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道光乐清县志》 古籍
唯一号: 113220020230000180
颗粒名称: 敘水
分类号: P942.557.7
页数: 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乐清县地方的山脉、河流和水源的情况,包括水源来自各个山脉,具体描述了城内外的水系、沟渠和各支河流的走向与流经路径。
关键词: 乐清县 自然地理 河流

内容

邑北皆山也澞澗爭流山勢所界水亦區分縣城及西
  鄉之水源出縣後諸山及白石山皆會於運河又分
  爲衆支河入海東鄉之水源出白龍窰奧左原諸山
  者其經流會於赤水港支流出蒲岐下堡入海源出
  雁蕩以南諸山者一爲檉江一爲白溪入海源出雁
  蕩東北諸山者皆會於蒲溪入海敘水先縣城次以
  西鄉東鄉諸水
  縣城內外之水隆慶志城內東西兩渠源出翔雲峰麓經察院之右折而西至縣治前惠
  政橋下分東西沿大街兩旁而下至市心之寶帶河時有司常爲申敕不使居民結屋其上淤塞水道而
  東西鑿浹以通兩溪旱則蓄潦則洩非惟清潔亦防火患渠上雜植冬青垂柳往來如行翠幄間歲久湮
  塞元末方氏吏劉敬存攝邑事濬治深廣於是兩渠復通仍建寶帶橋其上又濬東小河至白沙以泄溪
  流舟楫可通田得灌漑民甚便之今河存而渠塞僅通涓流而已父老云舊時縣治前一河西通西溪名
  龍鬚浹以運預備倉糧蓋卽此渠也又府底一河以通運儒學今水洞故存而潛昭坊之東盡爲基址
  矣國朝乾隆二十八年令林人櫆始濬宣風河三十一年溪流漲溢三十二年郡守李琬令林人櫆率
  邑衿趙總銳等鑿城東河故道五百餘丈分東溪上流出楊柳丁公二陡以洩暴漲因名新河復於上流
  添築月壩東西砌以石其後楊柳丁公陡廢嘉慶二十二年令劉榮玠重濬寶帶河又率監生徐佳圭等
  鑿白沙新河引城東新河下流出牛鼻洞曾氏陡門
  城內大河卽東溪經流也廣十三丈發源於縣治東北諸山
  至東溪山懸崖而下滙爲三黃井合流而南爲東溪
  溪上常有雲氣又名雲溪南流逕城北塋外橋分一支東流爲城
  東新河其經流入城逕校士館之前西南流出姜公
  橋又分一支西流曰宣風河經流又南出孫家橋分
  一支東流曰永淸河經流又南出望來橋分一支西
  流曰寶帶河經流又南至大茅衕分一支西流爲運
  糧河經流又南百餘步分一支西流爲小教場河又
  分一支東流曰雲浦河經流又南出五洞門爲城南
  濠河分爲三支一支南流出文明橋與懸浦河通一
  支東流與城東新河合流而東與白沙河通一支西
  流出文昌橋與西溪合流而南爲運河
  在東溪山半隆慶志亦名三黃潭在縣治東三黃井北山上發源永嘉柟溪諸下山懸崖而是爲
  大三黃井高二百丈非捫崖不可上潭水深黑望之竦慄其西又有小三黃井亦分三厚差小而深碧舊
  傳有隱士採地黃以此水試之浮爲天黃沉爲地黃半沉爲人黃故名水合流爲東溪
  宣風河自大河出橫逕縣治前惠政橋跨其上西流出西水洞與西溪通按宣風河至縣治前
  又分東西二小渠沿大街兩旁直下至市心與寶帶河通
  永清河自大河出東流過登瀛橋折而東南出東南水洞與城東新河通
  寶帶河自大河出模逕市心前寶帶橋跨寶帶河其上流西出西水洞與西溪通
  運糧河自大河出橫逕潛昭坊北平橋百其上西流出運糧洞與西溪通按隆慶志運糧河在
  前郭自西城水洞東至大茅衕
  小敎場自大河出西流至小教場北折而小教場河西北與運糧河合流出運糧洞
  雲浦河自大河出東流至塔頭橋折而東南與永淸河合流出東南水洞
  城東新河隆慶志作東河卽東溪支流也自塋外橋分流出三
  元橋繞東郭折而南至於南郭與城南濠河卽東溪經流
  及永淸河雲浦河舊城河合流東南行至東塔山下
  鄭都溪自東來入焉又東南流至白沙河頭嶺根河
  自東來入焉又東南流至白沙東山西與白沙河相
  接又東南流至白沙嶺東下山頭河自北來入焉又
  東南流至白沙嶺南與白沙新河相接又東南流二
  里許沙角河自北來合流東南行三里許至牛鼻洞
  分爲二支一支南流出曾氏二陡入海一支東流達
  竹嶼
  舊城河隆慶志在城東一里西行爲東河東通白沙河
  鄭都溪出東塔山西流入城東新河
  嶺根河在一都源出嶺根半沙西流至白沙河頭入新河
  白沙河在一都北接城東新河東南接白沙新河
  下山頭河在三都源出包山鐵場南流至白沙嶺東入新河
  白沙新河在一都嘉慶二十二年監生徐佳圭吳英純林君平等捐鑿新河長二千七百五十
  丈北接白沙河東會沙角河合流出牛鼻洞會氏二陡入海又東分一支達竹嶼按白沙河舊至白沙
  嶺而止嗣因嶺東張墾日廣村民別鑿河引沙角水漑田不與城河通嘉慶間鑿通二河至竹嶼商旅便
  之但河身尚淺少旱則水涸村民欲築壩以自便謀不得逞輒乘車灌之夜私啟陡閘以洩水欲令西鄉
  之農皆歸咎新河則其壩可成然使河濬而深則水道均平有大利而無小害邑東西均受益而奸獘不
  矣生
  沙角河在三都源出珠垟萬東坑諸山南流逕下山頭東南至沙角又西南與白沙新河合流至
  牛鼻洞出曾氏二陡入海
  城西河卽西溪也廣十四丈發源於縣治西北諸山至丹霞
  山懸崖而下爲雙瀑潭南流出宣化橋東與宣風河
  通又南流出倉橋沐簫泉自西來入焉又南流出迎
  恩橋東與寶帶河通又南流至運糧洞東與運糧河
  通又南流至下馬橋之東與東溪卽城南濠河合流爲運
  河
  雙瀑潭在縣治西丹霞蕭臺兩山峽中分流而下望如雙玉虹下滙爲潭卽西溪之源也隆慶志
  宋滕甫元陳子上俱有詩
  沐蕭在縣西簫臺山梅溪書院之上舊傳王子晉泉滌簫處崖上刻沐簫泉三字東流入西溪
  西鄉一二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等都之水隆慶志發源於縣之兩溪并白石諸溪流入運
  河又分爲支河散入永康長安茗嶼三鄉灌田二十萬畝
  運河隆慶志卽西河東西兩溪之水交會於下馬橋之東是爲
  運河南出文虹橋瓦窰河自西來入焉運河又南行
  分一支東流爲懸浦河運河又南行逕宋家庄浣紗
  溪自西來入焉運河又南出萬奧橋分一支東流爲
  石馬河一支東南流爲南岸河運河又南出添仙橋
  分一支東流爲寺嶺河運河又南出峽門橋分一大
  支南流爲蘇奧河運河折而西逕湖潢至劉公塘又
  名劉公河一名北河南出橫徑橋分一支東流與蘇奧河
  通運河又西逕方斗巖至湖頭白石合湖自北來入
  焉又分一支南流爲智廣河運河西南流出西宋橋
  至下印分一支南流爲管嶼河運河又西南出塘上
  橋至車奧西斜河自北來入焉又南流出廿里橋橫
  帶河自東來入焉又分一支南流爲白象河運河又
  西南出沙門橋逕白鷺嶼出高奧洞橋至於館頭自縣
  城達館頭水程六十里路通府治謂之運河復自館頭折而東出戴家橋
  逕十里山之南又名十里河白象河自北來合流委
  折而南出盤石陡入海
  瓦窑河在一都文虹橋西南源出湖上奧東流入運河
  懸浦河一名馬車河在一都自運河出東南流出仙橋城南支河自北來合流而南出洞橋至蘭
  盤陡入海
  浣紗溪一名宋家庄河在一都縣西五里源出蓋竹南行委折而東出蓋竹橋宋家庄橋入運河
  石馬河在一都自運河出東南出景山橋南岸河自南來合流而東至石馬陡入海
  南岸河在一都自運河出東行折而南復折而東分二支一支東流抵南岸陡一支西南流與石
  馬河合流至石馬陡入海
  寺嶺河詳於後列
  蘇奧河詳列於後
  智廣河詳列於後
  白石合湖西斜河詳列於後
  管嶼河運河支流自下印南行逕管嶼出由仁橋又南至渡船頭與橫帶河合流西入運河南入
  白象河
  白象河詳列於後
  寺嶺河運河支流也自添仙橋外東流出寺嶺橋逕
  三塘支奧出雲門橋至章奧分一支東流爲章奧河
  寺嶺河折而南逕鹽盤又名盤谷河楊奧盛奧之水
  自西來入焉寺嶺河又南出湖岱橋雪灣橋分一支
  東流爲沙頭河寺嶺河折而西出山前橋又名山前
  河又西逕大茅嶺折而南分一支南流爲湯奧河寺
  嶺河又東出霓垟橋折而南至高垟又名高垟河又
  南行與白浦河合流而東出河西橋分爲二支一支
  北流折而東至三嶼又名三嶼河出三嶼陡入海一
  支東流至沙埭又名沙埭河出大日陡入海
  章奧河在二都自寺嶺河出南通盤谷河東至章奧陡入海
  沙頭河在二都自寺嶺河出東流出沙頭橋至沙頭陡入海
  湯奧河在五都自寺嶺河出南行出花浹橋又名花浹河南流入白浦河
  蘇奧河運河之大支也河道最廣自峽門橋外西南
  流出蘇奧橋呂奧橋至平山頭分一支西流至橫徑
  橋之南復入於運河蘇奧河又南出平山橋後垟橋
  趙莊橋至柳市滙而爲櫸川西通智廣河東通白浦
  河復散爲衆支河曲折交流入於海
  智廣河運河之大支也自湖頭橋外南流折而東逕
  智廣山河流深廣俗稱十浹河分一支南流爲丁橋
  河又分一支南流爲蘆莊河智廣河又東出西安東
  安二橋至柳市滙而爲櫸川北通蘇奧河東通白浦
  河復散爲衆支河曲折交流入於海
  丁橋河在十都自智廣河出南流出蔣家橋入橫帶河
  蘆莊河在十都自智廣河出南流
  又名龍七浹入橫帶河
  白石湖源自縣後諸山及白石山之水分注東西兩
  漈南流六里許合而爲湖曰合湖廣三十餘丈密溪
  河亦入焉又分爲二支東流至沙奧出沙奧橋亦名
  沙奧河折而南出湖頭橋五里許入於運河一支西
  流里許折而南出西湖橋亦名西湖黃奧倪奧諸水
  入焉西湖又分爲二支一支南流出趙家橋入運河
  一支西流出東來橋又名西斜河折而南出景淸景
  西屠奧三橋亦入運河復由運河委折分支入海翁卷
  泛白石湖詩相遠亦相親吟中得幾人扁舟當夏日勝賞共閒身山雨曾添碧湖風不動塵晚來漁唱起
  處處藕花新
  密溪河在九都源出密溪奧山西流入東漈隆慶志縣西三十里在茗嶼鄉
  白石西溪在九都源出盤谷諸山百折而來過石門下爲西漈東抵玉甑峰折而南行會南澗
  西澗之水至叠石瀦爲籰絲潭經橫山頭瀦爲馬頭潭南出爲西溪又西南至下壖入於合湖
  白石東溪在九都源出盤谷諸山屈曲而來至石溪爲東漈東下梅雨潭折而南行經渹井下
  鐘潭出山又西經平野流爲東浹是爲東溪又東南會密溪過萬蘿石入於合湖
  白象河運河支流南出至白象與橫帶河支流合而
  爲白象河南流出白象橋分爲二支一支西流逕石
  船山前與運河下流合折而西出雙廟橋又名雙廟
  河石船河東北來入焉折而西出油車橋復委折而
  南出盤石西門陡入海一支東流逕前鄭又名前鄭
  河折而南復折而東逕大港山前又名大港河分一
  支西南流爲石船河大港河折而南出花幕橋又名
  花幕河折而東出山前橋又名山前河復折而南西
  岑河卽刹嶼自河支流東來合流而南出萬橋復折而東出
  東鎭橋西寕橋南流出盤石東門陡入海
  櫸川運河兩大支一自蘇奧來一自智廣來至柳市
  滙爲巨浸是爲櫸川東分一大支爲白浦河櫸川南
  流出龍首橋新橋至陳蕩分爲三支一支東流爲凰
  嶼河一大支西流爲橫帶河一大支南流至白巖頭
  又分爲二東爲白巖河西爲刹嶼河
  白浦河詳列於後
  凰嶼河在五都櫸川支流也自東陳蕩東流出南鳳橋入白浦河
  橫帶河詳列於後
  刹嶼河詳列於後
  白巖河詳列於後
  橫帶河在八都櫸川之大支也自陳蕩西流出橫帶
  橋北與蘆莊河通又西出蔣家橋與丁橋河通分一
  支南流折而西入白象河橫帶河又西至渡船頭北
  與管嶼河合又分爲二支一支西出塘下橋入運河
  一支南流入白象河
  刹嶼河櫸川之支流也出刹嶼橋西流至之
  南分爲三支一支北流爲尚家垟河一支西流爲三
  义河出尚郎橋尚家垟河自北來泮珠河自南來合
  流出西岑橋又名西岑河又西流出小港橋亦名小
  港河西與山前河合卽白象河支流南出萬橋又曲折而南
  出盤石陡入海一支南流直趨七里埭又名七里河
  折而西出東慶橋又名金絲河西與丁字河通金絲
  河折而北過西慶橋又名泮珠河北與西岑河合流
  出盤石徒入海
  尚家垟河
  丁字河在十一都嘉慶五年者民張卓雲〓河基田五畝李錫浩等重行疏濬長一千餘爲濶四
  尺許名垟田河東通金絲河北通泮珠河按隆慶志丁字河在垟田東西長一百五十步南北長八十
  步本不與舊河相通
  白巖河櫸川之支流也東出白巖橋分一支南流爲
  馬道河白巖河又東出錦帶橋樓下橋又名樓下河
  又東流出金光橋五星斗之水入焉又東流出白岱
  橋亦名百岱河又東流逕層棚頭南新河卽泮垟河支流東
  北來合流而南出萬橋之南又分爲二支一支西流
  出黃華陡入海一支東流與岐頭河卽泮垟河下流合流出
  岐頭陡入海
  馬道河在七都自白巖河出南流折而東抵曹田又名曹田河
  白浦河櫸川之大支也自柳市東流逕麻園復滙爲
  巨浸俗稱相公灘凰嶼河自西來入焉分一支西北
  流爲潭頭河又分一大支南流爲泮垟河白浦河東
  流出象山橋又名象山河分一支東南流爲仰槐河
  白浦河又東流出安豐橋花浹河自北來入焉又東
  流出高橋分爲二支一支東流至河西橋高垟河卽寺
  嶺河經流自北來合流而東分洩三嶼沙埭二陡入海一
  支東南流曲折盤旋謂之十八灣又東流出朝宗橋
  謂之塔山河又分爲二一支東流出小日陡入海一
  支南行出塔山橋又名熙春河分洩塘下地團諸陡
  入海
  潭頭河在五都自白浦河出西流出矮櫈橋又分爲二一支西北流爲潭頭河一支西南流爲浹
  河底
  泮垟河詳列於後
  仰槐河在五都自白浦河出南流出仰槐橋棚橋又南流入積穀河
  花浹河在五都上流卽湯奧河也南行入白浦河
  熙春河在六都上流卽塔山河也又分二支一支東流出塘下陡入海一支南出熊踞橋又南行
  與積穀河下流合分洩地團二陡入海
  泮垟河白浦河之大支也南出三條橋逕泮垟又南
  流出寺前橋四板橋堡池橋分一支東流爲積穀可
  泮垟河南流折而東又名長林河又分爲二一支折
  而南又名南新河西與百岱河卽白巖
  河下流合流出黃華
  徒入海一支東行北與積穀河通又分流一南行出
  嗚鳳橋至岐頭又名岐頭河出岐頭陡入海一東行
  出三雲橋又名八華河至八華埭而止
  積穀河泮垟河之支流也自積榖河東流北與仰槐河通分爲二支一支南出殿後橋與長林河
  通出岐頭陡入海一支東流至地團又名地團河與熙春河通出地團陡入海
  按隆慶志又有象浦河在縣西六十里茗嶼鄉自象浦山出凡數十里入館頭江以隔山不通西河附識
  此於
  東鄉三四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等都之水隆慶志發源黃塘窑奧諸溪南流至新市廣七
  丈深丈許分注瑞應一鄉漑田十萬餘畝府志國朝雍正六年令唐傳鉎以十四都錢家垟十五都南
  垟蒲岐等處舊有河道十五里詳請開濬以資灌漑按三都四都屬永康鄉全賴石埭河分流灌漑其源
  卽梅溪及黃塘支流
  新市河黃塘雙溪之水出李義橋爲大河隆慶志舊河又名大
  河東南流至下村下村河卽窑奧河支流自北來入焉又東
  南流六里許爲新市河雙橋河自西來入焉又南流
  出上新橋分一支西流出殿前橋爲殿前河西南行
  里許又分爲二支一爲鄥家橋河一爲杏莊河新市
  河又東南流窑奧河西南來合流而南出虹橋文昌
  橋逕錢家垟南出下新橋眠驪河自東來入焉新市
  河又南流至塔橋分一支西流爲塔橋河新市河又
  南流出長山後橋又名長山河信奧河自東來入焉
  又南流出長山前橋分一支西流爲西塘河委折而
  南出龍江陡入赤水港新市河東南流逕長山之南
  分一支西流逕埭下出白龍陡入赤水港新市河又
  東南流里許凰奧河自東來入焉新市河又東南出
  感祝橋分一支西流出餘三徒入赤水港新市河又
  東南逕上侯宅分一支西流爲萬澤河至萬澤而止又東
  南流逕下侯宅分爲二支一支東流爲周家奧河出
  鏵鍬陡入海一支繞出蒲岐所城南出下堡陡入海
  按隆慶志又有嶼門新河塘頭河俱西行出下堡陡入海
  黃塘雙溪在十三都一源出白龍山日東溪一源出玳球赤巖硐垟諸山日西溪至黃塘東山
  合流出高橋分一支西南流爲雙橋河黃塘溪又東出孝義橋爲大河
  雙橋河在十三都黃塘溪支流也自平窑分流南行出雙橋又分爲二一支南流至孫家垟與梅
  溪合流爲石埭河一支東流入新市河
  鄥家橋河在十五都新市河支流也自殿前橋西南里許分流西南行至鄥家橋杏莊河自東
  來石埭河自西來合流而南爲樸湖
  杏莊河在十五都新市河支流也自殿前橋西南里許分流南行出錦沙橋逕杏莊又南出紫沙
  橋塔橋河自東來合流而西與鄥家橋河合流而南爲樸湖
  眠驪河在十五都源出南屏山有三派合流而西至下新橋入新市河
  塔橋河在十五都新市河支流也出塔橋西行與杏莊河合流而西至鄥家橋與鄥家橋河合流
  而南爲樸湖
  信奧河在十五都卽筍奧河源出筍奧山西流分爲二支一支西北流與眠驪河合流入新市河
  一支西流出長橋入新市河
  窑奧河源出窑奧白龍二山源卽金溪南流繞出文昌閣
  之南分一支西流出界嶼橋逕嶨前至下村又名下
  村河折而南入於大河窑奧河又南流逕橫山之南
  岐河自東來入焉又南流逕連橋之西大小烏石河
  龍澤河合流自東來入焉窑奧河折而西逕仙垟又
  名仙垟河又西南流至虹橋滙於新市河
  金溪在十七都源出白龍窑奧二山東流爲窑奧河
  岐河在十六都源出橫山西流入窯奧河
  大烏石河在十六都源出大烏石山南流與小烏石河龍澤河合流而西出連橋入窑奧河
  小烏石河在十六都源出小烏石山南行與龍澤河合流而西又與大烏石河合流出連橋入
  窑奧河
  龍澤河在十五都源出龍澤山西出單板橋小烏石河自北來合流而西大烏石河自北來又合
  流而西出連橋入窑奧河
  石埭河梅溪之水東南流至孫家垟雙橋河自北來
  合流而南至石埭爲石埭河亦名舊河西流逕垟灣分一
  支西流至霞雪又分爲二一南流爲靑嶼河一西流
  爲霞雪河石埭河東南流逕下淇分一支東南流至
  鄥家橋與鄥家橋河杏莊河塔頭河合流而南爲樸
  湖石埭河西南流出西洙橋分爲二支一支東南流
  逕西鄭又名西鄭河東流滙於樸湖分洩保赤巉頭
  二陡入赤水港一支西南流逕西洙寮前與靑嶼河
  合流又西南流里許分一支東流爲上河頭河又西
  南流至三义河口分一支東流爲下河頭河又西南
  至大林又名大林河又西南流至永康堡之東分爲
  二支一東南流出竹嶼東山陡入赤水港一西流逕
  堡城北又名竹嶼城河又西至河滙與賈奧河卽霞雪河
  流下合流南出竹嶼河沿陡入赤水港隆慶志又有南
  岸河南行東折復旋而西與大河合流出竹嶼陡入海
  梅溪在四都北高山之陽源出左原諸山東流爲楊溪溪口爲左湖又東逕湖邊至孫家垟與雙橋
  河合流而南爲石埭河宋三十朋楊溪詩一澗泓澄會衆流肱分俄類婺溪頭臨溪更種靑靑木故事
  端同柳柳州
  靑嶼河詳列於後
  霞雪河詳列於後
  上河頭河在三都石埭河靑嶼河合流西南行分一支東流爲上河頭河又東流至瞿渡與瞿
  渡河合流而東又名東河折而西南下河頭河自西來合流出巉頭陡入赤水港
  下河頭河在三都石埭河靑嶼河合流西南行至三叉河口分一支東流爲下河頭河又東流
  逕馬良折而南與東河合流出巉頭陡入赤水港
  樸湖殿前河塔橋河石埭河之水合流出鄥家橋二
  里許爲樸湖亦名大河樸湖又分爲二支一支東流逕東
  鄭又名東鄭河折而南出保赤陡入赤水港一支南
  流出湖上橋又名仰天湖石埭河自西來合流而東
  出保赤陡入赤水港仰天湖又分一支南流逕瞿渡
  爲瞿渡河上河頭河自西來合流而東又名東河折
  而西南下河頭河自西來合流出巉頭陡入赤水港
  東河按隆慶志東河與上河頭河水合流至巉頭陡入海又有瞿渡河東北入大河今瞿渡南通東
  河合爲一水矣
  靑嶼河石埭河之支河也自霞雪南流至官塘又名
  官塘河又南流分一支西南流爲官橋河靑嶼河東
  南流逕西洙與石埭河合流分洩巉頭竹嶼二陡入
  赤水港隆慶志又有大白墓河小白墓河俱出巉頭陡入海
  官橋河在三都靑嶼河支流也自官橋西流出斜馬橋分爲二支一支西北流一支西南流皆入
  賈奧河
  霞雪河石埭河之支河也自霞雪西南流至後嶼又
  名後嶼河又西南流里許紳坊河西北來入焉霞雪
  河折而南逕山前又名山前河折而西至賈奧郭路
  河西北來入焉官橋河東南來入焉又南流出賈奧
  橋委折而南至河滙與泮垟河卽石埭河支流合流出竹嶼
  河沿陡入赤水港
  紳坊河在三都東南流至後嶼入霞雪河
  郭路河在三都東南流至賈奧入霞雪河
  按隆慶志又有上里河西北與舊河合流後垟河北行與山門鄉舊河合流高舟垟河南行入舊河
  下二里河西南至下村陡入海四里新河北行入大河下五里河西行至婁奧入支河前垟河
  東行至陡門入海李家奧河西行與大河合流鄥奧河北入大河大灣前河西行至魏家埭入海
  化墩河西行入大河張家南河北行與大河合流入海五里河出黃灰埭陡入海附識於此
  萬橋江萬橋跨其上又有十八滙俗稱萬橋滙窑奧
  黃塘諸山之水會於新市散爲諸河者由此入海
  赤水港一名赤水川卽萬橋江下流窑奧黄塘左原
  諸山之水皆由此入海
  東鄉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等都之水十七十八兩都水由芙蓉港入檉江由江入海十九二十
  兩都水由白溪入海
  芙蓉川一名芙蓉港隆慶志一自小芙蓉南至芙蓉
  塘口入江一自雁蕩山西外谷至長〓爲大川入江
  按大芙蓉源一一一爲芙蓉溪一爲黃金溪東南流入芙蓉港小芙蓉源二一從西奧中奧來一從四十九
  盤來西南流入芙蓉港又東流入檉江
  芙蓉溪在十七都源發於宅基山經南充至大芙蓉縈洄二十餘里出成州橋入芙蓉港明侯
  一元詩芙蓉水接雁湖春兩岸飛花夾去津身在太平無避世座中時有武陵人
  黃金溪在十七都源二左出雁湖山脚經茶坑及長〓右自永邑箬裊分界出巨坑過白巖村前
  合流至西沉前又出萬緣橋入芙蓉港
  檉江一名淸江芙蓉港筋竹澗諸水皆會於檉江南
  入於海
  筋竹溪在十八都筋竹澗下流又名筋竹溪南流入檉江
  白溪源出上白雲至靈巖爲淨名溪東南流至茅垟
  又合南坑北坑諸水爲白溪東南流至江邊出巖潭
  口入海隆慶志白溪出靈峰側下爲白溪港又錦溪出大龍湫抵雁渡堤南流入白溪
  按十九都之水又有大坟溪源出飛泉抝頭至環山塘及免渡塘入海
  東鄉自二十至二十八等都之水源出南北閤桐樹坑車嶺盤山太湖諸山者其下流合爲
  白門潭源出仙垟山者其下流爲大荆城內河源出隘門領小荆後林諸山者其下流合爲大荆威東河
  源出石梁諸山者其下流達于家渡同滙於蒲溪瀦爲米桶潭南流至水涨又瀦爲火烧潭遶九嶼出溝
  洞門入海
  大荆城內水仙垟諸山之水南流逕大荆北門入城
  又南流出城西與南閤北閤石坦暘谷洩下諸水合
  又南流瀦爲荊潭與城東水合又南流至干家渡與
  石梁水合同爲蒲溪入海
  大荆城東水隘門嶺桐垟蔡界諸山之水至溪坦合
  流逕三官堂西合小紅坑水又南流過大園溪東合
  隱處奧水又西流逕大荆城東與後林山小荊山水
  合又南流瀦爲荆潭與城內南閤北閣石坦暘谷洩
  下諸水合又南流合石梁水同爲蒲溪入海
  南閤水五峰庄屋諸山之水東南合流爲南閣水至
  沸頭南與湖南坑水合又東流逕會仙峰瀦爲仙潭
  南與石佛洞諸水合南閣水又東流逕馬嶼與北閣
  水合又東流爲龍灘與石坦暘谷洩下諸水合又東
  流合泗洲堂水又南流爲石門潭又東流逕大荆城
  西與城內水合又東流爲荆潭與城東水合又南流
  合石梁水同爲蒲溪入海雁山志有南閣溪發源於雁山西北之箬裊嶺卽南
  閤水上流也又有沸頭溪在南閤村西湖南坑之北上有沸頭村散水巖之水經此而東
  龍灘南北閤石坦暘谷洩下諸水合流爲龍灘隆慶志舊有龍故名源自東北燮嶺及西北甸嶺由
  沸頭而下諸水合流石激而駛又有九折溪十八灘
  石門潭南北閤石坦暘谷洩下諸水合爲龍灘又合泗洲堂水瀦爲石門潭廣可數十畝兩崖如
  門中涵深碧
  北閣水雁蕩西北諸山之水東流爲北閤水逕仙亭
  山合諸澗水百折而南至北村又折而東南逕馬嶼
  與南閤水合又東流爲龍灘與石坦暘谷洩下諸水
  合又南出石門潭合城內城東石梁諸水同爲蒲溪
  入海
  來斯灘隆慶志在北閤仙溪旁多亂石分布相傳神人驅石於此有牛羊來斯之祝因取以名灘
  松陂溪雁山志在石門潭西五里南北閤水合流經此注潭溪滸多松故名
  新溪大溪隆慶志俱自雁蕩山頂北折而東至石門溪渡入海
  暘谷水佛嶺車嶺諸山之水至交劒溪合流而南瀦
  爲板漲潭東合烏蘆奧水又瀦爲西灘長潭南流逕
  周家山東合象溪水又西流至長垟東北合巖洞水
  南流爲楓樹潭白巖潭又南流爲平園溪與洩下石
  坦二水合又南流爲龍灘與南閤北閤二水合又南
  出石門潭合城內城東石梁諸水同爲蒲溪入海
  洩下奧水桐樹坑六坪諸山之水至石斗合流而南
  逕溪心大臺門下灣又南流爲平園溪與暘谷石坦
  二水合又南流爲龍灘與南北閤二水合又南出石
  門潭合城內城東石梁諸水同爲蒲溪入海
  石坦水盤山太湖諸山之水南流至石坦過鳳公埭
  瀦爲巖頭潭又西爲廟外潭又西爲黃泥潭過黃東
  溪與鄭家山水合又西流至雞哺巖過下垟溪楓溪
  菴前溪至新芳爲放生潭白巖潭又南流爲平園溪
  與暘谷洩下二水合又南流爲龍灘與南閤北閤二
  水合又南流出石門潭合城內城東石梁諸水同爲
  蒲溪入海
  石梁水石梁諸山之水合流而東合姜園水又南流
  合石佛洞水經章義樓東南流達干家渡與城內城
  東南閤北閤石坦暘谷洩下諸水合同爲蒲溪入海
  章義樓溪在二十都源出鬼硐至蒲溪及鄭家塘入海
  蒲溪卽婆溪隆慶志一自石門潭出一自荊潭出滙流至
  水漲入於海
  北港川隆慶志源出雁蕩山項九折諸溪下與暘谷
  奧盤山呂奧諸水合流二十餘里南入於海
  按隆慶志又有西山新河接大龍灘經三里圳至二十七都水圳而止附識於此
  湖
  白石湖見前
  靴湖在七都上巖村泉極清洌鄉人仰汲於此其形
  如靴故名鹹字二百五十六號原丈六畝八分零歷代爲官湖便民取用
  樸湖見前
  華嶼湖在華嶼山脚經旱不竭鄉人藉以漑田
  海口湖在十七都芙蓉村水自地峽中起其深莫測
  鄉人藉以漑田
  雁湖隆慶志在雁蕩山項一名平湖方十里半爲篛
  林亘古今爲曠地雁多集之
  蔗湖隆慶志在山門鄉有八景歷代士大夫多有題
  咏明朱美詩二首湖水朝來已解冰鴨頭新綠上莎汀不知底下深多少倒浸南山一半青雨過東
  山列畫屏淡雲斜日映沙明牧牛童子末歸去猶脫蓑衣晒晚晴
  潭
  雙瀑潭前見
  連珠潭在玉甑峰西南五里一名龍首潭巖谷峭險
  水注其中洞口石壁皆斬然而下叠爲詭異故名連
  珠西漈之水經其上而去
  初月潭在玉甑峰東南溪流北來至此輔爲石谷屈
  盤險峻潭水一灣頗類初月其下又有牛軛潭廣數畝
  籰絲潭在玉甑峰一名孔雀溪廣十餘畝南半深絕
  其水巖壁內凹羣峰峭立倒映潭中碧淥萬狀潭中多產
  巨鯉又二里許有〓衜潭水亦淸鬱
  梅雨潭在東漈梅雨瀑下廣畝許潭水深黑莫測左
  右皆石壁斗立惟開其前爲漈之三曲潭外右側有平石如砥可
  設席而宴
  中龍潭在東漈四曲之下一名天然井口圓如大瓶
  可三人圍漈水流入潭內〓〓作聲不輟故又名渹
  井
  鐘潭在東漈七曲之下廣畝許其狀如鐘故名水亦
  深沉澄澈其下數十步又有漈下潭漈水由之而出
  百丈潭在縣西四十里一名百濟潭水深莫測故名
  每山頂雲霧起須臾卽雨隆慶志明洪武乙亥夏六月不雨至於七月縣丞高
  叔泰率二僧齋宿城隍廟甲午昧爽禱於潭所有蜃浮出狀如琴絃色紫赤衆莫識也二僧鉢盛之以歸
  翌日乙未兩丙申丁西又大雨河流盈溢是歲大有年
  蓮花石潭在縣西北五十里一名雙蓮潭高下凡七
  潭其兩旁巖石若蓮花故名隆慶志宋乾道庚寅僧忠禮入山禱雨於高崖
  見一潭四旁草木皆無枝葉潭深黯可畏不敢近遂下第二潭下忽隱隱如雷聲甫投牒卽雲霧四塞須
  臾雷光數丈自潭底飛出繼以大風霹靂僧驚膽落亟走不敢回顧云潭下有老嫗居焉每視草偃知龍
  出入
  了髻潭在黃塘山絕頂巖高湧起如髻有泉一縷自
  巖頂懸崖迸二至山腰有巖竇儲水尺許卽潭也
  三井潭在左原西南山崖壁險峻人跡罕至俗傳井
  舊有龍宋宣和辛丑王十朋避宼是山又有雁潭在三井山下王
  十朋父九日嘗集賓朋於此因名宋王十朋三井潭詩源泉高似銀河落石井泓然鼎足分聞說井中
  魚已化定從三級上靑雲又雁潭詩〓日登臨澗水濱蕩中征雁已來賓如今雁至應相感不見名潭
  舊主人
  大瀑潭在雁山西外谷圓而小口大如盆中深甚瀑
  落巖石上先入小潭淸奇眩目
  梅雨潭在梅雨瀑下兩石插雲對峙瀑自崖邊垂下
  舂激亂注霏霏若烟雨
  湫背潭在雁山西內谷大龍湫上一名上龍潭圓如
  仰盂淵澄莫敢俯視潭外有石檻
  大龍湫潭在大瀑布下廣數畝瀑直瀉入潭潭水常
  沸中黝黑莫測
  霞映潭在燕尾瀑下一名鑊影潭大畝許潭中有巨
  石狀似巨護東下筋竹澗別有龍潭故又名西龍潭
  峽門潭在筋竹澗經行峽下兩崖高絕水逐亂石迸
  出中有深潭其淸如鏡遊人不能至
  下培潭在筋竹澗一名初月潭兩崖旁峙中有巨巖
  巖上皆空若巨盎覆潭上潭附巖迴繞狀如初月里又
  許有菊英潭以澗石爲限狀如菊英又有連環潭在菊英潭下一里左右相配宛若連環
  小龍湫潭在雁山東內谷小瀑布下潭旁多怪石水
  跳躍出石間奇熊有過大龍湫潭者
  照膽潭在靈峰寺外廣畝許水自巖石出滙成深淵
  淸絕澈底可鑑毛髮又有白雨潭在靈峰寺側
  石門潭見前
  南閣龍潭在湖南瀑上凡三潭口圓如瓶濶三丈水
  鬱然黝黑各擅其奇上以障勝中以溜勝下以瀑勝
  散水潭在南閤散水巖下廣數畝上瀑布直㵼潭內
  旱則註巖陂轉流於潭大水時有怪物如牛乘流而出
  米桶潭在大荆水漲廣數畝淸流瑩澈產香魚極佳
  居民資以爲利故名
  倪奧潭在海中倪奥山項水如綫懸崖而下山腰有
  石罅纔三四尺山下卽海洋海水混濁中一泓獨澄
  碧甘美隆慶志宋乾道間旱僧十數人過海請水時盛暑僧徒渴甚輒登山掬水飲之忽大風船
  幾覆僧匿山中三曰風定始得渡還
  按隆慶志又有錢池潭在赤水山上白龍潭在白龍山上石門寺之西黃壇潭在十三都上道潭
  在雁山東外谷康熙志又有放生潭在新芳陳氏祠前附識於此
  井
  三黃井見前
  孝感井在左原本名大井水清美夏寒冬温雖大旱
  不竭旁有梅溪以此井爲源宋王十朋記予始祖五代來自錢塘徙於温州
  樂清之左原迨今無慮二十房惟吾廬世得先祖始卜之地閱二百年矣家之東南有井焉不知其疏鑿
  之始其深纔二丈方不踰丈水清而味甘寒于夏而温于冬至歲亢旱他井皆告枯兹獨不竭提罌而汲
  者駢集也大觀間吾家築新門遂徙舊門爲井亭作牀以護之植雙桂於南北雨旁名其亭曰投轄皆先
  人之雅致也宣和辛丑魔宼犯境吾廬數千百椽燎而爲埃惟是亭與門幸而獨存蓋吾家遺迹也是井
  有三可書當大父之世鄉人號吾居爲大井頭王家井非甚大而以大得名以其大於他井也非吾家六
  之見大於鄉人爾宣和壬寅大父得疾服藥思鲫魚時方盛暑不可遽致先人憂見顏色遂垂釣於井獲
  巨鱗予時年十有一侍立井旁親見之井初無魚先人素不善钓蓋孝感也紹興癸亥予闢家塾于井之
  南朋友歲集焉飲灌洗濯率資其利至庚午季夏羣臧夜汲以有光告予往視之果不誣嘗作井光辨以
  識之矣意謂魚鼈之族鱗甲文理發光於夜或螺胎蚌腹產珠以自照然未可知也必有博物君子辨之
  者是井有六名有孝感之異有光輝之象其可沒而不書耶且三者皆予耳聞目見之實非誕語也然是
  井可目曰六曰孝日光予獨以大名之者先吾祖也
  龍井在雁山石門潭中仰口如圓甑其深無際居人
  常見夜有赤光
  南閤古井在南閤深三丈圓四丈清冽而甘白石爲
  闌持斧斤者礪之盡缺
  按隆慶志又有景福井在縣治東景福坊官井在察院內甘泉井在縣東姜公井在姜公橋西
  翔雲井在縣治東仙隱坊義井在簫臺山下花山井在風雲雷雨壇西皋井在西塔山下湖山
  井在湖上奧道院前東山井在一都白石井在九都石船井在十一都重石井在十二都黃
  塘古井在十三都竹嶼大井相傳郭璞所開大旱不涸檉江大井在樟樹下通衢之旁附識於此
  池
  放生池在迎恩橋自教場橋南至瓦窑河
  七星池在東隅相傳爲文筆魁星之象
  密溪池在九都明洪武二十八年開方四丈深一丈
  灌田六十畝
  萬澤池在十四都明洪武二十八年開長六丈濶三
  丈灌田五十畝
  按隆慶志又有于天錫放生池在大荆本荆潭元至正間刻此六字于石上康熙志又有蓮池在十七都
  上沿附識於此
  江
  館頭江在縣西南六十里卽甌江入海之口水西接
  永嘉蜃江東下盤石至白沙省志永寕江一名蜃江亦名甌江沿江有三洲
  十二浦樂淸象浦其一也東接館頭江合東西兩溪入於海
  萬橋江見前
  檉江見前
  海
  白沙海在縣東南橫百三百餘里方輿紀要縣海名
  白沙以白沙嶺也隆慶志居縣之東爲白沙赤水蒲岐鏵锹清江白溪北港温嶺轉至
  玉環而止居縣之西爲石馬章奧三嶼塔頭岐頭黃華曹田池奧洋田盤石館頭至象浦而止南望海之
  外則有靑嶼倪奧靈崑東望海之外則有玉環雞籠洋靑鹿西橫列海旁歷歷可數海居縣東至岐頭折
  而南波濤洶湧凡海艦西入郡城至此必艤舟謂之轉岐云自摺叠奧次黃門次錢坎次小鹿次茅峴次
  台州驢洋至台州松門寨外有楚門海海檻由此出入今屬太平

知识出处

道光乐清县志

《道光乐清县志》

本志是在我国方志学产生后纂修的,区别于清乾隆以前地方志归于地理的观点,道光《乐清县志》在章学诚地方志归属于史书的观点影响下,按照历史书的规格编写,具有志、掌故、文征三部分内容。它以隆庆《乐清县志》为主要参考底本,发凡起例,调整扩充厘定为舆地、规制、学校、田赋、兵制、职官、人物、选举、艺文、风俗、物产、杂志共十二门,为卷十六加首一卷。本书据道光七年刻本复印。

阅读

相关地名

乐清县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三黃井
相关实物
宣風河
相关实物
永清河
相关实物
寶帶河
相关实物
運糧河
相关实物
小敎場河
相关实物
雲浦河
相关实物
城東新河
相关实物
舊城河
相关实物
鄭都溪
相关实物
嶺根河
相关实物
白沙河
相关实物
下山頭河
相关实物
白沙新河
相关实物
沙角河
相关实物
雙瀑潭
相关实物
沐蕭泉
相关实物
運河
相关实物
瓦窑河
相关实物
懸浦河
相关实物
浣紗溪
相关实物
石馬河
相关实物
南岸河
相关实物
管嶼河
相关实物
寺嶺河
相关实物
章奧河
相关实物
沙頭河
相关实物
湯奧河
相关实物
蘇奧河
相关实物
智廣河
相关实物
丁橋河
相关实物
蘆莊河
相关实物
白石湖
相关实物
密溪河
相关实物
白石西溪
相关实物
白石東溪
相关实物
白象河
相关实物
岑河
相关实物
櫸川
相关实物
凰嶼河
相关实物
橫帶河
相关实物
刹嶼河
相关实物
丁字河
相关实物
白巖河
相关实物
馬道河
相关实物
白浦河
相关实物
潭頭河
相关实物
仰槐河
相关实物
花浹河
相关实物
熙春河
相关实物
泮垟河
相关实物
積穀河
相关实物
新市河
相关实物
黃塘雙溪
相关实物
雙橋河
相关实物
鄥家橋河
相关实物
杏莊河
相关实物
眠驪河
相关实物
塔橋河
相关实物
信奧河
相关实物
窑奧河
相关实物
金溪
相关实物
岐河
相关实物
大烏石河
相关实物
小烏石河
相关实物
龍澤河
相关实物
石埭河
相关实物
梅溪
相关实物
上河頭河
相关实物
下河頭河
相关实物
樸湖
相关实物
靑嶼河
相关实物
赤水港
相关实物
官橋河
相关实物
霞雪河
相关实物
紳坊河
相关实物
郭路河
相关实物
萬橋江
相关实物
芙蓉川
相关实物
芙蓉溪
相关实物
黃金溪
相关实物
檉江
相关实物
筋竹溪
相关实物
白溪
相关实物
大荆城內水
相关实物
大荆城東水
相关实物
南閤水
相关实物
北閣水
相关实物
來斯灘
相关实物
松陂溪
相关实物
新溪
相关实物
暘谷水
相关实物
洩下奧水
相关实物
石坦水
相关实物
石梁水
相关实物
蒲溪
相关实物
北港川
相关实物
靴湖
相关实物
華嶼湖
相关实物
海口湖
相关实物
雁湖
相关实物
蔗湖
相关实物
連珠潭
相关实物
初月潭
相关实物
籰絲潭
相关实物
梅雨潭
相关实物
中龍潭
相关实物
鐘潭
相关实物
百丈潭
相关实物
蓮花石潭
相关实物
了髻潭
相关实物
三井潭
相关实物
大瀑潭
相关实物
湫背潭
相关实物
大龍湫潭
相关实物
霞映潭
相关实物
峽門潭
相关实物
下培潭
相关实物
小龍湫潭
相关实物
照膽潭
相关实物
南閣龍潭
相关实物
散水潭
相关实物
米桶潭
相关实物
倪奧潭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