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图书馆
宁海县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海县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严云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028
人物姓名:
严云
人物异名:
字:苍山;号:醉农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09/001
起始页:
0392.pdf
性别:
男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98
卒年:
1968
籍贯:
宁海县
传略
严云(1898—1968),字苍山,号醉农,祖籍黄坛,后迁县城。中国农工民主党员。自幼从父学医,后赴沪,卒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复从师于海上名医丁甘仁,深得真传。民国十三年(1924),被聘为上海四明医院主治医师。民国十八年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龙等创办上海中国医学院。民国十九年自设家庭医药顾问社。建国后,任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中医学会执行委员兼秘书长,继兼内科学会委员。1962年应聘兼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 在潜心祖国医学研究40余年中,治学严谨,一丝不苟,探微索奥,精益求精。平生服膺丹溪、景岳之学,谙熟《内经》、《伤寒》、《千金》等古典理论,运筹自如,有独到之见解。如用“备急丸”治疗慢性结肠炎;“醒消丸”治疗慢性肝病,“虎杖散”加五倍子和百药煎服,治疗某些血尿等等,均为前人不传之秘。于温病治疗,创三护(护脑、护液、护肠)、一防(早预防)理论,主张在邪热鸱张而有炎灼心包迹象时,即须事先预防,及早服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等;温热伤津初呈舌燥者,即投鲜生地、鲜石斛及沙参等以滋阴养液,使助生机;温病便秘者,不拘泥得病时日,及早通下,使邪得外泄,釜底抽薪。施诸临床,均见疗效。许多重笃病症者为他人弃治,经其精心医疗而得救。又博采群方,编撰《汤头歌诀续集》、《增补汤头歌诀正续集》及《疫痉(脑膜炎)家庭自疗集》等书,在医学界颇有影响。对于从学后辈,尽力栽培,门墙桃李遍布江浙两省。较著名者有岑冠华、顾兆奎、张友琴等数十人。承家学者,侄世英,子世芸。 严云医德高尚,对于就诊病人,不论身份高低,一概热情相待,悉心诊治。遇急病者求医,风雨无阻,有请必到。还对贫穷病人免费赠药。“文化大革命”期间,身遭幽禁,仍念念不忘本职。尝作《哀病家》诗,有“近日病员多失望,徒劳往返实悲伤”等句,先病人之忧而忧。秉性耿直,作风正派,热心公益事业。民国十八年,当局作出取缔中医三项决议,严云联合诸同道发起抗议,迫使收回成命。抗战期间任上海仁济善堂董事,致力于难民收容所医疗事务。解放后积极参加各项医疗预防工作,发动开业医生成立崇山区第二联合诊所(后并入济南路地段医院)。虽早年离乡,却十分关心桑梓。曾组织“宁海旅沪同乡会”,对乡民扶贫济急,解囊相助。又捐款送药救济家乡灾民。上海战乱时组织帆船送难民返家,运死者灵柩归里。宁海客沪乡人,无不知苍山之名。 严云生前热爱中国共产党,辞世时嘱咐子女要好好工作,为祖国医药事业作出贡献。子世芸现为上海中医院副院长。著有《疫痉家庭自疗集》、《汤头歌诀续集》。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专题
主治医师
职位
执行委员
职位
执行委员
职位
秘书长
职位
馆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