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尧龙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唯一号: 113330020230000481
人物姓名: 沈尧龙
人物异名: 字:易之;号:震坪
文件路径: 1133/01/object/PDF/113310020230000021/002
起始页: 0654.pdf
性别:
时代:
籍贯: 双林镇

传略

沈尧龙,男,字易之,又字允怀(一作久怀),号震坪,居鸿墩。家素封,十三游庠,十五食饩。轻财任侠,座客常满。构西园,延何心隐讲学其中,高谈雄辩,不知堕其云雾也。寻为冤家所构至遣戍,赦归。外孙茅五芝为之立传。其丙寅生日诗有“白发有时还对我,青山何处不容人”句。明诗综称其为贡生。官盐运使。郡县志皆无其名,惟嘉靖贡生表载之。据《双林续记》记载,何心隐即梁士元(一作汝元),湖广人,寄籍江西永丰,犯罪拒捕,充军逸去,各省假讲学为名,扰害不法。万历七年(1579),新店把总朱心学于祁门县获之,解所司未训而心隐死(见池北偶谈明儒学案及近事丛谈)。姚谦艇棹歌云:青山白发沈尧龙,罢戍归来一亩宫。毕竟自家原有错,何心隐也到中鸿。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