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772
人物姓名: 王礼贤
人物异名: 原名:葛庸生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742.pdf
性别:
出生年: 1922
籍贯: 江苏南通

传略

王礼贤,男,原名葛庸生,生于1922年12月,祖籍江苏南通,1943年入赘湖州练市王家,故改今名。12岁向清光绪状元张謇门生郁俊学学书法,从大楷字帖到历代名人小楷法帖,后一直致力于小楷。1983年11月应聘到双林,在双林墨河画苑工作。小楷曹雪芹《南鹞北鸢考工志》六千多字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经台湾汉生出版社在台湾出版发行,小楷陆羽《茶经》被日本东京国立“茶叶博物馆”收藏,后日本小川后乐煎茶家元、韩国茶道协会、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均有收藏王礼贤的小楷茶经,其小楷《唐代中日往来诗》也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院,中国佛教协会重印三百本故宫孤本清木刻《冷枚罗汉画册》中的六册赠给国家领导人的呈赠证书,特邀王礼贤先生以楷书书写,以示郑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乾隆木刻本《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三十二应相》佛经,里有观音像32幅,经文842个文字,但有部分残缺,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指定要王礼贤全文重写后,再影印出版,只有100本。1999年12月,练市镇人民政府建成“王礼贤艺术馆”,王礼贤重归练市,继续艺术生涯,因年事已高,其作品小楷已不能为之,只能以隶书应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