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冠夫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寧海現代人物誌》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203
人物姓名: 邬冠夫
人物异名: 曾用名:军夫;曾用名:晓风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17/001
起始页: 0094.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8
籍贯: 西店镇吉山村

传略

邬冠夫,男,1928年5月出生,曾用名军夫、晓风,西店镇吉山村人,中共党员。1949年1月前就读于紫溪乡观澜小学、宁海中学。毕业后任过紫溪乡中心小学教师,1951年3月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空军第二预科总队、空军第五航空学校学习,1952年12月分配到空军航空兵某师任军械员,1954年8月被选送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60年11月毕业,先后在航空工业部庆安机器厂、国防第六研究院任设计员。1962年7月调入空军第一研究所搞课题和编辑工作,后被晋升为技术6级(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成就:1963年参加“×××型炸弹钩裂纹研究”课题,解决了当时空军某航修厂大批炸弹钩因“裂纹”不能出厂的问题,使工厂恢复了生产。1964年担任“×××型瞄准具低空改装”课题负责人,负责总体设计,使瞄准具扩大了使用范围,提高了飞机的机动作战能力。1970年参加编制飞机《俯冲轰炸弹道表》和《水平轰炸表》,填补了军内空白,该项目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7年—1978年参加“研制3.2吨米和5.2吨米液压机械手运弹设备”课题,为空军地勤人员解决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炸弹的装卸工效。1980年参加“×××型飞机改装”课题,负责轰炸军械总体方案论证和结构设计,为加速训练飞行人员创造了条件,降低训练成本,一年可节约资金近700万元,该成果于1983年在军事博物馆展出,1984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参加《航空维修》杂志编辑工作,获空军科技进步三等奖。还撰写科技动态报道、译文计20多篇,发表在军内刊物上。从事航空工程事业三十多年,曾多次立功受奖,并被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学习雷锋先进个人。1982年被聘为中国兵工学会会员、北京航空学会会员。

知识出处

寧海現代人物誌

《寧海現代人物誌》

本书介绍了宁海近代涌现出的无数志士仁人、专家学者。介绍了他们在祖国和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所做出的贡献。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师
职位
军械员
职位
设计员
职位
设计员
职位
会员
职位
会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