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应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510
人物姓名: 茅应奎
人物异名: 字:渠眉;号:鸥汀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662.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茅应奎,男,字渠眉(一作淇湄,或作具湄),号鸥汀,后改湘客,又号五湖渔叟,以手有枝指更自号赘翁,旋改曰蔗翁,别号耄叟,晚曰耋嗟老人。居虹桥东,为五芝元孙,启先子。启先字见扶,康熙辛酉年(1681)举人,未仕卒。应奎幼嗜学,随大父仁庵栻于严陵学署,年十三。工诗文,为诸生旁搜博览,下笔泉涌。庚子年(1720)中副车,遂泛洞庭,游维扬,登泰岱,入燕赵,二十年足迹所至,得诗万余首,归结五湖渔社,与同人唱和。著《东西林汇考》八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八十八始选昌化训导,旋以老乞休。三十年(1765)偕百岁,学博王世芳迎銮。年九十五卒。子中璜。应奎生平著作甚富,絮吴羹尝选之,寓阐微之意。初与沈蓉卿论诗最合,后又与沈归愚、齐息园、诸草庐、厉樊榭交善。沈归愚《怀蔗翁》诗:“鹿门夙数文章伯,几世传留泽未湮。宅傍湖山仍故业,门盈桃李自长春。广文官冷迟纡绶,著作年多渐等身。早晚征书下岩谷,好抛蜡屐御蒲轮。三朝同作太平人,少长于君懒更真。别后倍知诗律细,相逢定讶鬓丝新。梦游名岳双筇杖,兴寄沧浪一钓缗。二老风流约来往,五湖深处结比邻。”沈泊村《怀蔗翁》诗:“宫体流传摘屈骚,暮年诗格转清高。谁能身蹋三神顶,手酌天浆制巨鳌。”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