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邦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寧海現代人物誌》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189
人物姓名: 朱邦全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17/001
起始页: 0078.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30
籍贯: 梅林镇五松村

传略

朱邦全,男,1930年8月出生,梅林镇五松村人,中共党员,黄金地质专家,书法家。1947年1月宁海中学初中部毕业,尔后就读奉化一中,1950年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1955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冶金工业部地质司任技术员,1958年6月调到西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主管地质技术工作廿年。1977年调入解放军黄金部队师部机关任工程师(团职)。1981年调到解放军基建工程兵第五技术学校,(1985年7月该校更名为中国人民武警部队黄金技术学校),任高级教官,高级工程师职称(后改教授)。1991年退役休养,大校师职待遇。工作成就:50年代中期,首次发现铝矿床中伴生有丰富而贵重的镓矿(镓比黄金昂贵29倍),填补了我国镓储量的空白,使我国镓储量从无而跃居世界第二位,荣获冶金部“一等功臣”奖励。发表《我国镓的赋存规律及其远景》最新科技论文。在50—70年代期间,曾多次被指派到鲁、桂、陕三省全面踏查和收集金、银、铂资料,出谋划策,使三省黄金生产跃居全国前茅,获政府多次好评。在西北工作廿年期间,不仅找到金、汞、铅锌、铁锰5处中型和1处大型银铁矿床,还总结出找矿五勤经验,参加编制成内蒙白云鄂博铁矿(包钢资源)和陕南汞锑矿大会战的总体勘探设计,博得同行们的好评。在最后15年中,为创建华南黄金部队、黄金军校和培养几千名高级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干部竭尽全力,编写出40万字的《金矿床地质学》和6万字的《综合地质学》教材,解决了新建军校教学的燃眉之急,多次得到军队的立功和嘉奖。自幼酷爱毛笔书法,1995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为中国川夫书画院院士,中国豫苑书画院院士、顾问,中国东方书画研究院高级顾问,中国江都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世纪书画艺术院高级书画家,世界书画家华北协会艺委会副主席等。十年来在全国(国际)、全军、省市级书法大展大赛中,共有59次入选入展和获奖,其中荣获特级1次、金奖5次、银奖10次;几百件作品被德、日、加、新、港、澳、台十多个国家(地区)及中国军事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杨虎城公馆、潘天寿故居等收藏或刻入碑林。为北京、上海等九个大中城市书写牌匾百余额(块)。

知识出处

寧海現代人物誌

《寧海現代人物誌》

本书介绍了宁海近代涌现出的无数志士仁人、专家学者。介绍了他们在祖国和世界各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祖国的繁荣昌盛所做出的贡献。

阅读

相关专题

技术员
职位
工程师
职位
高级教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