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区图书馆
南浔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浔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小品与装饰的“中西合璧”意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80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小品与装饰的“中西合璧”意匠
分类号:
TU986
页数:
5
页码:
112-116
摘要:
南浔园林建筑和私家宅邸在其小品与装饰等细节的形式处理中,广泛应用西式装修,主要体现在柱式、线脚、栏杆、漏窗、彩玻等,但在内容上无不含有中国文化的渗透,而呈现出“中西合璧”、“中西交融”之态。
关键词:
园林建筑
建筑风格
内容
一、中国文化内容与西式装修
南浔园林建筑和私家宅邸在其小品与装饰等细节的形式处理中,广泛应用西式装修,主要体现在柱式、线脚、栏杆、漏窗、彩玻等,但在内容上无不含有中国文化的渗透,而呈现出“中西合璧”、“中西交融”之态。
柱式在南浔“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中非常普遍。懿德堂舞厅的外立面上、崇德堂洋楼的东立面上、小莲庄东升阁的室内装修中,都采用了类似西洋的爱奥尼、科林斯等柱式,但这些柱式的柱头一般均采用精致、繁丽的牡丹花造型,而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长期以来被视作我国国花,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因此,这些柱式远观俨然西洋之物,近察则得本上文化之妙,恐怕正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精微细巧,妙夺天工”等东方意蕴的绝好诠释(图5-3-1~图5-3-3)。
这类采用西洋建筑或装饰外形、融入中国传统花卉纹样的做法,不仅用于柱式,也用于线脚。例如在崇德堂洋楼檐口和一、二层之间的线脚中,用浮雕的手法加入牡丹花叶组成砖雕饰带,为西式的平直线脚平添层次(图5-2-19)。在懿德堂中,有的线脚处理更为大胆——增加线脚的纵向尺度,并嵌入砖雕,而形成水平的砖雕饰带。例如账房北侧天井中的线脚,其中的砖雕幅面有宽有窄,一字排开,宛如横向展开的国画长卷。砖雕表现的主题各异,但都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四季平安、竹苞松茂、五福捧寿等(图5-3-4、图5-3-5)。
除融汇西洋古典建筑的形式要素外,南浔“中西合璧”式的建筑还受到西方近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一些建筑的栏杆借鉴新艺术运动
图5-2-25嘉业藏书楼园林入口门楼背立面(单瑾摄)
图5-2-26 小莲庄欧式庄门
图5-3-l 懿德堂舞厅主立面上的柱式
图5-3-4 懿德堂天井中的线脚
图5-3-6 嘉业藏书楼内院一层回廊铸铁扶栏
图5-3-7 嘉业藏书楼内院二层回廊铸铁扶栏
图5-3-2 崇德堂洋楼主立面上的柱式
图5-3-3 小莲庄东升阁室内的柱式
图5-3-5 懿德堂中镌“竹苞松茂”匾额的门楼
图5-3-8 小莲庄内、外园隔墙上的铁艺漏窗
的设计特点,采用铸铁打造的自然流转的曲线,如前述懿德堂、崇德堂、小莲庄东升阁等。另有沿用西方铸铁工艺,在栏杆纹样中表现中国文化的。典型的如嘉业藏书楼内院回廊的铸铁扶栏:一层扶栏上铸有“嘉业”二字(图5-3-6),对应“嘉业厅”(由溥仪赐匾“钦若嘉业”得名);二层扶栏上是“希古”二字(图5-3-7),对应“希占楼”(由溥仪赐匾“抗心希古”得名)。铸铁扶栏上的字体为小篆,它们与落地长窗窗棂上的小篆“嘉业藏书楼”、“希古”木雕窗格一起,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金石篆刻气息,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中国书法神韵。
应用舶来的铸铁材料表现本土文化内容还表现在漏窗的设计中。例如小莲庄内园、外园水源交汇处的隔墙上,有一铸铁花纹漏窗。铸铁材质使漏窗纹样的线形纤细、轻巧,烘托了园林愉悦的气氛,与南浔宅邸中常见的石雕漏窗的风格截然不同。纹样正中的异体“寿”字表达了儒家的理想,正如孔子曰:“仁者,爱人”,且“仁者寿”(图5-3-8)。
从西方引进的建筑材料还有彩玻,在南浔“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窗棂划分也多沿用西式做法与比例,如懿德堂芭蕉厅、崇德堂洋楼、庞元济旧宅承朴堂等。在彩玻纹样中体现本上义化旨趣的典例,当属懿德堂内厅(女厅、小姐楼)。懿德堂内厅二层为张石铭母亲的卧房,其窗扇上镶嵌着产自法国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的菱形蓝晶手绘刻花玻璃。这些刻花玻璃采用特殊制作工艺,无需人工擦拭而一尘不染,历经百余年、时至今日也是如此。同时,因为张母喜素食,刻花玻璃上所绘纹样为各式本土素食作物,如莲藕、竹笋、葫芦等,可见主人发家致富之后,仍恪守儒家孝道。各式纹样采用中国传统国画手法,各不相同,极尽手工工艺之巧,也使这舶来的西洋产品蕴含着醇厚的中国文化精神(图5-3-9)。
二、本土建筑情境与西式装修
南浔“中西合璧”式建筑中的纯西式装修很多,如地砖、天花、壁炉等。与前述柱式、栏杆等不同,这些主要表现为一些建筑界面的表层饰物。它们依托南浔本土的江南宅居体系、与南浔本土的社会生活相融。因而从大的建筑环境与社会环境中考察,这类小品与装饰无不成为南浔园林与建筑“中西合璧”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浔园林建筑或宅邸的厅堂常满铺进口地砖,如懿德堂芭蕉厅轩廊 (图 5-3-10) 、账房(图5-3-11)、张石铭书房“择是居”,均铺设印花彩色釉面地砖。舞厅中铺没的法国地砖有所不同,似有防滑的考量,且以八角形地砖为主体,与舞厅入口门楼的八角形西洋柱式相呼应,另辅以方形、长方形等小块地砖拼合成连续的图案(图5-3-12)。
崇德堂洋楼底层客厅和门廊的地砖纹样又是另一番景象,以大小不一的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马赛克为主,以长条形马赛克为辅,分划细腻,构成复杂、斑驳的肌理。因客厅与门廊相连,两者的地砖拼花虽有颜色和细节的不同,但在整体构图上保持连续和一致,都是以方格网为骨架,在每个格网内再做扭转45度的变化(图5-3-13、图5-3-14)。这些西洋样式的地砖与西式的室内陈设、建筑立面融为和谐的一体。
南浔建筑厅堂中的西式天花装修,一般都是白色的石膏镶板组合的棋盘格式天花顶,如懿德堂芭焦厅、账房,崇德堂洋楼底层客厅,庞元济旧宅承朴堂走马楼,张静江故居尊德堂厅堂等。百间楼这一传统江南水乡特色的民居建筑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风东渐的风潮影响下,有的也采用了类似的白色天花顶格。
如果说西式的地砖与天花表现出对特定建筑视觉效果的追求,那么“中西合璧”风格建筑中的取暖壁炉则见证了近代时期所引入的
图5-3-9 懿德堂内厅二层的蓝晶刻花玻璃
图5-3-12 懿德堂舞厅内的地砖
图5-3-14 崇德堂洋楼门廊地砖
图5-3-10 懿德堂芭蕉厅轩廊的地砖
图5-3-15 懿德堂账房会客室的壁炉
图5-3-11 懿德堂账房内的地砖
图5-3-13 崇德堂洋楼客厅地砖
图5-3-16 懿德堂舞池两侧的壁炉
西式生活方式。如懿德堂账房会客室、舞池两侧,以及崇德堂每个居室内部,均设有雕刻精美的壁炉。其中,懿德堂账房会客室壁炉前的地面上,还镶有法国花卉瓷画砖(图5-3-15),舞池两侧壁炉前地面则铺有描绘法国乡村风光的油画地砖(图5-3-16)。高高的马头山墙之下,厅堂之内一派西洋景象,置身其中,恍然如渡异邦。
知识出处
《南浔近代园林》
出版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南浔近代园林,对南浔园林的置石掇山等设计手法加以分析,对园林风格和园林文化加以阐述,提供了测绘图等具有实用价值的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