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科学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双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13320020230001508
颗粒名称: 第八章 科学技术
分类号: G3
页数: 10
页码: 978-987
摘要: 1951年,开展破除迷信活动。 1952年,普遍宣传反对和防治细菌战知识,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取缔反动一贯道。 1953年,举办宣传婚姻法活动。 1954年,双林农业技术站成立。由县派驻吴世忠担任指导员,负责农村粮食、蚕桑生产技术指导。 1955年12月,首批卫生工作队下乡,宣传指导农村卫生工作。 1958年“大跃进”时期,双林大公社成立“革新”领导小组,对农业、工业中老生产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 1960年,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组织职工参加革新技术操作表演,开展技术互助赶超竞赛。 1961年,双林人民公社特产技术指导成立。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八字方针,力争在近年内使特产生产,特别是蚕桑生产有迅速恢复和发展。指导站工作人员由许耿煦、徐锡英、何菊英、徐子荣、陈阿叙、俞家骏等组成。 1973年,全面推广华罗庚“优选法”,各行业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宣传科普知识。
关键词: 双林镇 科学技术

内容

第一节科技组织与活动
  1951年,开展破除迷信活动。
  1952年,普遍宣传反对和防治细菌战知识,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取缔反动一贯道。
  1953年,举办宣传婚姻法活动。
  1954年,双林农业技术站成立。由县派驻吴世忠担任指导员,负责农村粮食、蚕桑生产技术指导。
  1955年12月,首批卫生工作队下乡,宣传指导农村卫生工作。
  1958年“大跃进”时期,双林大公社成立“革新”领导小组,对农业、工业中老生产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
  1960年,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组织职工参加革新技术操作表演,开展技术互助赶超竞赛。
  1961年,双林人民公社特产技术指导成立。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八字方针,力争在近年内使特产生产,特别是蚕桑生产有迅速恢复和发展。指导站工作人员由许耿煦、徐锡英、何菊英、徐子荣、陈阿叙、俞家骏等组成。
  1973年,全面推广华罗庚“优选法”,各行业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宣传科普知识。
  1975年,举办赤脚医生技术复训。
  1976年,举办推广中草药训练班。吴兴县赤脚医生大学双林分校成立。是年,唐山大地震,全面宣传防震、抗震科普知识。
  1978年,恢复双林农业特产技术指导站,同时成立蚕种催青室,由唐麻林、陈才新为站长,并开展发展建立莫蓉向阳、新农、苕南三田漾蚕种场,分别由陈徽、朱根深、许耿煦担任技术场长。
  1982年,双林丝厂技术协会成立。
  1986年12月,镇职工技术协作委员会成立。会员有206人,下属基层协作组织8家,开展技术咨询、攻关、培训、服务、帮扶等活动。
  1981—1987年,相继举办电大、技术培训班、学习班等,电大毕业生83人。
  1987年,浙江省放射技术质控培训班在双林人民医院举办,学员34名。
  1991—2000年,每年开展全镇围绕企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群众性科技创新、技能比武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1994年,锐狮集团创办吉林工业大学“锐狮集团大专班”,开创全国乡办工业与国家规模大学联办大学先例。由吉林大学提供专业师资队伍、专业科研设备,设立七个专业,学制二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学历,前后共举办3期,培养85人。毕业后全部成为双林区境内链条生产行业精干技术力量和领导。中央电视台在《神州风采》栏目中有专题报道。《经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浙江日报》等全国性大报都作较大篇幅宣传。
  1994年,双林镇科学技术协会进行人事调整,由钱志宏任主席,邢新荣、沈彩法、钱树年、潘宗鹤任副主席,秘书长由钱树年兼,会员共22人。
  2003年,由浙江省人事厅在久立集团设立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从事不锈钢材料制品系列和特殊需要产品研发工作。
  从2004年开始,每年组队参加南浔区和湖州市举办的各类科技职业技能赛。至2010年,共组织参赛30余次,18个大项,其中7次承办区和市职工职业技能赛,7次代表区参加市赛,2次代表市参加省赛。
  2005年,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钢铁实验室被认证符合ISO/IEC17025、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要求,具备承担本证书附件所列检测服务能力,负责实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制度。CNAS是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和亚太地区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多边互认协议成员。
  200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在湖州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设立省级高科技术《抛光、磨具、材料与机械》研究发展中心。
  2009年3月,镇“能工巧匠技术服务队”成立,主要开展送技术进企业活动。
  2009年5月,镇科学技术协会调整为邱建忠任主席,陈金权为秘书长,会员由10人组成。
  2010年,科技协会为12家企业上门进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双林镇工商界“三新”运动中献计献技(1956年11月)
  2004—2010年双林镇参加区、市、省科技技能赛第二节农业科技(协会、合作社) 以章炳荣为主水稻高产良种选育培养科技组,历经10多年,培养出多个水稻优良品种,为本地粮食增产贡献甚大。1988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详见人物编中劳模章节)。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农业生产开始以科技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等形式来带动农业现代生产方式。至2010年年底,全镇共有省级农村科技示范户、基地共11处,农业科技人员380多人,农业科技以加快特色农产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进。共有农业科技人员380人,其中兽医师、农艺师、水利农机等各类人员22名,1名高级农民技师(姚连珠)。专业种植协会等近10个。
  省、市第六、七批农村科技示范户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基地
  双林镇农业技术员名单第三节科学技术成果 唐时,双林先民创造出第一代生产平纹绢织机,称木制手工抛梭织机,俗称“手身机”。后来,“手身机”从木制逐步发展,改进成手拉提花织机和素机两种。花机称“花楼机”,由二人操作。素机靠人腰部用力,又称“腰机”,由一人自控、自织。此时,农户已从北方中原移民所带来之北方绵羊品种中培育出本地“湖羊”品种,并得以适养。
  宋时,织绢“花楼机”日趋完善。区境内之花城、丁泾等地,将发酵生产黄酒工艺创造性地改为以白曲、白米、白水之独特发酵工艺,该工艺不同于绍兴地区“黄酒”和蒸馏“白酒”,以色白、味醇独行于市,为双林地区内独有。当今,乌镇生产的三白酒,则是蒸馏型“烧酒”,完全混淆双林“三白”酒之工艺和成品。
  明末清初,绫绢织造机之“小花栖提花织机”在原有“花楼机”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善,并适合农户家庭织造,开始大量使用,使花绫生产达到一个高峰期。为适应各方面要求,绫绢织造人员又创造性地发明用“石年宝”对花绫柔软和匀称处理工艺,这又是绫绢生产中一项唯双林区境内绫绢生产工艺,为独创。“倪绫”上龙纹之眼睛突出,他处不能造,为独创。
  清中,双林“金胜叙”酒楼创烧“琼脂板羊肉”,后成为双林著名特产。
  “沈德大”茶食店,改进配方,创制“姑嫂饼”,至清末民初成为著名茶食,并在第一届西湖博览会上得到铜奖。
  清同治年间,利用本地大量羊油过剩,创制肥皂,可与上海开埠时生产之肥皂质量媲美。
  民国时,基本无科技项目可言。解放后,1958年3月,双林中学老师钱宏光指导镇上1号小高炉用铁矿石炼铁成功。同年,双林大公社农机厂试制手动插秧机、脚踏脱粒机。双林铁工厂试验生产“超声波”器应用技术。
  1959年,造纸厂试制成功双林有史以来第一张机制纸。
  1961年,竹器社试制生产塑料篾成功,以代替毛竹篾。
  1965年,苕南、镇西农具厂试制成功钢丝网水泥农船。
  1971年,塑料厂开发成功工业用硬质聚氯乙烯离心塑料泵。
  1972年,苕南机械厂研制成功玻璃纤维拉丝、玻璃钢应用。
  1973年,苕南桥工队试架水泥、砖拱双曲拱桥成功。
  1980年,双林绫绢厂矾绢上浆连续化新工艺试制成功。
  1982年,双林丝厂技术协会建立后,创造生产ZD—101剥茧机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畅销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出口泰国,8年产销1200余台,直接创经济效益72万元。
  1983年,双林塑料厂试制成功装饰坡跟鞋底、G356F—160型加热伸展机、塑料不织布、刨花铁、再生铁等项目。
  1984年,双林农机厂汽动压缩机试制成功。双林绫绢厂宋锦恢复生产成功。双林农机厂、锁厂试制成功机动脱粒机、长梁挂锁、轴流泵、离心水泵等。镇西磁性材料厂开发出铁氧磁体。
  1985年,双林机械厂开发出锅炉圆盘出渣机、刮板出渣机、一齿差减速箱等新产品。
  1986年,双林高压电器厂镍铬—镍硅热电偶合金材料获市科技三等奖。
  1988年,双林机械厂试制成功XLSA—10液压时控落抖机。双林第二人民医院试制成功抢救一例由破宫产后羊水栓塞伴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肿瘤压迫视网膜神经萎缩。
  1990年,双林人民医院医生程祖伟以补中益气汤治疗间歇性复视。
  1992年,双林机械厂成功开发“FS100锅炉调速箱”“XF型电梯驱动装置”“ES2型电梯驱动装置”新产品。是年,双林压敏胶带厂研制成功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医用动态心脏监护仪》的配套胶带(此种胶带价格昂贵,过去靠进口),既填补国内空白,又节约大量外汇。
  1995年,双林人民医院开展髋关节融合术、股骨头置换术二新技术。
  1999年,双林人民医院成功抢救数例少见重度鼠药中毒病人。
  2000年,久立集团KY704高硅奥氏体不锈钢无缝钢管定为科技新产品、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年,久立集团浓硝酸用OOCr16Ni4不锈钢无缝管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同时开发出工业应用中大口径不锈钢管系列产品立为浙江省科技创新优秀项目奖。同年8月,双林医院第一例“右额颞硬模下血肿脑外科手术成功”。是年,开设“肝胆胰外科”。
  2002年,湖州求精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研发成功219HT汽车平衡链、05BT汽车正时平衡链系列产品,成为全国链传动新产品特等奖。时年,研发06CG柴油发动机高压油泵联、05H汽车发动机正时链,成为浙江省新技术。其中,05BT汽车发动机用正时平衡链获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特等奖。
  2003年,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HM—7型不锈钢光亮剂研发成功。时年,PZG60A振动光锦机同时研发成功,并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和国家火炬计划。XGP60X行星式抛滚机也被列入。同年,久立集团完成对铁素奥氏体、双相不锈钢焊接管新产品生产与技术研究。
  2004年,丝得莉集团下属湖州京荣特种纤维染整公司成功开发《聚四佛乙烯微孔膜复合面料》,俗称“第二皮肤”。被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部采用。同年,久立集团铁素奥氏体不锈钢焊管系列产品被国家钢铁工业协会授予产品金杯奖。
  2005年9月,农业函授大学双林辅导站建立。开设牛蛙养殖、农户经营管理、农村经济政策法规、水稻直播技术、湖羊饲养等科目。同年,浙江先登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耐高温直焊性尼龙复合漆包绕阻线开发成功,并入选国家星火计划。同年,湖州求精汽车链传动有限公司06E、05E轿车发动机正时链、06BT(N)汽车用高强度滚子链、219AT汽车发动机平衡链成为浙江省高科技术产品。同年,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HM—7不锈钢光亮剂、XZG1800型直线槽式震动光饰机、XGP60X行星式滚抛机、XGP200L行星式滚抛机分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湖州市科技进步奖等。
  2006年,双林人民医院新增腹腔镜手术、体液渗透测定等新技术、新项目。同年,浙江省科技厅认定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同年,久立集团大型换热器用超长U形不锈钢焊接管被国家认定国家火炬计划,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科技成果转化奖。同年,浙江先登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超耐高温特种电磁线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高速节能自动伸线机,温度指数220聚酰亚胺杭电晕漆包线、磁浮电磁铁用特种漆包铝扁线研究及产业化列入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优选主体、重大工业项目。2007年,浙江先登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高速节能大电流退火机产业开发,
  180级自黏性聚氨酯漆包铜包铝圆线项目获湖州市专利转化项目。
  同年,久立集团超临界、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TP347H不锈钢无缝钢管被国家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同年,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被浙江省科技厅批准《抛光、磨具、材料与机械》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2008年,湖州双狮链传动有限公司生产带油孔定向装配套筒时规链获实用新型专利。同年,湖州众星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镁钙砖、镁铬砖、镁砖。可专门用于不锈钢炼钢炉永久衬,为国内独创。同年,浙江先登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温度指数220聚酰亚胺杭电晕漆包圆钢线获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同时单位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年,久立集团被浙江省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同年
  11月,湖州新雅丽服饰有限公司攻关《真丝六组分提花针织制品》获湖州科技项目。
  同年,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烧结隧道窑余热利用综合节能改造工程》被评为省级优秀节能示范项目。
  2009年,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生产新品《超双疏易护理全羊毛针织品》《兔绒高可纺性生物酶前处理技术及其多元复合针织制品》《高光泽免烫真丝针织面料及其加工技术》被确认为省级科技新产品项目。是年,《高捻、高密、高弹形状记忆真丝面料》被国家科委认定为科技成果。同年,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研发《细旦高密形态记忆面料》《吸湿排汗功能性面料》为浙江省省级新产品开发项目,企业被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科技企业。同年,苕南邢窑村张林宝引种江南苹果成功。同年,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被市科技局列入科技小巨人企业。是年11月,通过国家火炬计划验收,XGP200L行星式滚动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2010年,菁诚纺织品有限公司研发《透气型功能性服饰面料》被评为浙江省科技成果。同年,久盛地板有限公司与上海大学林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结合学研合作。同年,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高舒适性真丝/羊绒混纺纱针织物》被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为国家级科技成果。同年,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LZG170型螺旋(管)式振动机、500双联全自动涡流抛光系列产品被列入2012年国家火炬计划。
  同年,境内新增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家,省市级专利示范企业各1家,成功申报各类科技项目20只。其中,国家级1只,省级14只,浙江湖磨抛光磨具制造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知识出处

双林镇志

《双林镇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发行中心

编史修志,是文明的特质、是社会的责任。它挖掘、整理、保护着人类世代相传的、最宝贵的公共遗产,意义十分重大。是让双林的历史产生新的活力,文脉得以传承,对双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有裨益。双林,旧名东林村、东商林、曾名桑林,明永乐三年(1405)改名双林镇。境内花城遗址出土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代的黑衣陶豆把、壶、匜、罐、觚、玉环等,可见双林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前。从那时起双林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进行着艰苦卓绝的伟大创造。

阅读

相关地名

双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