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柔石轶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唯一号:
113034020240000445
专题名称:
柔石轶事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30/001
起始页:
0552.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一)乳名、书名与笔名 柔石生于1902年,这年是寅年,属虎。本地传说,生在夜里是“下山虎”,生在早晨是“归山虎”。柔石生于早晨,于是父亲给他起名“归山虎”。他又是生在稻穗点头、玉米膨肚的熟秋时节,外祖母就叫他“熟年儿”。 上学后,父母盼儿子平安有福份,取名平福。城里有个豪绅贪此名吉利,硬要赵家让予他的儿子,于是改名平复。 赵平复上学经常要走过一条小巷,在转弯处放着一块刻有“金桥柔石”四字的长石条,他觉得这四个字含意甚佳,后来他就常用“金桥”、“柔石”作为自己的笔名,尤以“柔石”用得最多。 (二)第一座县中校舍 1927年春,柔石出任县教育局长。当时,中学创办不久,借小学教室上课,既无校舍,又缺资金。柔石闻知东乡有个大地主,靠黑生意发了财,就赶至他家交涉,要他捐资办学。地主见是官府的人,怕吃不了官司,只得捐了一笔钱。柔石就用这钱营造了十余间平房,它就是宁海中学最早的校舍。 (三)“不谙为官之道” 柔石任局长期间,对于革除旧弊,身体力行,凡是“通人情”、“走后门”,均一概谢绝。一次,某校长携火腿一只登门拜访,柔石当即就问“这是什么?”校长说:“一点小意思。”柔石断然拒绝:“什么小意思,我对于贪污受贿是深恶痛绝的。”校长颇为尴尬,丢下火腿就走。柔石追到街上,硬要“原璧奉还”。街坊民众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平复读书读傻了,当了官却不懂“为官之道”,但心底里都敬重他。 (四)一百碗蛋炒饭 在宁海中学执教时,柔石并非共产党员,但是他的家却成了“革命招待所”。共产党员邬逸民因被通缉,只能昼伏夜出,生活均赖柔石供给,光是蛋炒饭就吃过一百多顿。中共特派员杨毅卿于亭旁暴动前,曾在柔石家落脚,起义失败后,柔石又冒着风险掩护他到岳家暂住,继而又资助川费,想方设法让他安全离开宁海。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宁海城关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时间跨度上溯至历史发端,下限原则上至1986年(部分篇章延至1987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