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学先生读书处”的由来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唯一号: 113034020240000443
专题名称: “方正学先生读书处”的由来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30/001
起始页: 05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山明水秀的跃龙山上,在临溪的悬崖边,佇立着一横三间平房,远眺似龙盘虎踞,东瞩文峰塔,南沐嵸嵸潭。门匾黑底金字,题“方正学先生读书处”。室内石碑数方,铭记先生事迹与后人悼念文章。1935年10月,日本工于明史的汉学家富田健助曾来此考察,并将碑文逐字抄录。室前为草坪,置石桌石凳供游客小憩。屋旁有古柏,传说为方正学手植,因称之为“方柏”。 明朝初年,山上原有一庵,名“云栖庵”,方孝孺的姑母曾在此为尼。方幼年时,恋山上环境幽静,就随出家的姑母伴宿庵中。晚上,在小殿的琉璃灯下,姑母念经,他则习字学画;黎明,姑母焚香拜佛,他就步至离庵十来丈远的崖边攻读。古刹的钟声伴奏着朗朗读书声缭绕于青松白云之间,使他心旷神怡。方孝孺从小秉性执着,好学不倦,早读晚习从不间断,久而久之,在他驻足读书的地方竟留下光洁可辨的痕迹。后来,人们就在这块地方建造“方正学先生读书处”,用以纪念先贤,黾勉后学。 数百年来,跃龙山几经沧桑,云栖庵由庵而寺,又由寺而殿,但历代僧尼如传珍钵,均将方孝孺曾就读云栖庵和“读书处”来历谆告后世。迄至建国以后,三官殿住持月亮犹郑重道及此事。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宁海城关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宁海城关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时间跨度上溯至历史发端,下限原则上至1986年(部分篇章延至1987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