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以治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教育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653
人物姓名: 潘以治
人物异名: 字:葆卿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27/001
起始页: 0629.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01
卒年: 1981
籍贯: 宁海县

传略

潘以治(1901~1981),字葆卿,县城人。中学就读于江西九江中学和杭州之江大学附中,后入之江大学,1924年以优异成绩三年读满四年的学分,并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30年学校拟保送美国留学,时因宁海中学急需人才,在家乡热心教育人士的劝说下,放弃留学机会,出任宁海中学校长。在就任校长7年半期间,为学校发展尽心竭力。积极争取县长支持,将原归巡缉队使用的“田赋附加费”及澜头山石宕港税划归宁海中学,作为经常费用,使学校开始有了经济基础。又说服县长领头向各界募捐,修建大礼堂。乘蒋介石视察宁中之机,争取蒋捐银1000元,还争取宁海籍将军刘膺古捐银600元,用两笔捐款建造了大门、办公住宿用房。在管理上,效仿杭州名校管理模式治校,完善各项制度,力求正规化,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争取省教育厅的承认,使宁海中学终于1932年12月18日获省教育厅正式发文“准予立案”。他重视人才的培养,1938年主动辞职让贤,推荐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系的学生华俊升担任校长,自己仍留校任教,并兼任教导主任,协助校长筹办高中部,使宁海中学成为完全中学。学校在抗战期间,为躲避日机轰炸,曾一度迁至乡下黄坛。他与全校师生一起共命运、渡难关。 抗战胜利后,目睹国民党发动内战,官员贪污腐败,于1948年离开宁海到南京天宝煤矿任职,8月到宁波三一中学任化学、生物教员,曾兼任教导主任。 1956年调宁波第一中学任化学教员,兼任宁波市化学教研组(今宁波化学协会前身)大组长。

知识出处

宁海县教育志

《宁海县教育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在《宁海县教育志(增订本)》的基础上,重拟纲目,增补内容,延伸下限至2008年编纂而成。全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按详今明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史实。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师
职位
校长
职位
教导主任
职位
教员
职位
教导主任
职位
教员
职位
大组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