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规模和变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07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规模和变动
分类号: C92
页数: 6
页码: 163-1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人口规模和变动的情况。其中包括人口发展、人口分布等。
关键词: 镇海县 人口 姓氏

内容

第一节 人口发展
  县境内户口数始记于宋宝庆三年(1227),时19119户、56492人,其中主户17471,人口49951;客户1648,人口6541。元代无分县人口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废昌国县,其疆域、人口并入镇海,共33756户、98805人。宣德至天顺六年(1462)的30余年间,人口保持4.3万上下。成化年间又回升至60207人,比天顺六年增长38%。此后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200年间,战乱频繁,人口徘徊于3~3.8万间。康熙十一年后,户数、人口无确切史料,旧志仅按康熙五十年丁口册为常额,记载负担赋役的16~60岁男丁数,康熙二十二年(1683)记有31402丁。宣统二年(1910)统计有100658户、320702人。自康熙以来200年间,自然生殖率提高,康熙五十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推动“摊丁入地”,取消人丁税,原隐匿户人数公开,人口增两倍以上。民国初至1941年,虽有部分男丁旅外经商谋生(据1928年10月调查,外出男女39368人,占总人口10.3%;1936年人事登记,旅外约10万人),但境内人口近三十年间始终保持36~38万间。八年抗日战争,社会动荡,农村经济萧条,自然生殖率下降,又以城关、江南大批村镇被日军焚毁,居民被迫流徙异乡,人口锐减。1935年原有76514户、362892人,1947年降至70527户、292218人,分别减少7.8%及19.5%,其中城区战前居民4万人,战后仅1.3万人。
  解放初期,人口自然增殖率提高,加以控制人口外流,县内人口大幅度增长。1972年后贯彻计划生育条例,因基数过高,人口总增长势头未能减弱。
  1949~1985年,总人口由282313增至493893,增长75%,年均递增率20.8‰。1954~1985年31年间,出生261924人,年均出生率20.33‰,其中1954~1972年18年间,年均出生率25.4‰,属高出生值。1973~1985年12年重视计划生育,年均出生率12.9‰,向低出生值转化;死亡95598人,年均死亡率7.35‰,其中1954~1966年年均死亡率8.97‰,1967~1985年年均死亡率6.24‰。30年左右净增166410人,年均增长率13‰。32年间机械增减中,迁入58532人,迁出11985人,计净增46547人。机械消长因素中,1970年以前主要属县境变动而随地域转移,1953~1955年龙山北部10个乡镇32022人划属慈溪县,庄市区8个村4015人划属宁波市,滩浒岛485人划属嵊泗县;由慈溪县划入原慈东5个乡20289人。1970年后,随各大工程建设展开而迁入者居多。
  第二节 人口分布
  清末至民国前期,人口密度渐高。1914年每平方公里484人,1929年511人。经历抗日战争,至1948年每平方公里降至391人。1950年土地改革前夕,人口密度为384人。1953年415人,1961年459人,1966年524人,1975年593人,1985年618人。解放后35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234人,增长61%。
  唐宋年间,居民多生息于山麓、溪谷和向阳坡地。随着生产发展,水利兴修,海涂外延,围塘造田,居民陆续向滨海平原迁徙,平原地区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清代后期,商贸发展,人口向水陆交通要口集镇汇集。1974年后国家大工程项目在滨海地带兴建,乡镇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密度增大。1982年统计,地处平原及少山地区的城关、骆驼、澥浦、长石、庄市、贵驷、俞范、临江、江南、枫林、下邵、大碶、高塘、新碶、柴桥、霞浦、梅山等17个乡镇,合计面积368.91平方公里,人口322493,每平方公里874人;地处半山区的河头、小港、邬隘、大榭、紫石、郭巨、白峰等7个乡镇,合计面积216.45平方公里,人口111336,每平方公里514人;地处山区的汶溪、塔峙、三山、昆亭、上阳、峙头等6个乡,合计面积255.5平方公里,人口54616,每平方公里255人。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