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先生与孙半天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4020230000650
专题名称: 四先生与孙半天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55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相传莫蓉俞家漾有一个人,姓俞,人称“四先生”。 有一日,四先生去菱湖卖米,卖完后,他在回家途中,路过孙家内房(姓孙的在菱湖开一爿孙记酱盐店,是菱湖镇上的一个财主,号称“孙半天”)时,天突然落起雨来,四先生因蓑衣笠帽没有带,只好用只麻袋顶在头上冒雨行走。孙半天坐在墙门堂里抽水烟,看见四先生头顶麻袋走路,便取笑说:“这个人头顶麻袋活像个‘牮’字。”意思就是取笑四先生像只“牛”。“牛”字上面加个“袋”字,便是牮屋匠的“牮”字。 四先生听后,回头一看,只见门堂子里坐着的是孙半天,心想:“你欺侮乡下人,我今朝要给你点颜色看看。” 他走近孙半天,冷笑一声问道:“我头顶麻袋象个‘牮’字,那么你身坐门堂像个啥字呀?”这一下可把孙半天问呆了。四先生又打了一冷枪:“我看你像个‘阄’字!‘出阄’的‘阄’字。”反倒取笑了孙半天像只乌龟。孙半天一听,心里想“我这样一个街上人,反被你乡下人取笑”,心里勿服,有心要与他好好较量一番,于是孙半天招呼四先生进屋,要与他对题。四先生也不客气,跟进屋问道:“怎样个对法?”孙半天说:“要触景生情出对子,你出上联,我答下联。”四先生眼睛一扫,看见街上有一个女人,拎着一只竹篮,篮中放着一支竹笋,就开口说:“竹篮拎笋娘怀子。”孙半天想了好半天也对不上,无可奈何,只得下次见。 孙半天为了这个下联,日日想、夜夜想,还是想不出来,结果竟想死在床上。 有一日正好是阴天,一位农夫路过田坝兜村坟地,隐约听见有人在说:“竹篮拎笋娘怀子”,反复不断。农夫问明原委,不由扼腕长叹:“原来你是为这副对联苦想而死的,真是气得有‘名气’,今天我给你对上吧,免得你冤魂不散。”叹罢,农夫脱口而出:“竹篮拎笋娘怀子,稻草捆秧子抱娘。” (演讲者:陈永林记录整理者:金建宝)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