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村习俗饮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岭南村志》
唯一号: 113034020240000279
专题名称: 岭南村习俗饮食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24/001
起始页: 0213.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村民饮食,习米饭,日食三餐。农忙天日长。下午增餐叫“接力”,深夜增餐叫“夜接力”。旧时村民饮食是主粮和杂粮几乎掺半,大米杂以大小麦、番薯、玉米、芋艿等。贫困人家在青黄不接时,常采青麦磨“麦虫”,制麦糊解急。每年新粮上时,有“尝新”习俗。麦收时做麦糕麦面,先敬神佛,再分邻居品尝;稻收割时煮新鲜米饭尝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优良高产品种杂交稻的种植,产量倍增,村民就以大米为主食,小麦、玉米只当点心或零食食用,番薯、芋艿当蔬菜或尝鲜食用。 节日的点心较有传统性。有村谣云:正月十四裹汤包,清明吃青草(青麻糍),四月八吃柴脑(乌饭麻糍),端午吃笋壳包(粽子),六月六吃麦糕,八月十六蒸洋糕,重阳糯米麻糍糕,冬季糯米圆,三十日夜大团圆。 菜肴,旧时常年以青菜、咸菜、咸冬瓜、甜酱(豆瓣酱)、咸笋等为主。办婚嫁、丧葬、建房等酒宴时,菜肴较讲究,有十大碗、四盆八、十六回千等档次,以肉类、禽类、海鲜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筵席日渐奢侈,改碗为盆。有全鸡、全鸭、河鳗、蟹、虾、鳖等颇多名菜。 酒,为宴请、待客、祭祀所必用品。旧时通用黄酒和白酒。黄酒以糯米、麦芽酿制,白酒有糟烧、番薯烧两类,富裕家庭自酿,多数贫困家庭无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制酒渐少,基本上是酒坊制作。酒是村民饮用做菜必备之物。现以啤酒为主,辅以黄酒、白酒、高档名酒,如茅台、鹿龟酒、葡萄酒等。

知识出处

岭南村志

《岭南村志》

本书上溯事物发端,下限迄至2018年底,记述了岭南村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26章,内容包括:置村沿革、人口、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工业、林业、商贸服务业、水利、交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