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贞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寧海現代人物誌》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237
人物姓名: 杨东贞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17/001
起始页: 0134.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40
籍贯: 城关镇

传略

杨东贞,女,1940年7月出生,城关镇人。1954—1960年在宁海中学读书,1965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同年被分配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前身为国家气象局气象研究院)工作,现为副研究员。大学毕业后主要从事于大气污染和大气化学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规律的研究,世界气象组织(WMO)区域本底站可行性的研究及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西北沙尘暴的研究中的“沙尘暴的物理化学特征和沙尘暴的长距离的输送特征和条件以及沉降规律的研究”,国家重大项目——“中国地区臭氧变化及其对气候环境影响”中的“气溶胶的研究”,中美合作的“东亚与西太平洋地区大气化学考察(PEM-WEST-A)”课题中的“气溶胶的研究”,为此,受美国海洋大气局(NOAA)的邀请于1992年去美国工作。此外,还承担了有关环境评价和预测工作,参加了数次国际会议。在这些研究领域中发表了30余篇论文。如《一次黄沙天气过程的分析》发表在1991年《气象学报》上,《临安大气污染本底站气溶胶特征分析》于1995年发表在《大气科学》上,“The Sand-storm of April1988-Its Synoptie Situation and Origins”刊登在区域和全球环境大气化学国际会议文集中,“A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Aerosols from Sandstorm”发表在1993—1994应用气象学报年报上,等等。在这期间,“中小型磷肥厂大气污染调查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等奖,“大气稀释扩散规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和“我国大气CO2、CH?、气溶胶背景值及沙尘暴的观测分析研究”两项分别于1980和1994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大冶钢厂‘七五’期间改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于1988年获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四等奖。

知识出处

寧海現代人物誌

《寧海現代人物誌》

本书介绍了宁海近代涌现出的无数志士仁人、专家学者。介绍了他们在祖国和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所做出的贡献。

阅读

相关专题

副研究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