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489
人物姓名: 沈果
人物异名: 字:因生;号:霅渔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656.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沈果,男,改名祖孝,字因生,号霅渔,又号雪樵(一作雪巢)。少以诗酒豪于乡,壮游四方。慕郭林宗、范孟博之为人而家徒四壁,又不欲浮沉取容,人多怪之。崇祯十七年(1644)后,奉母逃之穆溪,与松陵吴宗潜、范仁风辈结惊隐杜,啸歌淬砺,士之高蹈而能文者胥集焉。其所经历之悲喜感愤,皆于诗发之。尝师事娄东张西铭,得闻东林诸人绪论,又一再往常熟受业于钱谦益。谦益示以少陵、义山诸集,故其诗效义山者十之六七,效少陵者十之二三,多思君悲时之作也。谦益尝题其行脚诗,有“老夫局促鸡窠里,睡足三竿日正红”句。著有《湖干砚行当》《泣陶年》《吟安下帘》等集。晚年卖卜于乌镇(《棹歌》注作乌戍)道堂桥以养母。尝自署联于座右,曰:“于人只依孝悌,下帘仍事诗书。”在乌镇时有请沈雪樵谈诗公启,不数年卒于乌镇。其弟调元尝怀之,以诗云:“早岁声名震雉坛,摧颓双鬓旧儒冠。同枝兄弟他乡隔,半世飘零一面难。哀为江南游子发,泪从燕市酒人弹。杖头应念归休计,形影天涯老自看。故国风流一梦如,生涯久矣付樵渔。乌衣门巷非前日,绮里冠裳有废墟。离乱始知高士传,老穷深信绝交书。升沉我已从吾好,不向枯茎再卜居。”《渔唱》:“琴曲南薰罢奏时,金舆徒恋海棠枝。鸡窠局促钱蒙叟,忍泪还题行脚诗。”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