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勤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550
人物姓名: 方克勤
人物异名: 字:去矜;号:愚庵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23/001
起始页: 0946.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326
卒年: 1376

传略

方克勤(1326~1376),字去矜,号愚庵。曾任山东济宁知府,故又称方济宁。古缑城里溪上方(在今大佳何溪下王附近,村早废)人。元至正四年(1344)参加乡试,以策论直陈天下大势与政治得失,时人叹服。明洪武三年(1370),任宁海县学训导,四方学子慕名前往求学者百余人。后因母年迈辞归,邻近诸生即从学其家。 洪武四年,朝廷征克勤为官,以母老不就。郡县逮其亲姻等督促追寻,乃入京见御史执政,仍以母老请辞。执政爱其才,命入吏部铨试,列第二,特任济宁知府。元末,战乱频繁,土地荒芜。此时,朱元璋下诏垦荒,旨称新垦田亩三年不纳粮。属吏好功奉上,不到三年辄加征,并以田亩多寡定徭役。百姓遂弃田,土地复归荒芜。克勤赴任,重申诏令,与民守约,以肥瘦田亩分九等,按等征税,徭役按丁分担。自此吏属无法作奸,新垦土地日增。 时有令,百姓为北方送军衣,只许行陆路,禁止水运,违者论死。民众恳求从运河水道运送,以免车马之劳。克勤不畏死罪,毅然命以舟运。后各郡陆运者难禁风雪严寒,人畜冻死无数,独舟运安全无事,朝廷竟不问罪。济宁城坍坏,按旧例,应由守兵修筑。济宁守将仗势役使民众修城。时值夏旱,农事正忙,万余筑城之民哭声连天。克勤叹道:“民病不救,焉用我为!”暗将此事禀告中书省,吏属惧而不敢署名,克勤独具己名上报。丞相胡惟庸得悉,下令停止筑城,适逢甘霖,民众欢呼而散。是年五谷丰登,百姓作歌颂克勤之德:“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成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在职三年,月俸有余则尽散于民,或留于官库,毫无私蓄。平素衣着俭朴,不穿绸缎。一布袍竟穿数年。居室简陋,墙垣有倾颓处,购置苇席蔽风。相交不受人一物,虽草木之微,亦以粟易之。省宪考绩,列为六府之最。后因“空印案”受诬入狱,洪武九年十月被害于京师。其子方孝孺扶柩归乡,葬县东北深湾童施山,学者宋濂为作碑铭。著有《汗漫集》数卷。

知识出处

宁海县志

《宁海县志》

出版者: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首冠序言、概述、大事记,设专志25编。配以地图10幅,图表200余张,彩色、黑白照片100余帧。如实地展现了宁海的政治、经济、自然、人文、风情等各个方面的全貌,观点新颖,史料翔实,文笔洗炼,风格独特,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并记载了宁海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状各方面的演变和发展状况。这是一册记载宁海县情的学术资料,是一部服务当前、传诸后世的历史文献。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府
职位
训导
职位
知府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