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镛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021
人物姓名: 徐镛
人物异名: 又名:锡纯;字:公嘏;号:友生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09/001
起始页: 0385.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819
卒年: 1889
籍贯: 宁海县

传略

徐镛(1819—1889),又名锡纯,字公嘏,号友生,长街山前村人。宁海清代著名诗人,后人结集印刷的《红岩山房诗稿》10卷,收集了他18岁至70岁的1260多首诗。 徐镛出生于一个耕读之家,天资聪颖,好学不倦。1842年中秀才获院试第一,时称“宁东四才子之一”,后推举为贡生,例授同知衔。后多次参加乡试皆不第,于是弃举子业,在家务农经商。在村后红岩山麓建一书屋,命名为“红岩山房”,与宁海长街一带诗友在此聚会,饮酒吟诗,过着平民生活。他的诗按年代次序排列,真实记录了这一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农村社会的动荡和农民的生活情况。一首首诗像一幅幅图画,再现了当时社会现象,是幅清中后期沿海农村的历史长卷。是清中后期浙东一位集大成的诗人。 徐镛亦精于书画,尤为草书,名闻遐迩。 他为人慷慨开明,乐善好施;而自己生活却极其节俭。凡遇病无以医,贫而不能葬,饥年馑月卖儿鬻女者,总是慷慨解囊,解为燃眉之急。乡里造桥、铺路、设渡、办学等公益事业,更是不惜重金,倾囊相助。家有750多亩田地,晚年四个儿子立业成家后,仅分给每子100亩田地,“弗令拥厚实以堕其志”,其余350多亩土地全都捐给宗族,作为公产,设立“养贤田”,规定除“救困济厄,即当给予”外,其余收入按例供后人读书成材之用。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文化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