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编 人口 姓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071
颗粒名称: 第四编 人口 姓氏
分类号: C92;K810.2
页数: 30
页码: 161-19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人口、姓氏的情况。其中包括人口规模、变动、人口构成、人口管理、姓氏等。
关键词: 镇海县 人口 姓氏

内容

第一章 人口规模和变动
  第一节 人口发展
  县境内户口数始记于宋宝庆三年(1227),时19119户、56492人,其中主户17471,人口49951;客户1648,人口6541。元代无分县人口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废昌国县,其疆域、人口并入镇海,共33756户、98805人。宣德至天顺六年(1462)的30余年间,人口保持4.3万上下。成化年间又回升至60207人,比天顺六年增长38%。此后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200年间,战乱频繁,人口徘徊于3~3.8万间。康熙十一年后,户数、人口无确切史料,旧志仅按康熙五十年丁口册为常额,记载负担赋役的16~60岁男丁数,康熙二十二年(1683)记有31402丁。宣统二年(1910)统计有100658户、320702人。自康熙以来200年间,自然生殖率提高,康熙五十年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推动“摊丁入地”,取消人丁税,原隐匿户人数公开,人口增两倍以上。民国初至1941年,虽有部分男丁旅外经商谋生(据1928年10月调查,外出男女39368人,占总人口10.3%;1936年人事登记,旅外约10万人),但境内人口近三十年间始终保持36~38万间。八年抗日战争,社会动荡,农村经济萧条,自然生殖率下降,又以城关、江南大批村镇被日军焚毁,居民被迫流徙异乡,人口锐减。1935年原有76514户、362892人,1947年降至70527户、292218人,分别减少7.8%及19.5%,其中城区战前居民4万人,战后仅1.3万人。
  解放初期,人口自然增殖率提高,加以控制人口外流,县内人口大幅度增长。1972年后贯彻计划生育条例,因基数过高,人口总增长势头未能减弱。
  1949~1985年,总人口由282313增至493893,增长75%,年均递增率20.8‰。1954~1985年31年间,出生261924人,年均出生率20.33‰,其中1954~1972年18年间,年均出生率25.4‰,属高出生值。1973~1985年12年重视计划生育,年均出生率12.9‰,向低出生值转化;死亡95598人,年均死亡率7.35‰,其中1954~1966年年均死亡率8.97‰,1967~1985年年均死亡率6.24‰。30年左右净增166410人,年均增长率13‰。32年间机械增减中,迁入58532人,迁出11985人,计净增46547人。机械消长因素中,1970年以前主要属县境变动而随地域转移,1953~1955年龙山北部10个乡镇32022人划属慈溪县,庄市区8个村4015人划属宁波市,滩浒岛485人划属嵊泗县;由慈溪县划入原慈东5个乡20289人。1970年后,随各大工程建设展开而迁入者居多。
  第二节 人口分布
  清末至民国前期,人口密度渐高。1914年每平方公里484人,1929年511人。经历抗日战争,至1948年每平方公里降至391人。1950年土地改革前夕,人口密度为384人。1953年415人,1961年459人,1966年524人,1975年593人,1985年618人。解放后35年间,每平方公里增加234人,增长61%。
  唐宋年间,居民多生息于山麓、溪谷和向阳坡地。随着生产发展,水利兴修,海涂外延,围塘造田,居民陆续向滨海平原迁徙,平原地区人口密度逐步增大。清代后期,商贸发展,人口向水陆交通要口集镇汇集。1974年后国家大工程项目在滨海地带兴建,乡镇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城镇人口密度增大。1982年统计,地处平原及少山地区的城关、骆驼、澥浦、长石、庄市、贵驷、俞范、临江、江南、枫林、下邵、大碶、高塘、新碶、柴桥、霞浦、梅山等17个乡镇,合计面积368.91平方公里,人口322493,每平方公里874人;地处半山区的河头、小港、邬隘、大榭、紫石、郭巨、白峰等7个乡镇,合计面积216.45平方公里,人口111336,每平方公里514人;地处山区的汶溪、塔峙、三山、昆亭、上阳、峙头等6个乡,合计面积255.5平方公里,人口54616,每平方公里255人。
  第二章 人口构成
  第一节 民族构成
  县内系汉民族聚居地区。清初在城区曾出现回回弄地名,是否与回民居住有关,无史可考。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均属汉族。后因婚姻和工作调动等关系,陆续迁入一些少数民族。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有少数民族5个,其中回族6人,满族1人,壮族1人,蒙古族4人,彝族1人,民族不详者3人,外国籍人加入中国籍4人,共计20人。1974年以来,外地迁入镇海人口较多,少数民族人口也有所增加。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有14个少数民族,163人,其中蒙古族6人,回族69人,苗族5人,彝族7人,壮族15人,朝鲜族2人,满族41人,侗族1人,瑶族6人,土家族3人,黎族1人,畲族2人,锡伯族2人,外侨加入中国籍1人。少数民族居住以城关镇为主,庄市镇、临江乡和柴桥镇次之。
  第二节 性别构成
  全县人口性别统计始见于1918年。民国前期,虽有部分男性迁居外埠经商谋生,却有更多外籍男丁来镇海帮工、垦殖落户,因此男性高于女性以女性为100,男性比例1918年占115.72,1923年120.13,1932年108.76。1937年后,不少男性外流,又因交通封阻,旅外男性回乡数剧减,加之瘟疫流行,罹难者亦以男性为多,使男性比例缩减。1941年男性比例99.64,1947年降低至94.24。解放后,男性比率逐渐回升,1953年为96.78,1956年98.63,1957年100.46,趋于常态。1959年后男性比率继续上升并超出女性,至1974年男性比始终占101~102之间。1974年后中央和省属大工程陆续在县内兴建,数万人入境定居,而其中男性职工较多,男性比提高。1975~1985年,男性比保持103~103.5之间。
  第三节 年龄构成
  年龄分组人口比例 各年龄分组人口比例,按全县1947、1953、1964、1982年普查统计,学龄儿童和学龄前儿童(0~12岁)1947年71925人,占总人口25.42%;1953年107143人,占34.55%;1964年139944人,占37.59%;1982年94772人,占19.4%。
  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男性(16~60岁)1947年78601人,占男性总人口56.73%;1953年78606人,占50.37%;1964年93229人,占48.4%;1982年165856人,占66.86%。女性(16~55岁)1947年78046人,占女性总人口53.99%;1953年75816人,占48.23%;1964年81238人,占43.26%;1982年146697人,占61.02%。
  退休年龄人口比例,男性(61岁以上)1947年9639人,占男性总人口6.96%;1953年9608人,占6.29%;1964年11564人,占6.01%;1982年17563人,占7.07%。女性(56岁以上)1947年22808人,占女性总人口15.28%;1953年23764人,占15.16%;1964年24662人,占13.13%;1982年32622人,占13.56%。
  年龄塔形图 从1964年和1982年全县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表明:1964年值国家经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后,人口由低生育率骤向高生育率发展,婴儿人口剧增,呈现宽底盘形状,属增长型人口年龄,为解放后第二个生育高峰期。1982年人口年龄呈正坛子型,塔顶尖、中间大而椭圆、底层狭窄,反映自1972年以后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转化,人口发展由增加型(扩张型)趋向减少型(收缩型)。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1953年人口普查平均年龄为27.53周岁,人口年龄中位数(从不满周岁起累计人数达到总人口一半的年龄点)21.6岁,人口老化指数(指65岁以上人口同0~14岁人口之比)15.64%。
  1964年人口普查平均年龄25.79周岁,人口年龄中位数17.7岁,人口老化指数12.26%。1982年人口普查平均年龄30.06周岁,人口年龄中位数25.9岁,人口老化指数26.59%。全县人口年龄构成已由60年代年轻型向成年型发展。
  平均期望寿命 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镇海县人口平均寿命为71.84岁,高于宁波地区和全省水平(宁波地区平均期望寿命为70.50岁,全省平均为69.51岁)。
  第四节 婚姻状况
  以1982年与1947年15周岁以上人口婚姻状况进行对比,因旧时有早婚习惯,1947年未婚率仅16.17%,解放后提倡晚婚,1982年未婚率达29%。由于生活和医疗条件改善,丧偶状况明显下降,丧偶率由1947年20.7%降至7.2%。离婚率有所上升,由1947年0.2%增至0.7%。
  第五节 文化程度
  解放前群众受中、高等教育甚少,且多数妇女无受教育机会。1947年全县7岁及7岁以上249838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79884人,占31.98%,其中男性58381人,占男性人口48.94%,女性21503人,占女性人口16.52%。文盲和半文盲169954人,占68%,其中男性占51.1%,女性占83.5%。
  新中国成立后,初等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初中教育也逐步普及,文盲和半文盲人数大为减少。由于妇女享受同等社会地位,女性程度有显著提高。1947年女性中小学、初中程度占16.5%,高中占0.11%;1982年女性中小学、初中占70.4%,高中占5.6%。1964年和1982年两次人口普查统计,1964年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166902人,占7岁及7岁以上人口54.98%,至1982年为368332人,占83.2%,增长28.22%,其中具有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1964年25466人,占8.4%,1982年为145692人,占32.9%,增长24.5%。文盲和半文盲人数1964年136823人,占45%,1982年74338人,占16.8%,减少28.2%。
  第六节 职(行)业构成
  1947年人口职业调查,全县能参加劳动的共214170人,占总人口73.29%,其中女性113948人,占劳动者总数53.20%。有社会职业的89108人,占能参加劳动人口总数41.6%,占全县总人口31.48%;从事家务或辅助劳动,无正式社会职业的125062人,占能参加劳动人口总数58.4%,占全县总人口44.18%。在89108个在业人口中,农业占63.72%,工矿业占10.9%,商业占16.27%,交通运输业占1.56%,公务占1.4%,自由职业占2.3%,人事服务占2.14%,其他行业占1.74%。在业人口中,女性仅3076人,占3.45%;而在无正式职业的125062人中,女性有110872人,占88.65%。
  1982年人口职业调查,全县在业297151人,占总人口60.82%,其中男性168863人,占56.83%,女性128288人,占43.17%。在业人口中,农业(农、牧、林、渔业)149775人,占50.41%,矿业(矿业及木材采运业)5175人,占1.74%,工业(电力、煤气、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制造业、地质勘探及建筑业)111287人,占37.45%,商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及仓储业)10674人,占3.59%,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6646人,占2.24%,公务(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3040人,占1.02%,自由职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艺术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8290人,占2.79%,人事服务(住宅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居民服务业)1424人,占0.48%,其他(金融保险业、其他行业)840人,占0.28%。
  第三章 人口管理
  第一节 控制数量
  50年代以来人口基数扩大,70年代起,数万人随部属和省属大工程企业兴建入境定居,80年代全县人口总量继续上升。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人口总数488444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1人,总数与密度较1949年分别增长73%、59%。人口总量上升直接影响人均资源分配、人口素质提高,并对社会教育卫生、劳动就业等增加全面压力。
  控制人口增长,主要实施计划生育。1956年起县妇幼保健站、县人民医院和各地医疗单位开展输精管、输卵管结扎手术,采取避孕、绝育措施,有计划控制人口出生。1963~1971年全县接受节育手术32166例。1962年底始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计生委”),1972年底重建,设办公室,贯彻计划生育条例,列高塘乡为试点乡。
  1975年全县30个乡镇均配备计划生育协助员,完善计划生育工作网。1978年10月改计生委为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设办公室,配工作人员4名,兼管妇幼保健工作。1980年10月另设妇幼保健站。1984年2月恢复县计生委。8月成立县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隶属县计生委。
  节育措施 1972年县和各乡镇计划生育办事机构对节育、绝育者免费施行手术,免费提供所有避孕药具和抗副反应剂,并规定一定假期。1985年底,全县95987个已婚育龄妇女中采用不同形式避孕的51326人,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53.47%。
  晚婚晚育 1973年,贯彻“晚”(晚婚年龄男25周岁,女23周岁)、“稀”(两个孩子间隔4~5岁)、“少”(每对夫妇生2个)原则,1979年起逐步向“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过渡。1983年11月,县府按省有关条例制订计划生育实施细则,规定青年必须晚婚晚育(24周岁以后生育),并规定独生子女奖励政策:14周岁以下的每年可享受保健费30~50元,时间10年;农村独生子女多划给一份自留地、自留山,建房可按标准多划一份宅基地,父母可优先照顾一人进乡村企业,优先扶持发展家庭副业;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可优先入托、入园、入学、招工。
  发放《光荣证》 1979年起,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年底,全县5175对夫妇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占全县独生子女户总数39.41%,至1985年底,领取《光荣证》夫妇达98.56%。1982年贯彻省府《关于二胎生育政策的暂行规定》,在汶溪、昆亭、郭巨、峙头4个山区乡,有计划地安排“双农独女户”生育第二胎。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省、市。
  第二节 提高素质
  优生优育 解放前不避忌近亲结婚,实行老法接生,婴儿死亡率达30%。解放后推行新法接生,禁止近亲及未经治愈的麻风病患者或患其他医学上认为不应结婚疾病的人结婚。50年代首先在城关镇实行孕期检查、产后访视。70年代产前产后保健制度普及农村。80年代起全面宣传优生优育,实施婚前、孕期、产期、产后育儿系列教育和保健教育。婚前检查时,对青年双方进行遗传、优生、计划生育和性生理、性卫生知识电化教育。凭健康证登记结婚。怀孕期作定期检查,并进行优生优育早期电化教育。产后一月内,对每一产妇访视3次,产后42天,进行母子健康检查。
  增强体质 解放以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妇幼保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群众性体育锻炼,以增强人民体质,全县人口健康状况已有很大提高。传染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分别从50年代2840.53/10万、32.19/10万、1.13%降至80年代的1340.20/10万、1.47/10万、0.11%(详见《卫生体育》编)。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5岁延至80年代的72岁。
  发展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80年代以来又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及成人文化技术教育,举办电大和成人自学考试,设立成人培训中心,试办老年大学,发展电化教育和文化广播电视事业,开展各类业余文化活动,并在1985年起逐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民人口文化素质逐渐提高。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297151个职业人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265540人,占89.36%,其中大学毕业或肄业的2449人,占0.82%;高中21893人,占7.38%;初中93651人,占31.52%;小学147547人,占49.65%;占10.63%的文盲或半文盲31611人,大多为农业劳动者。
  第四章 姓氏
  第一节 姓氏构成
  据1986年(部分村1987年)497049人统计,共有姓氏504个,其中复姓7个。
  万人以上13姓:王39551、张35019、陈28484、胡23237、周19080、李14705、徐14614、郑13209、刘13023、林11946、贺11355、顾10941、朱10129。
  千人至万人70姓:吴9558、沈8738、乐8481、孙7535、俞6549、黄5972、虞5761、叶5753、赵5580、陆5535、杨5371、金5143、史4975、戴4887、邵4239、曹4175、丁4174、谢4150、傅3908、梅3893、方3791、严3712、沃3447、邬3434、汪3395、董3256、何3186、蔡3059、袁3004、夏3001、潘2931、姚2796、蒋2771、石2705、钟2689、余2595、江2566、邱2553、钱2405、洪2390、马2252、唐2163、柯2138、罗2017、高1975、冯1964、许1833、翁1795、施1753、应1741、庄1728、包1611、龚1533、毛1503、贝1436、童1413、韩1398、杜1356、岑1352、倪1345、章1290、范1201、郭1201、卢1195、宋1181、葛1157、阮1129、华1099、程1045、任1021。
  百人至千人76姓:於999、楼982、干976、盛972、鲍927、邹890、裘879、项802、柴793、姜752、康731、颜667、屠647、费644、秦614、嵇588、励588、竺523、吕522、薛500、焦494、汤459、舒446、郁407、梁382、鲁382、苏348、陶334、孔287、樊276、于275、纪273、桂271、曾271、祝262、戚259、茅245、殷242、牟231、闻230、贾224、魏224、齐220、郎217、蒉212、詹210、柳209、庞204、支202、崔195、乌190、赖176、白172、茹171、仇167、宣162、缪147、娄140、管133、戎132、肖131、单129、滕129、毕127、瞿122、荆120、彭120、解114、邓112、凌111、孟109、忻107、武107、莫104、卓103、褚101。
  十人至百人117姓:骆99、季98、水96、司徒96、房95、穆95、尤93、成88、田86、辛82、花81、苗81、尚80、诸79、车74、劳74、连74、桑73、刁70、平67、向65、万64、裴64、尹63、都63、廖60、沙59、谭58、奚57、臧55、厉54、欧54、符54、阎51、关49、璩47、黎46、谷43、侯42、熊42、霍42、来41、翟40、仲39、景39、卞38、麻37、韦36、候34、常34、边33、耿29、戈28、计28、安28、居28、上官27、寿26、荀26、狄25、元24、宓24、练24、池23、时23、历22、伍22、伊22、郏22、密22、斯22、占21、祁21、郦21、乔20、巩20、邢20、相20、商20、喻19、储19、卫18、雷18、谈18、岳17、郝17、涂17、竹16、完16、犁16、卜15、易15、甘14、全14、官14、浦14、濮14、段13、柏13、隋13、迟12、钮12、聂12、腾12、申11、印11、闰11、树11、封11、班11、蒲11、同11、牛10、曲10、尉10、筱10、徒10。
  十人以下228姓:佟9、岩9、荣9、席9、温9、皇甫9、山8、左8、〓8、昝8、姬8、龙7、屈7、禹7、强7、覃7、欧阳7、冉6、闵6、英6、杭6、颂6、盖6、崇6、路6、甄6、靳6、窦6、文5、片5、丛5、冷5、束5、宜5、征5、奕5、胥5、饶5、晁5、畦5、游5、富5、司4、邝4、兰4、由4、传4、妙4、麦4、拥4、宗4、依4、钦4、查4、栾4、寇4、慕4、糜4、鞠4、申屠4、诸葛4、才4、丰4、皮3、宁3、忙3、过3、求3、际3、宝3、宛3、茆3、庙3、杲3、呼延3、类3、浓3、效3、酒3、简3、蓝3、廉3、稽3、薄3、燕3、巴2、未2、代2、汝2、刑2、师2、吉2、回2、佘2、巫2、邸2、邰2、初2、杳2、肃2、牧2、须2、宫2、帮2、是2、贲2、道2、敖2、继2、宽2、逢2、巢2、滑2、渠2、紫2、粟2、咸2、掌2、满2、樟2、工1、广1、火1、木1、殳1、户1、亓1、仁1、云1、禾1、东1、丘1、冬1、归1、古1、礼1、光1、伏1、伟1、仰1、自1、兆1、汗1、团1、观1、网1、衣1、年1、庆1、匡1、芮1、苍1、犹1、汶1、囤1、况1、沐1、贡1、扶1、言1、秀1、别1、邴1、波1、建1、国1、苟1、侍1、青1、佳1、经1、凭1、径1、贤1、承1、幸1、驾1、哑1、美1、战1、闾1、院1、洛1、度1、祈1、贵1、南1、皇1、剑1、祖1、桃1、晏1、留1、胶1、续1、维1、绪1、谌1、慈1、菊1、脱1、逸1、扈1、偶1、鱼1、湘1、傀1、揭1、赏1、惠1、锁1、阚1、訾1、靖1、楚1、榆1、鄢1、蔼1、蔚1、蒯1、潜1、翦1、懂1、贇1、橹1、冀1、复1、隗1。
  第二节 大姓源流
  境内各姓成族时距参差,据现有资料,较早族居的有东晋时长石陆氏,唐时湖塘乐氏等。沿山和内陆平原姓族多形成于南宋后,沿江沿海大批居民点多聚集于明清时期。其始祖因避中原战乱徙此者,以南宋初居多;从军戍边落籍者,明代为多;秩满致仕,以本地山水美、渔盐利、民风淳而定居者,历代俱有,明清最多;经商来此,占籍安家者,多来自鲁、闽两地;趋渔盐农林之利,至此垦殖晒捕,由西东移,最显者为清末民国初的海甸棉农,几乎都为姚北移民。1949年解放后,又有一批来自冀、鲁、苏、皖等省南下干部及军转干部在镇海落户,均属散姓,尚未成族。诸大姓源出多宗,早期落户姓氏繁衍成族,故以姓名村名地者众多。
  全县由姓名村有143姓:丁、刁、干、山、马、王、支、贝、毛、乌、方、水、平、石、史、叶、卢、白、包、乐、冯、成、毕、吕、邬、朱、任、仲、华、向、关、刘、齐、庄、江、汤、安、许、阮、孙、杜、杨、花、苏、李、严、励、吴、何、邱、余、邹、忻、应、沃、汪、沈、宋、张、陆、陈、邵、郁、林、范、茅、卓、罗、竺、金、周、於、郑、郎、项、荆、柳、柯、骆、胡、茹、赵、钟、俞、施、洪、姜、娄、祝、费、姚、贺、秦、桂、袁、顾、夏、柴、殷、钱、倪、徐、翁、郭、高、唐、梅、黄、曹、龚、盛、崔、康、章、屠、韩、葛、董、蒋、蒉、嵇、程、焦、傅、舒、童、曾、谢、裘、楼、鲍、詹、虞、蔡、缪、樊、滕、颜、潘、薛、璩、戴、孟。余姓以散居为主,未成姓氏地名。
  以姓氏为主体组成地名现有1444处,王、张、陈等8姓共503处,占总数34.83%,其中王姓103处,张姓85处,陈姓82处,周姓66处,李姓50处,胡姓47处,徐姓37处,郑姓33处;杨、沈、朱等14姓次之,共327处,占总数22.64%,其中杨、沈、朱姓各26处,孙姓25处,吴、邵、刘姓各24处,陆、方、林姓23处,俞姓22处,顾姓21处,严、贺姓各20处;余119姓,共614处,占总数42.51%。将已查知的各姓流源简介于后:(按占有人口多寡排列)。
  王姓 河头横溪王家,南宋建炎三年随宋室南迁定居。长石何仙大宗王家,祖籍金陵,南宋建炎三年随宋室南渡,卜居长石桥,分支有陆家桥王、半江王、三星王、徐王、黄杨王等6宗,派衍觉渡杨王、小王、贵驷西港头王、庄市王大路、王逍桥等。骆驼堰头王家,明后期从三北邱王迁入。龚李王王家清初由山西迁入。庄市田野王王家,明末由三北迁入。贵驷前王王家,清康熙间由福建迁入。蒋王王姓,清初由邱王入赘成族。五里牌王家,先世王煦,系宋左丞相王旦十二世孙,元元统年间授定海县尹,见元政紊乱,退隐于五里牌,今分支江北有张碶、宋家汇头、贺家桥、白龙王庙、城关金向任弄、贵衙弄、清川门外、白家浦、南薰门外、鼓楼后,江南有朱家河头、朱田洋、杨木堰、王家麓、枫棚庙以及金塘、舟山、鄞县、象山、永嘉、平湖、崇明等。新添庙桥王家,约明崇祯间由福建莆田迁入。石塘下王家,明末由福建迁入。枫林王家港王姓,明正统时由福建迁入。大碶王隘王家,先世宋时徙灵岩卜居,分支邬隘俞王,高塘大树下、六房间、三眼碶、七房、廿三房、新碶三进头、备碶跟、大榭角湾、张西岙、羊毛坑、朱家桥,白峰门浦,三山咸昶,后施王隘。石湫王家,南宋绍兴年间自山西转河南淮阳迁入,分支有竹山头、大榭岙里等。邬隘石马岙王家,明正德间由鄞江桥迁入。三山海口王家,明嘉靖间由奉化迁入。上横岙王家,明崇祯间由鄞西望春桥迁入。?头王家,始祖俊卿避金兵之乱,南宋绍兴二十九年由山东临沂迁泰邱霞浦,传四世复迁?阳;分支有太平岙、马盘、朱家岙、野猫张、官庄及高塘楼下王等。
  张姓 清湖张姓,始祖尚德,元至大间进士,官明州,因乱卜居田厍陈,后徙今之清水湖。河头张家,南宋淳熙间由安徽迁入。新堰头张家,南宋时由河南洛阳迁入。贵驷西港头张家,明时由河北清河县百忍堂张宗迁入,今分系有双斢、王家桥张家等。俞范庙后张,清初由鄞江桥迁入。张碶张家,明晚期由姜山迁入。衙前张家,祖籍安徽定远县,始祖张子忠,元至顺年间授定海盐官,转任清泉盐场司令,秩满遂定居;分支城关李衙前、江南山下、姚墅岙等地。邬隘后洋张,明成化年间由舟山迁入,始居望娘山下。宁波西门外张家埠张氏,子孙于明清两代陆续迁镇定居成族者有高塘上张家埠、下张家埠、塔峙丁山下、和鸽岙、霞浦朱塘、柴桥楼下张,后又派衍山下张、魁斗桥张家等。从宁波张斌桥张姓迁入,有城湾岭湾张、大碶水窝张家。霞浦宝前张家,祖籍河南冀州,后迁历阳坞江。始祖张千忠系南宋部将,因战败隐奉化,旋徙五乡碶,未几复迁乌石岙。其裔孙于宋嘉定三年择霞浦大桥跟筑室定居,今支系分布霞浦、大榭、白峰、峙头、俞范等地成族30余处。郭巨北门百忍堂张和南门张姓,均为明初筑郭巨城时偕来的指挥使后裔,今子姓分布郭巨全镇。
  陈姓 源多出姜山陈氏大本堂、德声堂、雨钞堂宗,明清两代迁入,旺族后支派四衍,有澥浦陈家弄、曲汇塘、李街桥、沙河头、骆驼大东陈、荷花池头、大小河角头陈、团桥头、河头大小陈底堰、田舍陈、庄市东头陈、中官路陈、湾塘三合前陈、石塘下、江南陈十四房、小港剡岙、大碶周隘陈、高塘沿海陈、半浦陈、邬隘嘉溪、塔峙杨岙、霞浦陈华铺、关毛陈、紫石陈打鼓岙、上阳黄老岙、峙头升螺、三山慈东、梅山下岸等陈家。城关陈衙弄陈家,原籍定远,明永乐时始祖陈为定海卫百户,遂定居衍族,并以名地。源出三北掌起桥陈宗有汶溪山下陈、河头陈,均在明时迁入。俞范施周陈,始祖舜德官布政使,自南京洪氏牌楼徙梅堰,明万历后期其三子复迁此。庄市蛟河陈,明末自福建迁入。下邵陈家湾陈,明崇祯间由压赛堰陈家迁入。三山上横陈家,道光年间由温州平阳迁入。江南墓孝陈陈家,宋宝祐年间由鄞县后弄迁入;元代有分支迁隔河陈。
  胡姓 长石河娘桥胡家,明中期自余姚迁入。小港胡家〓胡家,始祖子华,清顺治年间,由歙县绩溪迁入,以烧砖窑为业,蟹蛏港胡家为其分支。田胡胡姓,祖籍河南,北宋末随宋室南渡,嗣裔徙居金塘,至富钊五子于元末明初避乱迁大陆,其仲子卜居田胡,余四徙余姚乌山、慈溪丈亭、奉化上田畈、宁海大溪,遂为该支始祖。团桥寺后胡胡家,明嘉靖年间因避倭难,由福建蒲城迁此。借邑港胡家,系明开国元勋胡大海后裔,明末由湖南迁此,分支有湾塘胡家、雁宕庙胡家、秦胡胡家等。枫林胡家,清康熙年间为雁宕庙胡家分支。渡驾桥胡家,清乾隆四十六年由近地庄下胡迁入。吕桥胡家,明崇祯年间由余姚柏山迁入,分支有邬隘后漕胡、霞浦朱塘胡等。霞浦大胡,始祖在明初由奉化梅龙港徙居河西村,后其次子迁河东,三子迁水俞,分支有下洋、大榭、华峙、峙头等多处。柴桥芦江胡家,始祖胡榘,原籍山东青州,南宋宝庆初以兵部尚书兼知沿海制置使,绍定二年兼知庆元府,后除龙图阁学士正奉大夫致仕,择芦江垦田筑室,命子用之在此成家立业。后裔居柴桥有车〓、五马、田洋等处,徙外分支有张碶,大榭长墩、老厂里、外新屋、大水浦、外厂,白峰小门、坟山头、燕窝、门浦,昆亭干岙、上阳道头、郭巨大涂塘等胡家。
  周姓 河头下周,明洪武间迁入。骆驼赞大门周,约在明时迁入。周家楼下周,明初由舟山迁入。沙河田央周周家,清乾隆时由慈东费市跨塘周迁入。长石周河潭周,明弘治间由定海迁入。湾塘周姓,清乾隆间由河南迁入。临江新老周,祖籍河南濂溪,南宋时避金兵入侵,南移至昌蒲,后分支迁定海城西北鳌舟村定居,称老周,分支有新周、廿四房周等。霞浦陈华铺周家,祖先由福建郡西新庄迁县城助海庙边,捕鱼为业,元末后裔复迁陈华经商,分支有书院上周、下周及白峰山防、梅山南汀等地。柴桥施隘周,明正统年间由奉化西坞尚桥迁入,分支大榭下厂、周家墩、太平、长塘、长墩等处。柴桥洞桥周家,明嘉靖间由山东青州迁入,相传始祖本姓刘,参加反元起义失败,有兄弟三人逃此隐匿,改姓周。唯紫石周调,明时复姓刘。分支有柴桥上周、下周、西周及霞浦中塘、神马等处。穿山周家,祖籍福建,后迁鄞县小激,其一支于元至正初迁此,分支有白峰司前、百丈塘、屺峙等处。三山上周岙周家,明正统年间由鄞县茅山迁入。
  李姓 城关李氏一世祖李清以征苗“功”世袭千户侯,调定海指挥,遂定居。其后世李唐、李如珪等民国《镇海县志》有传。城关李衙前即据此定名。小港李宗,源出陇西,唐末光州刺史李杞自洛阳迁闽,至宋初传至惟寅,由闽迁奉化同山,为始迁明州一世祖,三传后迁江口。宋末,十世祖信之由奉化江口徙定海(镇海)崇邱新堰头,后代渐迁港口、黄瓦跟和姚墅岙,分支有江南山下、下邵峙山、高塘凤洋、大碶横河、柴桥东山门、大榭关外、三山咸昶、双狮、昆亭邹溪、白峰中岭脚、仰岛湾等李家以及定海、象山、余姚等处。柴桥新李、老李家,明末从宁波迁入,有分支迁白峰中岭脚等处。李〓桥新老李家,先世明末谪此。枫林李家,清乾隆年间从鄞县五乡碶迁入。
  徐姓 河头鸿山惇仁堂徐家,始祖仲孙,授明州录事参军,占籍鄞西,后五世迁奉化,南宋初,十世祖由奉徙此。河头路下徐,据传南宋初有徐姓五兄弟由山东东海郡迁此,分居各地繁族,长兄立洋墅徐家,二兄立长石徐家库,三兄立西河大刺门跟徐家,四兄立雁门大岙徐家,其五立路下徐;洋墅徐宗,后裔迁镇海较多,有明洪武年间迁入邬隘徐洋,明永乐四年迁入小港徐家洋,今分前徐、后徐,清乾隆年间迁入团桥三门头徐、畈头徐、东钱徐王徐家等。贵驷徐家堰头徐,清初由余姚陆埠杨徐迁入,有分支迁临江河湾徐家。临江漕塘徐、后徐,清道光时由定海迁入。网岙八大坑徐家,清康熙时由福建迁入(一说从徐家洋分此)。枫林徐夏家徐,清康熙间由福建徐平迁入。
  郑姓 源出河南荥阳郡新郑,北宋末为避金兵南徙浙东定居,慈溪半浦、镇海灵绪、海晏郑姓,为同宗之三大族。十七房通德堂郑,始祖靖侯,宋室南渡时迁居灵绪乡择山之阳塘路沿,分支有庙基头郑、殿跟应郑、骆驼罗郑、临江三斢王郑等。慈城半浦郑姓有多支在明代或清初徙入镇海,计邬隘湖塘前郑、紫石前郑、后郑、横河塘、高村、柴桥洪溪、三山横桥头、白峰屺峙里岙、司前、小门、上阳岙底等郑家。邬隘贴水桥、大碶先锋山下郑家,明初由河南荥阳迁入。城区郑家边、郑家弄郑家,同宗,先世郑珞,明成化岁贡,由龙山徙镇城西郊定居。
  刘姓 世彩堂刘氏有两大宗:贵驷桥刘,始祖刘翊,宋建隆时任鄞令,卒于任,其子卜居鄞县沿江里,至曾孙迁慈城。元泰定年间十世孙复卿兄弟三人赴耕渔庄投亲舅家,后建贵驷桥,成为自然地名;其一徙骆驼立半西刘村。十二世孙刘昂于明永乐八年自白沙迁县城稍弓弄。分支有骆驼镇刘杜、汤家池、井头刘、河头新堰头、后施、海甸、爱登、双斢、沈葛刘屠、汉塘、城关、江南山下等刘家。牌门头刘,称水阁墩世彩堂刘,自山西迁入,分支田央刘、六五房、里新屋、外新屋、聚龙房等处。昆亭上车门佑启堂和燕湾富润堂刘系同宗,高祖天祥世受宋禄,宋末被诛,宗族星散,至传洲迁居紫石大溟,后裔在元代迁昆亭,立佑启堂;另一支在明弘治间迁燕湾,今子姓徙舟山、六横等多处。昆亭上刘明德堂刘,祖籍姑苏,始祖德纲,唐天宝间授鄞州主簿,避安史乱居鄞县茅山,其二十四世孙于宋宝祐后迁此。后裔分派舟山、朱家尖、六横、柴桥新街、五里牌等处。紫石周调刘家,原籍山东,有兄弟三人因反元未遂潜逃于镇,匿姓周,明初复姓刘。县城刘家弄刘氏,多系宦裔,世袭指挥二世祖刘晟于明永乐三年任职定海卫指挥,遂定居。
  林姓 骆驼大河沿林家,祖籍安徽,始祖林真,宋天圣间授明州录事参军,定居鄞,九世祖林逸元至元年间迁此。贵驷前、中、后林,清乾隆年间由福建迁入。高塘林家,元元统年间由福建莆田迁入,分支有下林、林竹房、林仁房等。紫石河头田洋林家,元时由福建迁入,分支有岭下、红石林、马八房等林家。柴桥水芹林家,清康熙年间由福建福清县迁入。慈峰林家垫林家、慈东林师岙林家,均在元代由福建迁入。
  贺姓 源多出大碶老贺,先世于明代从绍兴湖迁入,先居前宋,繁衍后迁居石柱头,立宗称老贺。贺氏子孙四衍,在高塘、新碶两地分支有20余处,尚有塔峙城东贺家、霞浦林大中贺、三眼碶贺、新贺家、骆驼贺家陈贺、峙头上宅贺家等。
  顾姓 源多出昆山,子孙迁居姚江两岸。东冈碶顾家,明初建文年间由慈溪丈亭迁入。顾家桥顾姓,明万历间由慈溪丈亭迁入。大碶〓头顾姓,明嘉靖时由慈溪丈亭迁入,子孙四衍,有烟墩顾、横山顾、邬隘杨河漕顾、新碶塘湾顾、三山咸昶顾、穿山河南顾等。从丈亭迁入还有高塘前顾、后顾、妙林顾等。邬隘后洋顾,明成化年间由丈亭迁入,始居望娘山下四顾墙,分支有大榭西岙、三山下顾、上阳下湾等顾家。河头田顾,元元统年间由鄞县陶公山迁入。
  朱姓 澥浦滕山朱姓,称汉臣朱买臣之后,宋绍兴四年徙此,分支有鹿山、金家池头和龙山等朱家。河头马家桥朱家,北宋时由鄞县黄古林迁入。长石黄杨朱家,明中期由颜家桥朱家迁入。庄市朱家岸朱家,明成化间由南京迁入。虹桥朱家,始祖系宋哲学家朱熹,祖籍安徽婺源,四世祖朱濬于宋末由闽之建阳迁白营教场(今聪园桥东),六世祖启迪于元大德年间再徙虹桥定居。分支有庄市朱家桥、江南朱家河头、康乐桥等处。张碶朱家,系明宗室一系,明末隐居是村。小港方前朱家,先世随李自成起义,由安徽歙县迁入。枫林朱街丁朱,清代由余姚迁入。千丈塘朱家,清康熙年间由宁波天封塔下迁入。霞浦朱家塘朱家,亦为明宗室支系,明末居此。
  吴姓 骆驼下河吴家,明成化间自福建迁入,时属慈溪德门乡清水里鄞水村。河头吴家岙吴姓,明洪武间迁入。庄市联盟吴家,清初由鹭林三官堂吴家迁入。
  沈姓 镇北一带沈姓,源多出三北沈师桥宗。祖籍江西婺源,北宋末避兵灾迁沈师桥定居,后裔在明、清两代陆续徙山南,分支有澥浦东沈、河头西沈、西河沈家、贵驷沈家河头、爱登沈家、龙舌沈家、官田沈家、庄市沈葛刘屠沈家、临江沈家、三山慈峰沈家等。河头湾里沈,始祖亦在北宋末迁此,与师桥沈同宗,后有分支迁田央沈、长桥头和骆驼龚李潘沈等。河头杜郭沈姓,据传明嘉靖间有朝臣颜某兄弟避祸自河南迁此,改姓沈。江南沈宗,多出于南宋学者沈焕之后。焕祖子霖,宋绍兴十五年进士。沈焕故里枫林沈家舍。裔孙君瑞迁衙前,后有分支衙前、王家洋、新立村三房等处。梅山沈姓,始祖沈正原籍福建,明崇祯年间迁入,为梅山最早落户之姓族。
  乐姓 湖塘乐家,原籍浙西安吉苕溪,唐广德二年始祖从商明州,卜居灵岩,始居新路盘岙。至五世定鲁官御史中丞,撰排行104字,将天下乐氏统一归宗。定鲁得九子,有八子登科。仁规、仁厚在唐光化年间分授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仁规在湖塘繁族,仁厚徙福建。小港乐和梅墟老乐乃仁厚之裔。分支有大名桥、溪东、璎珞、大碶、烟墩、河北、新碶高桥、备碶、紫石雁荡岙、三山程乐家、白峰、山防、小港田央乐、外乐、中乐、里乐、贵驷大市堰、爱登以及鄞县梅墟新乐、咸祥、小白、宝幢和六横等地乐家。
  孙姓 长石孙陆孙家,先世孙惟最,任唐镇海军节度使,避朱温乱居慈城。宋宝庆间,后裔孙梦现任礼部侍郎,其子姓迁居于此,分支有西河孙家。贵驷东孙、西孙,清康熙间由余姚双河孙家迁入,分支有大市堰孙家。临江张陈傅孙家,明洪武间由奉化迁入。孙家畈孙姓,清顺治间亦由奉化迁入。清水桥孙家,明万历间由慈溪丈亭迁入,后裔徙居大榭较多,有孙家、孙家墩、下厂孙家等。大碶绿化孙家,明末由新路岙迁入。
  俞姓 骆驼俞家畈俞家,明中叶自鄞西黄古林俞家迁入;俞范俞姓源出同宗,清乾隆初迁入。江南石桥俞家,明时自福建迁入,分支有双斢俞家。邬隘俞王俞姓,在明洪武年间由山东省青州府迁入,今分支有堂五房俞、江南岙俞、塔峙何俞、峙头外俞等。霞浦水俞俞家,明万历年间由鄞县湖里迁入。三山俞家,源出山东青州,南宋时徙嘉兴,又徙蛟川,裔孙彦华为三山始祖,已居20余世。
  黄姓 郭巨黄家先祖系明初筑郭巨千户所城指挥之一,定居成族,倭乱时曾分支避难于宁波西门外与紫石大溟村。长石桥山头黄、外东房,由三北田央黄迁此。紫石大溟黄姓,明永乐年间由宁波江厦迁入。
  虞姓 邬隘扎马虞家和白石庙跟虞家同宗,据扎马《虞氏世谱序》载,源出三北伏龙山虞宗,称唐虞世南裔孙。扎马始祖睿才因事隐居金塘,明洪武二十四年迁居扎马。今子姓四衍,有邬隘虞家畔虞、全兴房虞、新路岙沙石虞、新碶洪头浦虞、太和虞、高桥虞、五户头虞、高塘算山虞、霞浦水头虞、柴桥虞家、大榭张西岙虞、紫石朱家漕虞、白峰官庄虞等。
  叶姓 庄市汉塘叶家,清乾隆年间由慈溪叶家迁入,有分支居迎师桥叶家。石湫叶家,先祖原籍奉化,南宋初,入赘灵岩乐氏,因居石湫,有分支居城湾。
  赵姓 临江水璩王赵家、中官路下赵、中一赵家等,均在明初定居于此,分支有长山桥赵家。大碶河北赵家,清初由山东郓城县迁入。郭巨赵家,原籍安徽,其先世为明初筑郭巨千户所城时指挥之一,倭乱时曾分支鄞县西乡与四川。三山海陆赵家,南宋时由河南迁入。
  陆姓 长石孙陆家,又名陆家庄,传系东吴陆逊后裔,晋永宁间避八王之乱,由建康迁杭城,东晋永昌间迁此。庄市西陆陆家,清时由宁波湖西陆家迁入。贵驷前陆、后陆,清初由三官堂陆白王迁此。塔峙陆家,明万历年间由宁波西门外迁入,有分支三山陆家。
  杨姓 河头杨王杨家,明成化年间由慈城小关爷殿杨家迁此。汶溪石臼岙杨家,为汉太尉骠骑将军杨震后裔,自陕西迁严州,复迁慈城北门外,明成化间一支系迁此。骆驼杨家垫桥杨家,于明初定居立村。下邵老屋杨家、新杨家,明洪武年间由鄞西迁入。杨沙溪上杨家,下杨家,明弘治年间由山东济南迁入。三山凤山、海口杨家,元至正二年由宁波西门外迁入。
  金姓 澥浦金家,据《金氏宗祠记》:世居吴闾,宋建炎初,高宗南渡时裔孙从驾至明州,寓居定邑澥浦,迁三北之清溪,称金家岙,后裔返迁澥浦、龟山、三七房、金华村金家等多处。城关童李衙弄金家,原籍鄞县韩岭,明正德、嘉靖年间迁崇邱徐家洋,旋迁此,分支有庄市长河塘、枫林金家斗等处。塔峙金家,明正统年间由江苏太仓迁入,分支有牌门金家、霞浦金家、白峰金家等。
  史姓 主要分布柴桥、霞浦和新碶诸地,源出东钱湖史家,南宋淳熙间右丞相史浩之后,后裔有兄弟俩徙柴桥与新碶,分称上史、下史。杨木村史家,明初从宁波张斌桥迁入,有分支迁白峰小门。大石门史家,明洪武年间亦由东钱湖史家迁入。
  戴姓 由奉化迁入居多,澥浦庙戴,清初由奉化萧王庙戴家迁入,分支有桥里戴、田央戴、浦路戴和后戴。郭巨戴姓,清乾隆间亦由奉化迁入。临江中官路戴家,后又分前戴、中戴、后戴多族,其始祖有兄弟6人,明万历三十五年从塘里戴分迁于此。霞浦戴家,清初由天童迁入。新路东岙戴姓,明宣德年间由鄞西黄古林迁入。
  邵姓 骆驼邵家汇邵姓,元末由河南迁入,分支有长石天德邵、后施邵家等。西经堂邵家,明洪武年间由湖南迁入。庄市勤勇老邵,宋哲学家邵雍之后,其先范阳人(今河北涿县),后裔于北宋末避金兵之乱迁浙江临安,旋定居余姚,约明后期,有分支迁镇海城内和老邵,分支有新邵、小邵家。县城邵衙弄邵,始祖邵瑜,山东人,明成化年间,因宦游占籍定海,世居县城孝闻坊。下邵邵家,先世避金兵之乱,随宋室南渡,始居姚墅岙,后分迁成上邵、下邵两族,均称为邵雍之后。三山邵家,明正德间由宁波湖西迁入。
  曹姓 柴桥、紫石诸曹家,源出同宗。始祖曹凤,江南平江路吴县人,元延祐间进士,迁直讲,因直谏谪任定海县儒学司训,解职后筑室海晏芦江之东隐居,遂繁族四衍,有柴桥新曹、老曹、大湾曹家、紫石里隘、上阳虾?曹家等。庄市联丰曹家,清初由鄞县陶公山迁入,分支有西陆后曹。西经堂曹家,明成化年间由慈城狮子山迁入。
  丁姓 下邵丁家山下丁家、江桥丁家、朱街丁家源出同宗。始祖丁拱,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南宋理宗朝参知政事,居临安,因时局变迁,迁庆元府甬东,旋迁定海崇邱乡双峰山下,繁衍成族,有分支迁临江丁董。三山海陆丁家,南宋时由福建大田畈迁入。
  谢姓 宗出县城谢氏,始祖谢宇,原籍平江(今苏州市),宋建炎二年以进士官定海令,殁于任。因战乱,子孙遂卜葬定居于此。传十世分为四支,散徙浃江南北中官路、莘岙、柴楼、城中,后又分派迁大榭、白峰、峙头多处。谢氏世代重文,明、清两代登进士第11人,举人28人,诸贡35人,生员172人。
  梅姓 柴桥东山门梅家,鄞县迁入,分支有大榭梅家墩、峙头花船梅家、门登梅家、竹湾梅家、郭巨梅家等。紫石上龙泉梅家,元代由江西南昌迁入,分支有下龙泉梅家、梅家坪等。
  傅姓 霞浦上傅,祖籍河南,始祖职武官,南宋初兵败避居于此,分支有高塘傅金房、大榭孚竹傅家、白峰屺峙傅家等。城关傅家,祖籍福建,始祖傅尧禄,经商镇城,遂定居。骆驼汤家池傅家,清道光年间由五乡碶傅家迁入。大市堰傅家,明中叶迁入,分支有江南山下村傅家和万嘉桥傅家。
  方姓 源出河南六桂堂宗。先世方轸,福建莆田人,北宋元符三年进士,官太庙斋郎右正言。大观元年以劾蔡京流岭南,不久放归,仍上言不止,又编管永州,遇赦,靖康元年为鄞县令,因贫不能归,后偕子转徙灵绪凤浦湖,子孙四衍,成族多处。其一支于明万历年间迁定海桕墅方,繁衍成族。清湖方家宅基方姓,明末由河南迁入。邬隘林头方,明正德间亦由闽之蒲城迁入,分支有霞浦方戴、大榭王榭等方家。
  严姓 唐时翰林严珏,任官明州,观四明山川秀丽,遂卜居鄞县大畈田,为甬之始祖。明时支派四衍于鄞江小溪、武林余杭、慈溪鸣鹤场双庙、赭山、长石桥南、宁海缑城、黄坛、定海金塘等地。今长石乡东严、西严、孙陆村小严、河头乡大严、骆驼赵严家严,均出同宗。澥浦余严严家,清康熙年间由三北徐家岙迁入。下邵桥头严,明洪武年间从安徽迁入,后裔分布在江南诸乡,有下邵严家庄等。小港泥湾严家,明时由福建迁入。
  沃姓 源出柴桥洪溪沃家。三国孙吴时,先世沃焦有兄弟俩迁入东,一择居泰邱洪岙,一居崇邱姚墅岙。北宋熙宁年间,沃元瑀致富族兴,其子沃潜,崇宁三年进士。裔孙沃頖,明成化进士,始徙柴桥筑宅发族。沃氏分支有下竹园沃、乌岩下沃、崔西岙沃、大榭沃、三山双狮沃、白峰山防沃、小门沃、北岙沃、郭巨双岙沃。
  邬姓 源多出于奉化西坞宗。邬隘邬姓,元朝元贞年间由西坞迁入,后有分支迁新碶上邬家、大榭邬家、六横邬家等处。大碶邬家,明末亦由奉化西坞迁入。
  汪姓 郭巨嗣徽堂汪家,源出安徽,先祖明初从征有功,世袭卫指挥使,至汪友敬,袭职郭巨所,子孙遂定居。长石半江汪家,祖籍安徽,约在唐末逃荒迁此,元至元间,有分派迁西经堂,立新屋汪家、老屋汪家。临江汪家,始祖汪思颜,明洪武间从戍镇海,遂世居邑东管乡清水浦,别称大宗汪,有分支半路汪等。
  董姓 贵驷董家畈董,清康熙年间自奉化董家迁此。庄市老鹰湾董家,清时从宁波西门外板桥头迁入。临江井头董,清康熙年间迁入,分支有丁董、严沈董、万嘉桥董家。下邵渡头董,明洪武年间自鄞县五乡碶董家迁入。
  何姓 庄市何斗何家,清康熙年间自山西迁入。汶溪庙湾何家,明成化间由丈亭迁入。
  蔡姓 澥浦蔡家,明前由三北灵湖东蔡徙入。汶溪蔡家岙蔡家,南宋初自慈溪海甸迁此。骆驼半练桥蔡家,祖籍福建建阳,明万历年间迁入,有分支迁觉渡蔡家。郭巨蔡家,相传其先世南宋初因避金兵之乱迁此。
  袁姓 觉渡袁家,明末由慈溪陆家埠迁入,有分支迁庄市万嘉桥。江南前袁、后袁,明崇祯年间由东钱湖堰头袁家迁入。鄞西袁氏宗,始祖子诚知临安府,后随从宋高宗到明州,定居鄞城西郊,明时有分支迁陈华浦和柴桥洞桥,清初又有支系迁白峰雁停湾、郭巨大涂塘。清乾隆年间鄞西一支派迁郭巨大涂塘定居。
  夏姓 憩桥夏家,祖籍陇西,后定居慈溪,元时一支迁入憩桥,为明天顺朝大理寺夏时正故里。庄市里夏、外夏,明末迁入。江南夏度岙夏家,明正德年间由绍兴迁入。
  潘姓 觉渡潘家,清初自江西省潘庄迁入。西经堂老潘、新潘,元至元年间由福建迁入。汶溪潘家,明万历年间由河南荥阳郡迁至鄞西大隐山下,明末一脉迁此。
  姚姓 汶溪姚家,明成化年间由余姚迁慈城,再迁此。贵驷姚家水仓姚姓,清初由慈溪迁入。下邵姚家斗姚姓,清顺治年间由慈溪迁入。郭巨姚家,源出安徽凤阳重华堂,先祖系明初筑郭巨千户所城时指挥之一,后裔分迁江南沿江、江北湾塘及鄞县五乡碶等处。
  蒋姓 青峙文宣阁后(衍为门闩背后)蒋家,明时由奉化迁入,分支城湾网岙蒋家,明万历间迁此。另据白峰蒋家岙《蒋氏家谱》记,先世约在明嘉靖前自小港(青峙)蒋家迁此;临江楼屋蒋,清初亦从奉化迁入。
  石姓 紫石里河石家,明时自新昌迁入,分支有白峰小门石家。
  钟姓 庄市钟包钟家,明初迁入。柴桥沙溪钟家、外钟家、里钟家、钟家〓钟家,姚江岸钟家,系同宗,明弘治年间迁入。
  余姓 贵驷庙隔河余家,清康熙间由福建迁此发族,遂分派大市堰余、骆驼火?路头余、爱登余、港塘余、白墙余、万嘉桥余等六房,后又分支禾丰村假山头余,大市堰余、庄市半路张新余、周余等。河头余家,祖籍徽州,先世南宋淳熙间随军来此定居。澥浦余严余家,明中叶由余姚逍路头余家迁此。贺驾桥余家,明末由奉化迁入。霞浦通山余家,南宋时由鄞西集仕港迁入。
  江姓 大碶西山江家,原籍安徽,始祖随方国珍军反元,兵败阵亡,其妻逃奔灵岩老鹰山麓隐居,生一遗腹子,后繁衍成族。分支有高塘江家、大榭北渡江家等处,另一支徙黄岩。
  邱姓 汶溪里邱、外邱,均于清康熙年间自邱隘和邱王迁入。临江中谢邱家,清道光年间由大碶迁入。高塘邱李王邱家,明嘉靖年间由三北迁入。新碶千丈塘邱家、袋底邱家、隆顺邱家,均系明万历、崇祯年间由邱隘迁入。
  钱姓 源多出三北凤浦岙钱姓,南宋末,有钱仲仁居凤浦里,隐居不仕。后裔于清初迁入骆驼东钱、贵驷爱登等地。
  洪姓 长石庙洪家,明洪武年间由洪塘迁此,分支有庙洪、颜家桥洪家、斗底洪、正二房洪家、逍遥桥洪家,又有支系新洪家。骆驼周家垫洪家,祖籍睦州,宋孝宗时后裔洪景升迁明州,卜居慈溪汉塘(洪塘)。明嘉靖年间,第十世洪镗迁周家垫立基,别有支系新洪家。
  马姓 后施马家,清乾隆年间由余姚马家路迁入。塔峙西岙马家,明嘉靖年间由河南迁入,分支有霞浦马家、白峰官庄马家。
  唐姓 长石唐家,北宋时迁入,有分支居县城。骆驼洪家路沿唐,清初由畈田唐迁入。小港唐家,清康熙年间有分支迁入峙头寺湾。
  柯姓 三山柯家,南宋时自河南迁定海三山,分支有慈峰柯家及江南山下柯家。
  罗姓 觉渡罗家,由伏龙山罗李周罗家迁入。
  高姓 贵驷里洞桥高家,清乾隆年间由河南迁入。贵驷西港头高家,清乾隆年间由鄞西高桥迁入。
  冯姓 汉塘冯家,清乾隆年间由慈溪西门迁入。枫林冯家斗冯家,明万历年间由奉化溪口迁入。
  许姓 莘岙许家,明成化年间由慈溪迁入。高塘许家,明崇祯年间由鄞江桥迁入。
  翁姓 始有二十九世祖翁珞于隋末避萧铣之乱,由睦州徙四明,卜居慈溪金川乡太平里,为四明一脉始祖。子孙繁衍后分徙鸣鹤场、余姚、丈亭、嘉定等地。其十六世孙彦献,南宋初迁骆驼,为骆驼翁家始祖。分支有湾塘顺风村翁家、霞浦通山村翁家等。河头翁家池翁姓,明万历间由慈溪泽山头翁家迁入。三山凤山翁家,清康熙间由宁波西门外迁入。
  施姓 后施、前施施家,明嘉靖年间由山东迁居县城西门外,其后有兄弟俩迁此,分前后两房。骆驼田施,清嘉庆年间由余姚施马陈迁入。
  应姓 河头师古岙应家,明万历间由定海迁入。憩桥应家,清康熙间由山东迁入。湾塘应郑间应家,明崇祯间由鄞县下应迁入。
  庄姓 庄市庄姓,本姓章,始祖章隐之,原籍福建蒲城,北宋皇祐中宰定邑。子章震,留居庆元,后遂繁族。至明洪武间,因避朱元璋讳,改为庄姓。分支有外庄、小庄、后庄、大五房庄等。
  包姓 庄市钟包村包家。据《横河堰包氏宗谱》载系宋包拯后裔,元至正年间迁此。分支有东七房包、后包、小包、廿二房包、天赦房包等,其二十世孙奎祉为后新屋始祖。石塘下包家,清康熙间由横河堰包家迁入。
  龚姓 清末从姚北迁入居多,散居于湾塘海甸和江南下泥场。
  毛姓 霞浦关毛陈毛姓,明初由宁波燕子漕迁入。
  贝姓 憩桥贝家,祖籍河北清河郡,南宋后期,有贝姓兄弟三人逃荒南来,后一居苏州,一居奉化,一迁此。分支有小贝家,清初迁入;庄市贝陆朱樊贝家,清乾隆间迁入。
  童姓 骆驼蔡家桥庙童家,清乾隆初自樟桥童姚马泾童家迁入。霞浦下洋上、下童家,约明晚期由鄞县迎江桥迁入。
  韩姓 长石韩洪韩家,明弘治间由慈溪五里马韩家迁入。
  杜姓 河头前杜、后杜家,明万历间迁入。团桥刘杜杜姓,清初从舟山登步岛迁入。清水桥杜家,明万历年间自鄞县管江迁入。
  岑姓 清光绪年间自余姚逍路头迁入,散居湾塘海甸和甬江两岸棉区一带。
  倪姓 庄市蛟河倪倪姓,明末自福建迁入。庄市后倪,南宋中自河南迁入,清初有分支迁临江双桥倪家,漕塘倪家。庄市阮家村倪家,清康熙间自金塘迁入。枫林下倪桥倪家,明万历年间由上倪迁入。清水桥倪家弄倪,世居鴷鹕山下,因后裔有倪克恭,明洪武朝任湖广黄州府通判、同知,有政声,故名其地为倪家弄。
  范姓 俞范范姓,明洪武初始祖名其善自平江(今苏州市)迁县之沙头,子孙繁衍后即以姓名地称俞范。
  郭姓 庄市永丰桥老屋郭家、新屋郭家,唐末由广东迁入。郭巨郭姓,南宋初为避金兵之乱由河南迁入。
  宋姓 汶溪宋家、上宋家,祖先曾为明谏议大夫,明万历年间定居于此。庄市宋家汇头宋姓,清雍正年间由福建莆田迁慈溪,旋复迁此,分支有江南山下宋家。
  葛姓 庄市沈葛刘屠葛家,清道光年间由樟桥葛家迁入。
  阮姓 庄市阮家,清时由慈溪迁入。大碶阮家,清时由鄞县迁入,有支系居新碶星阳。郭巨、上阳、外峙阮家,均于同时从鄞县迁入。
  华姓 骆驼前华、后华、华家、华唐华家等系同宗,祖籍无锡,宋绍兴末年占籍定海施公山,明初迁此。
  程姓 湾塘后程,清初由安徽迁入。三山双狮程家,清顺治年间由五乡碶夹塘迁入。
  任姓 庄市长河塘任家,清乾隆年间由三北任家溪迁入。枫林任家,清康熙年间自慈溪迁入。
  於姓 横河於家,清初由慈溪迁入,约清中期,有分派迁霞浦镇东与礁碶。
  楼姓 沙河楼家,原籍鄞西鄞江桥,始祖南宋时任盐官来此,遂定居。
  干姓 大碶干家,明中叶由崇邱高河塘迁入,分支有新碶干家。汶溪西岙干家,明代由外地迁入,清康熙间七世祖一支徙宁海下河。
  盛姓 骆驼桥盛家,据《盛氏家谱》载,盛氏肇基淮海,始祖肃敏,为宋太祖朝工部尚书,至理宗时,有盛秉刚任慈溪县令,有惠政,后定居桥里盛,分支东盛、西盛、余三房等处。
  裘姓 三山裘家,宋时由奉化裘村迁入。
  柴姓 临江柴家分大柴、小柴,南宋初为避兵灾由外地迁至三北裘市柴家,明万历年间支派徙此定居。霞浦朱塘柴家,明万历年间由宁波迁入。三山合岙柴家,清乾隆二年从余姚世恩堂迁入。
  颜姓 贵驷甸张颜家,清乾隆间迁自汶溪。俞范颜家,明嘉靖时迁自山东。
  秦姓 汶溪秦家岙秦,明万历年间由慈城迁入。骆驼秦胡秦家,清乾隆初亦由慈城迁入。
  薛姓 城关薛氏,明景泰、天顺年间自鄞东新庄迁入,始迁祖文斌,其六世孙三才、三省曾任兵、礼部尚书,建宅处名薛家弄。后裔一支迁大碶头,一支迁定海,一支迁鄞县大嵩。
  嵇姓 河头上嵇、下嵇和横河嵇家均同宗,南宋淳熙间避金兵乱,由河南谯郡迁入。
  竺姓 城区竺家,清中期自奉化萧王庙后竺迁入。
  焦姓 高塘河头焦家,明洪武年间由安徽迁入,分支有后焦家。
  汤姓 庄市汤家,元末时由河南徙象山,后有分支迁此。今分支有横泾河汤、汤杨张汤家等。临江前汤、后汤家,明嘉靖时由金塘迁入。
  樊姓 城区樊家,始祖樊远,其先临淮人,父樊连明初从征有功,樊远在明成祖永乐初授定海卫世袭指挥佥事,遂定居于此。庄市贝陆朱樊樊姓,明末由大碶迁入,有分支迁贵驷双斢樊家。
  齐姓 算山齐家,明永乐年间由天台县迁入。
  郎姓 西经堂郎家,明成化间由老郎迁入。贵驷郎家、新郎家,明初迁入。
  蒉姓 枫林大石门前蒉、后蒉,原籍四川,顺治年间迁入。
  乌姓 庄市长河塘乌家,清初由压赛堰迁入,分上乌、下乌,后有支派分迁团桥乌家。
  向姓 城区向家,始祖向国桢,系明初从征有功世袭定海卫指挥使,县内十八衙之一,嗣裔定居于此。
  詹姓 莘峰詹家,明永乐年间由安徽省迁入。
  鲍姓 枫林鲍家洋鲍姓,清乾隆时由姜山鲍家迁入。
  屠姓 大碶芦山屠家,清初由宁波迁入。
  康姓 新碶康家山康家,明万历年间由塔峙东岙迁入。
  项姓 柴桥后所项家,始祖项信禄,原籍温州平阳。明初迁居后所。
  第三节 部分氏族谱牒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