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胡”的来历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唯一号: 113034020240000075
专题名称: “桥头胡”的来历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04/001
起始页: 03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早在一千年前,桥头胡一带还是一片海涂,今日的眠牛山就是立在海中的储牛山,一日二潮的黄墩港把当时的桥头胡一劈两半。相传自胡氏带头率众拦住海潮后,人们就称该地为“潮头胡”。可是黄墩同桥头胡仍一水相隔,东西交往依靠摆渡,甚为不便,于是胡氏子孙又着手建造桥梁。 曾几次,当刚垒好桥墩时,突然山洪暴发,墩基被毁。为堵住洪水保护桥基,全村男女老幼一齐出动,男的下海挑泥、打桩、女的岸上搬运门板木料,孩子们传送稻草麦杆,齐力奋战。这样经过了一年、二年、十年、二十年的艰苦奋斗,还是不能成功。胡氏毫不气馁,他们派人四出请高师名匠和散落别地的胡氏家族支援,经过艰苦奋战,几经曲折,终使大桥建成。胡氏家谱中有诗颂之: 缑山千里白浪流,昼夜风尘去二头。 谁遗长虹高偃水,天桥血汗漫波游。 为了纪念胡氏带头造桥,人们又把“潮头胡”改名为桥头胡。

知识出处

宁海县交通志

《宁海县交通志》

出版者:华艺出版社

本志记载宁海县交通运输事业历史和现状,着重叙述解放后的变化。设概述、大事记、设施、运输、管理等部分。记事上限不求划一,下限至1991年。解放后用公元纪年,数据以县统计部门为准。地名采用《浙江省宁海县标准地名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