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适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唯一号: 113030020240000014
人物姓名: 罗适
人物异名: 字:正之;号:赤城
文件路径: 1130/01/object/PDF/113010020240000009/001
起始页: 0380.pdf
性别: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029
卒年: 1101
籍贯: 溪南

传略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溪南罗家人。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历任安徽桐城尉。山东泗水令、济阴令,河南开封令及两浙路、京西北路提点刑狱等职。 幼家贫,勤奋好学,典衣购书,燃薪夜读。早年从学于乡先生朱绛,旋求教于知贤、禹昭两僧。后长途跋涉,求教于奉化学者楼郁及吴中名儒胡瑗,并结识陈贻范、徐中行、苏轼等学士名流。博览群书,尤精理学。后人称其为“浙学先河”、“理学先声”。 任桐城县尉时,为除当地以巫治病之陋习,勒令焚巫所,毁神像,召请名医施治,躬身研究医术,著《伤寒救俗方》,并出私俸买药济民。当地有歌颂其德,“救活我命?父母罗令”。元祐六年〔1091),两浙路苏、秀两州水灾,朝廷遣专史视察两地,任罗适为两浙路提点刑狱,辅佐其事。罗适冒忤君之险,以平待救济百姓。后调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时地主权贵骄奢淫逸,草菅人命,谏官御史噤不敢言。罗适赴任,严法纪,惩邪恶,立“方田法”以息土地之争。 自壮年受任至晚年告退,辗转仕途30余载,凡10任,6任为地方长官。升平功绩,以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最为卓著。曾亲勘泗水山川地势,改造荒田万顷。于江都建大石湖(后改名元丰湖),可灌溉良田千余顷。先后兴修水利工程55处,溉田6000顷。民感其恩,建生祠于江都法华寺,由名士秦观撰碑文。高老还乡后,仍参与疏浚城北淮河。 性敦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开封时,同列有恶意中伤者,上察其情,欲罢论者之职,罗适极力劝止。于畿邑治水有功,朝廷论赏,又推功于僚吏而不受。平生轻钱财,重义杰,尝言“忧人之忧,然后可以乐其乐”。著有《赤城集》100卷。

知识出处

宁海县文化志

《宁海县文化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客观记述了浙江省宁海县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界人士了解宁海县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

阅读

相关专题

城尉
职位
县令
职位
县令
职位
提点刑狱
职位
提点刑狱
职位
提点刑狱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