。1984年引进新澄一号、浙蜜一号、新红宝等优良杂交品种。
  豆类 有梅豆、带豆、毛豆、碗豆、蚕豆、刀豆等。梅豆又名四季豆,为解放后新发展品种。小青豆1978年引入,1984年发展至800亩。
  葱蒜类 有韭菜、大蒜、洋葱、大葱、小葱。韭菜是传统产品,年面积约1000亩左右。70年代从山东引入大葱。80年代引进四川阔叶韭及贵州汉中冬韭菜。
  薯芋类 有马铃薯、水芋、香梗芋、山芋艿、生姜等。水芋主产于临江乡及平原稻区,面积500亩以上。生姜主产于郭巨,年面积为500亩左右。
  水生蔬菜类 有茭白、藕、荸荠、慈菇、水菱等。茭白近年栽培以“四、九熟”茭为主,骆驼地区仍以秋茭白为多,面积1100亩上下。荸荠以骆驼镇最多,1983年约1300亩左右。
  多年生蔬菜类 主要有竹笋和芦笋。芦笋为80年代新发展特产,1985年面积1100亩。
  食用菌类 有蘑菇、平菇、香菇等。蘑菇自1966年引入推广,至1984年全县养殖133.5万平方米,总产近1000吨。1984年试种平菇成功。
  第五节 其他特产
  苎麻 明代已有种植,以穿山、后所较多。1936年种植300亩,总产12吨。1949年350亩,1953年曾发展到1034亩,总产36.2吨。60年代产量下降。1985年全县仅存155亩,总产13吨,亩产84公斤。
  蚕桑 1957年从嘉兴引入湖桑,在河头、汶溪、江南、小港、大碶、三山、郭巨等地成片种植。1958年产茧3.45吨,1959年3.3吨,1960年5.9吨。后曾毁桑种粮,1968~1975年再度恢复,面积700亩,分布沿山15个公社、54个大队。1978年桑园面积450亩左右,年产茧13.2吨。1980年全县产茧20.15吨,1982年21.25吨,1983年13.85吨,1984年9.65吨,1985年7.5吨。
  桂花 宋杨万里《谢定水僧送木犀》诗云“春得鄞江信,香从定水来;今年有奇事,正月木犀开。”已记述本地产桂花事例。塔峙素称“浙东桂乡”。品种有金桂,花色金黄,香气浓郁,产量较高;银桂,花色乳白到淡黄,香气淡雅,花期比金桂稍迟;丹桂,花色橙赤,香气清淡;四季桂,花色乳白,一年中除严寒酷暑外,其他季节均能开花。至1985年,塔峙全乡尚有大小桂花树1620株。平均年产鲜花20~25吨,丰年可达40~50吨。
  糖蔗 1971年,利用棉旱地推广糖蔗种植,至1980年停种,先后种植28000亩,总产鲜蔗92230吨,年均产3202公斤;其中1973年均产达4422公斤。
  第六章 林业
  第一节 资源
  分布 1936年清丈山地面积448596亩,平原林地3135.5亩。旧时森林一为宗祠山陵墓园栽以成批松柏,广者数十亩;二为寺观庙宇周围宗教林,拥有大批名贵树木和毛竹,如柴桥瑞岩寺,自河头至寺门七八里间,两旁林木参天;三为位于岙口、山口村前风水林,栽以成排香樟、溪口等常绿乔木;四为护岸林,山区溪坑两岸栽植沙朴、溪口和小竹等,平原河岸则多植樟、楝、榆;五为薪炭林,栽成片松木,每隔15年左右砍伐更新;六为经济林,植于低山近山、村落周围,以毛竹、杨梅、金柑、桃树和茶叶为主。
  1964年山林资源普查,实测林业用地面积377877.8亩,其中林地124133亩,占林业用地32.85%;森林覆盖率12.6%。1974年山林资源普查测定,林业用地299353亩,其中有林地197450亩,占林业用地66%,森林覆盖率17.1%。1984年进行林业区划时,山地面积为496987亩,其中林业用地410762亩;有林地(不含园地)246479亩,占林业用地60%,森林覆盖率26.9%。全县山林分布在24个乡镇276个村和1个国营林场。山林面积占全乡总面积80%以上的全山区有塔峙、昆亭、峙头、汶溪4乡;山林面积占50~79%的半山区有河头、小港、大榭、紫石、三山、上阳、白峰、郭巨8乡;山林面积占50%以下的少山区有澥浦、长石、江南、枫林、下邵、大碶、高塘、新碶、柴桥、霞浦、梅山等乡(镇)。全县全山区村49个,半山区村110个,少山区村117个。国有林分布紫石乡瑞岩寺和塔峙乡新路岙,1964年面积22661亩,其中瑞岩寺林区11895亩,新路岙林区10766亩,1985年减至14415亩。
  蓄积量 民国时期,全县林木蓄积量无调查记载。抗日战争时守军砍伐一批大树,修筑海防工事。1943~1945年间,因上海各发电厂缺煤,县内成批大松树被砍劈成柴爿运往上海,龙山、长山两区尤为严重。是时驻柴桥一带定海国民兵团等“游击队”亦砍卖成批林木。1944年秋冬,占驻县境沿海一线的日本侵略军,又砍伐一批林木构筑工事和烧制木炭。解放前夕,境内大松林基本消失。解放初期,为支前修筑公路,砍伐大批林木。1951~1952年,为支援国防建设,又在大碶、柴桥、郭巨等地区砍伐成批枫树、松树。1958~1962年“大跃进”时,大批毛竹和林木被砍伐,平原地樟树几乎砍光。数百年参天大树,江北地区基本绝迹,江南地区也寥寥无几。
  1964年调查,全县森林蓄积量198666立方米。1984年调查,乔木林面积250032亩,活立木总蓄积量477825立方米,主要分布河头、汶溪、小港、塔峙、紫石、三山、郭巨、白峰、上阳等乡及县林场,其中塔峙乡最多,计87875立方米,三山乡次之,计48552立方米。按树种分,松类359829立方米,杉木23513立方米,硬阔叶树94483立方米。
  全县竹林面积14383亩,其中毛竹12108亩,立竹3980675株,主要分布在河头、汶溪、小港、邬隘、霞浦、柴桥、三山、白峰等10个乡镇。其中塔峙乡3273亩,立竹619416株。
  经济林以茶、果为主。1985年有茶园计24400亩,果树28529亩,油茶1657亩,油桐25亩。
  品种 民国《镇海县志》记载木之属51种、果之属22种。解放后引入油茶、黑松、桉树、川楝、水杉、池杉、泡桐、白榆、刺槐、木麻黄、绒毛白腊、日本扁柏、日本柳杉、无核橘等。油茶为50年代中后期从常山等县引入,最多时种植面积达4.57万亩。黑松系60年代从舟山引入,因系低龄树种而生长不良。川楝于1972年引进,同时带入溃疡病菌并传染本地苦楝,现已淘汰。杉、柳杉原为零星树种,70年代发展杉木基地,面积已扩至10409亩。80年代县林场又引入火炬松和湿地松。
  竹林品种哺鸡竹在万弓塘下海甸种植有80多年历史,50年代种植面积约500余亩,1967年普遍开竹花后大部死亡,1985年恢复至285亩。1966~1975年从广东引入大批青皮竹种,种植面积1958亩,因不适应冬季气温逐渐淘汰。近年引入高脚竹、雷竹、角竹等高产优质笋用竹。
  林产品 主要有木材、毛竹、油茶籽、油桐籽、乌桕籽等。木材,解放初期年砍伐量1000立方米左右。1979~1985年年砍伐量4000~5500立方米。1951~1985年累计砍伐5.9万立方米,每年调入计划木材3300立方米和计划外木材3000立方米。毛竹,1949~1970年年平均砍伐4万株左右,1971~1978年年平均砍伐5万株左右,1979~1985年年平均砍伐17.5万株左右,达到基本自给。1957~1984年全县共砍伐156万株。油茶,1957~1984年累计收购904吨。油桐,1961~1983年累计收购224.6吨。乌桕,1957~1984年累计收购137.3吨。
  第二节 造林
  义务植树 1928年3月12日植树节,县政府发动机关团体500余人,赴陈山林场植白杨、檫树各3000余株。各地学校同时开展植树活动。全县约植树1万余株。1928~1930年在几座山地造林18亩,称中山林。1935年春鄞镇慈公路栽行道树梧、榆等12600株。1946~1947年,全县造林1594亩。1948年在招宝山植纪念行道树200株,各乡镇植树39505株。
  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提出4年绿化全县的号召,定2月25日至3月15日为绿化月,成立绿化运动月委员会,在金鸡山、戚家山营造共青林。是年植树3.9万余株。1958年在青峙岭营造三八妇女林。1964~1966年县机关600余人次营造黑松,栎树林60余亩。同年三山公社慈东大队绿化造林1060亩。1982年成立县绿化委员会,城关、骆驼、大碶、柴桥等镇相继成立绿化领导小组。规定每年3月12日植树节时发动群众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977年柴桥区委、1983年镇海石化总厂和镇海园林处被评为省级绿化先进单位。
  绿化荒山 1951~1953年互助合作始期,在荒山造林植树23405亩。1954~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累计造林62992亩。1958~1977年人民公社时期共计造林272078亩。其中营造杉木基地1万余亩。1978~1985年间实行山林承包到户,8年累计造林33877亩。1949~1985年累计造林393352亩。
  四旁绿化 60年代开始公路干线绿化。70年代初在柴桥、霞浦、大碶一带进行四旁绿化试点,同时普植白榆、水杉、泡桐等速生树种。80年代营造沿海防护林。1985年澥浦跃进塘列入省第一批防护林试点工程,植树6000株。
  育苗 1928年7月在圣宫庙建立县苗圃,育苗12亩。1948年县农业推广所建立苗圃5亩,培育女贞、乌桕、马尾松、苦楝等苗木5万株。
  1953年在瑞岩寺建国营县苗圃,面积103亩,公私合作育苗84亩,采收杉木鲜果种子计3000公斤。1954年育苗83亩、35.8万株,树种有檫树、麻栎、板栗、锥栗、黑松、金钱松、马尾松、油茶、杉木等。农业合作化后,主山区农业社陆续建立育苗基地,全县常年育苗100~200亩之间。60年代中期普遍成立山林队,年林业育苗300~400亩。 1950~1984年共计育苗7070亩次,采集各类树种种子91吨。
  第三节 管理保护
  法规护林 封建社会依靠封建宗法和习惯势力形成森林保护制度。民国期间,省政府曾颁布保护森林公约,督导乡镇办理,要求履行伐木申请登记,禁伐树龄25年以上树木。
  1951年12月县成立林木砍伐委员会,规定林木采伐申报制度,对擅自砍伐珍稀古木的追究刑事责任。1955年后,有271个山林队订立护林公约,万余名山林队员义务护林。1981年实行竹木计划采伐,计划砍竹17.5万株和伐木3092立方米。1983年实行竹、木限量采伐,核发全县年砍伐木材3100立方米。1985年始,收取林木基金。
  封山育林 解放前,除部分荒山外,均为有主山林,自然形成封山制度。1951年瑞岩寺国家机动山封山。1954年全县组织护林组15个,封山育林面积20462亩。以后轮流划分封山区,每隔4年一次,全县常年封山3万亩次左右。1984年县人民政府与省林业厅签订封山育林1.15万亩合同。1985年又扩大合同签订面积,两年共封山育林2.75万亩,分布56个行政村。
  病虫防治 解放前,山区鸟类众多,树林虫害较轻。解放后,生态逐渐失去平衡,森林病虫害加剧。1981年5月调查森林病虫害,采集昆虫种类16个目、68个科、603个种(已定名的有425种)。其中天敌昆虫8个目、16个科、93种(已定名的有41种)。1957年首次在邬隘莘岙发现松毛虫害300余亩,1971年全县松毛虫普遍发生,用飞机喷药、治虫近10万亩。1972~1973年人工捕捉松毛虫1万余斤。后推广白僵菌粉剂,放赤眼蜂卡和装置黑光灯诱蛾,松毛虫为害有所减轻。1981~1983年累计松毛虫危害面积达5.63万亩,其中被食尽松针的松林2.9万亩。
  火灾防范 解放初期,制定规章和措施预防森林火灾。60年代中期,建立山林队,严格管山制度,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事故。1984年山林承包到户后,虽相应组织防火机构和增添灭火设施,但森林火灾机遇剧增。1984年、1985年全县发生森林火灾26起,火警11起,受害面积2159亩,损失木材2013立方米、幼树19304株,经济损失15万元。
  林权“三定” 县林场在新路岙林区有山林12300亩,1959年县市合并时划归天童林场经营;1964年3月重归镇海林场。1964年12月镇海、慈溪两县共同组织处理山权工作组,处理落实沿大蓬山南陇至斗鸡岙一带的佛肚脐、大兰香、中佛迹等12座山头面积704亩的山权,解决河头乡的勤山、长胜大队与慈溪县邱洋、凤浦岙等大队间山权纠纷。1981年10月成立县林权“三定”领导小组,组织工作队150人,处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社员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等三项工作(简称“三定”)。至1984年3月,479451亩山地颁发山林所有权证717份,其中国有23990亩,行政村集体所有42097亩,生产队所有32891亩,社(乡)所有1599亩。处理山林纠纷161起,调处面积1350亩,调整插花山99块、794亩。同时,开展补划自留山工作,41434户山农分到自留山259837亩,户均6.2亩,人均2.2亩,颁发自留山证48580张。落实联产承包山96706亩,与13440农户签订承包合同书2.6万份。
  第七章 畜牧业
  第一节 饲养
  猪 民国时期,猪肉不能自给。1949年饲养量3.32万头,年末存栏1.64万头。1956年实行“派购派养”政策,贯彻“私养公助”方针。1959年饲养量9.86万头。1960年后粮食连年歉收,1962年饲养量仅2.91万头。1963年后贯彻“公养、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方针,又陆续制订鼓励养猪政策,1967年增至24.11万头,1971年达29.58万头。80年代初,因养猪经济效益不高,饲养量下降,至1985年为15.32万头,年均下降11.19%。
  解放前仅有本地黑猪单一品种,俗称“本膛”。1953年县农场引进约克夏公猪1头,作杂交繁殖,以后陆续引入金华猪、海北猪、岔路猪、克米洛夫等。60年代引入巴克夏、苏白、长白、大约克,达到“公猪外来良种化,肉猪杂交一代化”目标。70年代初引入荣昌猪、宁乡猪、北京黑猪。80年代初引入杜克猪、海普夏猪,至1982年已有13个品种。
  牛 1936年有耕牛12989头,以黄牛为主。1949年11089头。1952年13128头,其中黄牛11120头,水牛2008头。解放后,人民政府奖励繁殖和禁止滥宰,1951年10月始,耕牛屠宰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农业合作化后,耕牛饲养量有所下降,1957年为11413头,1967年以前年均保持1万头左右,以后每年平均下降3.81%。1985年仅存5138头,可使役4924头。
  民国期间,从川沙等地引入北沙牛,驯化为地方良种。1980年全县有北沙牛1807头,多分布柴桥地区,其中可繁殖母牛360头。1956年曾向关中引入秦川牛,因肩峰不高,不善使役,60年代淘汰。
  奶牛 1934年,县城私人开设新新牛奶场,常有水牛3~5头挤奶,1956年公私合营,并入县食品公司;1964年划入县牧场,并从舟山引入荷兰奶牛3头。1972年县食品公司重建奶牛场。1978年后,县城附近和柴桥、郭巨地区亦饲养奶牛。1985年有奶牛374头,年产奶685吨。
  羊 本地多饲养白色短角山羊,偶有黑羊。1937年全县有羊5000只,1949年为1800只,1963年达2.96万只,1985年存栏4627只。1954年棉区开始饲养湖羊,1964年从嘉兴大批引入。是年湖羊存栏1700只,1965年增至4100只,以后逐年下降,1985年存栏仅38只。
  兔 1954年,塔峙农业社陆根华创办养兔场,从上海引入安古拉毛用兔两对。此后,全县饲养量逐年增加,1965年有16.1万只。1979年鼓励创办集体兔场,至1980年共办292个,养兔5.41万只;同时发展专业户、重点户421户,养兔近万只。1981年末,长毛兔存栏23.05万只,1982年27.72万只,产毛34.7吨。是年兔毛价格下降,导致1983年饲养量剧降。1984年回升,1985年存栏13.7万只。品种,1954年引入法系、英系安古拉长毛兔,以后引进各系品种,经杂交选育,培育中系安古拉长毛兔种推广。1978年引入德系安古拉,与中系长毛兔杂交,形成生产性能高于中系兔而低于西德兔的本地长毛兔杂交群。
  鸡、鸭、鹅 养鸡为农家传统副业,每户少则二三羽,多至十数羽,禽肉和蛋以自食为主。鸭在水网地带有少数农家散养;稻区有专业养蛋鸭户,每群约300羽左右,品种系本地芝麻鸭。养群鹅仅限少数有经验农户,饲养分为清明鹅和年鹅两期,圈养和放养相结合,每群10~30羽。
  1949年家禽饲养量23.9万羽,其中鸡21.4万羽,鸭1.8万羽,鹅0.7万羽。1956年农业合作化后,社员养禽受限制。1970年始,重视发展蛋鸭生产,1978年有15.69万羽;鸡饲养量也发展至41.3万羽。80年代初,发展集体饲养场和专业户,家禽饲养量剧增,1985年全县达130.38万羽,其中鸡78.69万羽,鸭50.37万羽,鹅1.32万羽。80年代初引入鹌鹑,1982年饲养量5000羽,后未继续发展。
  鸡品种有黄壳狼鸡、芦花鸡、芝麻鸡和梅林鸡等。解放后陆续引进萧山鸡、狼山鸡、来克航鸡、澳洲黑鸡、洛岛红鸡、白洛克鸡、黄洛克鸡、新浦东鸡、三黄鸡等,1983年又引入罗斯蛋用鸡。80年代以来,鸡场趋向蛋用肉用分养。农户养鸡品种趋杂交化。
  蛋鸭品种以宁绍麻鸭为主。50年代后期引入肉用品种北京鸭(填鸭),海岛、山区还引入番鸭。1979年引入美国卡基——康贝尔鸭。
  鹅品种以白鹅为主,少量灰鹅。1958年曾引入广东狮头鹅。
  蜂 民国时期,少数山农筒养土蜂。60年代,养蜂业兴起,1965年饲养432群,其中集体蜂场5个,养蜂45群,余为专业户。1978年计5100群,1983年2.3万群,多分布湾塘、塔峙、大榭等乡。是年产蜂蜜287.5吨,产皇浆5.75吨、蜂蜡1.5吨,为全省重点蜂蜜产区之一。镇海蜜源以紫云英、油菜花为主,4月份以后,蜂群运迁东北、内蒙、新疆等地寻找蜜源。
  蜂种有中华蜂、意大利蜂两种。意大利蜂种系柴桥河头农业社林善利、俞央清于1957年引入。70年代起蜂农季节性迁向东北、华北放养,由自然杂交育成高加索杂交系和卡蜂杂交系,但仍以纯种意蜂群为主。
  其他畜禽 水貂,70年代末期曾在柴桥的滨海农村发展,饲养量2000余只。因繁殖和疾病防治等技术未能解决,逐年减少,到1985年所剩无几。梅花鹿,1936年和1983年在澥浦和汶溪迎胜村有少量饲养。
  饲料 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留有饲料粮1485吨,每头猪49公斤。1955年农村实行“三定”时,留饲料粮2130吨。1956年推广紫云英青贮饲料,全县约贮1985吨;并推广种植苦麻菜500亩。同年8月起饲料由饲料公司供应。1964年发展养殖水葫芦、水浮莲、水花生、绿萍(简称“三水一绿”)等水生饲料,至1975年,“三水一绿”放养面积达3.2万亩。1971年后推广“七〇三”发酵曲种,发展糖化饲料。1979年推广复合饲料,1982年推广配方混合饲料。
  饲料加工多系碾米厂附属经营,1958年始,全县有8家碾米厂,为群众加工饲料。1983年县饲料公司新建骆驼、长山、大碶、柴桥饲料车间4个,后改为小型饲料厂,年生产能力6000吨。1984年扩建为7个厂,年生产饲料1万吨。同年投资22.5万元,新建长骆自动化饲料厂1座。1985年又建大碶饲料厂,年生产能力7500吨。
  经营 历史上畜禽均以家庭饲养为主。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时耕牛折价归社,由集体饲养。1955年农业社办牧场养猪。公社化初期以公养为主,1960年共办牧场1370个,养猪共7628头。次年大多停办,1965年仅留百余个。1970年再次发展,次年共办1432个,饲养母猪1.59万头。1975年发展至2425个,养猪4.58万头。1975年,全县集体羊场459个,养羊0.8万余只,集体兔场268个,养兔5万余只,1980年增至292个、5.41万只。1968年创办庄市牧场,1983年增设哺坊,年孵化能力36.5万羽。1977年,大碶兴办红岩鸡场,年饲养鸡5万羽。1981年县食品公司组织14户养鸭户在城关石塘下联办水禽场,1982年投售鲜蛋11.25吨,活鸭0.98万只。同年,有县农场、庄市、临江、大碶哺坊4家,培育禽苗95.12万羽。
  1952年县农场始养公母猪,年饲养量百头左右。1964年县畜牧场建立,两年提供良种仔猪1000余头。1978年后县农场、县畜牧场先后饲养供港猪。1985年两场共养供港中猪5000余头。1987年县食品公司在小港孔墅建办畜禽良种场,次年提供良种仔猪812头。
  1982年以后,出现一批专业饲养户和重点户,1983年投售肉猪8头以上或饲养母猪3头以上有647户、7700头,养蜂305户、18591群,养禽474户、38.3万羽,养兔398户、1.46万只,养奶牛194户、342头。1985年畜禽饲养专业户人均收入1235元,高于全县人均收入623元一倍,其中年收入超万元的362户。
  第二节 疫病防治
  畜禽疫病医疗,解放前全赖民间兽医。1953年县农林科配畜牧畜医干部4人。1955年成立县兽医协会,会员125人。1956年建立县畜牧兽医站,各区农技站配畜牧兽医干部1人,各乡镇办集体畜牧兽医站,配设兽医和畜牧辅导员。1972年各公社建兽医站。1984年改建县畜牧兽医总站,并设家畜检疫站。1985年全县有国家畜牧兽医干部26人,集体兽医人员74名,民间兽医122名。
  主要疫病 自1951年有记载以来,县境内发生畜禽疫病主要有43种。
  猪病有猪瘟、猪丹毒、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15种。1953年郭巨镇发生猪瘟200余头。1957年死亡1500头。1967年有4个公社发生,死亡1700头。80年代基本控制。1968年县食品公司猪仓库首先发现猪传染性肠胃炎,发病率达98%,每年冬至前后流行,仔猪死亡率高。1958年首次在小港二村牧场发生猪气喘病,病死及处理共242头。以后约83%牧场常发生此病。50年代全县猪丹毒年发病率10~15%,60年代起逐步控制。
  牛病有牛炭疽病、牛结核病、牛流感等8种。1956年始在邬隘发现牛结核病。80年代有所发展。牛流感每三五年流行一次,1954年全县发病1430头。1983年郭巨、白峰、霞浦等地奶牛陆续发病,共感染14次、死亡12头。
  山羊病有胸膜肺炎、羊块疫病等8种。
  禽病有鸡新城疫,鹅瘟、鸭瘟、禽出败等10种。鸡新城病流行广泛,1963年前常年病死约3万多羽。1963年始重视雏鸡免疫,效果良好。禽出败历年均有发生,1985年发病3.7万羽,死亡率43%。1985年骆驼地区死于小鹅瘟960羽,死于鸭瘟的年约1000羽。
  兔病有兔瘟、兔魏氏棱菌病、兔伪结核病、兔球虫病、兔疥癣等6种。1981年贵驷路沿郑村兔瘟死76只。1985年6个乡镇发生兔瘟死亡1.75万只,占家兔总数14%。
  蜂病有囊状幼虫病、美洲腐臭病、麻痹菌、螨病等4种。
  防疫 解放前耕牛患吊脚痧,采用放血疗法,结合内服药治疗。其他畜禽疫病,多采取隔离办法。1953年起对猪丹毒、猪瘟、牛炭疽、鸡新城疫等主要疫病进行防疫注射。1963年开始实行凭猪瘟免疫卡收购肥猪。1970年试行牲畜合作医疗,1976年推行牲畜疫病合作防治制度,对猪、牛实行包防疫、包诊疗、包医药、包阉割。
  1979年90%以上生猪、耕牛参加畜病合作防治。1982年起对奶牛进行疫病普查,建立健康牛群。1985年生猪预防注射密度达95%以上。
  50年代初实行生猪收购检疫以后,对进入集市猪和肉类实行检疫检验。1963年对家禽及其他产品实行卫生检验制度。70年代以来,各牲畜交易市场均设检验人员。1979年10月设立兽医检疫点,开展市场和交通检疫检验。
  第八章 农机具
  民国后期开始出现少量新式农机具。解放后,建立一批农业机械厂,引入和生产各类型号农机具。1985年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不包括渔业动力)112915千瓦,其中柴油机52882千瓦,汽油机8011千瓦,电动机52022千瓦。是年机耕面积30.92万亩,机灌面积40.5万亩,机械脱粒面积57.4万亩次。
  排灌工具 历史上常用的汲水工具主要为龙骨车,有牵车、摇车、脚踏大车、车盘大车(牛车)等多类。
  机械灌溉始于1947年。1949年初慈镇沿海水利会购买抽水机2台,在借邑港建立抽水机站。1953年全县8台抽水机投入抗旱。1954年冬筹建县抽水机站,在枫林建机埠10座、179千瓦,受益面积1.79万亩。1956年汉塘、新团、团桥、西顾4乡基本实现机灌。1958年底,全县有抽水机186台、1581千瓦,灌溉面积18.55万亩,占稻田面积40.7%。同年架设自骆驼至觉渡、长石至西经堂农用电路2条,总长6.5公里。60年代末,电力抽水逐步取代柴油机抽水。1985年全县拥有农用水泵3905台,机灌面积40.5万亩,占耕地面积94%。1976年在小港陈山大队搞喷灌试点,以后全县推广70余台,今停用。
  耕作机具 常用旧式耕作农具有锄头、钉耙、㽘锨、板耜、尖耜(又称株耜)、豆锹、铧锹、木犁、平耙(又称平铁耙)、滚耙、耖耙(又称而字耙)、㽘耙、耠田耙等。
  1947年,县农业实验场置有美国制的单铧犁、双向铁犁各1部。1956年春至1957年推广双轮双铧犁557台,因不适用,于1961年停用退赔。60年代中期推广“五一犁”,澥浦农机厂曾生产5000余张,各生产队均有2~3张取代老木犁。
  1962年底,在骆驼建立县国营拖拉机站,置拖拉机5台,计124千瓦;1963年迁至城关西门外,1969年撤站。1966年冬县农场首次引进电动绳索牵引犁,1974年全县共有电犁210套,后被手扶拖拉机取代。1976年,引入暗沟犁(俗称炮弹犁),因效果不佳被淘汰。1977年霞浦农机厂仿制明沟犁,并生产配套绞盘器,1978年推广152套,后停止使用。1966年三山大队无偿拨入工农7型手扶拖拉机8台,县农场购入1台。70年代手扶拖拉机大批量增加,以东风12型和工农12型为主,配有旋耕机,部分带双铧犁。1985年全县拥有3236台,计28888千瓦,配有机具2590台,为现时主要耕作机械。1971年春,庄市路林大队购入宁波产四轮拖拉机1台,后推广全县,1985年全县共有605台。
  收获机具 旧式有沙尖(稻刀)、镰刀(倭刀)、稻床、稻桶、篾簟等,尚有马嘴畚斗、稻桶畚斗、筛谷箉等配套小工具。
  1942年5月团桥乡农民陈某从台湾购入单人脚踏打稻机1台,县农业试验场购入日本式脚踏打稻机1台。1952年,县农场使用单人打稻机,1955年将打稻机滚筒装于木桶可下田脱粒。同年,组织东海机械厂、大碶、庄市等木业社生产打稻机并配稻桶,1957年全县推广共1868台,脱粒面积115727亩,取代旧式稻桶。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电动脱粒机替代脚踏打稻机。1985年底全县拥有电动脱粒机12705台,人力打稻机233台。1973年冬,县农场引进手扶机动割晒机1台,澥浦农机厂仿制20台,全县推广45台,机割面积7000亩,因效果不理想,1979年停止使用。1970年推广伞形谷物烘干机,至1982年共推广332台。是年烘干早稻湿谷共4855吨。1985年底仅存161台。1972年县农场仿制自动扬谷机3台,部分推广使用;县农场改装稻麦草穰脱粒机成功,澥浦农机厂经改进成批生产推广。
  插(育)秧机械 1956年县农林局曾研制直插式人力插秧机。1960年在庄市建立插秧机厂,生产宁波一号插秧机,全县推广约4400台,因质量未过关于1961年停用退赔。1974年、1976年河头农机厂仿制上海I型机动插秧机30台,并引入浙江Ⅲ型机动插秧机12台。1980年全县推广55台,因插秧质量差被淘汰。1983年冬农机局在霞浦霞南大队筹建育秧工厂,引进播种流水线及秧盘4000只,1984年始播种,两年共育秧3.5万盘,实插600亩,未普及。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旧有踏碓、捣臼、木砻、碾子、石磨、榨油车、绞花车等。
  1915年大碶头俞某创办机械轧米厂,购置英制15马力煤油车1台,带动米机。1927年备碶公大祥米店购德制单缸两冲程16马力柴油机1台,配2号轧米机。随后各地相继开办轧米厂。抗日战争后,大碶地区发展机器轧米船。60年代,一般抽水机房附设米厂,以内燃机、电动机作动力。1985年底全县有碾米机(Ⅱ号米机)536台。1955年骆驼盛滋记酿酒厂、大碶米厂使用饲料粉碎机,1960年后普及农村。1970年澥浦、郭巨农机厂生产310型粉碎机近300台,1985年有粉碎机410台。1959年骆驼米厂首先使用钢片磨粉机,至1985年底拥有632台。1933年澥浦余严阜昌兴轧米厂兼营轧花,有日本大坂制轧花机2台;龙山北部和湾塘等棉区相继兴办一批小型机器轧花厂。1953年有棉花加工厂12家,1966年共有轧花机358台,70年代中期逐步减少,1985年尚有194台。1952年时,茶农自制木结构茶叶揉捻机2台。1958年后县农机二厂仿制揉捻机,1985年全县共524台。1965年柴桥洪岙村使用茶叶烘干机。1970年县板焊厂生产70-I型烘干机,至1985年全县共有138台。解放后,油料加工机代替旧式榨油工具,1985年共有16台。
  植保机械 1948年县合作社联合社购入背式手揿喷雾器208架,供棉区使用。1953年供应52型喷雾器20架,以后推广数量剧增,型号不断更新。1985年有人力喷雾器43997架。1972年大碶前宋等大队首先使用工农36型喷雾机,始行病虫机械防治。1979年湾塘岚山大队使用背负式机动喷雾(粉)机,后在棉区推广379台。1982年有机动喷雾机1746台,后因分户经营,零件不易解决,维修困难,1985年减至1022台。
  运输机械 农村运输历来靠肩挑、背负、船载。1958年“大跃进”时推广“车船化”。1985年有胶轮手拉车32849辆。1963年宁波地区无偿拨给三山大队跃进牌汽车1辆,1985年有农用汽车130辆。拖拉机除农忙耕田外,平时作队内运输工具。70年代中期,拖拉机运输大量增加,1985年核准搞运输有1678台,占总数43.7%,其中手扶1153台,轮拖534台。1976年开始推广农用机动挂桨船,1985年有397艘。
  农机管理 1956年农林局始配农机管理干部2人。1958年8月曾建立县农具研究所,1960年并入市水稻试验场;1979年4月复建。1975年10月各公社普遍建立农机管理站。1978年7月专设农机管理局,后更名农机管理总站。1981年起建立农机服务站28个,有正式职工285人,同时建县农机培训站。1984年9月建立县农机监理站。1975~1985年共培训各类农机人员11595人。
  第九章 国营县农场
  镇海县水稻良种繁育场 1940年,民国县政府曾在县城西门外建农林场,有耕地8亩。抗战胜利后,改建为县农场和农业推广所附属农场。解放初由县人民政府接管,更名县农场。1952年4月移址于邬隘斗鱼桥,有水田272亩,职工23人。1956年开垦太白山,种植茶叶160亩,柑橘40亩。1958年冬,农场迁骆驼现址,更名为宁波市水稻试验场,1963年春恢复今名。面积555亩,其中耕地418亩,房屋建筑面积7673平方米,水泥晒场3410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129人。
  1961~1985年,水稻场共繁育推广水稻良种3435吨,油菜92-13系种子45吨。1956、1977、1981、1982年连续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单位。1985年总产值121万元。
  镇海县棉花良种繁育场 位于澥浦风尖兜,原址在湾塘棉丰村,前身为私营力生农场,创办于1946年,次年开垦海涂730亩。1950年4月由宁波专署接管,建宁波专署棉场,时有棉地680亩,职工47人。1957年2月划归镇海县,更名镇海县棉场;同年公安系统俞范棉场并入。1958年冬更名为宁波市棉花试验场,1963年春复今名。1966年又围垦棉地548亩。1968年全场775亩棉花,亩产皮棉114.85公斤。1957、1958、1963年先后被评为省农业先进集体单位。1975年5月场址建浙江炼油厂,全场272名职工和1420亩棉地并入该厂。1980年春,征用澥浦跃进南塘地重建,面积599.16亩,其中棉花450亩,橘园25亩。房屋建筑面积4567平方米,水泥晒场3858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123名。总产值28万元。
  镇海县畜牧良种繁育场 前身为建于县城西门外的宁波市畜牧场镇海分场,1963年4月划归镇海县,1964年1月迁邬隘乡溪东村现址,与县水稻场溪东分场(两场均系原县农场基地)合并,定今名。面积276亩,建筑面积7852平方米。建场至1985年共提供良种仔猪19790头。1985年有职工118人,总产值118.4万元。
  镇海县林场 位紫石乡瑞岩山,场部驻瑞岩寺。始建于1951年10月,称镇海示范林场。1953年改为县苗圃,1958年8月改今名。时有山地11895亩,其中有林地5547亩。1958年冬更名为宁波市林牧场,1963年春复现名。1964年划入鄞县天童林场所属新路岙林区,山地扩至22661亩,并建新路岙林场。1965年处理国有林山权时,有8246亩山地划归周围4乡镇。现有山地1441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985年有职工84人。建场至1985年累计育苗859亩次,造林1.4万亩,木材蓄积量由1958年4461立方米增至42735立方米。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