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10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分类号: D267
页数: 16
页码: 219-2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组建、党代会、县委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县委直属机构、党务工作等。
关键词: 镇海县 共产党 地方组织

内容

第一节 组建
  1919年五四运动后,镇海一批进步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启迪,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推进全县人民反帝爱国运动。1924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宁波支部发展扎马述志小学教师王赞襄、曹静渊入团,至冬发展团员30余名。次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掀起,进步青年再次得到锻炼。10月在灵山小学建立共青团支部。此前,中共宁波党组织介绍曹静渊至县立第一小学任教,负责筹建国民党县党部。1926年8月曹、王等转为中共党员。11月上中旬,中共宁波地委书记赵济猛主持建立镇海第一个党组织——中共镇海独立支部(简称“独支”),沃醒华为书记,党员6名。11月中下旬,帮助建立国民党县党部,县党部执行委员或常务委员多数系中共党员,实现国共合作,策动驻镇炮台司令、水警厅长及县知事等起义投顺国民革命,配合北伐军顺利光复镇海。次年3月,骆驼桥、小港、柴桥、霞浦、山门、澥浦十七房、龙山等地先后建立党组织,党员增至40余人。在独支领导下,成立县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进行维护工农利益、铲除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斗争。
  1927年四一二反共政变后,沃醒华等人被迫离境,许多党员和群众团体领导人遭捕,党组织活动困难,胡焦琴代理独立支部书记。4月底,宁波地委书记王嘉谟至镇海帮助整理党团组织,郑慰田任独支书记,胡负责妇女运动。5月国民党在镇海“清党”。6月1日前后,邬保润等党员遭捕;6日胡焦琴被捕,23日牺牲;郑慰田等脱险隐蔽,独立支部遭破坏。八九月间,中共宁波市委派员至柴桥、骆驼恢复组织并开展活动。年底,骆驼桥、镇北、龙山党组织相继成立,全县有党员40余名。11月,省委机关受破坏,《浙东暴动计划》泄露,党员寿君琪、康友铨、陈存世、袁人奎等先后被捕,康、陈牺牲。全县党组织虽遭破坏,各地革命活动仍在秘密进行。
  1929年9月,中共宁波特别支部执委张旦晖在庄市崇正小学建立镇海支部,书记马乐伍,党员5名。秋收后,曾组织庄市、团桥数百农民准备举行减租请愿,因消息泄露遭国民党警察追捕而未成。未几,宁波特支遭破坏,镇海支部活动被迫停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党员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李志松等在柴桥组织抗日后援会;林庚、郑慰田等发动大碶地区17所学校师生及当地群众2000余人召开抗日救国大会。10月下旬,宁波市委书记徐敏畅与林庚、郑慰田等接上组织关系,在大碶石湫小学成立中共镇海特别支部(简称“镇海特支”),书记林庚,党员7名。至1932年春,有党员20多名,团员五六十名,组建林头、大碶、石湫、灵山、横河、扎马、新碶、王贺等8个党团小组。是年4月,新任宁波市委书记杨仁梓自首叛变,镇海特支再度遭破坏,8名党团员遭捕,党员王文荣被害,林庚等外避。一些未暴露身份党员在柴桥、小港等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33年4月4日蔚斗小学吴沛宁等组织小港镇7所学校千余名师生举行抗日救亡游行。1935年12月响应一二九运动,澥浦、觉渡等地学校数百名师生举行抗日救亡大游行,小港蔚斗、新民、良才三校中共党员、进步教师联合编印宣传反对内战、一致抗日的《镇海呼声》,印发后影响极大。次年6月19日国民党县长率军警逮捕贺灏群、张启达等10名教师。次日学生请愿,罢课抗议。经多方营救及舆论力量,被捕教师获释。1936年秋,中共党员庞来青、卓子英、施若愚任教蔚斗小学,坚持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七七抗战开始,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下,共产党员积极参加、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发动群众缝棉衣,制军鞋,募捐,慰劳前线将士及其家属,不少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流动施教团,宣传抗日。1938年春,中共浙东临时特委恢复卓子英、施若愚党籍。3月在蔚斗小学成立党支部,书记施若愚。8月下旬,在该校建立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简称“县工委”),工委书记卓子英,委员贺灏群、贾德裕。一年后由张起达继任书记。1940年5月县工委调整,陈志达任书记,机关迁大碶山沿陈小学。县工委积极发展党团员,建立基层党团组织。至1940年底,全县共建横河、扎马、备碶小学、延陵小学、山沿陈闻韶小学、塔峙小学、养正第二小学和流动施教团、随军服务队、龙山、峙头、柴桥等支部10多个,党员108人,同时指派李侠民与国民党镇海县农会江南办事处主任顾荆庸合作,通过农会合法组织,帮助农民抗灾渡荒、减租免租,多方维护农民利益,团结各阶层民众,支援抗日。
  1941年4月日军第二次入侵。6月中共县工委在大碶王贺乡组建抗日武装巡夜队,党员王博平以王贺乡长名义任队长;党员戚铭渠以“北办”龙山区长名义,组建龙山区自卫队,10月扩大为中队。各地党员纷纷投身于抗日斗争第一线。
  1942年7月中共浙东区委决定,打破县界重新组县。甬江以南及城区为镇海县,建中共镇海县工委,书记陈志达,归属中共三东(鄞东、奉东、镇东及舟山)地(工)委。1943年3月中共镇海县工委撤销。7月改为特派员制,特派员罗德生。自1938年7月至1945年9月,镇海县工委所属先后有支部20个。1940年有党员103名。
  甬江以北庄市、龙山区及慈溪县姚江以北地区合为慈镇县,建中共慈镇县工委,书记谢仁安,下辖庄市、龙山、慈东(樟桥)、慈北(观城)、慈西(丈亭)5区,隶属中共三北地(工)委领导。县工委成立后,着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加强武装建设,开展武装斗争,反击日伪顽进攻;正确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国民党镇海县政府江北办事处主任张志飞精诚合作,贯彻实施抗日民主政策,开辟镇北抗日根据地,并以农会辅导队名义深入各乡镇宣传抗日,组织农会,实行“二五减租”,团结农村一大批群众。1943年2月底重划慈镇县界,慈北、慈西区划归新建慈姚县。县工委改为县委员会,书记金如山。1944年4月调整县委领导,书记李乐山。至年底,慈镇县委下辖龙山、庄市、沿山、樟桥4个区委,共有党员380余名。1945年2月樟桥区划归慈姚县。5月中共慈镇中心县委建立,原慈镇县委改称镇海县委,书记虞天石,下辖庄市、龙山、沿山3个区委。县区党委重视发展以乡镇为单位的基层支部,不断吸收积极分子入党,至北撤前夕,镇海县委所属党员314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镇海县各区常备队和民兵配合三北特务营,先后收复邱王、河头市、澥浦、贵驷、骆驼、长石、湾塘等地日伪军据点,在龙山、庄市等地区迅速建立青年、民兵、妇女等群众组织,开展清算敌伪罪行,创建政权斗争。9月下旬,为执行浙东区党委贯彻中央北撤命令,镇海县党政军人员(其中近百名中共党员)随同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留少数干部坚持原地斗争。全县仍以甬江以南及城区为镇海县,甬江以北与慈溪县姚江以北部分为慈镇县。改党委制为特派员制。
  江南镇海县部分。1947年3月重建中共三东(镇东、鄞东、奉东)工委,由委员陈志达分管镇海。10月县特派员罗德生配合浙东临委派遣的余力行在上阳成立江南武工队。1948年2月武工队收缴国民党大碶警察所枪支后,罗德生等随部队撤至舟山;此后由中共东海工委(三东工委改建)委员陈志达领导镇海党组织活动。当时中共基层组织有城区、清水桥、扎马、柴桥、烟墩小学联络站5个支部,党员50余名。同年秋,由于叛徒出卖,中共党员李志松、张顺利等被捕,柴桥联络站遭破坏。10月中共东海工委撤销,11月陈志达等离江南去天台。次年春,城区支部与中共慈镇县工委取得联系,并接受其领导。
  江北慈镇县部分。1945年10月23日中共慈镇县特派员蒋子瑛在洋墅遇难,县党组织与上级一度失去联系。1946年9月鄞慈镇特派员陈爱中着手恢复与领导慈镇县党的工作。1947年1月中共四明工作委员会任命赵士炘为中共慈镇县特派员,沈宏康为组织联络员,着手整理慈镇县党组织,联络隐蔽各地的党员和积极分子,建立慈镇县武装工作队,开辟敌后游击区。4月成立中共慈镇县工作委员会,隶属四明工委领导,书记赵士炘。至解放前夕,慈镇县有党支部15个,直属党小组10余个,党员216名。1949年4月城区支部向国民党镇海党政警官员寄发“弃暗投明”敦促书,宣传共产党政策;5月与当地进步人士共商迎接镇海解放有关事宜。县工委带领全县人民开展反抽丁、反抢粮、反封锁斗争,加强策反工作,向慈镇地区国民党军政人员投寄信件、传单,并争取国民党龙山区区长姚鹏程率部起义。5月下旬,建立慈镇县、区支前办事处,为部队提供敌情、地形情况,组织群众支援解放军,确保粮草供给和弹药运输。
  1949年5月26日镇海解放,建立中共镇海县委。6月组建县级机关和龙山、庄市、长山、柴桥4个中共区委员会及城关镇委(8月改区委)。1950年6月调整行政建制,新建大碶、郭巨两区委。1954年10月龙山区委划属慈溪县委,镇海县新建骆驼区委。是时全县有区委7个、支部100个、党员1269名。
  1956年2月撤区并乡,保留柴桥、郭巨两区委,新建乡(镇)总支29个,基层支部306个,有党员3346名。1957年1月复建骆驼、庄市、长山、大禊4区委o1958年10月后,原区委改称人民公社党委,至年底撤县并入宁波市时,建有城关(后改镇海镇)、骆驼、东风(庄市)、长山、大禊、柴桥、三山、郭巨等8个公社党委;下设69个管理区党总支。1961年原镇海县境内建有镇海、骆驼、大碶、柴桥、郭巨5个区委和34个人民公社党委。1963年恢复县委建制,辖城关镇委及骆驼、湾塘、长山、大碶、柴桥、郭巨6个区委和34个人民公社党委及463个生产大队党支部。
  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县委受冲击,各级党组织陷于瘫痪状态。1968年9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形成“一元化”领导体制。次年7月建中共镇海县革委会核心小组,代替县委职能。1970年6月重建县委会。至1971年底,先后恢复和建立3个区委、32个基层党委和718个党支部,有9897名党员。调整整顿县委组织,时辖骆驼、湾塘、长山、大禊、柴桥、郭巨6个区委和29个公社党委(1983年下半年改称乡、镇党委),有党员13177人。
  1985年10月撤县前,县委下辖骆驼、湾塘、长山、大禊、柴桥、郭巨6个区委,28个乡(镇)党委,1474个支部,共有党员18097名。
  第二节 党代会县委会
  历次党代会和代表会议
  县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5年11月23日至12月2日在城关召开。正式代表211名,到会192名,列席代表60名,特邀代表7名。听取、审查并通过中共镇海县委《六年来工作报告》和《今后两年任务和今冬明春几项主要工作的意见》,作出《关于1956~1957年农业生产全面规划和农业合作化规划的决议》和《关于党的建设和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选出中共镇海县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5名。次年5月召开党代表会议,选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8名,补选县监委委员2名。
  县、市合并时的1959年,参加市第二次党代会。
  县第三次代表大会 1963年1月恢复镇海县建制。同月20~22日假宁波市工人俱乐部召开,到会代表327名。学习党八届十中全会公报和决议,审议通过《关于1960年以来工作总结和1963年任务及加强党的建设的报告》。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委员21人,候补委员5人,选出出席浙江省第四次党代会代表4名,候补代表1名。
  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共镇海县革委会核心小组组成后,进行整党和恢复党员组织生活,在当时严重派性斗争情况下于1970年6月28~30日在城关召开县第四次党代会,正式代表579名,到会566名,列席代表20名。大会听取、审议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县第四届委员会委员25名,候补委员6名。
  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1980年4月15~16日,在城关召开中共镇海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606人。听取、审查并通过第四届县委《同心同德,鼓足干劲,为加快我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工作报告。选出县第五届委员会委员27名,候补委员4名及出席中共宁波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48名。
  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1984年6月8~12日在城关召开,代表411人。大会审议通过第五届县委《立志四化,勇于改革,全面开创镇海工作新局面》报告,总结过去四年改革、建设主要成就;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清除“左”倾影响,纠正冤假错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重点,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实现国民经济持续上升;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巩固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提出今后三年奋斗目标:实现全县工农业产值比1980年翻一番,实现财政经济状况、社会风气和党风根本好转。选出第六届县委委员25名,候补委员4名,出席市第六次党代表大会代表39名,候补代表4名,选出县纪委委员13名。
  县委会
  1949年5月县委初建时,设书记1人,委员2人。王华南、何守金、张静波等奉命来县帮助工作,委员增至6人,以后陆续增加。1955年5月建常委前,委员14人。县委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三中全会决议,发动群众肃清匪特,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进行土改、镇反、抗美援朝和开展“三反”斗争,发动城乡人民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爱国生产运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次县党代会后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各届县委会由各次县党代大会选举产生,部分领导成员由上级党委任命。第一届县委会常委委员有李明、秦凤楼、王玉桥、许荣生。届内调整、增补吕恒盛、段星名、吕书斌、赵侠。1956~1957年形势稳定,经济工作稳步发展;1957年秋至1959年出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对党的建设造成很大损失。1962年底镇海县与宁波市将要分析前夕,成立中共镇海县临时委员会,省委任命李明、耿旭东为县委书记、副书记。次年1月召开第三次县党代大会,选岀第三届委员会。全会选举李明、张利一、耿旭东、王林来、张方、王延明、华光、王玉桥、巢耀明等9人为常委,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3名。县委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纠正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民主的错误作风,克服“大跃进"、“反右倾”所造成国民经济连续三年的严重困难。1964年秋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出现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批判和处理一部分农村基层干部。1966年8月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县委领导机构瘫痪。1967年3月由人民解放军驻镇部队和县人武部成立支左办公室;后改“三支两军”(即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办公室,取代原县委工作,至1968年9月成立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7月建立中共镇海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取代中共县委。1970年6月县第四次党代大会召开,重新选举产生中共镇海县委会,选出常委张利一、王高建、王延明、王俊奎、孙洪昌、张方、刘根法、王国良等8人,其中书记1人。“文化大革命”后的1977年7月,县委作大调整,常委调整增补李志厚、段凤章、耿旭东、王玉桥、张文莲、滕德显、胡岳成、丁玉琦、胡炳甫等人。按中央和省委部署,揭批“四人帮"反革命罪行,清査、处理与“四人帮”及其帮派分子有牵联的人和事,贯彻执行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的各项政策。1980年4月召开县第五次党代大会,选举产生第五届县委会,全会选岀常委苏守山、孙庆福、孙厚生、胡岳成、张恒绪、丁玉琦、张文莲、刘根法、李平、王世华、武书义等11人。其中书记1人,副书记3人。1984年6月召开县第六次党代会,选出第六届县委会。全会选举常委陈仲方、孙行腾、李锡均、贺挺、陈恒华、童万加、张根锡等人。推选书记1人,副书记2人。1985年县委按《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快定》提出“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祝洁组织”的整党要求,开展第一期县级机关(包括各区机关)整党。10月撤县建区,撤销中共镇海县委,其乡镇、企事业单位和村级整党工作,由分区后镇海、滨海两区区委继续领导进行。
  第三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1950年7月建立县委纪律检査委员会,1954年11月设常委制。1955年改称中共镇海县监察委员会。1965年4月改为中共镇海县委监察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由县革委会政工组替代。1979年6月建立纪委筹备小组。1980年4月复建县委纪律检査委员会;1983年9月升格改称县纪律检査委员会。1984年10月建办公室。
  第四节 县委直属机构
  中共镇海县委直属机构时有变动。1958年10月至1962年12月县市合并时,县级机构全部并市,1963年1月后重建,“文化大革命”中曾由县革委会所属办事机构取代,后陆续复建。
  直属机构
  办公室1949年6月设县委秘书处,1953年12月改办公室。1963年1月重建。“文化大革命”中由县革委会办事组替代。1977年3月恢复县委办公室。
  组织部1949年5月建立。1963年1月重建。“文化大革命"中由县革委会政工组替代。
  1977年5月恢复。
  宣传部1949年6月建立。1958年5月文教部并入。“文化大革命”中由县革委会政工组耆代,1979年5月恢复。
  民运工作部1949年6月建立,1950年5月撤销。
  财政经济委员会1951年4月建立,9月兼办县府财委工作。1955年7月撤销。
  县委党校1952年1月建县干部学校。1955年11月改为县委干部学校;次年5月改名县委党校。1963年月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3年4月复名县委党校。
  统一成线工作部1952年3月建立,1958年撤销。1963年2月建城镇工作部,兼管统战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机构撤销。1978年10月重建。
  城镇工作部1952年8月建立,1954年5月撤销。1963年1月重建,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供销手工业合作部1954年5月建立,1957年7月结束。
  工业交通工作部1957年7月由供销手工业合作部改建。1958年10月结束。
  财政贸易部1954年5月建立,1958年10月并入市财贸部。
  农村工作部 1954年5月建县委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部。1956年9月改称农业生产合作部。1958年5月改建为农村工作部,同月渔盐工作部并入。1963年1月建县委农业办公室。“文化大革命”中由革委会生产指挥组替代。1984年1月重建农工部。
  渔盐工作部 1954年10月建立,1958年5月并入农工部。
  县级机关党委 1950年12月建县级机关总支委员会。1963年3月建县机关党委。1965年4月改称县属机关委员会。“文化大革命”中被取消,1970年10月恢复,1971年10月结束。1984年4月重建。
  文教部 1956年3月建立,1958年5月并入宣传部。
  《镇海日报》社1956年4月建《镇海报》社,1958年5月改为《镇海日报》社,10月与《宁波报》社合并。
  政法委员会 1981年11月建。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1年4月建县党史资料征集小组。8月更名为中共镇海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小组。1984年3月改名为县委党史征集研究小组,下设办公室。1985年改名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老干部局 组织部内曾设老干部办公室,1984年12月建县委老干部局。
  第五节 党务工作
  组织工作
  党员发展 1949年,全县有地方党员、随军南下党员和军队支援地方工作党员,共211名。1950年发展党员58名。土地改革时,在乡村贫雇农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1953年在全县各乡镇公开建党,同年五一节,首建中共长山乡党支部,各乡镇相继建立党支部。1954年中央组织部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后,在农村互助合作运动中继续发展贫雇农积极分子入党,当时有党员1269名,其中农村789名,工业58名,交通运输12名,财贸109名,文卫31名,金融24名,机关240名,其他6名。1957年后,重点教育、培养预备党员,并注意薄弱地区建党工作。1963~1972年,根据中央“积极地、较多地、慎重地接收新党员”指示,党员增至10266名。1974年受“四人帮”帮派体系干扰,降低党员标准,突击发展党员417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着重在知识分子、青年和妇女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注重年龄结构和文化素质;并对“双突”(突击提干、突击入党)党员进行党知识补课和质量检查。1984年后,吸收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中优秀分子入党。全年共发展党员312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0名,占42%(大学大专37名,中专43名);25周岁以下青年43名,占14%;农村专业户、重点户成员3名。
  组织整顿 1949~1966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进入经济建设时期,县委在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党委民主集中制同时,结合“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整风“反右”、“反右倾”和1963年后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全县多次整党整风,加强组织、思想建设。
  1969年7月中共镇海县革委会核心小组成立,着手整党,恢复党员组织生活,复建各级党组织。各公社建立临时性组织开展整党建党工作。至1971年底,先后恢复、建立3个区委、32个基层党委、1个机关党委、4个总支、718个支部,9897名党员恢复组织生活。在整党和恢复党组织中,受“四人帮”帮派体系干扰,渗入派性因素。1975年7月按中共中央(1975)16号文件,清理“文化大革命”中突击发展的党员,经各级党组织培养、教育、考察,重新认定为正式党员或预备党员的316人,除名97人,清除4人。
  1985年6月始至10月撤县前,县委按中央决定开展第一期县级机关(包括区机关)整党,986名机关党员和41名预备党员受到系统教育。整党后,980名党员履行登记,缓期登记的4名,受处分2名。
  宣传教育工作
  群众性宣传学习1950-1952年宣传部多次组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形势报告,全县12万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1953年县委提出“以生产为中心,互助合作为基础,抗美援朝,爱国增产竞赛为动力”口号,开展学习宣传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并组织“共产主义与共产党”教育活动,参加者3509人次。1955年组织19.4万名群众参加反对原子武器宣传和签名运动。1956年开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运动,三次组织报告团宣传中央U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13万人受到教育。1958年开展“四大讲”(大讲共产主义前景、农业丰收、工农业生产巨大成就、人民公社优越性)、“一立三破”(大立共产主义,大破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基层整风运动。1963~1966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学雷锋、比学帮超竞赛活动基础上,学习王杰、刘全法英雄事迹。
  60~70年代,全县主要开展创“四好”、争“五好”文明活动。80年代先后开展以“五讲四美三热爱”(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文明礼貌月”及军民共建文明村活动,注重开发治穷变富人才,传播经济、科技信息,文明建设活动有进一步发展。
  1982年向群众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及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结合共产主义、爱国主义开展“学习张海迪”教育活动01985年举办“建国35周年伟大成就”专题广播讲座。
  干部学习1953年建立干部定期学习制度。次年12月底至1955年8月,结合《经济建设常识读本》,22个单位共375人参加学习《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占机关干部总数的65%。10月县委建学习核心小组,学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基本理论。1963-1966年全县建立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242个,并开展反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反个人主义、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五反”学习。
  1980-1983年建立每月两次集中学习制度,先后组织干部学习党中央重要文件、决议及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1983年组织80余名干部参加大学文科自学考试辅导班学习,为时3年,70余名干部达大专毕业水平。
  党员教育 50年代初,县委建每月1~2次党课教育制度,加强对党员教育。50年代中期,在农村进行“关于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党的民主集中制”、“党员的义务与权利"等教育。
  1970年召开县政治工作会议,贯彻地区“活学活用新党章,加强党的建设座谈会"精神。1979年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1980年4月组织11246名党员学习讨论《中国共产党党章(修改草案)》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占党员总数76.5%。分批输送党员干部73人至省、市委党校学习。1981年4月组织部、宣传部组织“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19场,12000多名党员、干部受到党性、党风、党纪教育。1985年开展以农村党员干部为重点的理想、纪律教育。至7月中旬,共举办轮训班113期,参加党员11755名,并吸收共青团员和建党对象1716名参加。
  党校 1952年初成立县委干部学校。1956年改称中共镇海县委党校,至1958年县市合并止。1963年恢复县建制后,复设党校于城关原镇海中学东部,次年迁至西长营弄。“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0年10月建县革委会毛泽东思想学习班。1973年4月恢复县委党校。1985年10月撤县设镇海、滨海两区,党校为两区共有,由镇海区委领导管理。
  县委党校培养县以下党政领导干部,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干部考察、选拔工作。建校后,累计举办各类短期轮训班近百期,培养干部1.5万余人次。曾开办两年制干部中专班一期,一年制干部中专专修班两期,累计学员135名。1985年省委党校、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社联合举办省中等刊授政治专业学校,县委党校设辅导站,承担面授辅导任务。
  纪检工作
  解放初期,县纪委配合土改、镇反及“三反”等运动,对党员进行党纪教育,査处一批生活腐化、受贿渎职和违反土改政策的党员»1954~1956年中共中央七届四中全会后,纪(监)委工作重点为维护党的团结,保证粮食统购统销和互助合作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査处不执行党的路线、政策、决议,破坏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则等违纪行为。1963年县监委恢复后,査处干部党员中铺张浪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等严重违纪案件,并对1958年前后在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大跃进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处理的案件进行甄别平反。
  1979~1981年协同有关部门平反“文化大革命”中327名干部和3200余名群众的冤假错案,复査反右派斗争、“反右倾”斗争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处理的案件,纠正其中错案,并着重查处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有牵连的人和事;抓好《党章》和《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学习和教育工作。
  1982~1985年协助有关部门査处经济违法案件138起,其中涉及党员52人;抓党风建设和纠正不正之风,处理一批党员干部违纪分房建房案件,64人退房2569平方米;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四人帮”在镇海的帮派骨干,并开展对历史遗留案件的复査。
  统战工作
  大革命时期,统战工作主要是帮助国民党筹建县党部,形成国共合作;配合北伐军光复镇海。抗战时期,在镇海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一方面,通过农会维护农民各方面利益,另一方面,团结争取国民党内及社会上爱国人士共同抗日。龙山镇著名爱国士绅朱祖燮积极拥护抗日部队和抗日民主政府,带动镇北一批中上层人士拥护和信赖共产党及其领导部队。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党政军机构中进行策反工作,取得龙山区区长姚鹏程率部起义;邀民主人士李价民等共商和平解放镇海事宜。
  1952年县委统战部建立,统战工作在各阶层代表人物中开展,统盘安排社会各界著名非党人士在县级机关任职。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民主人士代表17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积极引导民族工商业者走社会主义道路。“文化大革命”期间统战工作停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战对象从少数上层人士扩大到各民主党派、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侨胞侨属及其亲友、爱国宗教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原工商业者、非党知识分子干部等约4万人。众多侨胞、港澳同胞、台胞(简称“三胞”)先后回乡探亲,捐资赠物支援家乡建设。1979-1985年县委根据中央“有反必肃、有错必纠”政策,平反纠正一批冤假错案,被错划的301名(含外地迁来132人)右派分子全部予以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抄家受损失的124户“三胞”眷属,以原物归还、折价补偿等各种方式落实政策,被挤占和错误处理的私房也陆续归还或落实解决。1980年对244名工商业者査核区别“三小”(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其中142人被确定为劳动者。又经査证核实,向37名原国民党军警人员及9名投诚人员补发起义、投诚证书。
  按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恢复、安排民主人士参政议政,调动党外人士积极性。县一届政协委员75名中非中共党员58名,占77.3%,15名常委中非中共党员6名;二届政协委员中非中共党员82名,占80.4%,19名常委中非中共党员占13名。县七届人大代表280名,非中共党员152名,其中2人分别当选县人大常委、人大副主任,1人任副县长。1983年推荐1名党外人士为省政协委员。
  信访工作
  1949年5月起,信访工作由县委、县府秘书室专人兼管。1957年10月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信访所反映问题,由县委、县人委办公室负责人分别情况直接或转各口处理,重要的由县委书记、常委、县长处理;规定收阅登记、呈送批示及定人定时办理等制度;每月15日为正副书记、县长接待日。县级机关和区、乡(镇)主管信访工作领导人75名,兼职干部75名。1964年5月建立县负责人定期接待人民信访制度。1966年县委内设信访室,县委、县府领导与工作人员一起会访。1969年建县革委会信访室,信访干部由2人增至4人。1982年9月起,县委、县政府规定每月5日为党政领导接待日。1985年底,全县共有178名专兼职信访干部,48个信访工作领导小组。
  1952~1985年党政领导直接受理信访共37096件,其中1979年后受理21997件。1978年始,信访办公室按各类政策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复查、平反“文化大革命"中各类冤假错案,配合纪检、政法部门査处干部违法乱纪行为,打击不法分子犯罪活动。1983年全省信访工作大检査,柴桥区委、区府的信访工作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