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马映波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695
人物姓名:
马映波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29/001
起始页:
0190.pdf
性别:
女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0
卒年:
1954
亲属:
龚静庵
非亲属:
李素
传略
(1900—1954)女,八角楼龚静庵(又名龚复)妻,1920年毕业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同年任教于宁海县立端本女子高级小学。1921年代表县出席浙江省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1922年起任女校校长,直至1931年止。抗战期间,在宁海县政府任职,先后担任过书记(文书)、事务员、科员及宁海地方法院推事等职务。1945年抗战胜利后去上海担任上海市高等法院提篮桥监狱科科长、候补看守长等职。新中国建立后,闲居上海,1954年在上海病故。 马映波是县民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在杭州求学期间,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主张女子自立,宣传男女平等。回宁海任教,在学生中提倡放缠足、剪短发,实行男女同校。1927年3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宁海县组织支持下,于端本小学成立了宁海县妇女联合会,被选为组织委员兼调查委员。“妇联”在发动妇女积极支持北伐,反对童养媳,调解家庭纠纷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民国22年(1933)5月,宁海县妇女会成立,马映波为理事之一,在抗战期间,妇女会在唤起国民责任心,抵制日货,慰问伤病员,参加战时勤务,开办妇女识字班,启迪民智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同时在《宁海战讯》报纸上开辟《女声》专版,定期发表妇女的文章及妇女界动态,马映波参加编辑,并亲自撰文,在抗战中起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马映波又是我县第一代女教育工作者。在她任校长期间,提倡男女同校,改端本女子小学为端本中心学校,在教育局长孔淑贞的支持下,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在妙相寺后新建校舍,购置教育设施,邀请有名望、有实学人士担任教师。马映波治校严谨,学风整肃,成绩显著,得到当时社会一致公认。端本中心学校后改名为遗惠小学,即今县中心小学(实验小学)前身,一直来都是县重点小学,这与马映波在创建时奠下良好的校风是分不开的。 马映波多才多艺,不仅擅长书法,还热衷诗文创作,他早期的文章在社会上有过一定的影响,在《宁海民报》、《宁海战讯》上常有诗文发表。1943年结识了上海流亡来宁海的女诗人李素-(梅魂)等人,在工作之余,共同创作了大量诗歌,后结集为《西楼酬唱集》内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马映波所作。她的诗多以反映现实为主,清新自然,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生活上,马映波是一具坚强的女性,1937年她37岁时,丈夫病故,留下七十多岁的婆婆及六个儿女,最大的女儿仅十岁,最小的儿子还不满六个月,家徒四壁,囊无分文,一家八口人,全靠她一人的工资生活,她的现实面前,毫不气馁,克勤克俭,渡过难关,不仅养育子女成长,个个均受到教育,而且悉心照料婆母,还整治了住宅。这种坚贞高尚勤劳的优秀品质,一直为乡邻所敬佩。
知识出处
《白石村志》
出版者:团结出版社
白石村是浙江宁海县城东南隅的一个村落。本书记录了全村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上限村之发端、下限1990年底。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师
职位
校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事务员
职位
科员
职位
推事
职位
科长
职位
候补看守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