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相寺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唯一号: 113035020240000162
作品名称: 妙相寺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30/001
起始页: 0510.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928.75
主题词: 寺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在县治东三百步(今大米巷北)。原名妙相院,又称赤山。建于梁天监元年(502)。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改称妙相寺。明崇祯九年(1636)僧慧文重修大殿,法堂。十六年(1643)僧真谛重建钟楼及东西两楼。清光绪十一年(1885)邑绅王以藩招僧住持,重修大殿、屋宇。妙相寺南向,占地二十四亩,前后有四井为界。寺内殿宇宏伟,塑有佛、菩萨、世尊、阿罗汉等。壁后塑有观音,足立鳌背。前为天王殿,塑有弥勒及四大天王等,金身宏伟,工艺精湛。寺内还有放生池、清虚堂、方丈四来阁、钟楼(高三层)及铸于大德四年(1300)的巨型铜钟。民国时期为县佛教会所在地。1952年废寺,改设粮库。巨钟、大木鱼现存县文管会。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宁海城关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宁海城关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时间跨度上溯至历史发端,下限原则上至1986年(部分篇章延至1987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