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镇海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13420020230000009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5
页数: 32
页码: 1-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镇海县从汉代到1985年的历史事件。
关键词: 镇海县 大事记

内容


  公元73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
  僧普定结精舍于灵鹫山(即后之灵峰山),名佛国道场,为境内佛教传布最早记载(《灵峰山志》)。
  132年(东汉顺帝阳嘉元年)
  曾旌起义杀句章、鄞、鄮三县长,东部都尉命令沿海县各屯兵戍(《后汉书·顺帝纪》)。
  晋
  400年(东晋安帝隆安四年)
  5月(四月) 五斗米道首领孙恩起义后攻浃口(今镇海口),入余姚,破上虞,转临海,为刘裕所败。次年,孙恩又破浃口,被刘裕击败,退入海(《晋书·孙恩传》)。“浃口”之称始见于此。
  南北朝
  470年(宋明帝泰始六年)
  临海人田流于上年起事,称东海王,掠海盐,杀鄞令。龙骧将军周山图领兵驻屯浃口,进击田流。田流败灭。
  563年(陈文帝天嘉四年)
  闽人陈宝应占据建安、晋安两郡后攻临川,扰浃口。次年,兵败被执。
  唐
  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
  9月(八月) 台州人袁晁起义后攻占台、信、温、明等州,建立政权,年号“宝胜”,民苦赋敛者争归之。唐李光弼遣兵镇压。时浃口为明州县东境。次年四月,袁晁兵败被俘。
  799年(唐德宗贞元十四年至十五年)
  1月(十四年十二月) 明州将栗锽杀刺史,联结慈、鄞、奉山民,掠浙东。次年3月(十五年二月),浙东观察使裴肃擒栗锽。
  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
  分鄮县地,在甬江海口设置望海镇。
  819年(唐元和十四年)
  9月(八月) 浙东观察使薛戎奏请:“望海镇俯临大海,与新罗(朝鲜古国)、日本接界,请据敕文不隶明州。”朝廷许之。
  847年(唐宣宗大中元年)
  8月(六月) 明州海商张支信率商队共37人乘航海大木船,满载货物,由望海镇起碇放洋,于8日到达日本肥前值嘉岛那留浦(今五岛列岛和平岛)贸易。此后70年间,中国商人自明州港经望海镇放洋,横渡东海去日本贸易者史书明载的有30余次。
  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
  3月(二月) 875年5月起事之江苏狼山镇遏使王郢率众攻陷望海镇,掠明州,为镇海节度使裴璩分化镇压,4月(闰二月),王郢被甬桥镇(在今安徽宿县)遏使刘巨容射杀。
  884年(唐僖宗中和四年)
  7月(六月) 浙东观察使刘汉宏谋图割据两浙,命朱褒督造大舰,演习于望海镇。886年(僖宗光启二年)为杭州刺史董昌命钱鏐击败。
  897年(唐昭宗乾宁四年)
  始筑治城。
  五代
  909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
  6月(五月) 吴越王钱鏐巡视明州,筑城于望海镇,周环450丈,濠300余丈。寻改望海镇为静海镇,并以镇隶属明州。
  9月(闰八月) 钱鏐因望海镇地滨海口,有渔盐之利,奏置望海县(《太平寰宇记》。另据《十国春秋》、《吴越备史》作静安县),为建县之始。不久,改为定海县(即今镇海,下同)。
  宋
  985年(北宋太宗雍熙二年)
  主簿李齐在县东始建先圣殿(学宫前身)。
  990年(北宋太宗淳化元年)
  置市舶司于定海,后移于明州子城东南。一说992年(淳化三年)将原设于杭州之两浙路市舶司迁至明州定海,并以监察御史张肃领之。996年(至道二年),一说993年(淳化四年),又迁回杭州。
  999年(北宋真宗咸平二年)
  设市舶务于明州,凡大食(阿拉伯)、古逻、阇婆(印尼)、占城(越南南部)、真里富(柬埔寨)等海外诸蕃通商,均经定海至明州交易。
  1047年(北宋仁宗庆历七年)
  鄞令王安石兴修鄞东和芦江水利,在县东南海堤西石岩上凿孔三窍为碶,因名穿山碶。时该地属鄞县海晏乡。
  1074年(北宋神宗熙宁七年)
  高丽使臣金良来朝,要求入使改道由定海入甬江,转明州赴京。朝廷答允。
  1077年(北宋熙宁十年)
  鄞县之海晏、灵岩、泰邱3乡划隶定海县。
  1078年(北宋神宗元丰元年)
  朝廷派遣安焘、陈睦趁坐在明州制造之“凌虚致远安济”与“灵飞顺济”2艘万斛大舰,自定海出使高丽。
  建航济亭于县城东南,作高丽使往返迎送赐宴之所。
  日本派遣通事僧仲回入使,又遣海商孙仲为使,自定海入关至明州。
  划金塘乡归属昌国,定定海为上县,辖清泉东乡、清泉西乡、灵绪乡、崇邱乡、灵岩乡、泰邱乡、海晏乡等7乡。
  1104年(北宋徽宗崇宁三年)
  诏天下立三舍法,罢贡举,取士从学校中选拔,于是增广学宫。
  建立清泉盐场。穿山、长山两子场隶属之。
  1130年(南宋高宗建炎三年至四年)
  1月(三年十二月) 金兀术领兵南侵,陷临安、越州,27日(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宋帝赵构自明州出东渡门登楼船,29日至定海县,31日至昌国县。
  2月(四年正月) 25日(正月十六日)金兵陷明州,乘夜大雨震雷破定海,以舟师追袭赵构于海上,不及。赵构至温州。3月金兵焚劫定海、明州、杭州等地,大掠北去。4月9日(三月十九日)赵构自温州出发,19日至定海继转明州去临安。
  1132年(南宋高宗绍兴二年)
  置沿海制置司,先后增水军4000人,由统制、统领等率领驻定海。
  1133年(南宋绍兴三年)
  5月(四月) 驻屯于定海之明州守将水军都统制徐文,率所统海舟60艘、官军700余人叛奔金人扶植的伪齐刘豫。
  1176年(南宋孝宗淳熙三年)
  日本民船因遭飓风飘泊,入定海口至明州,百余人断粮。朝廷诏令供给钱米,待其本国船来后遣归。
  1177年(南宋淳熙四年)
  10月(九月) 濒海大风,海涛漂没民田。
  1189年(南宋淳熙十六年)
  知县唐叔翰与水军统制王彦举、统领董珍报请度支使拨下钱米,在县治北仿钱塘例建造后海石塘岸602.5丈。
  1191年(南宋光宗绍熙二年)
  学者沈焕卒(1138~1191)。焕,崇邱乡沈家山人,南宋理学家,曾在家乡讲学,倡全县诗礼之训。讲学之堂额“南山书院”,系宋孝宗所书。时人誉称“南山沈先生,师严道尊”,与袁燮、杨简、舒璘并称为“明州四先生”,誉沈焕为“浙中之梁木”。
  1194年(南宋绍熙五年)
  大饥,人取草木为食。
  1202年(南宋宁宗嘉泰二年)
  日本民船为飓风飘泊至定海县,朝廷诏令供给钱米,遣送回国。
  1205年(南宋宁宗开禧元年)
  创设龙头盐场。次年,改穿山盐场为正场。
  1222年(南宋宁宗嘉定十五年)
  知县施廷臣等续筑后海石塘520丈,置永赖、海晏(俗称沙头庵亭)两亭。又在石塘尽处再筑土塘560丈。
  元
  1276年(南宋恭帝德祐二年五月起端宗景炎元年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1月(正月) 宋张世杰驻兵定海。元将石国英遣都统卞彪劝降。世杰磔卞彪于巾子山,以示不屈。5月(四月),世杰率军入福州。
  8月(七月) 宋兵攻定海港口,被元沿海招讨副使哈剌䚟击退。9月(八月)复攻,又被击退。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8月(八月) 16日(初一)元右丞范文虎率兵10万,由定海等处渡海征日本,壹歧、平户等岛,遭飓风,船舰损坏,未交战而还。10余万人仅存十分之一二。范命征东留后军分驻庆元海口(即今镇海口)。时定海属庆元府。
  1304年(元成宗大德八年)
  5月(四月) 在定海设千户所,调蒙古军300人守之,以防倭寇侵掠。
  1344年(元顺帝至正四年)
  海啸。
  1348年(元至正八年)
  12月(十一月) 方国珍起兵,俘胁江浙参政朵儿只班奏请朝廷授定海尉。不久,国珍又反。
  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吴王朱元璋“吴”元年)
  12月(十一月) 朱元璋部汤和攻克庆元府,并分别攻取定海、慈溪等县。方国珍遁入海岛。次月,向朱投降。
  改庆元路为明州府。
  明
  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
  1月(正月) 明定卫所制,信国公汤和在沿海督建卫所戍守。
  3~4月(三月) 海东叶希戴率兰、秀、岱、剑、金塘五山人反,袭定海县城,驾船200余艘,直入甬江,攻府城,为驸马都尉王恭力战退之。
  是年千户王及贤建立县城木栅(旧城元时已隳)。
  1369年(明洪武二年)
  4月(三月) 倭寇侵入浙江境内,屡次劫掠明州等地,于是设沿海守备防之。
  次年,禁沿海百姓私自出海。
  1371年(明洪武四年)
  11月(十月) 日本遣僧祖来自定海进关入贡至京,并送回从明州、台州掠去的男女70余人。
  1372年(明洪武五年)
  8月(七月) 倭寇骚扰明州等处,被靖海侯吴祯逐走。朝廷命浙江、福建濒海九卫造海船660艘,游弋海上,以防倭寇。
  1374年(明洪武七年)
  2月(正月) 暂罢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
  8月(七月) 吴祯率水军巡海讨捕倭寇,有俘获。
  是年 守御千户端聚换去县城木栅,重建石城。
  1375年(明洪武八年)
  2月(正月) 遵诏令设置社学,城中坊隅1所,各乡、都24所。明嘉靖间废。
  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
  置定海守御千户所。
  知县何公肃督率鄞、慈、奉、定四县民工修筑后海塘。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
  改明州为宁波府,定海县隶之。
  1384年(明洪武十七年)
  倭寇扰浙东。朝廷命汤和巡视海上,筑浙东沿海诸城,宁波屯兵设守,令副千户武毅将军万鍾守御定海。
  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
  汤和在浙东、西设卫所,筑59城防倭。立定海卫,拓展定海城,周7里余,辟6门,各建城楼,上加雉堞警铺,除小南门外,各门外围月城。同年筑龙山、郭巨等所城。在澥浦筑管界巡检司城,竹山海口筑甬东巡检司城。
  徙大榭、小榭岛居民至穿山等地,废昌国县,并入定海县。
  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
  天下郡县赋役黄册编成。定海县在籍户数33756,人口98805。
  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
  3月(二月) 倭寇骚扰浙东诸海口。朝廷命魏国公徐辉祖、安陆侯吴杰增兵守御。吴杰筑穿山所城,调定海卫后千户所官军守之,故又名后所城。同年在灵岩乡筑长山巡检司城,迁大嵩巡检司于海晏乡梅山。
  是年严禁沿海人民私往海外贸易。
  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
  指挥刘澄在县治东北建造鼓楼,上置更鼓。
  1403年(明成祖永乐元年)
  在浙江宁波和福建、广东复设市舶司,日本来使及商船贸易,指定由定海入口至宁波市舶司办理手续。
  1404年(明永乐二年)
  5月(四月) 倭船18艘寇扰穿山所,百户马兴战死。6月(五月),总兵官王友出海讨捕。
  1405年(明永乐三年)
  11月(十月) 朝廷命浙江临山、观海、定海、宁波、昌国等卫造海船48艘。
  12月(十一月) 日本国王源道义遣使擒送劫掠中国沿海居民之对马、壹歧诸岛倭寇首领20人来献。朝廷命日本政府自行惩治。使者将此20人絷至宁波,尽杀之。
  1439年(明英宗正统四年)
  6月(五月) 倭船40艘寇扰浙东,连破台州桃渚、宁波大嵩2个千户所,并陷昌国卫。
  1442年(明正统七年)
  6月(五月) 倭寇扰掠浙东,次年9月(八月)倭寇又扰浙东。
  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
  在梅山太平岙筑巡检司城。
  1465~1487年间 (明宪宗成化年间)
  海道副使朱绅、备倭都指挥张勇在城外筑沿江石塘,起自南薰门龙王堂至武宁门养济院边。
  1504年(明孝宗弘治十七年)
  大饥。
  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
  10月(九月) 地震频繁:8日(十一日)杭、嘉、绍、宁4府地震;次日南京与宁波、苏州等7府及通、和2州同日地震。
  1508年(明武宗正德三年)
  7月至次年1月(六至十二月)不雨,禾黍无收,百姓采野菜为食,仍难以生活,以至卖儿鬻女相食。冬大雪,河冰不化,草木萎死,全县冻饿死者甚众。
  1512年(明正德七年)
  因上年海水溢进,漂溺民居,水利佥事胡观增高后海土塘5尺。
  1523年(明世宗嘉靖二年)
  7月(六月) 日本使者宗设、宋素卿于上月先后来宁波,互争真伪,自相斗杀,并大掠宁波及傍海乡镇,攻定海城。定海卫掌印指挥李震和知县郑余庆同心守城御寇。寇自育王岭至小山浦,杀百户胡源,夺船出海。
  8月14日(七月初四) 空中有声如雷,地大震,城垛尽毁。震中下邵附近,震级5.5级。
  是年 给事中夏言奏称“倭患起于市舶”,于是罢市舶司。
  1528年(明嘉靖七年)
  知县周懋于宋沈焕讲学之处重建南山书院。
  1531年(明嘉靖十年)
  增筑沿江石塘至镇远门海口。1740年(清乾隆五年)又于石塘尽处接筑土塘至招宝山麓。
  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
  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自福建越狱出逃入海,纠集人众,盘踞于郭巨所对面之双屿(峙)港,与佛朗机(葡萄牙)人、倭人互市,并勾引倭寇,出没海上剽掠。濒海地区,时复告警。
  1545后(明嘉靖二十四年)
  大荒,谷价腾跃,银一钱换谷一斗。道路饿殍相望。
  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
  3月(二月) 29日(二月二十日)准日本贡使策彦周良等百人进定海关至宁波宾馆。5月去北京。
  5月(四月) 浙江巡抚都御史朱纨命都指挥卢镗等进攻双屿(峙)港,败李、许等于九洋山,俘日本人稽天破,擒李光头。7月(六月)又追俘许栋,栋党王直收集余众遁逃。卢镗毁去李、许等在双屿(峙)港的设施及船舰,并用木石将双屿(峙)港堵塞。
  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
  8月(七月) 浙江海盗王直、陈东等与倭寇相勾结,大掠浙东。沿海地区倭寇之患大炽。
  是年 海盗陈思盻窜入〓头,被定海卫指挥刘隆击退。不久陈思盻为王直所灭。
  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
  3月(二月) 王直勾引倭寇突入定海关大掠,福建捕盗王端士率兵击退之。倭寇转移至烈港,流动温、台、宁、绍间。7月(六月)又陷郭巨所,指挥樊懋力战而死。
  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
  5月(闰三月) 王直勾结倭寇,大举骚扰浙东西、江南北,台、宁、嘉、湖、苏、松、淮北同时报警。俞大猷等追捣烈港贼巢。遣把总张四维屯兵龙山,黎秀屯兵郭巨,遥为声援。王直败走。余党于6月(四月)犯定海,被击退。7月(五月),倭寇200余在郭巨登陆,沿路劫掠烧杀。朝廷命张经总督剿倭军务。
  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
  3月(二月) 卢镗等追击倭寇,4月(三月)寇奔逸至定海王家团,夏,登劫金家岙,村人杨一御寇力战而死。其间官兵挫败倭寇于龙山,围攻于定海,困歼于慈溪。倭寇出海奔普陀,俞大猷又围攻之。
  1555年(明嘉靖三十四年)
  5月(四月至五月) 倭寇从前仓白沙湾登陆,直抵陈山。崇邱地区被倭寇焚劫几尽。百户刘梦祥领兵与倭寇战于崇邱,力乏寡援而死。倭寇转趋鄞江桥、樟村,定海卫百户韩纲领兵阻击。兵败,韩纲挺身独战,亦被害。
  省祭官杜槐率兵与倭寇战于白沙,杀贼30余,斩其一帅,槐受伤坠马牺牲。
  知县宋继祖主建东冈碶,10月(十月)碶成。
  1556年(明嘉靖三十五年)
  3月(二月) 倭寇2600人、船23艘登劫龙山、鸣鹤场。
  4月(三月) 因定海为日本入贡必经之通道,浙直总兵移驻于定海。
  参将卢镗与定海知县宋继祖、生员李良民、武生娄楠等,会兵攻击舟山倭寇,大败之。
  5月(四月) 倭寇犯龙山所城,李良民率所兵击退之。次月复犯龙山所,为所兵击死数十人,乃退去。
  9月(八月) 倭寇据定海邱王(今慈溪县雁门乡)为巢,生员戎良翰力战而死。提督阮鹗与俞大猷、卢镗合兵围攻。倭寇连夜溃逃,被官军歼灭于邱家洋。一支登伏龙山,亦被歼灭。
  胡宗宪击败勾结倭寇之奸民徐海,徐海投水死。自此两浙倭寇气势渐弱。
  10月(九月) 官兵与倭寇战于雁门岭。余姚生员倪泰员战死。
  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
  5月(四月) 倭寇犯定海关。百户俞宪章迎战而死。
  11月(十一月) 总督胡宗宪诱引王直入定海关擒之。1560年初(嘉靖三十八年冬),斩直于杭州。
  官兵击败据金家岙及邱家洋之倭船。
  是年胡宗宪迁建宝陀禅寺于招宝山之巅,宝陀寺原建在梅岑山(即今普陀山)紫竹林。
  1558年(明嘉靖三十七年)
  胡宗宪命总兵俞大猷、参将戚继光、张四维等包围岑港。7月(六月)胡亲至定海坐镇指挥。
  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
  4月(三月) 倭寇从邱家洋犯定海,戚继光率“戚家军”击败之。
  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
  都督卢镗以招宝山雄踞海口,为江海之咽喉,于招宝山巅筑建城堡,名“威远城”。越二年,于威远城置5000斤的铁发贡4尊,是为镇海口有大炮之始。
  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
  4月(四月) 倭寇侵犯郭巨、大嵩诸所及奉化、象山诸县,计数十处。胡宗宪督各地驻军击破之。
  5月(五月) 倭船3艘计200余人突入梅山岛山径,为指挥艾升等击溃,转扰天童、小白。
  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
  知县何愈重修长山碶,新筑千丈塘,塘自长山碶起至陈华铺止,长数十余里。
  历百余年倭寇骚掠杀戮,全县人口减少至14017户、38748人。
  1563年(明嘉靖四十二年)
  张时彻、何愈等修《定海县志》。
  1569年(明穆宗隆庆三年)
  秋霪雨,飓风大作,海啸,潮水由女墙灌入县城,居民惶惧。
  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
  7月(六月) 宁波府海涌数丈,淹没船只庐舍、人畜不计其数。
  1574年(明万历二年)
  为防卫海啸狂潮薄城,定海县北城墙新筑重垣。
  1575年(明万历三年)
  杭、嘉、宁、绍4府海潮涌高数丈,人畜淹没,船只漂损。
  1576年(明万历四年)
  11月(十月) 倭寇犯定海。
  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
  大饥,瘟疫盛行,死者甚众。米价每石银一两六钱。
  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
  大风,海沸。宁波府所属各县屋塌船毁,压溺死者甚众。
  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
  浙江水灾,定海被灾九分,准免粮六分。
  1620年(明万历四十八年)
  虎入清川门,官兵逐毙于刘千户家。
  1621年(明熹宗天启元年)
  5月(四月) 部檄定海镇陆兵1000余人援辽,士卒闻讯大哗,缚营官,毁民居,势难阻遏,经知县顾宗孟抚慰开导,事乃平息,且整队出发。次年1月(天启元年十二月),援辽浙江兵溃于玉田。
  是年 讹传中使四出,为皇宫选淑女,并征集寡妇护送。于是民间大恐,草率婚配。舆轿雇尽,用椅代轿,百物腾贵,久不能平。
  1633年(明思宗崇祯六年)
  7月(六月) 飓风,雨如注,民房倒塌,外洋防海战船漂没损坏十之八九,巡兵沉溺众多。
  1634年(明崇祯七年)
  旱,饥民取南乡山中白泥充饥,竞传称为“观音粉”。
  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
  7月(六月) 大旱,米价踊贵,一石价银三两余,守兵3个月无米。人取白泥充饥,多得腹胀病。
  清
  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南明福王弘光元年南明唐王隆武元年)
  7月(六月) 清贝勒博洛率兵趋杭州。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各地义军纷纷兴起抗清。8月3日(闰六月十二日),明原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在宁波起兵,定海总兵王之仁等以海上兵响应,定海知县朱懋华等以兵饷会合。
  1646年(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二年
  南明唐王绍武元年)
  春明崇明叛将张国柱下海掳掠,泊舟招宝山外,诳入定海关,纵兵大掠3日,且扩大至邻近地区,百姓受害惨重。
  7月(六月) 清博洛军渡钱塘,陷绍兴、宁波,鲁王逃亡至舟山。9月(八月),王之仁沉溺妻妾子妇幼女弱孙于蛟门海中,独至松江,受迫降不屈而死。
  是年 清设协镇总兵于定海,辖陆师3营、水师2营。
  1647~1648年1月
  (清顺治四年南明桂王永历元年)
  1648年1月(顺治四年十二月) 明舟山守将黄斌卿率舟师入蛟门,抵三江口,被清守将击退。舟师退后,清军用战舰防守定海关口,甬江内用竹筏与铁缆造成“滚江龙”拦江截之。南岸筑炮台及小城、营房,瞭望守御,以防南明军队再次袭击。
  是年大饥。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南明永历十一年)
  2月(正月)清政府迁舟山百姓至定海、鄞县。
  是年郑成功命部将施举招抚松门一带渔船为向导,至定海关,与清水师遭遇,施举战死。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
  6月(五月) 20日(初一)郑成功军攻定海,自穿山登陆,直逼江南,结阵10余里,炮攻县城。后由青峙下船,游弋于龙山后海,又转移至梅山港、青龙港及〓头、上王,既而移泊至昆亭。前后10余日始撤离。
  是年 大旱。日有大晕。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
  清政府强迫泰邱、海晏沿海30里居民迁于内地,并严禁出洋采捕。
  1662年(清圣祖康熙元年)
  全县在籍户数11957,人数30081。
  1663年(清康熙二年)
  奉檄沿海一带钉定界桩,仍筑墩堠台寨,竖旗为号,设兵卒昼夜巡探。
  大旱,自上年夏6月(五月)不雨至是年秋8月(七月),降雨量尚不满缶,奇荒异常。8月31日(七月十八日)才下大雨。
  1665年(清康熙四年)
  于威远城东、西、北3面各筑炮台1座,每座置2000斤铁发贡2尊。
  1669年(清康熙八年)
  清政府因郑经退保台湾,准沿海居民撤桩展界复业,并许近海采捕。
  建昆亭寨城。
  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
  明降将耿精忠反后遣部将曾养性攻象山等地,集船数百至定海城下,守将方俊拟翻城接应,事发被斩。知县聂士贞率兵民搏战。清水师提督常进功率师自定海出洋,在沈家门击败耿军。
  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
  定海总兵牟大寅率兵搜岛屿,发现有木城草屋者全部毁去。
  江南有虎患,数年来白昼啮人。1682、1683年伤百余人。1706、1708年虎又两次入城。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
  11月(十月) 由于台湾郑克塽降清而开海禁,诏沿海移民迁回原籍,并开宁波、广州等4港。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5月(四月) 诏令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方依照山东等处例,许百姓500石以下船只可往海上贸易、捕鱼,出海前须预先禀报地方官,登记、具保、给票、烙号。11月(十月)定浙江沿海贸易收税例。弛海禁,但不得以火器出洋。
  是年 徙定海总兵移驻舟山。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
  部议覆准浙江立税关,在宁波设海关行署,定海县内设口址四:定海口(后称镇海分关)、小港口、邱洋口、澥浦口。次年特设监督浙海钞关一员。
  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
  改定海县为镇海县,总定海县之名历经后梁、宋、元、明至清康熙二十六年,计770余年。次年,在昌国故址置定海县。
  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
  大雨连旬,平地水深5尺,漂没田禾,倾坏民居。
  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
  大旱。自去秋不雨,至是年6月(五月)始雨。早稻全萎,晚稻薄收。
  1711年(清康熙五十年)
  缪燧任镇海知县期内捐资建立义学,据《重修浙江省通志稿》记载,此乃镇海最早之义学。
  1719年(清康熙五十八年)
  立崇正书院,1738年(乾隆三年)移至庄市。
  1723年(清世宗雍正元年)
  大旱,稻麦尽枯,民不聊生,剥取草根树皮为食,饿死者甚多。
  1724年(清雍正二年)
  镇海渔业团体南莆公所、北莆公所成立,设机构于宁波双街,为全国最早渔业团体组织。
  在县城南门外建税关(税关道头东首)。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改称常关。
  
  1725年(清雍正三年)
  8月(七月) 25日(十八日)大雨,海潮涌入,乡民登至屋脊或大树上避水。
  1746年(清高宗乾隆十一年)
  3月(二月) 蛟川书院在梓荫山下建成。后更名为鲲池书院。
  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
  8月(七月) 19日(十四日)海潮大作,东北风冲决城塘并溃,北城尽圮,民居多漂没圮坍。
  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
  冬知县王梦弼主事改建夹层堵缝镶榫石塘576.5丈,历时4载,耗银8万余两,次第落成。
  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
  9月(八月) 大旱,6~9月(闰五月至八月)不雨,田禾受灾十分之七,发公帑赈济,减免秋粮。
  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
  知县王梦弼、县丞益士杰等修《镇海县志》。
  是年禾大稔。
  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
  英商船泊镇海峙头洋面,要求进宁波港贸易。
  1801年(清仁宗嘉庆六年)
  夏蔡牵起义军在镇海歧(峙)头洋迎战定海镇总兵李长庚水军,败绩。
  1807年(清嘉庆十二年)
  县人陈景沛编辑《蛟川备志》21卷。
  1821年(清宣宗道光元年)
  夏秋季霍乱盛行,城乡死者数千人。
  1831年(清道光十一年)
  饥馑,设厂赈灾民。民多疫死。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
  7月10日(六月十二日) 提督祝廷彪扼守招宝山以防英军,巡抚乌尔恭额至宁波,调标兵守镇海,募渔船数百艘,分布隘口。英军封锁宁波及长江口。
  8月6日(七月初九) 英军乘小舟登招宝山后山外。清廷命孙世楷等抵敌,英军下船退回。
  10月(九月) 钦差大臣伊里布至镇海后,宴请侵华英军总司令和谈判全权代表义律,馈赠以米面牛羊鸡鸭,并于11月6日(十月十三日)背着朝廷与懿律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随即遣散乡勇,撤海防兵6000余名。
  11月15日(十月二十二日) 镇海民众张贴知单,反对伊里布与英军妥协撤走防兵、遣散乡勇水勇,并于16日鸣锣聚集千余人,赴伊里布行寓总持寺请愿,要求加强防御,追回已撤各兵,以保宁郡,保浙东。
  是年 建造南、北拦江炮台。
  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
  3月(二月) 裕谦接代伊里布为钦差大臣,越二月,实授两江总督。在镇海金鸡山筑炮城,移调提标左营游击于穿山,在招宝、金鸡两山密设炮位,严筑工事,塞江拦索,调各路官兵不下2万,分守四郊,以御侵略军。
  5月3日(闰三月十三日) 林则徐奉命离粤赴镇海军营效力。6月10日(四月二十一日)下午至镇海,此后渡甬江,登高山,察地势,指导防守方略,研铸大炮。6月21日(五月初三)在镇海铸炮局铸成8000斤重大铁炮。6月28日(五月初十),清廷又以林则徐在广东“废弛军务”罪与邓廷祯一起从重发往新疆伊犁,7月14日(五月二十六日)下午林则徐离镇远戍。
  10月10日(八月二十六日) 镇海被英军攻陷。两江总督裕谦殉节,狼山镇总兵谢朝恩、把总金萼等战死,县丞李向阳自缢,提督余步云、知县叶堃等逃跑。此役殉难者尚有守备王万隆、把总汪宗宾、解天培、外委林庚、吴廷江等。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
  3月l0日(正月二十九日) 奕经于上年10月奉命赴浙江督战。2月至绍兴,定3月10日三路进军收复定海、镇海、宁波。军机为内奸泄露,三城之战皆败。
  3月 宁波等地失陷后,街头发现《宁波众义民告乡里父老公启》,号召各乡人民抗英。生员王师真于4月5日(二月二十五日)夜率爱国义民火烧英船。军功刘朝元兄弟率众偷袭英军在招宝、金鸡两山军火库。黑水党活跃甬江两岸攻击英军。仅县城二道头、五里牌等处民众2个月来愤杀侵略军事件计10余起。
  5月8日(三月二十八日) 英军为集中兵力进犯乍浦,于6日、8日相继退出宁波、镇海城,但仍留其将罗卜丹驻兵招宝山。
  8月29日(七月二十四日) 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10月11日(九月初八)英军退出镇海招宝山。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
  10月1日(八月初八) 大风雨,水高1丈,舟行桥上。牲畜溺死、房屋崩塌、棺木漂流,不计其数。
  1844年(清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
  1月1日(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宁波开埠。
  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
  冬县人李容(也亭)及慈溪费纶志、盛植琯集银7万元购轮船1艘,定名“宝顺”,用于护航,聘贝锦泉为管带,为中国用轮船之始。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
  12月6日(十一月初五) 太平军李世贤部黄呈忠、范维邦等率部攻占镇海。
  12月9日(十一月初八) 太平军攻占宁波后命何文庆入镇海,与范维邦同守镇海。改镇海关为天平关,并下令蓄发,裹红巾,假祠庙庵观为公所,设乡官理民事。
  12月 聚居南薰门外少数闽人阴图焚劫,致使沿江市屋数百间焚毁殆尽。
  1862年(清穆宗同治元年)
  5月6日(四月初八) 清道员张景渠督令属下自定海率兵攻镇海,强登南北两岸。太平军何文庆败走,范维邦降清。7日太平军撤出镇海。10月,黄呈忠、范汝增率部与清军鏖战后撤出宁波府城。
  1865年(清同治四年)
  清政府海关署与宁波道台在镇海口虎蹲山设灯塔。1872年、1932年两经改建。
  1877年(清德宗光绪三年)
  建威远炮台于招宝山北麓,置各种大炮8门。其后至1887年(光绪十三年),在招宝山、金鸡山、笠山等地先后建成靖远、镇远、定远、天然、自然、宏远、平远、绥远、安远、南拦江等炮台。
  1878年(清光绪四年)
  夏大旱,七乡河皆龟坼,稻禾尽枯。
  1879年(清光绪五年)
  刊行俞樾总纂之《镇海县志》40卷。
  1880年(清光绪六年)
  6月(五月) 县人顾心田捐买民地建造之公善堂落成,内设医局,后改公善医院,为镇海最早设立之医院。
  1883年(清光绪九年)
  提督欧阳利见在威远城增建月城。
  创设军用镇海电报局于招宝山,后迁至南门外。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
  3月1~3日(正月十五日至十七日) 法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法舰4艘侵犯镇海口,炮击招宝山炮台。守军开炮还击,击伤孤拔坐舰,击沉另一法艇,孤拔受伤,6月11日死于澎湖岛。4日(正月十八日)夜,法军乘小船企图袭击港口炮台,被副将费金组击退。14日(正月二十八日)法舰遥击小港炮台。20日(二月初四)夜,守军在青峙岭伏炮突击法舰。时法舰军因镇海守防严密,进攻失败,沮丧而退,封锁镇海口外。4月15日(三月初一)宣布停战。6月26~29日(五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法舰撤离镇海口,释放被掳民众23名。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
  购德国克虏伯后膛钢炮7门,分置宏远、平远、绥远、威远、安远等炮台。次年冬炮台全部竣工。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县人张锡钟纂成《重订镇海县志稿》40卷。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在县房道头西首建造镇海第一个轮埠——海龙轮埠。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在县城南门外永安街创设镇海邮政局。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
  9月14日(八月初二) 清政府命各州县设立小学堂。是年,在大市堰由余镜清出资开办濬智学堂,为镇海最早创办之学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
  3月16日(二月二十二日) 小港乡民因迎会捐款争执,捣毁英耶稣堂及教民仇绍棠纸铺。事后教会与英驻宁波总领事馆强令镇海县府“严办首要”,并赔银洋1000元。
  是年成立县教育会,兴办学堂。县人盛炳纪等在校士馆原址创办镇海公立两等小学堂。
  1909年(清宣统元年)
  成立劝学所,为教育执行机关,领导全县教育。
  1910年(清宣统二年)
  全县统计在籍户数计100658户,人数计320702人。
  1911年(清宣统三年)
  11月5日(九月十五日) 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响应。镇海于11月6日(九月十六日)宣告光复,成立军政支部,推举驻镇军标统张载阳为支部长。
  11月28日(十月初八) 撤销军政支部,公推刘崇照为民政长,管理全县行政。
  中华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
  1月1日(十一月十三日) 成立县公署,刘崇照为首任县知事。
  6月 龙头场盐署并入慈溪鸣鹤场。
  10月 创办贫民习艺所于城区。1922年6月停办。
  是年遵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旧制陋习,改用阳历,易冠服,废跪拜,剪除发辫,劝禁缠足,禁鸦片,禁赌博,禁蓄婢宿娼,严禁贩卖人口,解放“堕民”。
  成立县议会,翌年冬停止。1922年复成立。
  县立中学正式招生开学。
  1913年(民国2年)
  樊棻筹资29000余元,在城区建办公益织布厂。
  1914年(民国3年)
  4月 虞洽卿组建三北轮埠公司,建码头于城区、穿山及伏龙山下,购置“镇北”、“慈北”、“姚北”轮航行于宁波、定海、象山等地。是年虞氏又创办龙山镇电报局和电话处,并在沙河头设南北衔接总机。
  6月11日 沪杭甬铁路宁波至百官段通车,全长77.9公里,路经县境压赛、白沙。
  1915年(民国4年)
  郭巨一带霍乱流行。
  沪甬线宁绍轮在镇海停泊搭客,以驳船接送旅客。
  1916年(民国5年)
  龙山铁路建成,自三北轮埠公司站房至龙山码头,长约1.6公里。
  1917年(民国6年)
  陈雍琅等集资8万元,在小西门外(今电影院北首)创办县内首所电灯厂——镇海华明电灯厂。
  1918年(民国7年)
  永川轮船公司建码头于城区县房道头西,置轮行驶于甬、镇、温州等埠。
  各警察所户口调查,全县共100187户、374193人。
  1919年(民国8年)
  五四运动浪潮传入镇海,城区、柴桥等地学校师生组织游行示威宣传,联合工商各界,成立组织,掀起反帝反买办——抵制日货——反土豪劣绅热潮。
  西管区绅商捐资在庄市横河堰创办同义医院。
  1920年(民国9年)
  2月 重修《镇海县志》,1924年冬编竣。
  6月 由于去岁歉收,米价昂贵,饥民相属于道,官绅协办平粜。灵岩、泰邱等乡贫民结群吃荒,簇拥米店求施。
  7月8~12日 东绪乡饥民数千人,拥至虞洽卿家“吃大户”。
  1921年(民国10年)
  3月19日(二月初十) 午后4时许地震,人摇晃欲倒,窗户震裂有声,约时三四秒复宁。
  是年 飓风霪雨成灾,江南诸乡堤塘、道路、桥梁多被冲毁,稻作棉花遭淹。
  城区筹设消防局,购置新式水龙及器械。
  1922年(民国11年)
  3月21日 昆亭、〓头、三山等地乡民不堪盐税重剥和盐警肆虐,聚众3000余,攻打柴桥盐局,焚毁警长住舍。翌日,盐警调集百余人,扬言报复。乡民鸣锣召众,至28日,在对抗中死乡民4人,负伤数名。经县知事偕海晏、郭巨两乡自治会长赴盐务总署陈说利害,盐署慑于民愤,允诺降低盐税,约束盐警,事方平息。
  3月县知事盛鸿焘倡议,集银4万余元修浚中大河自白龙洋至骆驼桥段。1924年,又耗银3000元,重修大市堰。
  1923年(民国12年)
  招商局在城区济川渡西建轮埠,沪甬线客轮进出在此停靠。
  冬重修鼓楼竣工。
  1924年(民国13年)
  3月 镇远门外良济医院改办城区孤儿院。
  7月 重修后海石塘1020丈、土塘3400丈竣工,塘上建庆安、鸿福两亭。
  是年底灵山、敬德、十七房小学教师王赞襄、竺清旦、江少怀等人在校内成立三民主义研究会、读书会、少年共进会等组织,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思想。
  1925年(民国14年)
  3月28日 各界代表2000余人,在县城大校场举行追悼中山先生大会。
  5月23日 中国国民党镇海区分部成立。
  6月4日 五卅惨案发生后,县成立外交后援会。7日举行反抗帝国主义暴行,抵制英、日货大游行。同日柴桥等地也成立外交后援会。30日全县再次举行反帝大游行,公祭五卅死难烈士,发起募捐,慰问难胞家属。
  7月4日 县小学教员联合会成立。
  7月10日 县仇(日)货调查委员会成立。
  8月9日 县旅沪同乡会成立。
  9月 王赞襄、唐海沧、钟志一等在灵山小学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支部,被编为宁波第六支部。
  是年新碶顾荆庸发动当地8个村农民筹建镇海县第六区农民协会,1927年正式成立。
  1926年(民国15年)
  11月17日 县妇女联合会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镇海独立支部成立,书记沃醒华。
  12月 在中共支部帮助推动下,国民党县党部成立,沃醒华、胡焦琴等6名共产党员被选为县党部执委。
  1927年(民国16年)
  1月1日 中共镇海独立支部、国民党县党部共同策动驻镇水警厅长、炮台司令和县知事起义投顺国民革命,并举行换旗仪式。
  1月13日 联军孙传芳部第二师第三旅派兵两营驻城警戒;2月初由十一师一团接防。
  2月19日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及省防军一部乘轮抵镇,接管镇海。县知事刘强夫出走。
  2月下旬组建城区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县总工会、县农民协会。
  3月16日 城区人力车、绸缎业两工会及坤和草帽厂200多工人,要求增加工资,罢工游行。
  3月底 工人、农民、盐民数百人,勒缴驻灵岩、城区的保卫团和缉私营枪械。
  3月 县处理逆产委员会查封勾结军阀的上海市商会会长傅筱庵在镇房产。押解地方劣绅游街示众。
  4月初 崇邱区农民协会盐民部发动大批盐民驱散青峙岭、沙蟹岭、二道头、衙前、张碶等处缉私营、秤放局人员,封闭房屋。各地盐民时有起事,下洋盐民缴缉私营枪械20余支。
  4月中下旬 四一二反共政变后,国民党宁属特派员代表金越光来镇“清党”,任命洪伟观、李仲瑜等接管县党部。中共镇海独立支部书记沃醒华等避离,胡焦琴代理支部书记。
  4月27日 国民党“清党”后,县总工会被改名镇海工人大同盟;5月1日,县农民协会亦被宁波农民大同盟派员改组。
  5月6日 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张咸铠来镇再次改组县党部,加紧搜捕共产党人。
  6月6日 胡焦琴被捕,同月23日在甬就义。
  8月 中共宁波市委派康友铨、陈存世来镇重建党组织。秋后,柴桥、骆驼、镇北、龙山相继建立中共党支部,不久均被破坏。
  9月28日 改组后的国民党县党部成立。11月又组建县党部临时执行委员会。
  是年 始行“二五减租法”,经农民协会合法斗争,江南地区在1929年(民国18年)基本实现。
  1928年(民国17年)
  10月 全县人口公布共计为93508户、381127人,其中男204077人,女177050人。
  是年 推行村里制,全县建11区、20里、216村。
  穿山商轮公司成立,置“穿山”、“大华”客轮,航行于穿山、上海、定海、海门等地。
  风水为害,沿海各区堤塘冲毁5000余丈,灾民2300余人。尤以海晏、泰邱受灾最烈。
  开展扫毒运动,设戒烟(鸦片)医院1所,戒烟男146人、女6人。1931年(民国20年),北乡又割尽烟苗(罂粟花)百余亩。
  1929年(民国18年)
  6月 《镇海日报》创刊。发行人李仲瑜,日发行约500份。
  8月 拆县城南薰门瓮城,拓建为南薰路;后又拆东首城墙建菜市场。
  9月 中共镇海支部在庄市崇正小学重建,不久被迫停止活动。
  是年 宁波永耀电力公司架设宁波白沙至庄市同义医院电力线路。
  1930年(民国19年)
  2月 县佃业仲裁委员会成立。
  夏 实行乡镇制,全县建为7区、22镇、166乡、3266闾、16248邻。
  7月 拆武宁门瓮城。
  1931年(民国20年)
  5月 成立镇海电话代办所。
  10月10日 大碶地区17所学校师生共2000余人,在新庙召开抗日救国大会,提出“停止内战、枪口对外”、“抵制日货,严惩奸商”等口号,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并捣毁贩卖日货的“可大昌”布庄。
  10月 中共镇海特别支部在大碶成立。
  争执几十年之岩、泰两乡分界线,经省民政厅实勘调解,定大浦河中心为分区线。
  11月 绅商捐资银5.8万元,修补俞范至岚山土塘3390丈,又续修自包家至俞范石塘计1638丈。
  重修《镇海县志》及新修民国《镇海县新志备稿》和《镇海县志·地图册》出版。编为47卷,共25册。
  1932年(民国21年)
  1月14日 县国民救国促进会成立。
  3月8日 县无线电台在水警局内装置完竣,并开放商电。
  4月24、25日 因中共宁属组织负责人被捕叛变,中共灵山小学支部书记王文荣等4人被捕,王死于杭州狱中。同时被捕还有时敏、林头、石湫等小学进步师生六七人。
  秋蒋介石自宁波乘逸仙号兵舰来镇,登招宝山视察镇海要塞。
  11月 成立县保安团。
  1933年(民国22年)
  2月12日(正月十八日) 城区灯会,警察出阻毁灯,群众捣毁警署。
  4月5日 鄞镇慈公路通车。
  5~8月 霍乱大流行,仅城区即死300余人。
  9月 暴风霪雨,咸潮入灌,毁屋300余间、船100余艘,淹田地10余万亩,灾户3万,待赈4万余人。
  1934年(民国23年)
  春 米价狂涨2倍,城区米价银18元。
  5月 县电话代办所改为电话支局,全县建11个电话代办所。
  7月12日 宁(波)穿(山)公路全线竣工。
  9月 调整乡镇建制,推行保甲制,全县建97乡镇、955保、9332甲。
  夏秋 大旱,田土龟裂。沿海滨江地区近年迭受咸潮倒灌,咸质上升,田禾霉烂,受灾奇重。
  是年 三北公司在城区小道头建大轮船码头。
  县中医师公会成立,会员30余人。
  1935年(民国24年)
  1月7日 鄞镇慈公路镇(海)骆(驼)支线通车营运。
  1月9日 财政部关税署批准三北公司往来沪甬船只免征土货转口税。原从宁波转口的慈溪、余姚等地部分土货,改由镇海转口。
  3月 镇海南泓飞机场建成,1937年后废。
  5月10日 慈(溪)邱(王)公路之汶溪至邱王段试行通车。
  8月3日 汶(溪)骆(驼)公路试行通车。
  1936年(民国25年)
  1月 浙江省地方银行镇海办事处建立。同年,成立镇海县库。
  10月 纪念吴杰诞辰一百周年,筹资建“吴公纪功碑亭”于梓荫山麓。
  11月 在大市堰毙虎1头。后在毙虎处建“伏虎桥”,今存。
  是年 镇(海)大(碶)公路修竣通车,全长14.3公里。
  1937年(民国26年)
  8月初全县霍乱流行,3个月内死亡920余人。
  8月26日 上午8时,日机1架向城区打筠街投弹1枚,毁平房4间,死1人。
  8月 淞沪抗战开始,县成立抗敌自卫后援会,县长张感尘任主任。次年改称抗日自卫委员会。
  县政府、国民党县党部举办党政军事训练班,继之各乡镇开始壮丁训练。爱国青年应征抗日。不久实行“三丁抽一”征兵制。
  秋 县境内修筑防御工事。自龙山至白峰沿海各要津建造钢筋水泥碉堡,海塘开挖战壕,主要港口打篱笆桩。
  11月5日 日舰2艘在镇海口外炮击县城。
  12月24日 杭州沦陷,浙东告急,为防御日军进犯,掘毁县境内宁穿、镇大、鄞镇慈等六七条公路,主要人行大道掘成“S”形,每桥只留石梁1条。同时拆去杭甬铁路、龙山铁路路轨。
  12月31日 宁波城防司令部奉命封江,凿沉新江天轮于甬江口。
  1938年(民国27年)
  1月5日 浙西反攻告捷,开放镇海口封锁线,沪甬轮恢复航班。不日,再次封锁,以后时开时封。
  2月 省派战时合作队员赴江南六区组社。至1940年7月,共建战时合作社12个。
  3月 小港蔚斗小学建立中共支部。8月中共镇海县工作委员会建立,卓子英任书记。至1940年底,全县建有中共党支部11个,党员100余人。
  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战时政治工作队成立,兼队长徐肇宗、指导员周鸣宇(中共党员),队员50余人,赴崇邱地区宣传抗日。
  春 以中共党员为骨干,组成县流动施教团。团长毛信坤,副团长周闪耀。并与城区救亡团相配合,分赴浃江南北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小港、横河各地抗日救亡宣传组织也相继成立。
  4月 县抗卫会出版《抗日》旬刊。12月又出版《战时镇海》半月刊。同时,县动员会办《乡卫》半月刊。龙山虞天石、虞金迅创办《龙山呼声》。
  6~10月 疟疾流行。
  是年 甬江口打梅花桩,防止日舰闯入甬江。
  土地清丈结束,全省地籍分编7都、104图。
  1939年(民国28年)
  4月4日 县妇女会主办第一次集团结婚。
  6月7日 日机6架空袭宏远炮台,被驻军击中1架,坠落于甬江口。
  6月23日 舟山被日军侵占,定海县长苏本善率部至柴桥,驻紫石。
  7月1日起 宁波复封港,镇海口遂为主要中转场所。澥浦、新碶、穿山等口岸一时商舶云集。
  7月7日 城乡7个抗日救亡团体发起召开万人声讨汉奸傅筱庵大会。会后砸毁傅宅大门,没收其家产。
  7月 建立县合作金库。
  是年宁波防守司令部下令凿沉太平、福安、大通等大小船舰18艘于招宝山至小金鸡山一线。
  1940年(民国29年)
  3月2日 行驶镇甬线景升轮泊宁波江北岸码头时遇日机空袭,人慌船翻,380余人罹难。
  6月2日 日军300余人在大榭岛登陆,至晚退去。
  6月 中共县工委在江南组建抗日武装王贺乡巡夜队。
  7月初 日舰20余艘游弋于金塘洋面,每日炮击镇海口两岸。
  7月15日 日军第三舰队宣布封锁宁波港口,沪甬线客、货轮均提前离港。
  7月16日 日舰20余艘向镇海要塞各炮台及沿海阵地炮击500余发,日机多架配合轰炸,投弹70余枚。下午,日舰又在澥浦港击毁渔船10余艘。
  7月17日(六月十三日) 凌晨,日海军陆战队第三联队在青峙老鼠山偷袭登陆,守军不支溃退。日军进犯江南道头及县城,沿途焚毁房屋,杀害平民。次日焚毁城西武宁镇房屋3000余间。
  7月19~21日 第十六师与一九四师协同向戚家山小港等日军阵地展开猛烈反击,日军伤亡千余人,夤夜窜海遁逃。是役小港唐爱陆等人组织民众支援前线。
  7月 宁波防守司令部又将凯司登轮、海绥轮等共15000吨沉于梅墟拗猛江,封堵内江。
  12月 灾荒严重,国民党政府强征民粮,第六区(泰邱)农民进行抗粮斗争。县政府逮捕六区农会干事顾荆庸,押解至大碶青龙桥时,千余农民执竿举石,抗官保顾,县长周启植慑于民愤,将顾释放。
  是年 夏秋80余天无雨,早稻歉收,晚稻无收;又因干旱引起霍乱流行,死亡甚众,仅澥浦镇即死亡10余人。
  因“七·一七”战事,县政府徙庄市汤家河湾张。
  1941年(民国30年)
  1月 全县成立庄市、龙山、长山、柴桥4个区署。
  4月15~18日 泊镇海口外日舰10余艘,不时炮击小港、城区、澥浦一带。日机多次轰炸沿海港口,投弹200余枚。
  4月19日 凌晨一时许,日军第五师团第九旅团及海军陆战队一部在黄瓦跟、金鸡山登陆;拂晓又从后海塘、双跟塘登岸。守军一九四师刁君岳连全连官兵在竺山头力战殉国。城区守军暂编三十四师一团一营与敌激战招宝山,营长戚威良阵亡。下午,守军暂编三十四师一团三营在妙胜寺阻击日军,营长颜怀信牺牲。是日上午县城陷落。镇海县政府撤至鄞西。23日凌晨,另股日军1300余人在林大山登陆,进犯霞浦、柴桥。
  7月3日 沪甬线复航。
  7月 日伪在城区组建“自治会”。翌年,改称“县乡镇联合会”。
  9月 抗日武装王贺乡巡夜队扩建为江南独立中队,中队长王博平,政治指导员林勃。后编入苏北淞沪游击队“五支四大”,称新四中队。
  是年 驻城日军拆南城墙一段,筑通江边码头车路。
  1942年(民国31年)
  4月 县农会江南办事处成立,顾荆庸为主任。
  5月 原县警察第三大队姚华康与汪立本部火并后率部投靠日军,编为汪伪“镇北保安团”,盘踞澥浦、邱王、河头、骆驼等地。
  5月底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龙山自卫队成立,后扩展为慈镇县大队。
  7月 中共浙东地区委员会决定将镇海县城和甬江以南归属三东(鄞东、奉东、镇东)地(工)委领导,镇海县工委书记陈志达;甬江以北属慈镇县工委领导,慈镇县工委书记谢仁安。
  8月 经中共慈镇县工委和士绅朱祖燮筹划,在龙山所巩院创办凤湖中学。翌年10月,因伪军威迫而迁至龙南启绪小学,有不少师生参加革命。
  茂丰纱厂在县城白家浦创建。1943年后改为久丰纱厂。
  秋 县立初中借名私立蛟川中学在霞浦小学原址开办。1943年春迁瑞岩寺,改为县立中学。
  11月 抗日民主政府慈镇县办事处成立,主任金如山,后为戚铭渠,辖龙山、庄市等区。
  1943年(民国32年)
  2月20日 中共慈镇县工委委员李长来在柴桥遭定海国民兵团包围,突围时遇难。
  5月 汪伪镇海县政府在城区建立,谢兴如任伪县长。
  8月 在柴桥瑞岩寺镇海县立初中内附设简易师范班。
  11月6日 国民党顽固派军队——慈溪自卫第二总队宋清云部乘中共抗日武装主力集结四明山之机,逮捕慈镇县办干部及抗日群众130余人,其中30余人被害。
  11月30日 国民党政府县独立中队与定象保安总队一大队在大碶王隘杨家桥伏击下乡“扫荡”之日军,击毙日军官兵多名。
  1944年(民国33年)
  2月12日 定象保安第二大队夜袭宿营大碶的汪伪县保安大队50余人。伪兵死伤数名,余投降。
  3月19日 抗日武装浙东纵队三支队暨警卫大队在筋竹岙歼灭汪伪中央税警团4个班。次日,伪中警团纵火焚烧筋竹岙村。
  3月22日 浙东纵队第三支队和慈镇县大队歼击盘踞在庄桥的国民党顽固派宋清云部,俘56名。
  3月 抗日民主政府慈镇办事处下建龙山、庄市两区署,11月再建沿山区署。
  5月23日 定象保安总队褚公良部在梅墟截击行驶甬镇线之中华轮,击毙护航日军3名。
  5月 三民主义青年团鄞县分团镇海办事处成立。
  6月7日 人民武装庄市区常备队配合浙东游击纵队第三支队侦察排,袭击洪桥汪伪舟山警备司令部第四总队,俘日本少佐顾问吉永久寿秀和伪军上校总队长卫文达等28人。
  6月25日 浙东纵队三支队和慈镇县大队在马家桥、田顾间歼灭汪伪军第十师三十九团1个连。
  6月 抗日民主政府庄市区干部、民兵于日军“扫荡”前,张贴反战传单,后有4名日军携传单投诚。
  建于862年(唐咸通三年)之镇北名刹伏龙禅寺被日本侵略军纵火焚毁。
  8月 驻甬日军在压赛乡、同德乡和毗邻庄(樟)桥镇圈地辟建飞机场,割稻毁田拆屋,殃及15个村庄。镇海县里漕、傅范、新桥姚家等村受害。
  夏大旱。
  10月 日军分驻澥浦、汶溪、小港、青峙、穿山等沿海沿山一线,在山巅构筑工事,以防美国军队登陆。
  同月 日机1架在峙头洋被美国空军击落,飞行员跳伞后,为渔民俘解至郭巨,转送宁海。
  1945年(民国34年)
  年初 美机轰炸舟山日军基地,一机被日炮击伤,驾驶员跳伞降落峙头洋,由当地乡民救起送县政府。
  2月 抗日民主政权建立浙东行政公署。慈镇县办事处分置慈溪、镇海两县,戚铭渠任镇海县县长。
  4月4日 国民党政府成立县临时参议会。
  5月 中共镇海县委成立,谢仁安任县委书记。
  6月16日 国民党政府县独立第二中队和庄市自卫队,在东冈碶截阻击退下乡“扫荡”日军。
  7月1日 悬挂德旗之“谋福”(新宁绍)轮由镇驶沪,中午在鱼腥脑岛附近被盟军飞机炸沉,罹难600余人。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0日前后,侵占澥浦、河头等沿山日军撤离至慈城集中,抗日民主政府各区常备队和民兵配合三北特务营先后收复邱王、河头、澥浦、贵驷、骆驼、长石、湾塘等地日伪军据点。
  8月22日 抗日民主政府龙山区署进驻澥浦,组织民兵大队、青年会和敌伪资产清算委员会等群众组织。
  9月18日 国民党政府县长雷霆率部自城湾迁返县城。占守城关日军于24日撤离。
  9月20日 抗日民主政府庄市区署在贵驷召开庆祝抗战胜利万人大会。同日下午,国民党政府庄市区区长邱友三率部占领五里牌等地,杀害抗日民主政府区江防队长赵玉卿、民兵队长王善林。
  9月下旬 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其武装力量奉命北撤,10月7日最后一批干部、战士撤离。
  10月23日 中共慈镇县特派员蒋子瑛在洋墅大袁陈村遭国民党政府何九峰部围袭牺牲。
  12月 国民党浙江省民政厅令,撤销庄市、龙山、长山、柴桥4区署。1948年后又陆续复建。
  1946年(民国35年)
  1月14日 县农会召开代表大会。是时有乡农会62个、会员18619人。
  4月 由徐圣禅、董杏荪、方椒伯等绅商联名创建之东管、西管、前绪三乡公益堂成立。
  5月5日 全县选举县参议员。6月24日县参议会成立。
  6月23日 县合作社联合社成立。
  6月 江南柴桥、长山等区教育界开展“反饥饿”罢教运动半个月,迫使县政府发放教育欠款。
  8月29日 县地方法院原拟首审汉奸谢兴如等人,临庭托辞证据不足,改期再审,后以游街了事。
  10月 筹建县银行于南薰路,资金58万元。翌年11月开业。
  10~12月 举行肃清烟毒宣传会,县设戒烟所。登记查获烟民35人,其中被判刑10人。
  11月16日 恢复沪甬线客轮在镇海停靠搭客载货。
  11月 战时掘毁之鄞镇慈公路镇海段路面修复通车。
  1947年(民国36年)
  1~3月 全县编并34乡镇、362保、4481甲。
  2月15日 国民党县府公务人员因待遇低、生活受威胁实行“总请假”一星期。
  2月23日 成立县农业推广所。
  3月初 国民党县政府组建民众自卫总队,县长兼总队长,并整编各乡镇民众自卫队,负责征兵、“清乡、剿共”等事宜。
  3月11日 中共慈镇县特派员赵士炘、沈宏康等12人,突袭窖湖乡公所,缴获长短枪12支。
  3月12日 慈镇县武装工作队成立。
  3月 重建中共三东(鄞东、奉东、镇东)工作委员会,书记詹步行。
  4月 重建中共慈镇县工委,书记赵士炘。
  5月6日 长山区农民反对废梅湖为田,由石门乡乡长王宁远率5000余人赴梅湖掘堤。宁波专员俞济民闻讯派自卫队武装护坝,群情激愤,迫使自卫队退却,遂复湖蓄水。
  5月14日 受全国反饥饿反内战学运影响,县简师学生40余人结队游行,并至国民党县政府请愿。
  6月3日 中共四明主力与县武工队分兵袭击庄市警察所和在彭王庙执勤自卫队。
  6月21日 定海除奸大队缴获霞浦镇公所警备班长短枪9枝后,在峙头改编为中共领导的浙东第四自卫纵队,徐小玉任纵队长。
  7月 国民党政府发布“戡乱总动员令”。县建立“戡乱动员委员会”,县长周力山兼主任。
  8月19日 浙东第四自卫纵队杨锡林部缴获柴桥警察所、自卫队枪械;然后抢劫商店,扣押地方人士。
  8月23日 全县人口调查汇集,计70527户,292218人。
  8月 人民武装慈镇县大队成立,郑侠虎任大队长。
  10月 中共领导的慈镇县办事处成立,主任赵士炘,副主任沈宏康。
  慈镇县调整行政区域,设东区(庄市、庄桥、沿山)、中区(龙山、观城)、西区(丈亭)。
  镇大公路江南道头至高塘段修复通车。
  12月22日 中共三东工委指派余力行赴上阳成立江南武工队。翌年2月,该部缴获大碶警察所枪械后,编入东海游击总队。
  是年县农会和浙东植棉指导区协作推广种植美国德字棉16543亩,珂字棉3734亩。
  县医师公会成立。
  1948年(民国37年)
  1月 中共浙东临委决定将“三东”(鄞东、奉东、镇东)地区改名为东海区,并成立东海工委,詹步行为书记。
  阴历年关,人民武装慈镇县大队和东区武工队护送横溪、十字路贫苦群众70余人,夤夜赴沙河外新屋国民党粮库,开仓放粮万余斤济贫。
  3月 国民党县政府指派“清乡”工作队34人,赴各地督促执行反共的“联保连坐”法。
  8月14日 县农会常务理事顾荆庸率代表18人赴南京和杭州请愿,要求按“地价法”缴地租。
  秋 国民党政府八十七军(番号长江)自华北战场撤退至浙东,一部进驻镇海境内。
  10月13日 人民武装东海游击总队王起等一部抵峙头,遭国民党政府定海刑警队袭击,副总队长江之铭遇难。
  11月12日 人民武装慈镇县大队和一区武工队袭击驻范市国民党武装据点,俘中队长以下官兵30余人。
  11~12月 因叛徒出卖,柴桥、清水桥一带中共党组织遭破坏,李志松、张顺利等4人先后被捕。江南武工队撤离至天台山区。
  12月3日夜 行驶沪甬线之江亚轮在吴淞口外突然爆炸沉没,罹难乘客3100余人,内镇籍人士甚多。次年4月31日,罹难者棺柩运甬。
  是年 全县发现天花33例。
  1949年(民国38年)
  2月 国民党政府浙江省第二专区建立“三北剿匪指挥部”,对慈东、镇北中共游击区进行全面“清剿”。
  5月中旬 中共浙江省委决定,由随军南下干部刘刚、刘维新和原慈镇县委委员沈宏康组成中共镇海县委员会。
  5月20日前后 国民党军队强征民夫,突击修复镇骆公路,日夜疏运杭州溃退之辎重部队抵镇海下船逃离。招商局、三北公司趸船码头亦遭劫掠。
  5月22日 国民党政府龙山区区长姚鹏程率区自卫队90余人,通过中共澥浦支部引导,向民主政府慈镇县办投诚。
  5月24日 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军六十六师一九七团进抵骆驼桥;一九八团于25日下午2时抵张碶。国民党政府六十六团向县城溃退。国民党党政军机关连夜撤走。
  (解放后)
  5月26日晨6时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六师一九八团解放镇海县城。
  5月27~29日 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六十五师、六十六师各一部挺进穿山半岛,国民党县政府及守军撤逃梅山等岛屿。
  6月1日 中共镇海县委进驻县城。月初建立镇海县人民政府。
  6月4日 上午8时许,镇甬线江利轮驶至梅墟遭国民党飞机袭击,死伤30余人。
  6月 建立县公安局,次月设柴桥、澥浦、郭巨派出所。接收镇海县卫生院,改称镇海县人民政府卫生院。
  7月9日晨 国民党八十七军1个团在龙山登陆,龙山区区长忻一波等4人被捕。同日上午又窜犯长跳嘴、穿山两地,均被解放军击退。
  7月13日 建立中国人民银行镇海办事处,接管国民党政府浙江省银行镇海办事处及镇海县银行全部资产,开展收兑金圆券工作。
  7月23、24日 台风暴雨坏海塘百余里,沿海11个乡遭灾,被淹农田15万亩,毁屋160余间,死30余人,灾民3500多户、近万人。人民政府组织群众2万余人,以工代赈,修复海塘8711丈。
  7月 成立镇海农民协会筹备会。翌年5月召开农代会,成立县农民协会。
  8月18日黄昏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六十六师一九六团、军山炮团进攻大榭岛,次日拂晓大榭岛解放。
  8月24日 盘踞梅山岛之国民党残部弃岛撤逃。25日,解放军六十五师一九三团进驻该岛。至此,县境全部解放。
  8~12月 盘踞舟山国民党空军轰炸穿山、柴桥、三碶、大碶、小港、湾塘、澥浦及县城等地,炸毁学校、祠庵和民房300余间,死伤45人。
  8月 县支前指挥部组织大碶、柴桥地区民工,修筑自大碶至下三山公路;庄市、龙山两区民工1500余人抢修璎珞至穿山公路。至1950年5月19日舟山解放,共出动民工49.7万工,筹集支前船只400余艘,支前物资3万余件。
  9月18日 全县34个国民党政府乡(镇)政权除梅山外,均接管完毕。废除保甲制,陆续建立村政府、村农会和村民兵组织。至年底,全县建立4区(庄市、龙山、长山、柴桥)、7镇(城关、澥浦、庄市、三碶、大碶、柴桥、霞浦)、28乡、455村。
  9月 中国花纱布公司宁波分公司设范市、柴桥两棉花收购处。
  组建浙江军区第二军分区镇海县大队。次年12月改编为独立第五营。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3日 解放军六十六师、六十四师一九〇团以新碶沿海为基地,发起金塘岛战役。10月5日,金塘岛解放。
  10月17日 镇海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张碶召开,出席代表133人,通过支前、救灾、剿匪3项决议。
  10月下旬 各乡召开农代会,开展民主反霸和减租减息工作。
  10月底 成立镇海县支前善后生产救灾委员会,办理救灾工作,并联络宁波旅沪同乡会向社会各界募捐。是年共筹集和发放救济粮大米5.715万公斤,救济款1.74亿元(旧人民币),衣服6286件,有83840人得到救济。
  10月 暴雨成涝,秋汛大水。柴桥地区水稻受淹5万余亩,被淹7天,造成严重减产。
  1950年
  春 农村开展生产渡荒、生产自救运动,人民政府拨大米40万公斤,以工代赈兴修水利。
  3月20日 召开县首届妇女代表大会,建立镇海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国民党政府飞机一架侵入县城投弹,炸毁房屋3间1弄,炸死1人。
  4月 县供销商店改组为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人民银行镇海办事处改组为县支行。
  5月12日 县城遭国民党政府飞机轰炸。县级机关暂迁庄市。
  6月18~27日 调整区乡建制,新建城关、大碶、郭巨3区公所,全县共分6区、13镇、71乡。
  6月 建立镇海县人民法院。
  7月 改民办大喜剧团为县基本剧团。1954年正式定名为镇海县越剧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镇海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修复被损海塘。县人民政府用以工代赈方式,动用民工21万工,在86天中修复海塘62.78里,完成土方41万方,修建大小涵洞、碶闸32座,受益土地15万亩。
  10月 中共镇海县委在万嘉乡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工作。
  成立县总工会筹委会。1952年9月正式成立总工会。
  11月 全县进行土地改革,至翌年5月基本结束。45379户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28.82万亩。
  12月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次年2月至4月15日,全县8000余名青年报名参军,1705人被批准入伍;至7月底,全县共捐献57.29亿元(旧人民币)。
  1951年
  1月1日 9万群众参加抗美援朝游行。
  1月 大榭及附近岛屿从定海县划属镇海。
  2月 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19日上午在龙头场召开公审大会,著匪姚华康被依法处决。
  3月8日 全县12万名妇女参加“反对美帝武装日本”大游行。
  3月19日 召开镇海县各界人民抗美援朝大会,号召全县人民订立《爱国公约》。
  3月 各乡村普遍学习、宣传《婚姻法》。次年4月28日全县贯彻《婚姻法》,开始办理婚姻登记。
  全县第一个互助合作组织——长山乡周岳流农业生产互助组成立。
  春镇骆公路通车。
  5月1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14万劳动人民参加示威游行。
  6月10日 在城关举行全县第一届人民体育大会。
  6月17日 原慈溪县骆驼镇划属镇海县。
  9月 建立镇海县检察署,1954年12月改组为县检察院。
  12月 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开展和平签名运动,12万人在《和平宣言》上签名。
  是年 久丰纱厂等较大企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2年
  1月1日 召开县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1月 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3月 山门乡张美康互助组改为农业生产合作社。
  修建镇海烈士陵园于河头乡十字路狮子山麓。
  4月 成立镇海县卫生防疫委员会,次年改称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动群众扑灭“五毒”(鼠、蚊、蝇、虱、臭虫),号召群众订立《爱国卫生公约》。
  移建县农场于邬隘斗鱼桥。
  9月 全面取缔反动会道门。在城关举办反动会道门罪行展览。
  11月 政府机关、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12月 全县有工业企业177家,职工934人,年产值1159万元(旧人民币),比1949年增长282%,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四分之一。
  是年 培训速成识字教学师资,加速扫除文盲。
  1953年
  1月 重建穿山碶,新建闸门7孔,5月19日告竣。
  各地先后召开初级市场物资交流大会。
  陈胜等18个乡开展民主建政工作。
  4月初 全县有互助组3448个、常年互助组116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5个,入组、社农户占农业人口44.6%。
  5月19日 成立县选举委员会,首次开展普选工作。
  7月1日 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共86611户、310066人。
  9月 自7月底起连续60余天无雨,13万余亩水田龟裂。
  合岙乡划属鄞县。
  11月 召开县第一次渔民代表会议。
  是年 县妇幼保健站成立,培养农村接生员,推行新法接生。
  县委召开各类会议,进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教育,贯彻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954年
  年初 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
  2月下旬 澥浦镇“戴昌隆”号渔船出海捕捞被南朝鲜掳去,内有船员8名。
  4月 柴桥区农场转为九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7月12日 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9月 久丰纱厂配置60千瓦发电机,次年6月发电,并向城关镇部分单位及居民供电照明。
  实行棉花和棉布统购统销。
  10月5日 县信用合作社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全县参加信用合作社农户39461户,占农户总数78.63%。
  10月15日 县行政区域作重大调整:龙山区北部雁门、龙山、龙场、田央、施山、甸山、范市、东湖、灵湖、沿海10个乡镇划属慈溪县。慈溪县河头、西顾、长石、长骆、田湖5个乡划入镇海县。新建骆驼区。全县辖骆驼、庄市、城关、长山、大碶、柴桥、郭巨7个区、80个乡镇。
  12月24日 全县第一个渔业社——澥浦镇渔业生产合作社建立。
  1955年
  3月1日 国家发行新人民币,规定旧币1万元兑换新币1元。
  3月11日 成立县推销1955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委员会,向各界人民宣传认购建设公债。
  3~6月 贯彻省委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方针,全县缩减农业社238个。
  4月16日 沪甬线“民主三号”轮在甘屿附近因雾触礁,经解放军海军舰艇、二十二军837运输船和附近渔船营救,1308名旅客全部脱险。
  4月30日 县第一个抽水机站——长山站基建竣工,机灌面积11602亩。
  5月9日 长山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各区农技站相继组建。
  7月初 县委进行粮食“三定”到户试点。9月底,全县基本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到户。
  7月 江北地区发生稻瘟病,早稻罹病11.5万亩。次年3月,万弓塘西8400亩稻田改种棉花。
  10月 成立县兵役委员会,始行义务兵役制。
  11月18日 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选举县长、副县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人民法院院长。县人民政府改称为县人民委员会。
  11月23日 中共镇海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成立中共镇海县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
  12月 县有线广播站建立。
  是年推广连作稻,至次年种植连作早稻16.16万亩。
  1956年
  1月20日 召开县农业丰产经验交流大会,推广以改变耕作制度为中心的农业技术改革。
  2月16日 开始撤区并乡,全县84个乡镇撤并为27个乡、7个镇。
  2~3月 建立农业生产高级社136个、初级社490个,全县基本实现初级形式农业合作化。
  3月12日 全县私营工商业者向政府申请公私合营,小商贩组织合作商店。至年底基本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5月1日 《镇海报》创刊。1958年11月1日停刊与《宁波报》合并。
  6月23日 县首届工商业联合会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县工商业联合会。
  6月 人民剧院建成。工人俱乐部落成。县电影队成立。
  7月 全面调整干部、职工工资,改包干制为薪金制。
  百货、纺织、贸易、食品、专卖5个国营公司成立。
  8月1日 强台风侵袭,风力12级以上,狂风暴雨坏屋1800余间,冲毁海塘59段,毁坏渔船390艘,死55人。县成立救灾委员会,拨发救济款21万元,以工代赈款53万元,机关干部和城关居民捐献衣物10700多件,全县灾民6000多人得到救济。
  9月 镇海县中与辛成中学合并,成立镇海中学;郭巨、霞浦、邬隘、大碶、小港、骆驼、庄市7所初中同期开办。
  11月 县科普协会成立。
  12月 三山农业生产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模范社、1956年度全国农业增产模范。社主任郑明元出席全国劳模代表会。
  是年 全县手工业基本实现合作化。
  建立中国农业银行镇海县支行。
  县委号召除“四害”(鼠、雀、蚊、蝇),至1958年掀起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高潮,各地敲锣,放爆竹轰吓、围剿麻雀。1960年“四害”中麻雀代以臭虫。
  1957年
  2月 原宁波专署棉场改建为镇海县棉场。1963年春改为县棉花良种繁育场。
  7月 永耀电力公司在久丰纱厂安装560千伏安变压器1台。
  9月14日 开展整风运动,后转为反右派斗争,至次年4月基本结束。全县错划右派分子169人,80年代初全部得到改正。
  12月 新路岙水库动工兴建。1959年开始蓄水,总库容量1610立方米。
  是年 开始办理退休安置。
  1958年
  1月20日 汶溪乡从余姚县划属镇海。
  1月 精简机构,下放干部。至5月底共下放干部191名。
  2月 抗日初期凿沉于甬江口的新江天轮残骸被打捞上岸。
  6月25日 县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
  6月 全县掀起“大跃进”热潮,“大办钢铁”,“大办工业”,建起小高炉880座,2万余人投入“炼钢”,但均徒劳无效。
  8月 5月下旬起70余天无雨,23万亩稻田断水,部分稻田改种旱作物。
  三合乡6个农业社合并成立三山人民公社。至年底,全县共建8个人民公社,入社户数82277户,实现人民公社化。
  10月4日 中共浙江省委决定撤销镇海县建制,并入宁波市。国务院于11月21日批复。
  10月 各人民公社先后办公共食堂844个,幼儿班、托儿所2907个,实行“组织军事化,生活集体化,行动战斗化”。
  撤销区乡建制,实行公社化体制。
  11月 在城关镇八里桥建敬老院,入院老人19名。
  12月 常洪至镇海公路始建。后经1960、1961、1964年3次续建,于1965年1月26日建成通车。
  是年 全县掀起水利建设高潮。小洞岙、三圣殿、郎家坪、十字路、城湾、千亩岙、瑞岩寺、王家麓等水库先后动工。9月,地处宁波北郊的姚江大闸动工,镇海县江北地区各乡镇参加建设,次年6月建成。长山区各乡出工参加地处鄞县的三溪浦水库建设,1963年建成。
  在梅山岛建立宁波市梅山盐场。
  1959年
  1月 开展土壤普查工作。
  是年 有两批共765人支援宁夏回族自治区,后多陆续返回安置。
  年末工业陷入低潮,总产值比上年下降约十分之一,大批新企业被迫下马。
  1960年
  1月 大张旗鼓开展宣传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6月中旬 人民政府用民航飞机在江北地区喷药防治水稻害虫。
  9月 久丰纱厂迁往余姚。
  10月 镇海中学获全国先进集体称号,出席全国文教战线群英大会。
  11月 贯彻中共中央指示,明确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在农村纠正“一平二调”、浮夸、强迫命令、特殊化和瞎指挥等不正之风(简称“五风”)。
  是年粮食发生困难,动员群众见缝插种蔬菜,采集野菜、红刺根,制作代食品。
  1961年
  1月 “大办工业”、“大办钢铁”时抽调的农民工返乡。
  开展整风整社运动。
  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并精简部分职工。
  4~5月 调整公社规模,原县境内8个公社分为34个。恢复区建制,撤销管理区,停办公共食堂,重新分配自留地。
  是年压赛堰、李碶渡两个大型翻水站建成,装机38台,计1320千瓦。
  由于营养不良引起浮肿病、妇女闭经等疾病。浮肿病发病率占总人口1.2%。
  1962年
  2月 农村人民公社开始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贯彻按劳分粮政策。
  9月4~6日 14号台风伴大暴雨,总雨量219.2毫米,晚稻被淹15.68万亩。
  1963年
  1月3日 恢复镇海县建制,隶属宁波专署。
  3月 始建城关镇自来水厂,6月简易投产。
  4月6日 投资44万元扩建县拖拉机站。
  7月12日 县召开早稻良种评选会议,总结推广枫林农科大队全面选用良种增产经验。
  8月16日 县防疫指挥部发出紧急报告:6月份以来急性肠炎和腹泻病人增至3656人,乙型脑炎发病比上年同期增加3倍。
  8月 省奖励三山大队的跃进牌2.5吨货车于8月上旬开始行驶,为全县第一辆大队集体自备车。
  10月23日 县侨属工作委员会成立。
  是年建立电影放映站,增加电影放映队。年底,始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1964年
  2月2日 县农业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评选出县级先进单位163个、先进个人18名,出席省劳模会议代表12名。
  5月14日 澥浦大闸动工兴建。
  7月1日 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束,全县人口总数380361人,比1949年增长34.73%。
  7月15日 县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选举省人民代表,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下乡。
  7月 棉区各地使用有机磷农药,累计中毒227人,经抢救后多数恢复健康。
  8月4日 省交通厅同意镇海渡新建40马力铁质客货两用渡轮,替换木质渡船。
  8月 首批知识青年1138人到农村插队落户。1979年后陆续回城就业。
  10月16日至11月10日 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文件,开展“小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
  是年 全县粮食亩产402.5公斤,棉花亩产54.5公斤,分别达到《农业纲要》指标。
  1965年
  2月20日 召开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成立县贫下中农协会筹委会。
  2月 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组织生产高潮。
  10月3日 浙江省上虞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一分团进驻镇海县,全县各公社分批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次年六七月份结束。
  12月 大碶白石大队首次接受港胞虞孝土赠送消防水龙1台。
  1966年
  2~5月 农村各公社与机关单位分批开展“四清”运动。
  6月 全县开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
  8月下旬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机关单位陆续成立“文革小组”,“文化大革命”开始。
  9月5~8日 15号台风和暴雨侵袭,宁穿、镇大公路水深过膝,受淹农田10万余亩。
  9月 全县中学师生代表赴京,参加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的接见。
  县级机关全面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运动,并组织“捍卫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成立“红卫兵总部”,开始对所谓“党内走资派”、“黑帮黑线人物”、“牛鬼蛇神”轮番批斗,延续至年底。
  10月 大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横扫”运动扩向全县,一些文物、古迹遭破坏,不少家庭被查抄。“战斗队”纷纷建立,行政机关趋向瘫痪。
  中小学教师离校去外地进行“革命大串连”,学校停课闹“革命”。
  秋北京、杭州等外地师生来镇,成立“全国炮打司令部联络站”,张贴大字报,率众冲击县委。
  12月26日 上阳至白峰公路动工建筑,次年5月1日通车。
  12月 “镇海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简称“县联总指”)成立,“发动”群众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社教工作团和“文革小组”解体。26日,农村“四清”工作队全部撤离。
  是年 新碶、三山新塘建成,分别围地1920亩和3392亩。洋沙山新塘围地2500亩,1972年告竣;新碶东塘围地4150亩,1974年告成。
  1967年
  2月 全县“造反派”组织分成对立两派,4月,成立“县无产阶级革命造反派联合指挥部”(简称“无联总”),各树山头。
  3月 地方工作由县人武部主持,建立县生产办公室,统揽党、政、财、文大权。
  6月 国家和地方集资8万元,在小港港口兴建浃水大闸。
  7月20日 “县革命造反派联合总指挥部”(简称“县联总”)成立。
  8月19日 “县联总”组织300余人在招宝山麓兵营前静坐,要求部队支“左”。同日,“无联总”成员数百人在人武部大院内静坐,呼吁人武部“继续支持”。
  8月20日 “县联总”接管县广播站,更名为东方红广播站。
  9月14日 柴桥中学发生武斗。11月4日、9日又两次武斗,共受重伤9人、轻伤数十人,校内设备、仪器损失计4万余元。
  9月 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缩短学制:小学5年,初高中各2年。
  县公安局由人武部军管。
  10月26日 镇海“工革会”、宁波“工联总”与镇海“贫总”等“造反派”组织在张碶发生武斗,造成流血事件。
  秋旱情严重,全县少种晚稻2.2万亩,断水10万亩。果树、幼林枯死,部分地区群众生活用水发生困难。
  是年 “造反派”两派组织多次反复争夺“领导权”。
  1968年
  2月23日 “贫总”与“工革会”两派组织为争夺县广播站发生武斗,伤20余人。
  2月 下三山14孔大闸兴建。
  4月底在机关、学校等开始实行“早请示、晚汇报”的“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活动。
  5月16日 大碶公社“造反”组织两派发生武斗。
  9月28日 镇海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至11月,全县29个公社、3个镇全部成立革命委员会。
  农村公办小学下放到生产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学校。工宣队、贫宣队进驻中小学,领导学校“斗、批、改”。公办教师“回队任教”。
  10月 县级机关干部集中县棉场“斗批改干校”,开始“清理阶级队伍”。全县立案审查560人,1979~1980年时落实政策,平反改正476人。
  12月 自县至公社建立“群众专政指挥部”,设监牢,置刑具,对持不同观点的群众和所谓“牛鬼蛇神”、“现行反革命”等肆意关押拷打。
  是年 湾塘岚山大队825亩棉田亩产105公斤。
  各生产大队建立合作医疗制度。
  县城中山公园旧址扩建为人民公园。1974年辟公园一角为儿童公园。
  1969年
  3月15日 县支边领导小组成立,动员去黑龙江等省知识青年258人。后陆续返回。
  6月 开展整党建党,至次年5月结束,6400名党员恢复组织生活,一批老党员被诬以各种不实之词未能恢复。
  7月23日 中共镇海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建立,下属各单位陆续复建党组织。
  8月31日 撤销“县革命造反联合总指挥部”。
  12月 江北围塘工程开工, 围垦面积共8400余亩,1974年2月告竣。
  是年 邮电局首次使用电传电路。
  1970年
  1月9日 撤销各级“群众专政指挥部”。
  1月15日 成立夺煤大会战指挥部,开展夺煤会战,但仅挖出些泥炭。
  2月28日 开展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的“一打三反”运动,至3月24日全县发生自杀事件20起,死亡16人。
  5月 恢复各公社(镇)中共党委。
  6月 中共镇海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委员会。
  9月下旬继续在全县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和“一打三反”运动,至12月中旬,仅郭巨公社被审查和揪斗606人。
  11月 镇海化肥厂第一期工程动工,次年6月建成投产。
  是年梅山、昆亭、郭巨筑塘围地,至1979年梅山新建东塘、堍里塘、七星涂塘,总共围地7500亩;昆亭至1976年建成东、西两塘,围地7800亩;郭巨塘围地2200亩。
  社、队办工业产值比1965年年均递增94.15%和13.19%,全民与集体工业因停产“闹革命”,年均递增仅为1.41%和6.89%。
  1971年
  4月 成立清查领导小组开展清查所谓“‘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分子”。
  全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揪人员,已解除审查6632人,尚有140人待审查落实。
  6月5日 县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等文件,开展“批陈(陈伯达)整风”。
  9月16日 35千伏江北输变电工程开工。次年8月竣工通电。
  9月25日 共青团镇海县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恢复共青团镇海县委员会。
  10月16日 召开全县党员干部大会,声讨林彪反革命集团反党叛国罪行。
  12月30日 晚6时47分地震,震级3.5,城关、庄市、觉渡、高塘、大碶、柴桥等地房屋摇动,窗户震颤有声。
  是年 厉行“砍资本主义尾巴”,限制农户家禽家畜数量,不准发展家庭副业。
  
  1972年
  2月21日 召开全县干部大会,批判林彪一伙制定的《“571”工程纪要》。
  5月28日 恢复中共骆驼、大碶等各区区委。
  12月6日 重建县计划生育委员会。
  是年霞浦五七西塘建成,围地2700亩;东塘于1975年建成,围地1800亩。至1974年统计,全县在1953年后围垦海涂48711亩,其中耕地29932亩,盐田14100亩。
  1973年
  4月 恢复县公安局。
  7月 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粟裕至镇海视察,确定在甬江口建设新港。
  为纪念毛主席“7·16”横渡长江,县革委会组织500人横渡甬江。
  10月5日 建立杉木基地5000亩。
  是年创建少年体校。
  1974年
  1月12日 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镇海城关招宝山下建设镇海港区。1975年9月防波大堤合拢,1978年建成煤炭码头2座。
  2月 县、区社逐级建立“批林批孔”小组,层层揪“复辟势力代表人物”。
  5月 县革委会颁发《镇海县计量管理暂行办法》,统一全县计量管理工作。
  6月2日 农林部及省、地选点清水浦建立海洋渔业基地。
  7月9日 国家计委批复在镇海新建年加工原油250万吨的炼油厂和算山原油码头,次年5月23日动工兴建,1978年12月建成。
  8月19日 13号台风袭击,风力12级以上,海塘出险38处,损坏碶闸48座,盐田被淹2900亩。
  12月19日 水电部选定在临江虹桥建造镇海发电厂。一期工程规模25万千瓦。
  是年 中小学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批判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提出要培养“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反潮流战士”。
  始建新村。宁波港区建筑多幢五层住宅楼新村。航务、建筑新村相继落成。
  1975年 2月18日 洪塘至镇海港区的进港铁路动工。1977年12月28日简易通车。1983年10月31日正式运行。1984年9月接通石化总厂专用铁路。
  5月27日 撤销县棉花良种繁育场,其地作为浙江炼油厂厂区,职工并入炼油厂。
  在城关镇自来水厂基础上扩建县自来水厂,次年2月建成供水。
  镇海发电厂开始土建,2台12.5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78年12月和1979年9月竣工并网发电。
  7月 兴建镇海丝织厂,1980年5月建成。
  9月 县投资31万元建水泥厂。
  11月19日 建立支援镇海港、炼油厂、电厂、渔业基地4项重点工程办公室,拨出新围塘地3282亩,作为炼油厂海涂水库。
  12月 抽调县、区四级干部650人,分赴柴桥、邬隘、下邵、庄市、骆驼等公社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次年扩大至全县。
  是年全县有91%大队开办合作医疗站,培训赤脚医生1200名。
  1976年
  1月8日 周恩来总理逝世,各单位、团体自动集会悼念。
  1月17日 建立县消防委员会,各公社相继建立消防组织。
  4月 “四·五”天安门事件发生后,“反击右倾翻案风”刮到县内。
  9月9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各单位、团体纷纷集会,举行为期一周的悼念活动。
  10月 中共中央粉碎“王、张、江、姚”反党集团后,全县开展对“四人帮”帮派体系有关人和事的揭发、批判和清查。
  是年重浚岩河,自大碶新庙前至下三山大闸,长4公里,宽50米。
  1977年
  8月下旬7号强台风侵袭,暴雨3天。
  9月5日 十字路水库工程指挥部成立,10月21日动工兴建。
  10月1日 浙江炼油厂建成试车。
  10月20日 因建十字路水库,迁建县烈士墓园至河头黄狼山。 10月 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在邬隘建立。
  是年镇海县液化石油气站筹建。1979年12月20日首次向用户供应液化石油气。
  1978年
  1月13日 宁波北仑港筹建小组建立。
  3月20日 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建。
  3月 镇海中学被确定为省重点中学。
  6月 清水浦大闸动工兴建。
  7月29日 镇海县划属宁波市辖治。
  8月 全县75个大队早稻一季超《纲要》(800市斤),其中亩产超千斤的有4个大队。
  10月30日 邮电局开通直达杭州载波电报电路。12月至上海2号话路开通。
  11月20日 浙江炼油厂(镇海石油化工总厂)建成投产。
  12月16日 叶佩素(柴桥人)在第八届亚运会田径赛中获女子五项全能冠军。1982年10月,在亚运会上又获五项全能冠军。
  12月25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镇海县支行成立开业。
  12月26日 谷牧副总理视察北仑港。
  是年 镇海中学地震测报小组被评为全国地震战线学大庆先进集体。
  1979年
  1月8日 全国石油基本建设学大庆现场会议在浙江炼油厂建设工地召开。
  1月22日 育王岭通水隧道工程指挥部成立,1984年8月建成通水。
  1月 镇海电影院落成。
  奉、鄞、镇3县联建的亭下水库工程动工,1983年5月8日下闸蓄水,库容1.53亿立方米,镇海县按出工比例分得水量2433万立方米。
  9月 电视大学镇海工作站建立。
  是年塔峙乡杨岙村自来水厂建成。
  全面复查“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纠错平反,落实政策。至1980年8月,3000余名干部、群众得到平反,恢复政治名誉,对“文化大革命”中非正常死亡的160余名群众和致残、致伤人员作必要的善后工作,发放补助款2.9万余元。“文化大革命”前几次政治运动中受处理的240余人亦通过复查,改正错案,纠正不正确的处理。
  经群众评审,县革委会批准,摘掉绝大多数地、富、反、坏分子帽子。
  1980年
  2月28日 城湾水库工程竣工。
  3月 县府拨款30万元开发招宝山风景区。
  5月初港胞李明昌捐赠湾塘卫生院价值万元的卫生仪器设备1套。次月,葛林华捐日币百万元兴建贵驷中学林华实验楼。此后,镇海籍旅居港澳等地人士回乡日多,纷纷捐资兴建家乡文教卫生等设施。
  6月27日 13~13时30分,湾塘、骆驼地区遭狂风和冰雹袭击。
  8月8日 7万吨级大庆525号油轮首泊算山原油码头。11月4日,万吨级“红旗110号”货轮靠泊镇海港。
  11月 敷设镇海至定海“127”24路海线,翌年5月竣工,总投资62.44万元。
  12月23~30日 恢复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的人民代表选举制度,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首次选举产生县人大常委会。
  12月23~31日 建立人民政治协商委员会镇海县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是年 全县新法接生率达99%,省卫生厅验收合格,发给普及新法接生合格证。
  县水稻良种场选育油菜良种92-13系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1年
  1月1日 注销“镇海县革命委员会”印章,恢复镇海县人民政府名称。
  1月3日恢复城关、柴桥、骆驼、大碶4镇建制。
  2月27日 建立镇海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4月22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北仑港。
  5月12日 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合资建设笠山风力发电试验站建成。
  6月 在城关西门白龙洋兴建镇海棉纺厂。
  8月 鼓楼、招宝山等8处被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9月1日 14号强台风侵袭。
  10月5日 10万吨级“宝清海”轮从澳大利亚装载8.2万吨铁矿石抵达北仑港。
  12月18日 在金鸡山巅建立县电视差转台。
  12月 开始农业资源调查、规划工作,1985年完成。
  是年 小港至林大山的北仑进港公路竣工。
  1982年
  1月18日 国务院总理赵紫阳视察北仑港。
  3月 开展“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
  5月1日 邮电局自动电话正式开通使用。
  7月1日 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共有人口488449人。
  8月底 抽调部分机关干部协助公社稳定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工作。
  9月5日 开始实行县党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制度。
  10月 全面开展企业整顿工作。
  12月27日 北仑港矿石中转码头全部竣工,建成10万吨级泊位1个,2.5万吨级泊位2个及其全部配套工程。
  12月 浙江炼油厂改名为镇海石油化工总厂,从单一炼油扩建为综合性化工厂。
  是年镇海中学被评为全国少年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开始东、南濠河填方,拓建城河东路、城河西路,1985年竣工。
  1983年
  1月25日 镇海县人民政府设台湾同胞接待站。
  1月27日 县委召开工作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总结推广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3月 镇海发电厂二期工程开始打桩,至1985年12月,20万千瓦三号机组投产发电。
  5月 中共镇海县委发出通知,要求共产党员、国家干部带头实行火葬,简办丧事。
  9月22~23日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视察镇海港、北仑港和镇海石油化工总厂。
  9月26日 10号强台风正面袭击县境,最大风力12级以上,镇海口潮位4.63米,倒塌海塘2691米,民房1000余间。
  10月初十字路水库建成,库容量2030万立方米。
  10月 修葺威远城,1985年竣工。
  11月8日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
  11月 自4月起改革基层体制,政社分设,复建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等行政组织。
  12月16日 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镇海发电厂和北仑港发电厂算山厂址现场。
  12月25日 宁波至北仑港铁路工程动工,1985年12月25日建成。
  12月 县工人俱乐部新大楼竣工开放。
  1984年
  1月27日 划镇海县城关镇、湾塘乡、新碶乡和小港、临江乡的一部分组建宁波市滨海区。
  2月9日 县青少年宫与县图书馆合建大楼落成,6月正式开放。
  2月22日 北仑发电厂筹备处成立。
  4月 省体委等单位授予大碶镇为“体育之乡”称号。
  8月 成立县职业中学。
  8~10月 镇海港分别建设集装箱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1987年建成投产。
  10月18日 划小港乡港口地区1.3平方公里辟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扩大至5平方公里。
  10月 日本琉球中国同好协会理事长李亚伦(华裔)回乡,就经济、文化方面同镇海县府签署镇海县与宜野湾市结为姐妹县市的意向书。
  12月 县府在沪召开镇海籍旅沪工商界人士联谊茶话会,120人应邀参加。
  港胞包玉书、包丽泰,日籍华人包素菊捐资兴建兆龙小学和钟包公路。
  是年 全县各乡镇建立文化中心。
  镇海县纳入中央卫生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订立的扩大免疫规划装备范围,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下降。
  经省验收合格,全县基本消灭血丝虫病。
  县农林局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获省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
  北仑铁路施工,近万名青年参加义务劳动,受共青团中央表扬。北仑铁路于次年12月25日建成。
  庄市、俞范、骆驼、澥浦、大碶、柴桥、邬隘、紫石、郭巨、峙头先后办起敬老院,供养孤寡老人。
  1985年
  
  5月16日 镇海与绍兴县结为友好县。
  5月21日 日本琉球中国同好协会第一回访中团一行33人,由理事长陈雪峰、团长奥平润率领访问镇海。
  7月1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镇海县。将原镇海行政区域并入宁波市,设立宁波市镇海区,扩大宁波市滨海区(1987年6月改北仑区),区境按甬江分界。
  7月14日 全美华侨商会董事长应行久(镇籍)等来镇,到湾塘、后施等地寻根访故。
  8月17日 省府确定镇海(不含穿山以东之穿山半岛、姚墅岙、塔峙和东扫箕之间山区)列入甲类对外开放区。
  9月 中共省委批准撤销镇海县委,建立中共宁波市镇海区委员会和滨海区委员会。
  举办纪念抗法战争镇海口战役胜利一百周年研究会,省、市有关专家、代表80余人出席参加。
  黄瑞芬(骆驼人)参加北京世界技巧比赛,获女子技巧全能冠军。
  10月1日 镇海区人民政府和滨海区人民政府开始分署办公。
  10月28日 庄市中兴校友会校友包玉刚、包从兴等倡建中兴中学,得到众多中兴校友赞助。1987年10月中兴中学落成。
  11月6日 处理“文化大革命”中查抄财物清退工作结束,历时8个月。
  11月 港胞顾兆田捐资兴建河头幼儿园。
  是年全县乡(镇)、村办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50.87%。
  评聘各类科技人员88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农艺师、主治医师、会计师、统计师等中级科技人员64人。
  东海舰队37531部队与驻地大榭岛乡政府共同集资兴建教学楼、幼儿园、公路、菜场、码头等。
  港胞包玉书、包丽泰,日籍华人包素菊先后捐资兴建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和门诊大楼。翌年11月,人民医院改名为龙赛医院。

知识出处

镇海县志

《镇海县志》

出版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1994版新编《镇海县志》对镇海建县千年历史的总结。记事上限不一,下限1985年。全志设29编,以引言、大事记总摄卷首,另增《镇海区新志备稿1986~1991》《北仑区新志备稿1986~1991》,记录1985年撤县后两区经济发展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镇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