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484
人物姓名: 吴士义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655.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吴士义,男,字以行,性一而纯,事亲孝居丧尽礼。慷慨好施,耻为人下,贡补两淮盐吏目,升湖广长沙县丞。署县事未数月,县令谢事,悉委之。士义在官年余,颇著政绩,民甚德之。会崇祯甲申年(1644)之变,楚贼张献忠围城数月,誓民死守,及城陷,贼以刃胁降不屈,将杀之,百姓号恸请命,且以间道引匿,不从,曰:“君死臣陷,我罪无逃,何匿耳!”骂不绝口,遂遇难。妻陆氏,为殿撰陆肯堂之嫡姑,率子女出,骂贼,并杀之,合门殉者七人。时癸未(旧志作甲申,今从吴氏家乘)五月二十九日也。是夜贼在署,张灯聚饮,分库财,七尸皆起立,贼大惧,纵火焚署,骸骨悉毁。事闻授文林郎,赠知县,建祠任所。雍正丙午年(1726),县令王赐年奉文建忠义祠于学宫明伦堂左,春秋从祀(旧志作顺治三年(1646)祀于学宫之忠靖祠),乾隆三年(1738),学使邓钟岳以其从孙某为奉祠生。《渔唱》:“潇湘赤血涌长沙,到处悲号鲁妇髽。慷慨殉身吴少尹,犹闻战鼓手亲挝。”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专题

县丞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