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846
人物姓名: 高忠社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756.pdf
性别:
出生年: 1930

传略

高忠社,男,1930年生于双林,1955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第一届飞机制造系,1957年进修于北京航空俄语专科学校。先后在国防保密一一二厂、六〇一所、六〇三所任专业组组长、技术情报科副科长、室主任、副总师、科技委副主任等职。主要从事飞机结构设计,先后参加“歼教一”“初教一”“运七”“飞豹”“歼七”“轰六”的科研和生产工作。1965年,领导中国首次核试验用空中取样器设计,获得成功。1985年后,开始从事民用飞机适航性研究,编制《民用航空器规章》第二十五部、《民用飞机适航管理》和《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技术咨询手册》。后兼任中国民航“农五”“运七”飞机适航性合格审定小组副组长。1988年起,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结构设计与强度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对英国进口的BAE一146飞机的进口合格审定工作。组织编写《飞行器结构强度手册》,主编《飞机结构耐久性设计》,1992年被授予航空部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