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县乳制品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海县商业志》 图书
唯一号: 113020020240004859
颗粒名称: 三、县乳制品厂
分类号: F127.55
页数: 8
页码: 232-2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海县乳制品厂建立后发展奶牛饲养与乳制品加工,产品获奖,生产流程完善。
关键词: 宁海县 乳制品厂 奶牛饲养

内容

1979年2月,从食品厂划出奶粉车间和奶牛场,建立了乳制品厂,全厂占地总面积43942.76平方米,其中厂区5608.1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51.61平方米,其中厂区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厂址在城关滨溪路11号。所属奶牛场设在辛岭,场地占有面积38334.66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5239.13平方米,非生产性建筑面积623平方米。
  (—)乳制品的加工
  建厂初期,乳品加工需用蒸气仍借用一墙之隔的食品厂锅炉。1980年3月,县乳制品厂安装了一台2吨锅炉,生产蒸气自供。当时,除自产自销鲜奶外,全脂奶粉、工业炼乳和麦乳精等产品由县糖烟酒公司、县副食品公司和宁波地区糖烟酒公司经销。
  县乳制品厂建厂后,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生产中浪费损失严重,奶牛场连年亏损。1983年对奶粉车间、麦乳精车间、奶牛基地辅导课和汽车驾驶员实行定员、定任务、定指标、定消耗、定效益、定质量为内容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当年盈利8.67万元,1986年,管理放松,质量验收把关不严,收购的鲜奶掺水严重,影响效益。
  乳制品厂的主要产品——康乐牌全脂奶粉,在1980年嘉兴召开的全省轻工、农垦、商业等系统参加的同类产品质量评比中获第二名,得分为特级品。经省质量监督部门多次抽查鉴定合格,符合部颁标准。1986年在全省十七个同行厂家的奶粉质量抽样统检中,是获得合格证书的七个厂家之一。
  (二)奶牛饲养
  1973年10月,县食品厂从杭州首批引进8头中国黑白花奶牛,为宁海饲养奶牛开创了新的历史。
  1975年下半年,在辛岭始建奶牛场,1976年7月止,奶牛物饲养奶牛增至300头。同时,将50头奶牛分发给黄墩公社陆家大队、丁家大队和建设公社东吕大队集体饲养,作为发展农村饲养奶牛的试点。
  1979年3月又继续向农民下放奶牛250头,对养牛户采取无息贷款的优惠政策,厂方将奶牛合理定价,与饲养户签订合同,每头奶牛先交现金50元,其余在厂方向饲券户收奶付款时逐步扣回,9月,为适应农村奶牛发展的需要,在厂里设立了农村奶牛发展组,负责农村牛群的疾病防治、人工授精及管理工作。
  1982年10月,设立基地辅导课,编写印发《奶牛简报》,供养牛户学习。
  1983年上半年,县乳制品厂将奶牛全部下放给县内农村各地,由农民个体饲养,每头奶牛先交现金300元左右。
  1984年,县乳制品厂对农民自繁自育的小母牛采取优先发放饲养资金的措施,凡合格的已断奶的小母牛,每头发放饲养金640元。产奶后,厂方再向养牛户从奶款里扣回。
  县乳制品厂奶粉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收奶槽→冷却器→贮奶缸→消毒器、烊糖锅→奶缸→真空浓缩锅→保温缸→高压泵→烘干室→筛粉、包装
  县乳制品厂麦乳精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烊糖锅→揽拌缸→→烘干箱→粉碎间→包装间

知识出处

宁海县商业志

《宁海县商业志》

《宁海县商业志》重点记述宁海县商业局和所属国营商业、集体商业、商办工业的形成和发展、机构沿革、商业网点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内容。

阅读

相关机构

宁海县乳制品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宁海县
相关地名