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振明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703
人物姓名: 柴振明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29/001
起始页: 0194.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3

传略

1933年8月出生于县城中街,少迁居村道义坊巷。1951年秋宁海中学高中毕业,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无线电系,1955年10月分配在天津712厂设计科。在工作期间,研制成功十余项电子仪器新产品,参加了我国第一台电视机的设计制造工作。50年代末,研制成功国内最早的晶体管测试设备和晶体管化摄象机等。在60年代中,他负责的宽带低噪声微波参放获优良成果,为解决卫星通信用高性能参放打下基础。“文革”期间,研制成新型宽可调范围大功率脉冲发生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9年领队参加第一批汉堡基金会研究员赴西德工作。在工作中,得到西德Tafcl教授的高度评价。回国后重建了高分辨率电视组,新建了生物医学电子学组。1983年至1984年,主持并完成了科学院电子学长远规划的研究报告。1984年开始担任中科院电子研究所所长,一直至今,同时兼任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教授,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领导并完成了一系列新型电子材料、器材的研究,不断开发电子新产品,同时,培养了一批研究生,均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柴振明同志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多年来,多次被聘为重要国际会议的学术委员会成员及分会主席,先后组织了近10次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已发表主要论文40余篇,专、译著约200余万字,他的名字已被收入几种文字的国际名人录中。主要著作有《电子放大器的理论和设计》、《冷参放技术简况等》。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白石村志》

出版者:团结出版社

白石村是浙江宁海县城东南隅的一个村落。本书记录了全村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上限村之发端、下限1990年底。

阅读

相关专题

所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