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召成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591
人物姓名: 蔡召成
人物异名: 字:义昭;号:亦庄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687.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蔡召成,男,字义昭,号亦庄。前清优行廪贡生,试用训导,署余杭,再署寿昌教谕,卒年六十八。父莲庄,以多财好善著称乡里。有子六,先生其四也。幼循谨,得父母欢心。处兄弟间每退让。稍长。劬学务实,性疾浮伪,与人谐际无一谩语,而遇事勇任敢为。二十余岁为诸生。时粤太平军大乱及江浙,逼湖郡,难民由郡西来,日数百。先生承父意任振恤,凡庇宿、给食、瘗殣事皆亲力之。兵警亟,奉父母偕弟避宁波。归,携家属转徙乡间,后乃会合于上海。自宁波归时水陆戒严,营卫充塞道路,无行人。先生只身行冲营门数十重,皆疑为间谍,节次险厄,徒步穿杭垣,棹小舟归,归而大病。几殆,居上海甫定,会苏省城复,即请于父往,收恤乡人之被虏在苏者抵城,军退未十日,竟挈数十人以归,各还其家。事定后还双林居乡。不甘为苟同,凡遇事之利害关系巨者,如里中桀黠,借乱平善后事,为陵暴侵渔市井,游手增华赛会,恃绅护横恣猲人以神祸无敢校,近乡之狃习阻葬索资不遂,至夺匶,毁舟楫,博徒之踞冲衢以赌,愚乡人致负者每捐生命,无赖之结党徒敲剥良懦,寺僧之招致妇女诵经忏,日夕斋宿皆为达于有司,而以次禁革湔除,若改废寺为义殡所,建乡约所于冲衢旧博场,修复还金亭古迹,则皆有碑记详其事。书院肇始,先生实助金移捐,与同人齐力创成。始仅破屋十余楹,历年筹剂质库存银之孳息及营造堂舍,焕然完整,则皆出一人之力。改学堂令下,先生即由监院充校长,核费定章,聘教习甄生徒不移时而办,无留滞。瞻顾留婴善堂以侵蚀败,先生尽力筹度,由省局拨还捐资,延殷富持正者董其事,由是诸善举皆藉以扩充屋宇,悉更新。历年筹剂存银月会,而以息孳息,一如书院储积法。先生尝曰:“官之为地方兴利除害,力止于批牒悬书,若本处无人为致力,则必无一事克举,即举止旦夕废,而恒情视事不关己,即力所能致亦闭户自适,或自居养,望为名高至。夫力所能致而又慨愿致力,而寝疲劳,而寝丛怨,则亦必幡然退沮,此又恒情也。我非乐矫夫,恒情第惄焉。于事之无一举而不乐为,毫末无所益,于世之薾然视息人耳!”先生既居乡,历事久,公诚溥洽于人,乡人之善者皆推举,以昈分殊事,往往倚然诺解纷拿若戾,夫儇子或挟私恨造谤,及事显白,卒不能毛,举以实所谤,盖先生坦中率真,肺肝堪掬示人。又生平无几微暇,釁无可抉摘。性更奇介,圭撮无所取,即壶餐之馈亦谢绝。家境由丰而约而窘,夷然守素始终无渝,易当境犹丰时或劝援例仕进,笑答曰:“我冷官尚不能实为,更何从趋热耶!”署余杭后二十年始再署寿昌,未期满归。归而病,脾湿胃萎,逾月卒,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九月十一日也。元济前志先生墓于今十五年,兹其乡人编镇志,乃复应先生次子原青同年蒙之请,谨撮略书此。海盐张元济菊生。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专题

教谕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