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罗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712
人物姓名:
罗适
人物异名:
字:正之;号:赤城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30/001
起始页:
0518.pdf
性别:
男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029
卒年:
1101
籍贯:
溪南罗家村
传略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溪南罗家村人。幼年聪明好学,因家贫,尝从和尚为师,燃薪夜读;稍长则游学四明、吴中,结识陈贻范、徐中行、苏轼等学士名流,博览群书,学业大进。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罗适登进士第。历任桐城、泗水、济阴、江都、开封等七地地方官,位至京都开封府通判、两浙提刑、京西北路提刑,从政三十四年,政绩卓著。 罗适政声,以改革狱政、兴修水利著称。 在知江都时,罗适深察外贵人之骄奢淫逸,草菅人命,而谏官御吏不敢语;狱吏枉法索贿,诖乱刑政而历任诸令皆置若罔闻;积案如山,民怨沸腾。他以为“为国爱民,令职也,纵得罪,何憾?”决意慷慨建白,整饬狱治,改革弊政。晨昏披览文书,清理积案,谕遣违法属吏,排斥权贵干预,惩处罪犯,昭雪无辜。不数月,民心安定,政化大行。哲宗帝于元祐六年(1091)专颁敕书慰谕,名列“元祐名臣”。罗适奉敕归里,于文庙之侧建“宝敕堂”,并勒石纪念。此堂后迁南门外,今圮。 罗适素主以农为本,尤重水利。每至一县,必亲勘山川地势、召问老农,审水患之由,谋水利之用。或筑堤、或开渠、或疏浚、或建闸、或造田,致力为民生息。其在江都修复广袤数百步之大石湖、兴建五十五处不同规模的水利工程,益田几近万顷,则尤称德政。五个府、县百姓,为感念罗适恩泽,均曾为之建造生祠。或誉呼“罗青天”,或镌献“生我黎民”匾额,或绘制图像悬挂,盛情四谥乡闾。江都法华寺内生祠,有著名词人秦观所撰《罗令生祠记》碑文,今存扬州。 罗适亦重视家乡水利事业。元祐中,曾传檄改凿大溪,使近经县城西南。元符元年(1098)告老还乡后,复疏浚城北祖公河,支持建造桐山石桥并为之撰写碑记,殚精竭虑,为民造福。 罗适不仅甚有政声,且学识渊博。南宋思想家叶适,称其为“浙学先河”、“理学先声”。著有《易解》、《伤寒救俗方》、《赤城集》,惜皆毁于兵燹。 罗适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逝世。享年73岁。台州知府尤袤,为罗适与临海侍郎陈公辅、詹事陈良翰同立祀祠,尊称“三老祠”。宁海亦于罗适生前时往游憩之雁苍山吉祥寺东建祠纪念。进士胡元叔偕舒岳祥、胡三省等名士于此建《赤城书堂》。舒岳祥有《罗赤城先生》诗赞云:“文起吾乡秀,心知百代宗,名节台山峻,词华淮海雄”。方孝孺编纂的《洪武宁海县志》,评赞罗适“循声茂绩,为吾宁有宋名家第一”。缑城文庙乡贤祠,曾祀奉罗适为历代乡贤之首。
知识出处
《宁海城关镇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志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真实地记述了宁海城关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时间跨度上溯至历史发端,下限原则上至1986年(部分篇章延至1987年)。
阅读
相关专题
通判
职位
提刑
职位
提刑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